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文書都 >

文學文本 >散文 >

情人、情結、情愫故鄉三篇散文

情人、情結、情愫故鄉三篇散文

情人?故鄉是塊吸鐵石

情人、情結、情愫故鄉三篇散文

一腳踏上故鄉的土地,就好像坐飛機在雲團中顛簸好久突然看到了機場,心落進肚裏了。(原來心在哪呢?)那種瓷實的感覺彷彿地下就是一塊巨大的吸鐵石,讓你腳底鏗鏘,無所顧忌,恣意橫行。

撲進故鄉的懷抱,就進入了時光隧道,在旁人看來光禿禿的磨盤石旁,歸鄉人知道有一棵龜裂、虯龍的老棗樹,在那上面搶過棗,打過仗,一幫人圍在磨盤石邊聽瞎話,催生文學的第一顆豆芽。一抔不起眼的土堆,映出母親剛強的面孔,歸鄉人能聽到她的嘮叨、叮囑。嘰嘰喳喳的小鳥是悠閒自得的喧鬧,還是傳遞祖輩口耳交接的信息?——確實爬上它們的家園,盜走它們愛情的結晶。

一下子就蹦回光着屁股的童年,山水的印象瞬間塞滿腦海,大山默默,河水嘩嘩,故鄉慈母般地包容了淘氣、混賬、怯懦、無知……

童年就因為這樣的朦朧而美好?或者美好的東西也一定是朦朧而飄忽不定的?

反正從此自己的指紋就印在故鄉的明眸中,一生不可更改,如同胎記。

山那邊還是山嗎?站在山上可以摸到天嗎?淘氣中誘發的是掙脱的膨脹和雄心,一如乘風破浪的雲帆,揮手作別,不帶走故鄉的一片雲彩。

間或,成功的自豪,失敗的痛苦,將思緒拽回故鄉。

但奇怪,他人眼中的榮耀,耳中的失意,於故鄉輻射而來的,仍是大山默默,小河嘩嘩。

才發現,永遠也逃不出故鄉情人的目光和磁化。

近鄉情更怯,為何?那是對靈魂的拷問:可對得起大山、小河一樣的老親故鄰?喧囂外界浸染的霧霾能帶到默默大山、嘩嘩小河前?

抵不住故鄉的引力,如樹葉,最後飄落根下。從來處來,到去處去,來處即去處,終點即起點。圓。

終於被故鄉同化,再也挪不開半步,逝去的追憶成為幸福的全部,最後成為故鄉嶙峋棗樹上的一枚風乾的棗,融為故鄉的一部分,增添故鄉歷史的字符。

可這枚棗竟不斷髮射磁力線,勾引散落各地孫男娣女的靈魂,回家!回家!!

故鄉夢由此傳承,家族夢由此成真。

這枚棗呢?終於坐化,成為吸鐵石的一角……

情結?貓尾巴菜

每到春四月,杏花吐紅,梨花泛雪的時候,由不得我的意識,蓬勃的綠便撩撥我的胃,“該吃貓尾巴了吧!”

貓尾巴是一種野菜,學名叫什麼至今不曉得。山裏人依形託勢,見其狀如直豎的貓尾巴,便口耳相傳地叫開了。

對其有着刻骨銘心的記憶,是因為她能在你飢腸轆轆的時候,很脆生很温性地填飽你的胃。

在那個需要野菜充飢的年代,乍暖還寒的春四月,對野菜的奢望,也如這春天破土而出的野草,茁壯而無處不在。

野菜和野菜不同。有的野菜需用水榨過之後浸泡一兩天,才可食用,如小孩拳。有的野菜雖可即食,但野味不能多享,如酸姜。只有貓尾巴特別,爽口,不很酸,不僅可生食,即食,而且可以吃到肚子飽脹,但胃卻沒有不適的感覺。

多次比較驗證的結果,讓我對貓尾巴情有獨鍾。

於是在我放學的七、八里山路上,便不時地拐進路旁河沿的草叢中,獵取這貓尾巴似的野菜,一陣狂嚼後,就一路歡歌地回家了。

時間久了,這一路上的貓尾巴我便了如指掌:哪兒的最先冒出來,哪兒的紫杆好吃,哪兒的長得墩胖……

就這樣一路歡歌地長大。

不知什麼時候就不需要用貓尾巴來果腹了。可讓我百思不得其解的是,每到春四月,隨着貓尾巴的竄出來,我的胃便下死命令似地趨我前去咀嚼她,而且年年如此。

胃是戀舊的。在孩提胃需要充實的時候,貓尾巴和它是患難時的相依相偎。一如刻骨銘心的初戀,總在生命的長河中不時地泛起漣漪。

十幾年後的一個春天,我帶領學生上山勤工儉學。休憩時,一眼瞥見腳前的貓尾巴,便旁若無人的用手薅起來,甩甩,放進嘴裏大嚼,迅即嚥下。

“媽呀,老師吃草!”一個小女孩見外星人似地喊出,瞪大着雙眼。

立刻聚攏一羣學生,看着我驚愕不已,“老師,這不是草嗎?”

“是草。”我説,仍慢慢咀嚼。

可心底裏有一個聲音貫出耳膜,“她不是草,不是草!”

是的,她不是草,她是我生命的一部分。

終於理解了耄耋老人的葉落歸根。

生命初期留下的烙印,如窖藏的美酒,越長,越老,就越濃,就越醇。

耳畔的那首歌,永遠縈繞在牧童的`牛背上;

眼中的那種樹,永遠彎在老屋的房脊邊;

鼻翼翕動着,永遠是母親燉出的豬肉酸菜粉條……

是各種感官的戀舊,將人生生地拽回故里。

“終點就是起點”,這是多麼完美的心靈慰藉啊。

曾慚愧沒比對出貓尾巴的學名,以為是大不敬,可隨着年歲的增加,這種意識竟漸漸淡漠。

還是多回去嚼嚼這貓尾巴吧,或者就變成一株紫杆墩胖的貓尾巴,在故鄉春四月的泥土裏蓬勃而出!

情愫?青春作伴好還鄉

陽氣上升,蟄蟲踢騰,青草發芽,野花賣萌。

作為萬物靈長的人類,億萬年進化史的佼佼者,其自身的運行也一定隨着四季的更替而如影相隨吧。

那麼,跟着破土而出的小草,內心就會升騰起一種渴望:親近自然,返璞鄉野。

“五一”小長假還沒到,幾個身居城裏的朋友便計劃帶着家人踏青山野,食宿農家,我慨然應允。原因有二,一是融洽親情、友情,二是迴歸自然,接觸地氣。

沒理由説城市不好,那是小時候的夢想,是實現理想、打拼成功的地方。她給你帶來便捷的交通,舒暢的環境,品位的交際,充盈的回饋。推杯換盞觥籌交錯身體發福的同時人脈財富也一同發福起來;燈紅酒綠翩躚起舞臉頰紅熱的同時慾望人氣也一同紅熱起來。

可奇怪,當酒氣消退臉色如常獨自站在窗前望着年年如斯的柏油路面,像人流一樣的車輛,像車流一樣的樓房,同在屋檐下相顧不相識的隔膜,跌跌撞撞身心疲憊就像瀰漫空氣中的尾氣廢氣一樣發酵開來。

總覺得這樣的生活還少點什麼,總覺得內心的某一角落空落落的,像立志漂泊的遊子,享受快感的同時仍有隱隱的痛。

帶着家人迴歸鄉野吧!去呼吸呼吸原汁原味的空氣,去觀賞觀賞土生土長的野花,去聆聽風的嬉鬧、水的歡笑,去觸摸土的燥熱、樹的健旺。

光着腳踩在鬆軟的土地上,感受地殼深處翻滾升騰傳遞出的能量,冥想大自然的神奇慷慨發飆絕決,人對自然的恐懼角逐征服認同,把自己還原成一粒土,一棵草,一株花。

掬一捧山泉,像品茗一樣,品酒一樣,咂摸大地的乳汁,將臉上的灰塵勞累虛偽貪婪一股腦兒洗滌,在水鏡中看看真實的自己。

還認得野菜嗎?還認得草藥嗎?還可以自己編上蒿簍去囤魚嗎?

親自去菜園裏拔出帶着泥土的小葱,在溪流中洗洗,蘸着大醬,咀嚼玉米麪做成的窩頭,盤坐在屋外的石碾上,品嚐自己採來的野菜,喝着自己燉出的魚湯,數天上的星星,唱兒時的搖籃曲,直到潸然淚下……

讓孩子們去鄉野吧,讓他們認識自然,親近自然,敬畏自然;讓他們瞭解鄉野的生活和生存方式,珍惜觸手可及卻熟視無睹的幸福。

讓自己常去鄉野吧,面對天的遼闊,地的渾厚,水的清澈,花的嬌豔,拷問自己,清醒自己!

鮮花怒放的五月,和家人、朋友一起,有明媚的陽光作伴,讓自己歡快的情緒和返璞的觸鬚像朱自清《春》中的小草:偷偷地從土裏鑽出來,嫩嫩的,綠綠的......

  • 文章版權屬於文章作者所有,轉載請註明 https://wenshudu.com/wenxuewenti/sanwen/gjmqqy.html
專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