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文書都 >

文學文本 >散文 >

名家寫景散文精選

名家寫景散文精選

寫景,是將我們對於景色的熱愛之情書寫在紙上,希望能留住那一份心底的眷戀。以下是小編整理的關於名家寫景的散文,期待與你一起欣賞!

名家寫景散文精選

總有那一片蛙聲

古清生

在南國的時候,我的窗前有那麼一塊低窪的草地,春天的日子來臨,它便會生長許多的小草,甚至開出一些小小的花朵,招引一些蜜蜂在那裏抖着金翅嗡嗡地飛。許多小孩子們,很喜歡在那塊草地上採花或者玩一些他們認為好玩的遊戲。這樣的日子總是很温馨的,因為陽光、花草和小孩子們,足以把春天裝點得美麗而又親切,讓人忍不住掩卷,心馳神往。但是在五月的時節,就會有一場場的雨水降臨,雨水把草地旁的冬青樹洗得很綠,那種很清涼的綠,並且注滿整個的草地。於是孩子們用紙折起小小的潔白的紙船,來到草地那片水窪子上,啟航他們的小小的夢想。

唯有月夜,那塊草地是完全屬於我的。這時候夜安睡了,一輪皎潔的月兒來到水窪子上,映得那水好一片白。在白水之上,忽然有不知來於何處的小蛙,歡快地跌跌地跳躍,彷彿是要把那一輪月兒從水中端詳個究竟,或者坐在月兒之上,讓月兒浮托它走。小蛙們如同孩子,待它們遊戲得盡情的時候,就一齊坐在水上唱歌。那就是在我的生命中離不去的蛙聲了。慣於在夜裏讀書和寫作的我,就極愛着那一扇窗,起起伏伏的蛙聲,能讓我的思緒飄浮,進入這樣一個季節深處。

但我卻沒有了南國的那一扇窗子,羈旅北京的日子長長,我的窗前,縱是也有這樣一塊草地,一簇綠柳,在春天的陽光裏,還會有一樹杏花裝點。但是北國沒有雨季,我看不到小孩子們摺紙船的情景。北京是要到七月或者八月才會有雨,那是槐花開放的時節了。北京的雨會與槐花下了一街,一街的槐花雨把整個日子都流淌得芬芬芳芳,但即是這樣的雨,仍不會積上一窪水,引來天使一般的小蛙,所以即使雨後有月,她也在這芬芳裏找不到棲落和梳洗的地方。

我固執地想,如是北京的槐花雨能夠積成一個窪子,這樣一個清淺的瀰漫着槐花芬芳的水窪子,有一輪皎月把水映得銀銀的白,有一羣天使般的小蛙,它們圍着月兒唱歌,那該是多麼的好啊。我常常在雨後的`北京的夜裏出走,我以為我是能夠找到這樣一個地方的,它就在某一扇窗下,甚至那窗前也有一個痴情展卷的學子,甚至水邊,還留着孩童戲水的赤足的腳印。可是,我的出走,卻並沒有找到這樣一個地方,我想終歸是有這樣一個地方的,是我沒有找見它罷了。

居京的月夜,於我它是散文化的時光,我在鍵盤上演繹着一個個的夢,情至深處,會忽然在某一段落,浮起一片蛙聲,是南國的春宵裏那天真爛漫的蛙鳴,初是淺淺低低的幾聲,孤獨而悠遠,漸漸地匯合起蛙的合唱,且愈來愈臨近我的窗,彷彿就在那一簇柳下。此時人便恍惚地進入以往的時光,一顆羈旅中的心,忽然的一熱,為之深深的感動。但待我有心凝神細細地聆聽,卻發現窗外是一片寂靜,靜得月的清輝飄落到柳葉兒上發生的細小的沙沙聲都能夠聽到,只是沒有了蛙聲。哦,此時的我,這才感到深深的失落,原來那一片蛙聲,它源於我的夢裏,或者説,是那永遠也拂不去的幻聽了。

春天的今夜,便又是這樣,我打開了電腦,輕輕地敲出一段懷想的文字,不覺間窗外就有了一片蛙聲,是如許的親切,如許的温馨,它拂動着春夜的暖風,沿了情感的脈絡縷縷入心。然我猛然地覺醒,卻分明是,寂夜無邊!人不由地發現,那暖暖的一縷情思,竟也就化成兩滴浸冷的淚珠,冰凌般的掛在兩腮。

終南山幽趣記

周沙塵

太乙近天都,連山接海隅。

白雲回望合,青靄人看無。

分野中峯變,陰晴眾壑殊。

欲投人宿處,隔水問樵夫。

唐代詩人兼畫家的王維很會運用“以不全求全”的藝術手法。你看,借大一座終南山,只用四十個字就勾畫出了它那高大綿延的形貌。

“太乙”是終南山的別稱,海拔1700多米,去天甚是遙遠,説它“近天都”乃是藝術誇張。詩人登上終南山,但見“白雲”瀰漫,眼前的景物全籠罩於茫茫“白雲”、濛濛“青靄”之中。白雲浮游於眼前,人好似騰雲駕霧一般。朝前走,白雲似在有意躲閃,不敢正面相撞;回望,原已分身兩邊的雲朵,又合攏來了,依然是茫茫雲海。走出“白雲”幽絕處,前面目之所及則是濛濛“青靄”,彷彿再走幾步,就可觸摸那“青靄”了,可惜!儘管不停地走,總是摸不着。

三聯寫詩人立足“中峯”,縱目四眺,終南山從北到南廣闊無垠,景物依稀可見,只用“分野中峯變”五字就寫盡了。

那裏富有的奇妙景觀,如“高峯夜景留,深谷晝未明”;“終南陰嶺秀,積雪浮雲端”;“帶雪復銜春”和“洞遠皆通嶽,川多更有神”等種種天生氣色,—一寫真寫實是很難的。難就難在:“勢奇看不定,景變寫難真。”那麼,要欣賞終南山的悠悠白雲,青青煙靄,奇聳山峯,秀麗巖壑,以及同一時間內的或濃或淡、或有或無的陽光等生動逼真的景觀,詩人也好,畫家也好,全無能為力,只有身歷其境者,才能幸運地享受自然美!我們就是在詩家的啟迪下,去尋訪“陰晴眾壑殊”所包含的奇妙的幽雅趣味。

終南山距西安市40多公里,自古就是旅遊勝地。春天,我們結伴同遊,先遊中峯一帶的玉泉洞、金華洞、日月巖等名勝古蹟,觀賞山間傍晚那抹在林梢上的“霽色”,目睹秀麗的山峯,宛如錦繡畫屏,説它“列翠滿長安”,真是寫得十分準確。詩中有畫,畫面逼真,色彩鮮明,若非置身其中,何能有此感受呢!

以大台、文殊、清涼、靈應、捨身五小台得名的主峯南五台,山腰清泉翠竹,蒼松蔭鬱,確有“長風驅松柏,聲拂萬壑清”之感。據《關中通志》載:“今南山神秀之區,惟長安南五台為最。”為探虛實,我們沿蹬道直登峯頂,南望終南羣峯,宛若翠屏環列,芙蓉插雲;北望秦川,莽莽蒼蒼,壯麗河山,盡收眼底。五座山峯之間有大小廟宇四十多處,佈局得體,建築精巧,流連其間,遐思不已。大台頂峯原有建於隋代的圓光寺。現寺雖毀僅留遺址,但登臨其上,確有“一覽眾山小”的意境,別具幽趣。最後我們遊了翠華山。它也是終南山的主峯之一,又名太乙山。相傳因漢武帝在這兒祭過太乙神而得名。山間有太乙谷,從谷口入山,約走5公里山道,就到了景觀集中的大正峪村。村莊位於頂峯,要沿着村前怪石林立的十八盤盤旋而上。村旁有太乙池,面積約7公頃。相傳唐天寶年間,山峯崩裂,堵塞山水,彙集成地,池水青綠如藍,山影倒映水面,隨着陽光反射角度不同而變化奇異。村東頭有龍涎窩一景,溪流為瀑,奔瀉作響。村東北有老君堂、金勝堂。

一朵小花

古清生

面對一朵小花,我能對它説什麼呢?今年北京的春天,總共下過兩場半雨,且只是略略地濕了下街道,因而乾燥的景況是可想而知的了。乾燥的春天,沙塵飛揚,街的花壇上,那土便是水泥灰一般,一丁點兒的濕潤也沒有。這當然讓我對北方的植物產生一種深刻的同情,要在這樣的土地上生長,開花,並把生命的枝丫努力地探向天空。這又是要有怎樣的堅韌呢?

獨自由南國漂泊到京都,在這裏度過如許孤寂的時光,夜夜孤燈長伴,青春便沿着書頁字間飄移,生命化做行行抒情抑或並不抒情的文字,只把日子過得如北國的大地般荒涼。只把心靈來叩問,人的一生,是應該如何地度過呢?我為什麼要如此地奔波而不屈地尋找那極目難眺的遠岸呢?伴我只有京都月華,它柔涼而明淨,輕輕地在窗前鋪展一方,引我鄉思無限。而這些時日,文稿賣得不多,口袋裏常常空空如也,以至於擠壓去我本來可能獲得的詩情。沒有詩情也罷,甚而令我連丁點兒的遊興也無,想想那毫無濕潤的土地,令我的心靈也乾渴。

然而,這一天我走在街的花壇旁,我忽然發現,這乾渴得如同水泥灰的泥土,居然萌出幾點新綠,且自信地開出幾朵小花,黃燦燦的小花。它們在春天的陽光照臨下,竟是透着那麼一份驚喜,它們的根就紮在這塊毫無濕潤的土地上。它們,是以怎樣的毅力在這樣的土地上生長起來的呵?我索性停下步來,俯身凝視着一朵小花,它向我微笑着,因它的緣故,我發現陽光要美妙得多。這樣一朵小花,它有兩片小小的葉子,像兩隻舉起歡呼的小手,有一根小莖,極綠,在春風吹拂裏顫慄不止,它整個的形像微小而精緻,令人不忍觸碰。它便是這樣一個小小的生命,一朵開放在春天裏的小小花朵,它猛然地讓我感悟到生命力的強大。在如此乾燥的土地上,紮根,吸收到哪怕一丁點兒的養份,極頑強地生長出來,還綻開小小花朵,捧起即便是這樣微小的顏色,微小的喜悦,但它終是這春天裏的花朵的一種呵!它的呈現,嫵媚了我心頭的枯燥的北國的春天。

一朵小花,它竟拂去我心頭的冷寂和積塵,它把這一捧小小的美麗託送給我,它讓我在它的面前思之不已。我們的生命,究竟有沒有一朵小花強大?有它的從容而飽含激情?有沒有它那麼一點點亮色?我還呼吸到小花兒的淡淡的一縷清香,它在陽光裏暗放。終於是看得久了,我用心靈輕輕地撫摸它,我的心剎時也芬芳,即便北國這樣的土壤,它亦是要養育一種花朵呵,所謂的荒涼,原來竟是心靈所生,真正的土地,也總是會有花朵的,會有這樣小小的花朵。我就用這朵小花拂去我孤旅的疲憊,且要把它移植到我的文字裏,讓我的文字也暗香浮動。

  • 文章版權屬於文章作者所有,轉載請註明 https://wenshudu.com/wenxuewenti/sanwen/pjlmr7.html
專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