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文書都 >

文學文本 >散文 >

再不説愛,他們就老了散文

再不説愛,他們就老了散文

“這輩子你還能和父母相處多久?”最近,這道親情計算題在網上廣為流傳。拿到計算公式,網友們埋頭苦算,抬起頭時,已是淚流滿面。

再不説愛,他們就老了散文

計算結果讓人出乎意料,最長的有十幾年,最短的只有十幾天。當時間以一種倒計時的方式暴露在眼前,人們的心理防線輕易失守。

有欠缺就有行動。於是,“常回家看看”將被寫進法律規定,老人們可以通過法律獲得應享有的贍養費用和親情交流機會。

倫理有常,本該如此。不過,法律該如何把那些漂亮的行為用一句句刻板的條文規定下來呢:一天要和父母説幾句話?一個月要和父母見幾次面?每天要有多少的笑臉?

這些反思,或多或少表達了人心的失落和焦灼。但也許事情並沒有那麼複雜。親情,本就是一種與生俱來、互動互通的關係。又是歲末,鄉愁的.情緒早已聚集升騰至最高處,令人備受煎熬。返鄉之路,那麼漫長,那麼難走,但又一定要走,因為路的盡頭是父母守望的眼神,有一個燈光温暖的地方叫做“家”。説白了,有父母在的地方就是家。

承歡膝下,不應只是一種姿態。可是漸漸地你發現,總是在説虧欠父母太多,到了該回家盡孝的時候,卻又心甘情願地被其他瑣事牽絆住;一貫嚴厲的父母突然變得措辭小心唯唯諾諾,你聽得一陣心酸,在下一通電話裏卻又忍不住因為自己的低落對他們大發脾氣。

曾幾何時,年節成了父母子女之間“發現真相”的時刻。原來父親的腿腳已經不太靈便,半年前母親動過一次手術卻一直沒告訴你,又或是許久未見的父母把你兒時的照片貼滿了牆壁。

當話題觸及父母、親情,總繞不開一個不摻水分的“一愛一”字——你一愛一你的父母嗎?也許你會付諸一笑,也許用沉默代替了回答。

中華民族本就吝嗇情感表達。天冷加衣,小心感冒,也依舊是在温馨之處惜字如金的。但鏡頭是直接的,它從不迴避,它對準的是人,表達的是人心和人一性一。攝影的角度就是一愛一的角度。

我一張張翻着焦波為父母拍攝的照片,看他用鏡頭留住日漸年邁的父母,30年,彷彿一場盛大的告別儀式。黑白無聲,可那靜寂之下翻滾的深沉的一愛一,卻直擊人心。

焦波説,照相機給了他藉口,讓他有機會“拉着爹一娘一的手撫一摩”,“用頭拱一拱爹一娘一的前胸”。

我們也給你一個“藉口”。請你用相機定格下父母為你忙碌的瞬間,與我們一起分享你的感恩。儘管彼時你的內心可能非常羞澀、恐慌或者不知所措,自有相片替你發聲。

一愛一會生長,而且循環不息。表達真情的渠道並不複雜,途徑也並非單一,心有所感,心之所向,就是彼岸燈火。

我們無力超越醫學的限制,逆轉生命的輪迴,但或許我們還來得及表達。如果這樣的表達尚可以無關生死,無關永別,也無需惋惜,便已是人生之大幸。

你在我心裏,總與温度相關。在夏天時涼爽如風,然而如今這般冷冬,卻温暖如生活的縫隙投射進來的一陽一光。關於你的記憶,是無法盡述又無以為報,用最深情的心寫就的、飽滿深沉的音符。

你在聽嗎?也許早該説:爸爸一媽一媽一,我一愛一你們。有點害羞,可是,再不説一愛一,父母就老了。

標籤: 散文
  • 文章版權屬於文章作者所有,轉載請註明 https://wenshudu.com/wenxuewenti/sanwen/zgnq3o.html
專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