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文書都 >

文學文本 >散文 >

淺秋的江南散文欣賞

淺秋的江南散文欣賞

殘夏中的秋,淺秋中的夏。可是,這一會,淺秋中的江南,還不能讓你稱心如意。

淺秋的江南散文欣賞

殘夏過後的“秋老虎”讓人緊繃的神經鬆懈不得。江南的“秋老虎”想想都叫人後怕。天空看不到一片殘雲,瓦藍瓦藍,秋蟬要死要活地嘶鳴着,毒辣辣的太陽曬得每一寸裸露的肌膚生痛生痛,這秋,埋怨你還這麼滾燙,莫非二十四個節氣也有錯?

不,淺秋中的江南,詩境畫意,欣悦自醉。

江南古鎮扶風,沿着古道小巷,踏着遺留在青石板上遙遠美夢,水鄉的古鎮,在江南生長。

從西頭的老街到東頭的新街,以懷古的風貌與微博的網速相結合的方式體會江南,會細緻而明確地感受到江南的精神和風采。湛藍的天空下飄逸的白雲倒影在水裏,淺秋的風在淡淡地吹着,石拱橋的流水就是江南翻飛的水袖,把江南舞動得風姿綽綽、靈秀飄逸,在樸實無華中超凡脱俗,在超凡脱俗中返璞歸真。

淺秋中的江南,是水做的江南,小橋、流水、人家,是江南最燦爛的風花雪月,一半是水,一半是岸,石階從水上升起,通到屋前宅後,緊密相連,上橋下橋,船來船往,就是古鎮的日常生活。

實際上,江南的秋總是姍姍來遲,變化也是複雜微妙的。每一次夏秋交接都不會那麼順當,殘夏裏有秋,淺秋裏有夏,它們是相互交融的,直到秋完完全全取代了夏。

秋以這種灣曲的'舞步向你款款走來,帶來的一些驚喜,總是會給人出乎意料的美。

這樣想來,我的心不再那樣落寞,不再擔心秋來得慢。

當燒香河岸的銀杏樹落葉的時候,桃樹,梨樹,桉樹,梧桐都開始落葉,它們會在秋風裏落葉繽紛,很快都會變得光禿禿,相比那些常青樹而言,那些光禿禿的樹幹更顯精神,還在寒冬裏立起錚錚鐵骨,直到下一個春天來臨

這裏善良的百姓,自釀的米酒、名人、老街、水巷、越劇;這裏真誠的百姓,在村頭巷尾,農保、直補、神九、海葵、劉翔。這些古樸的、悠閒的、現代的與浪漫的元素,構成了一個立體的、多面的、真實的扶風。

一條窄窄的青石板,兩邊粉牆黛瓦,竹絲台門,懷古祖先,閒逛老街,體驗石板路鋪就的滄桑和記憶。喝着宜興的綠菜,捧着自己做的紫砂茶壺,乘着小船漫遊洞天世界,搖櫓燒香港河與水巷之中,體驗淺秋江南水鄉人家的生活,品味江南,感受江南。

淺秋的江南,盛夏的酷熱還未完全褪去,那種渴望秋風習習的心情驟然而至。

我愛江南的秋,愛這一份盼秋的心,更愛秋風中長髮飄逸的你。

我家住水邊,在水一方,對季節的交替,顯得有些木訥,或許這和水鄉周圍的樹木有關。四季常青的香樟樹讓人撲捉不到季節的信息,林立着古老的樓房遮擋住了樹影的變幻,璀璨的霓虹夜夜掛在樹梢。幸運的是,今日,我從扶風回來,穿過萬石街心公園,一片心形的銀杏樹葉躺在那,而後又被疾馳的汽車捲起來,把我的思緒捲到了那個無知的年紀。

六十年代,我在小河邊貧窮的土旮旯裏度過了童年和少年,土旮旯裏很多野生的樹,初春它們是淺綠色,到了盛夏又是濃綠或者墨黛色,秋天大多是黃色或者火紅。當然,我最愛的還是屋後的銀杏樹,它高大,四季分明。

銀杏樹見證了幾代人的成長,果實在人們盼秋的心境裏悄然熟透,讓人聞着果子香氣,仰望着樹上的果子直吞口水,對於這棵銀杏,我已經讓它長在我的生命裏了。

如今,銀杏樹老了,樹幹開始枯萎,葉子稀稀拉拉地黏在樹冠上,只需要一陣風,樹葉就脱落了,不知所蹤。銀杏樹再也感知不到季節的交替,也不再結果。偶爾也有攝影愛好者前來留影,可惜,攝影師們也找不到銀杏樹的秋天了,土旮旯也找不到秋天了,貧窮的秋天,一去不復返。

到這,我盼秋的心被揪了起來。我期盼這個秋來的更快些,也更猛些,那樣就會有大把大把的落葉被捲成一堆,即使找不到根,至少它們不會寂寞孤獨吧。

朋友,如果你崇尚綠色、愛好自然,何不選擇時下最酷的方式遊覽淺秋中的江南,踏上輕快的自行車,詩情畫意的水鄉風景隨着車輪轉動,柔美的輕風迎面拂來,一邊感受着湖光山色的韻味,一邊呼吸着大自然的芬芳氣息,不經意間還舒展了筋骨,於此間,心靈如此輕安,無有絲毫掛礙。

標籤: 散文 江南 淺秋
  • 文章版權屬於文章作者所有,轉載請註明 https://wenshudu.com/wenxuewenti/sanwen/jpj04k.html
專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