當前位置:文書都 >

文學文本 >唐詩 >

有關《釣魚灣》儲光羲唐詩鑑賞

有關《釣魚灣》儲光羲唐詩鑑賞

【作品介紹】

有關《釣魚灣》儲光羲唐詩鑑賞

《釣魚灣》是唐代詩人儲光羲創作的組詩《雜詠五首》之第四首詩。這首小詩由杏花春水和潭荷游魚構成的明秀小景,融進詩人的敏鋭感受和怡靜心情,完美地把春天、春水、春花、春樹和青春融為一體。明秀的意象,清逸的興致,構成了透徹玲瓏的意境,意向明秀,興致清逸,格調清新,既富天趣,又構思巧妙,歷來受人稱道。唐代殷璠贊其“格高調逸,趣遠情深”。

【原文】

釣魚灣

垂釣綠灣春,春深杏花亂⑴。

潭清疑水淺,荷動知魚散。

日暮待情人⑵,維舟綠楊岸⑶。

【註釋】

⑴春深:春意濃郁。宋秦觀《次韻裴仲謨和何先輩》:“支枕星河橫醉後,入簾飛絮報春深。”亂:紛繁的樣子。

⑵情人:志同道合的人。

⑶維舟:系船停泊。維:系。南朝梁何遜《與胡興安夜別》詩:“居人行轉軾,客子暫維舟。”

【白話譯文】

垂釣在春天的綠水灣,春已深杏花盛開紛繁。

潭水澄澈疑心水清淺,荷葉搖動才知魚遊散。

直到日暮等待知心人,繫上小船停靠綠楊岸。

【創作背景】

這首詩是儲光羲《雜詠五首》的第四首詩。《雜詠五首》當作於儲光羲仕宦不得意,隱居終南山別業之時。

【賞析】

這首詩寫一個青年小夥子,以“垂釣”作掩護,在風光宜人的釣魚灣,焦急地等待着情人的到來。

一二句寫暮春季節釣魚灣的動人景色。點綴在綠蔭中的幾樹紅杏,花滿枝頭,不勝繁麗。這時,暮色漸濃,那小夥子駕着一葉扁舟,來到了釣魚灣。他把船纜輕輕地系在楊樹樁上以後,就開始“垂釣”了。但是,“醉翁之意不在酒”,不管他怎樣擺弄釣杆,故作鎮靜,還是掩飾不了內心的忐忑不安。杏花的紛紛繁繁,正好襯托了他此刻急切的神情。

“潭清疑水淺,荷動知魚散。”進一步寫小夥子的內心活動。這一聯富有民歌風味的詩句,包孕着耐人尋思的雙關情意:表面上是説他在垂釣時,俯首碧潭,水清見底,因而懷疑水淺會沒有魚來上鈎;驀然見到荷葉搖晃,才得知水中的魚受驚遊散了。實際上是暗喻小夥子這次約會成敗難卜,“疑水淺”無魚,是擔心路程多阻,姑娘興許來不成了。一見“荷動”,又誤以為姑娘輕劃小船踐約來了,眼前不覺一亮;誰知細看之下,卻原來是水底魚散,心頭又不免一沉,失望悵惘之情不覺在潛滋暗長。這裏,刻劃小夥子在愛情的期待中那種既充滿憧憬歡樂、又略帶擔心疑懼的十分微妙的心理變化,真可謂絲絲入扣,維妙維肖。

可前四句明明寫垂釣情景,而卻很多詩評家偏説是寫愛情,其實這並不是附會。因為詩的最後兩句點明:“日暮待情人,維舟綠楊岸。”詩人不把這兩句點明愛情的詩開門見山地放到篇首,這種安排正體現了詩的結構藝術之妙。如果把最後兩句放到篇首,詩來氣脈盡露,一覽無餘,再沒有委婉的'情致;而且這樣一來,那一聯雙關句,勢必成為結尾,使語意驟然中斷,漫無着落,不能收住全詩。現在這樣結尾,從全詩意脈結構來看,卻極盡山迴路轉、雲譎霧詭、變化騰挪之妙。它使前面釣“垂釣”,一下子變成含情的活動,也使“疑”、“知”等心理描寫,和愛情聯繫起來,從而具備了雙關的特色。

詩就在裊裊的餘情、濃郁的春光中結束了。在夕陽的反照下,綠柳依依,扁舟輕蕩,那小夥子時而低頭整理着釣絲,時而深情凝望着遠處閃閃的波光-——他心上的情人。“日暮待情人,維舟綠楊岸。”這簡直是一幅永恆的圖畫,一個最具美感的鏡頭。

【作者介紹】

儲光羲,潤州延陵(今江蘇金壇)人,祖籍兗州(今屬山東)。開元十四年(726)進士,與崔國輔、綦毋潛同榜。授馮翊縣尉,轉汜水、安宜、下邽等縣尉。仕宦不得意,隱居終南山的別業。後出山任太祝,世稱儲太祝。遷監察御史。天寶末,奉使至范陽。當時安祿山兼任范陽、平盧、河東三鎮節度使,強兵勁卒,正積極準備發動叛亂,而唐玄宗委任權奸,荒於政事。儲光羲途經邯鄲,作《效古》二首寫途中所見:“大軍北集燕,天子西居鎬。婦女役州縣,丁壯事征討。老幼相別離,哭泣無昏早。稼穡既殄滅,川澤復枯槁。”並自抒懷抱説:“翰林有客卿,獨負蒼生憂。中夜起躑躅,思欲獻厥謀,君門峻且深,踠足空夷猶。”憂念時局,語意頗深切。又有《觀范陽遞俘》詩説:“四履封元戎,百金酬勇夫。大邦武功爵,固與炎皇殊。”對朝廷的昏聵,安祿山的野心,洞若觀火。安史亂起,叛軍攻陷長安,他被俘,迫受偽職,後脱身歸朝,貶死嶺南。

  • 文章版權屬於文章作者所有,轉載請註明 https://wenshudu.com/wenxuewenti/tangshi/erdg3l.html
專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