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文書都 >

文學文本 >散文 >

石棚墓散文

石棚墓散文

瑞安市馬嶼鎮的棋盤山山脊上,坐落着有“亞洲金字塔”美譽的石棚墓。它是我國珍貴的文化遺產,是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它與山下縱橫交錯、如夢如幻的石垟村“千島湖”相呼應,震撼着人們的心靈。

石棚墓散文

1983年,瑞安開始文物普查,棋盤山石棚墓羣被發現,分東、南、西3處4座。南處山脊上石棚墓遭破壞不再留有遺蹟。東處山脊上存墓一座,墓門朝南,蓋石嚴重殘缺,西處存有兩座石棚墓,兩墓相距為4.5米。一座嚴重毀壞,另一座則保存得相當完整。

石棚墓造型獨特,石棚下面由3支1.2米高的石筍支撐着數十噸的蓋石,後壁都用塊石拌泥堆砌,機構緊密,高度低於墓口支石,故蓋石側面從前向後傾斜,避免積水。可見石棚墓的選址、建造都是經過精心設計的。墓室佔地約20平方米,蓋石四周略呈三角形,最大長寬為3×4.5米,厚0.7米左右,由於整座墓是石棚結構,故稱石棚墓,又稱支石墓或抬石墓。據出土的.隨葬印紋原始青瓷(碟、碗,鑿、短劍、小編鐘等)、印紋黑瓷(陶罐、鼎、紡輪等器皿與殘片)考證,石棚墓是一種墓葬形式,建於距今3000多年前的商末周初,新石器晚期至銅器初期的“巨石文化”時期,為石棚墓文化範疇。

據傳説,3000多年前馬嶼一帶曾是一片汪洋,只有許多島嶼,目前這些地方的村名已帶有山坳近水義的“嶴”字,如馬嶴、河嶴、高嶴、玉嶴等。當地人發現石垟、河嶴村附近一帶有許多煤泥,三四十年前,村民還曾在這裏挖煤泥充當燒菜做飯的燃料。江橋、石橋村一帶離地面20米以下的地方有許多卵石塊,馬嶴村有埠頭的遺址,正是當年原港灣的證明。

有專家認為,石棚墓建造在這裏,在南方毫無淵源可尋,但這裏有一個美麗的傳説。石棚墓同棋盤山腳下石垟村的“千島湖”、江橋村的山寨緊密相關。3000多年前,在島嶼上羣居一個部落,在這山頭建有山寨,首領就是寨王。現在山寨遺址面積尚有300多平方米,當時寨王爺精明能幹,關心他人,部落內部團結興旺發達,物產豐富,江橋山寨成為其他部落眼中釘、肉中刺,多次帶兵入侵,但以屢遭失敗而告終。寨王爺為了防止外敵入侵,更加鞏固寨營,在山寨腳下挖建大小堡壘數十個、戰壕數百條,四通八達,現在橫七豎八的石垟河就是當年戰爭陣地,河底有些地方還留有用石塊砌成的通道。整個30多萬平方米的防衞工事中只有唯一一條與外界聯繫的通道,真是一夫當關,萬夫莫開。

由於多年的戰爭,該寨無法得到外來支援,最後寡不敵眾,敗在外番之下,寨王爺被殺。為紀念這位功績卓越的寨王爺,當地羣眾把他及士卒安葬在後寨的山脊上,就是現在的石棚墓。使人撲朔迷離的是,當前一些考古專家在附近山上都找不到石棚墓蓋石這樣大、同樣質地的巖石。在當時科學極不發達的情況下,如何完成這項數十餘噸重的巨大工程,至今仍是個謎。

標籤: 石棚 散文
  • 文章版權屬於文章作者所有,轉載請註明 https://wenshudu.com/wenxuewenti/sanwen/ln4zvz.html
專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