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文書都 >

文學文本 >散文 >

麥客往事散文

麥客往事散文

又到了收麥的時節,聽着地裏收割機轟轟的響聲,看着一袋袋新麥裝入口袋,我突然想起了消失近二十年的麥客。

麥客往事散文

麥客,是關中人對幫助割麥的外地人的稱呼,當年這些人大部分來自甘肅,也有寧夏和關中北山一帶的農民。每年五月中旬,大約麥子收割前半個月左右,這些來自外地的麥客們就陸續在關中鐵路沿線集結,因為天氣熱了,他們大都只帶有簡單的行李,晚上就在火車站侯車室裏或外面廣場上及附近人家能遮風避雨的屋檐下,把自帶的化肥袋或草簾子往地上一鋪,就成了睡覺的地方。一到早上,火車站侯車室外的廣場上就熱鬧異常,麥客們集中在一起,等待租者的到來。這個時間,幹活租金是最便宜的,有的甚至是隻要主家管飯,臨走再給幾個饃,就會給幹一天活。關中麥客潮的形成,大致時間為七十年代後期到上世紀末,但若追溯其整個歷史,最早應在清代甚至明末,這些史書上亦有記載。由於關中地處渭河平原,地勢平坦,土地肥沃,自古是漁米之鄉,特別適宜小麥生長。每年小麥收割季節當在公曆六月初(農曆芒種之前)。改革開放初期,農村實行土地承包責任制,農民分田到户,小麥種植面積大、收割期緊、勞力不足,而那時農機較少,因而夏收僱用麥客就成為當時的不二選擇。

收麥前半個月左右,正是青黃不接的季節,一些麥客或因家中吃糧緊張,或因當地收麥時間較遲又遇農閒時機,所以一個化肥袋裝一點簡單行李,外加一把鐮刀,就提前出門了,這樣出去幫人打工既可掙些錢,也為家裏省下一份口糧,這就是麥客逐漸形成和提前到達的原因。

為什麼麥客主要集中在鐵路沿線呢?由於麥客在鐵路線附近坐火車較為方便。當時絕大部分麥客由於囊中羞澀,外出主要是靠扒貨車以節省交通費用,關中地區隴海線上的車站,只要一有貨車停站,立馬就有麥客上下,且人數眾多,一趟貨車少則幾百人,多則一千多人。一個高邊車(敞車)上或空棚車裏,一次可坐上百人。這些麥客多以家族或同村為多,一般都是三五成羣,多者甚至一羣有十多二十人。他們中年長者五六十歲,年齡最小也就十五六歲,大部分是同村人或父子、兄弟或親戚關係。所以他們行無至所,貨車在哪兒停他們就在哪兒上下,而且都是一幫人同時行動,絕不分離。那時鐵路沒有封閉運行,進入車站非常方便,也因之麥客傷亡事故經常發生,僅西寶間每年夏收期間總要發生十數起甚至數十起麥客跳車扒車的傷亡事故。

前些年,麥客割麥的租金一般是按畝計算,割一畝地10元到20元不等。遇天氣不好,陰天或預報下雨前,租金就會飛漲,割一畝麥要價高達40至5O元,而且少了不談。一些急着收割的'主家,只有忍痛高價聘請;而遇晴天,一般割麥價格就會穩定下來,而一個普通麥客,每天最多可以割二畝多麥子。關中農民對麥客是很大方的。從火車站把麥客請回去,大苞谷珍子稀飯,白麪蒸饃和淹好的蒜薹菜,就成為麥客們豐盛的早餐,飯後一根香煙,就成為主家的禮遇。把麥客帶到地裏,一指自家麥地,於是割麥就開始了。到中午飯時,主家會把飯送到地頭,或煎餅土豆絲稀飯,或撈麪雞蛋西紅柿臊子外帶白蒸饃,一頓狼吞虎嚥之後,麥客不待主人催促,就又開始緊張的勞作。到下午收割結束,丈量地畝,按約結錢,主家還會有一頓較為豐盛的晚餐,一般是白饃、稀飯、炒菜,有的還外帶一瓶碑酒。酒足飯飽之後,一些飯量大的小夥,還要偷偷給自己口袋裝幾個饃饃,以備半夜肚子飢,然後他們就會嘴角叼着一根香煙,用鐮刀勾着簡單的行李搭在肩膀頭上,不急不慌的向火車站走去,找地方睡覺去了。

隨着改革開放後農民經濟條件的不斷改善和農業機械化的逐步興起,麥客越來越少了,到上世際末,麥客基本絕跡,但這是一種自然歷史現象,麥客潮隨時代前進而消亡,説明時代在進步,機械化在逐步取代人們繁重的體力勞動。也説明改革開放後,人民生活水平提高了。當年麥客的經歷,己經成為一段早已陳封的回憶,只能當作一段歷史故事在飯後茶餘來對後輩們講述了。

  • 文章版權屬於文章作者所有,轉載請註明 https://wenshudu.com/wenxuewenti/sanwen/gq0odj.html
專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