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文書都 >

文學文本 >散文 >

《散文家不是匠》的閲讀題答案

《散文家不是匠》的閲讀題答案

賈夢瑋先生髮表了一篇《當代散文批判》,批評中國現代散文理論沒能就白話散文的語言技巧問題提出很高的要求,有一種尚素的傾向:重簡輕繁,重白描輕形容。我的理解,賈夢瑋先生批判素,並不是倡導葷,而是嫌他讀到的那些散文,語言上貧乏無力,蒼白失血,因為散文之美很大程度上來自語言,故而對許多散文(我想不會是全部)的身份頗有懷疑。

《散文家不是匠》的閲讀題答案

散文要寫得美,恐怕並無異議,如同女人長得美,大家都不反感一樣,是現成的真理,放之四海皆準。學問在怎樣才叫美。語言是散文家必過的一關,自不必多説(不止散文家,小説家和詩人均如此)。技巧,也十足重要伍立楊的《文字靈幻》,我的《中文的衰微》,都講到了這一點,然而,語言與技巧真的如老屋的窗欄板一樣可以離開主體單獨存在嗎?如果一篇散文真的如韓小惠女士眼中的《岳陽樓記》,銜遠山句是文采,先天下句是思想,角色清楚,分工明確,那麼這樣的經典,就大易於炮製了。

筆者曾經在評價董橋時寫道:一切的精奧的思想都藴含於語言之中,思想不必仰仗理論,因為思想首先表現為語言。當我們追溯時間的河流,與先秦的那些智者們相遇,我們很難分清刻在竹簡的那些雋語,哪些是思想哪些是語言。在這樣的文本面前,強調什麼文采的華美,以及技巧的嫻熟,未免顯得可笑,我同意賈夢瑋者,在於語言的板結僵硬確實成了今日文學之癌症,然而灌鑄了語言之美的,並不僅僅是什麼技巧,而主要是精神之美。真正偉大的作品都是由偉大的靈魂支撐的。當我們被海涅或者屠格涅夫山海一般明澈寬廣的文字所包圍,當我們於紙頁間呼吸到心靈的氧氣,又有誰,去顧及技巧的存在?

董橋的語言出自他的創作,然而這創作卻不是依賴上天的賞賜,而是與一個深遠的文化背景有關,那佇立了上千年的文化風景,恰巧觸動了一個現代遊子的立體的鄉愁,才能使閲微草堂那樣的歲月真的流回到眼前。他對這個心智貧乏的時代的反動肇始於語言,然而他的語言裏又凝結着多麼粘稠的精神血液!所以,文字的'高下的本質並不在於文字本身,差別正在於心魂。散文需要美,但不是裝飾品,否則就實在是辱沒了散文的存在價值。

博爾赫斯説過:我們文學的貧乏狀態缺乏吸引力,這就產生了一種對風格的迷信。相信這種迷信的人認為,風格不是指產品是否有效,而是專注於表面的技巧,從而忽略了靈魂深處的信念與激情。而所謂完美的作品,是最不穩定的;相反,不朽作品的靈魂,則經得起烈焰的考驗《唐吉珂德》贏得了它同譯者的鬥爭,再拙劣的翻譯語言,都不能改變它的靈魂。

時間深處的古器即使綠鏽斑駁也是美的,它不需要表面鮮亮的油漆來拯救。

1.對作者説董橋散文語言裏凝結着多麼粘稠的精神血液的解説,正確的一項是(4分)()

A.董橋的散文語言依賴於一個有千年積澱的文化背景。

B.董橋的散文對這個心智貧乏的時代的反動肇始於語言。

C.董橋的散文語言與精神結合得很好,體現了散文的存在價值。

D.董橋的散文很好地解決了文字的高下的本質並不在於文字本身的問題。

2.下列説法,符合文意的兩項是(4分)()()

A.作者認為偉大的作品能夠留傳久遠靠的是作品深邃的思想,沒有思想,作品就沒有靈魂。

B.作者説所謂完美的作品,是最不穩定的其中最不穩定的的意思是指經不起時間考驗。

C.作者舉《唐吉珂德》為例,説明了只要一本書挖掘的思想靈魂頗深,哪怕語言再拙劣,也經得起時間的考驗。

D.作者在文章中表述了自己的觀點,散文創作不需要講求語言、技巧,更要有思想有精神。

3.文章認為賈夢瑋先生文章裏所批判的素包括哪些內涵?作者是如何看待賈夢瑋先生的這一觀點的?(5分)

答:

4.文中最後一段古器綠鏽斑駁表面鮮亮的油漆各指什麼?最後一段有什麼作用?(5分)

答:

 【參考答案】

1.A(其它三項都沒有扣緊題幹進行解説)

2.A、B、(C應是翻譯語言。D不是不需要,而是不能主要講語言和技巧)

3.答:技巧上重簡輕繁,重白描輕形容,語言上貧乏無力,蒼白失血。作者同意賈夢瑋先生所認為的散文追求素成了文學的癌症觀點,同時指出散文的語言並不僅僅是技巧,而主要是精神之美。

4.答:古器、綠鏽斑駁、表面鮮亮的油漆分別指文章的思想精神、拙劣語言技巧、好的語言技巧。最後一段採用了比喻的修辭,更加形象生動地揭示了文章主旨,含意深遠,耐人尋味。

  • 文章版權屬於文章作者所有,轉載請註明 https://wenshudu.com/wenxuewenti/sanwen/g2dey3x.html
專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