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文書都 >

文學文本 >散文 >

在路上現代散文

在路上現代散文

【一】

在路上現代散文

龍遊商幫,這個名稱的涵義太深,覆蓋面太廣,我不知道多年以前我在大連旅行時碰上的在那裏經商的幾個龍遊人能不能解釋其一二,但我分明記得那天,大連的繁華鬧市裏,當我們用龍遊方言戲謔着這座城市和眼前這個有一定規模的店鋪裏某種熟悉的氣息時,我看見了店主人眼裏閃過的驚喜,然後,他飛快地走過來,對我們笑着,用方言説:真好,又碰到老鄉了。那一刻,連空氣也開始親切起來。

“遍地龍遊”,是我聽到的關於龍遊商幫在民間流傳最廣的一句俗語,年少時候不懂事,也根本不知道商幫是一個怎樣的概念,初聽大祖父説時,懵懵懂懂,以為真有龍在遍地遊着,騰飛着,睜大了眼睛看他,也看他挑着的雜貨擔,特製的大籮筐裏裝滿了各式新奇的、常用的貨品,竹扁擔被磨得光滑透亮,貨郎鼓的聲音高低錯落,叮咚悦耳。那時候,我並不經常見到大祖父,他一出門總是十天半月,回來時,雜貨擔裏琳琅的商品已經所剩無幾,我看見他的面容疲倦,但是他臉上總漾着的笑,慈祥而温暖。

我喜歡跟在大祖父的身後,或乾脆坐在他的膝上,聽他繪聲繪色地説他的天南地北,那時候還很陌生的地名:福建,安徽,或者江西,也聽他説他的夥伴,他們一起餐風露宿,一起翻山,一起越嶺,搖晃着的撥浪鼓是他們隨行最動聽的聲音。那時候,我知道了外面有個很大很大的世界,那個世界裏,有很多像大祖父這樣奔波在路上的人。無限憧憬時候,記住了他們的走南闖北,也記住了他們走過的深淺不一的足跡,大了,才知道這也算是龍遊商幫,連同很多年後在大連遇見的老鄉。

追溯起來,這實在過於淺顯,它只能從某一方面説明龍遊人用敢拼敢闖的精神出發去做些小本生意。前幾天查資料,温州籍陳學文教授在《龍遊商幫研究》中説:龍遊商幫萌發於南宋,鼎盛於明清,衰落於清光緒以後。龍遊商人走南闖北,足跡遍於宇內,正如萬曆《龍遊縣志》所云:“遍地龍遊”。一批像書商童佩、絲綢商李汝衡、布商胡筱漁的龍遊商人,秉承腳踏實地、志在四方的志向,遠走他鄉、無遠不屆的勇氣,敢於創新、誠信為本的理念,實現了“遍地龍遊”。

一次又一次看到“遍地龍遊”,開始感慨起來,原來我所生活的這個小城,早在明清時候已經輝煌一時,姑且不説龍遊有着“四省通衢匯龍遊”的優越地理位置,只看它在那時候作為惟一以縣域命名的商幫,實質也融合了衢州、金華某些縣份的商人,進而能夠位列徽商、晉商等明清十大商幫之中,已經太不容易。

要去探訪嗎,關於龍遊商幫?那些散落在鄉間的馬頭牆上能不能找到一絲當年他們輝煌的痕跡?我的心開始嚮往起來,凝眸處,彷彿有龍遊商幫遠行的商旅,正在路上。

【二】

三門源,有些偏僻,我在冬日的午後抵達時,暖陽正好,風清冷。舉目滿眼青翠,村子在羣山懷抱裏,有山間蜿蜒而至的小溪輕盈地穿過村莊,溪上有石橋,或簡單成一彎弦月,或苔蘚藤蔓依附着自由生長,綠得開始蒼茫起來。沿溪旁路向上,隨處是煙火氣息,年邁的阿婆一邊翻曬着地瓜條,一邊叮囑一旁嬉戲的孩童,有婦人正在溪中洗着衣物,塵世的喧囂在此刻散去,抬頭,恰遇上右側的石碑:三門源葉氏民居。

我差點忘記我就是為尋訪這座古樸而深邃的宅院而來的。據資料記載:“龍遊商幫猶如徽商,在致富後不惜巨資,竭其所能在故里大興土木以顯赫門庭,光宗耀祖,於是一幢幢裝飾豪華、氣勢恢弘的宅第建築在三衢大地落成。龍遊三門源葉氏建築羣、江山廿八都姜家大院、龍遊大街傅家大院、龍遊湖鎮黃家居、開化霞山鄭宅大院堪為諸多建築中的傑作。”是怎樣的建築,足以讓它代表着一個商幫曾經有過的輝煌?我站在“芝蘭入室”門樓前,只一抬頭,已經開始驚歎起來:全青磚砌成的重檐結構,上面清晰地雕琢着各種花紋圖案,漁樵耕讀、八洞神仙、福祿壽喜,以及琴棋書畫,還有更精彩的是嗎,那些叫得出叫不出的戲曲磚雕,譬如《四平山》,《打金枝》,《雙鞭會》,《貂蟬拜月》等,每一塊都鏤空鐫刻一出婺劇曲目,生動的造型,精湛的工藝,直讓人歎為觀止。入內,三進兩明堂,天井和廳堂明亮,廂房精緻,楹柱粗壯,鴛鴦桌典雅,磚雕,石雕,木雕,隨處可見,窗櫺和走馬樓結實,並雕刻着各式花紋,諸如亭台樓榭、山水花鳥,栩栩如生、極盡奢華……

此刻,陽光下的葉氏民居有些落寞,我實在想象不出來,一個半世紀之前,眼前有着怎樣的繁華,有着怎樣的崢嶸歲月,它的主人,葉慶榮,葉鶴夫,他們經歷了怎樣的商海和宦海沉浮,要耗費多少財力、物力和精力,才能在這樣的山深處,建一座讓後來人震撼和驚豔的宅子?我抬頭凝視,駐步皆景,高高的院牆和馬頭牆日漸斑駁,雕龍附鳳的門窗美輪美奐,陳舊裏,是古典,是優雅,是一代儒商留下的品味和文化。我看着那些舊傢俱,它們攜裹着經年不散的氣息,隔了幾百年依舊撲面而來,我可以去想象嗎,這裏曾經有過的輝煌?

這是龍遊商幫中很典型的一個例子,他們斥巨資,建豪宅,展示的不僅僅是一個家族的興旺發達,也是一個時代經濟的發展。當我再取道去龍遊民居苑看傅家大院的時候,我看見的是1842平方米的恢弘古建築,三進五開間,精美的`牛腿,佈局合理的廳堂廂房,無不透露着這個家族當年的雄厚財力。還有嗎?還有汪氏宗祠、滋樹堂、愛日堂、永錫堂……

有些感動,這些散落在民間粉牆黛瓦的明清建築,承載了多少歷史煙雲?我行走着,感受着,之中凝固着多少龍商的繁華和落寞?白花花的銀子運回來,建了這麼多高大而古典的宅子,可以懷舊,可以豪情,可以激烈後人,讓我們銘記着他們曾經怎樣不辭辛勞地奔波在路上,風雨兼程。

【三】

閒時,我喜歡走在龍遊的街頭巷尾,看小城的日新月異,也看小城依然頹敗古舊的角角落落,經過西湖沿時,常常有片刻的停留,什麼時候呢,這裏是龍遊城的正中心,聚集着數以千計的商販,他們在這裏經營着各式各樣的商品,熱鬧,興盛。只是,彼時的繁華,此刻的荒涼,所有的都隨歲月跌落到那一池墨色的水中了嗎?“我寧願時光流轉,幾世輪迴,我是前世這池塘邊對鏡梳粧的人,敷了薄薄的胭脂,塗了鮮豔的口紅,然後漫無邊際地等待我那出門在外經商的丈夫,他帶了最奇妙的東西來哄我,然後再讓我無限地等待下去。又有什麼不好?”

這是《無夢到徽州》裏的一句,讀到時,有片刻的恍惚,那時的龍遊大地,是不是隨處都有這樣的女子在漫無邊際地等待?一邊守着深深的庭院,一邊死死地盯着門前的路,是不是有熟悉的人來了?是不是終於等到要等的人了?腦子裏只一個勁地想着,念着,望眼欲穿了,站成雕像了。

轉眼滄海桑田。歷史的雲煙散去,今天,我只是個尋訪當年蹤跡的女子,滿懷了興致。或者行走的過程本身愉悦而舒朗,更何況這一次,是為尋訪龍遊商幫而來的。我走着,看着,看山川田野間一座座白牆灰瓦的房子,看潺潺溪流上破敗卻結實的古舊石橋和小亭,也看依舊鮮活地存在於記憶裏的雞鳴書院舊址,想起書中只簡單記載的“山麓有雞鳴書院,今廢。”突然開始傷感起來,想起一句:“其興也勃焉,其亡也忽焉”。

這一句,也可以形容龍遊商幫嗎?鼎盛時,“多向天涯海角,遠行商賈,幾空縣之半”,“挾資以出守為恆業,即秦、晉、滇、蜀,萬里視若比舍”,沒落時,“心中再無當年遠走天涯的鋭氣和氣吞山河的雄心”,“只憑着祖先遺留的資產,安逸守舊,不思進取過日”,之後,思想的束搏,戰事的困擾,水上交通的失勢,便慢慢開始衰敗了,枯竭了,彈指間,奢華煙消雲散。這樣的結局,讓人感覺如同電影的散場,明明結束了,還坐在那裏,呆呆地,一邊回想着,一邊,只有歎息着。

前些年在單位着手省著名商標續展工作時,接觸了龍遊本地很多企業,才知道龍遊商幫曾經的輝煌雖然已經落幕,現代龍遊,依然有着騰飛的後發優勢。古老技法的傳承,地域文化的沉澱,商幫精神的發揚,湧現出了一大批著名商標,諸如壽牌、德輝、銅鳥、方山、001、尼爾邁特等。每個品牌的崛起、發展,都帶着龍遊商幫敢為人先的拼搏精神,他們敢於面對商海的變幻莫測和激勵競爭,跌宕起伏裏,傲視着,騰飛着,譜寫出了一曲又一曲動人的樂曲。

笑。這是多麼讓人欣慰的事。終於有這麼一天,我們不用再對着先輩們所遺留的歎息不已了,那些斷垣殘壁,那些殘磚破瓦,那些牌樓,那些宗祠,以及曾經極致輝煌的深深庭院,都在此刻,如枯枝般發了新芽,之後,便是漫長的路,我們會一直走着,腳步鏗鏘。

如同當年的龍遊商幫,一直在路上。

  • 文章版權屬於文章作者所有,轉載請註明 https://wenshudu.com/wenxuewenti/sanwen/m0g93z3.html
專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