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文書都 >

文學文本 >散文 >

那棵老槐樹經典散文

那棵老槐樹經典散文

驚蟄剛過,天氣有了春天初暖的模樣,恰是“幾處早鶯爭暖樹,誰家春燕啄春泥”的好願景。這時節,知趣兒的風捲走了冬的嚴寒,捧來一樹樹綠吐蕊的輕柔。趁着這樣的好景緻,我便帶着孩子經常來母親家隔三差五小住幾天。一方面,是為了接接春暖花開的地氣兒,讓孩子也能近距離聆聽大自然的梵音。另一方面,也是為了陪陪年齡越來越大的父母親,希望他們的生活不會被孤獨冷漠

那棵老槐樹經典散文

充斥,日子裏能享受到更多親情的歡快。晚飯過後,與母親一番暢談,便各自回屋安睡。入夜已深,月明如水的夜晚似薄翼般清透,給整個小院披上了一層氤氲翩躚迷人醉的輕紗。抬眼望望窗外,萬籟俱寂的黑夜裏,此時世界應該都是安靜的吧!夜色撩人,思緒不禁紛飛,讓我想起了小時候老屋的………

記憶裏,小時候的日子總是無比歡快,陽光暖暖的照耀着我童年的每一寸肌膚。記得一到夏天晚飯的時候,我們全家便把小桌子、小凳子都搬到院子裏的老槐樹底下來。這個時候不用母親催促,我最勤快。老槐樹這是一棵和我風雨同行,心靈相攜,見證我成長的“長輩”。也可以説,是我青梅竹馬、兩小無猜的“好玩伴”。它長着一雙能聆聽我心事兒的“耳朵”,它擁有一雙能逗我開心的“金手指”,母親説它渾身上下都是“數不盡的寶”。它的樹齡,據奶奶説,和爺爺一般大的模樣。夏天大暑天氣太熱,那時候防暑的設備更是簡單的很,村子裏沒有空調,只有屋頂上吊着的三個翅膀的,撲稜稜的大吊扇。但是吊扇父親也不會讓我們敞開可勁兒用的。為了省電,來院子裏借自然風便成了最佳的選擇。每當這個時候也是我最愉快的一段小時光。飯後,我便在老槐樹下鋪開一張毯子,躺在毯子上,望着深不可測的天空,數數各種奇形怪狀的星星。然後接下來母親會若有所思地搖着蒲扇,像個私塾先生一本正經地給我講起“狼外婆”的故事。那時候母親在我眼裏真是一個知識淵博的故事家,有講不完的“東郭先生”,有唱不完的“小老鼠”民謠,有道不盡的有趣兒的民俗風情,偶爾還會有令人驚悚的鬼故事。此時的老槐樹也是聽的樂此不疲,心花怒放,樂陶陶。它靜靜地守護着我們,搖着粗壯的手臂,美滋滋地哼着陶醉的輕音樂,默默地為我們帶來陣陣涼風便是它的職責了。

暮春時節,槐花香滿擋不住地溢天下,到了槐花盛開的時候了。一朵朵,一串串,一簇簇,如白雪般清透,香氣四溢的熱鬧,走在小巷裏,不禁讓人如醍醐灌頂般陶醉,整個村莊更是沉浸在花海的輕軟香氣裏。這個時候,母親會有一道絕佳的好飯食——蒸“槐花糕”。“槐花糕”是我們北方的一道特色菜,每到槐花盛開季,母親便帶着我,蹬着凳子,我就像一個小跟班一樣,給母親搭把下手,饞嘴的我開心的很。母親小心翼翼地把槐花從樹上摘下來,一串串的遞給樹下的我,我再把如雪蓮般淡雅的串串槐花放到盆子裏,採摘到一定量,就放在清水裏淘洗一下,力氣不能用的過大,過大會把槐花的養分營養破壞掉。然後攪和上面粉,口味重的人,可以撒些鹽。然後放在爐灶大鍋裏小火蒸。母親是個好脾氣的農村婦女,雖不識幾個大字,但品行極好。樸實和善,從不與人爭搶,所以人緣特好。等到槐花糕做好以後,母親會把糕點切好放到幾個盤子裏,讓我給左鄰右舍的老奶奶、大娘們送去,大家一塊分享品嚐。這個時候的老槐樹最是洋洋得意了,也許它感覺“給予”真的很驕傲。

端午節左右,整個大地之上望不盡的麥黃,飽滿的朵朵麥穗,樂呵呵地舔着黃土地的紅驕陽。到了搶麥收的季節了,每每這個時候,母親總是忙到很晚才能回家,炎熱的天氣,再加馬不停蹄地辛勤勞作。我見到母親時總是滿臉汗與麥芒的混雜物敷於一臉,汗水浸濕大片的汗衫。但不知疲憊的母親,黑黃的臉上堆滿笑容,掩藏不住的喜悦。整個村子也是轟鳴聲一片,根本不分白天和黑夜。這個時候的我,會乖乖地躺在老槐樹的旁邊,老老實實地等母親回家。老槐樹樹的葉嘩啦啦的作響,似乎給我講起遙遠的童謠。揮舞着枝幹似乎告訴我,“不用害怕,有我呢”!有了老槐樹為伴,夜再長,我也沒有感覺到害怕不安。道是母親總是會感覺,沒有照顧好我而感到自責和虧欠,其實搶麥收的母親,又何嘗不是為了給我創造一個更好的生活呢?

春來花開又一度,浩瀚斑斕的日頭裏,綻放開太多我們來不及領略的美。踏一路向陽的濃濃春意,也許此時萬物的温暖,正在讓我們衝開心頭疊藏的深深掛念。正如老屋的,它一直毫無怨言的給予我們所需要的東西。只要擁有,勢必毫不猶豫的付出。“有母不遠行,行必有方。”希望匆忙的行走裏,我們能夠真的不忘初心,井井有條地梳理好我們充滿詩意的每一天。能夠細緻入微地用心為父母撐起那片明媚的天!

  • 文章版權屬於文章作者所有,轉載請註明 https://wenshudu.com/wenxuewenti/sanwen/oelydo.html
專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