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文書都 >

文學文本 >散文 >

故鄉的小路的散文

故鄉的小路的散文

故鄉的小路充滿着牛糞和青草味兒,它趁山勢蜿蜒崎嶇而上,遠遠地望去,一直消失在山埡口的盡頭。這條小路承載着父輩們的夢想,伴我渡過了美好的童年時光。當年父親拉着牛車通過這條小路,冬天把牛糞運到莊稼地裏,夏天把地裏收割的糧食運回家裏,享受着一年豐收的喜悦!我從小沿着這條小路,趕着老牛拿着鐮刀,來到山坡上放牛割草,在那片開滿鮮花的山坡上,捉蟈蟈、抓小兔。清晨踏着露珠,沿這條小路看雲霧繚繞,聽泉水叮咚……有時站在山巔對着太陽,大聲的朗讀岳飛的《滿江紅》“......三十功名塵與土,八千里路雲和月。莫等閒,白了少年頭,空悲切。”想象着山那邊的世界是多麼的具有誘惑力!我當時用岳飛的詞來激勵我,“三十功名塵與土”,我一定要去山外面看個究竟!

故鄉的小路的散文

雲霧中李谷一“邊疆的泉水清又純”的嘹亮歌聲,從村廣播裏飄蕩到了山巔,更加激發了我的少年壯志和豪情。那時我還真有點少年壯志不言愁的感覺!自大學畢業參加工作,就對這條路慢慢地疏遠起來,甚至從疏遠變得陌生。毎毎想起這條小路,心裏有時會頓生一種抑鬱不平的疑懼來,為什麼美好的童年時光始終被這條小路牽引着......?時光荏苒,當歲月慢慢老去的時候,我突然有了想去探訪它的想法。夏季陽光明媚的一天,我踏上這條久別的小路,重温童年的那份情懷。由於封山禁牧,路上早已沒有了當年放牧的情景。路邊的莊稼地裏,蝶花飛舞,青草芬芳。這裏的風景如初,讓人頓生清秀寂寞的美感來!太清新、太清靜、太清爽......這不正是現在我想要尋求的世外桃園嗎?當初夢想山外邊的世界,現在看盡繁華之後,“八千里路雲和月”,原來這塊淨土才是人生最美好、最單純的去處。現在看這條路,是它把我送到了山外,讓我在沉浮中懂得了感恩、知足,懂得了人生的冷暖與珍惜!

人到中年,走在這條小路上,倍感親切!這也許與年齡有關吧,人到了如秋的年齡,都有一種思鄉情結。我是這片土地上走出來的平凡人,當然也不例外。當我向久居城市裏的弟妹説起這種感覺時,他們總顯得不以為然,我的內心多少有點悽楚。來到生我養我的小山村,望着這條小路寂靜地躺在山坡上,夏有百鳥啾鳴,冬有白雪皚皚。這條小路總是無悔地承載着人世的美好與悲苦,讓我有太多的思考……爬上那個小山坡,再穿越那個林蔭小道,看着路邊的野花,聞着野草的清香,聽着溪流的鳴唱,一路曲曲折折來到了太陽溝。同行的村裏人講着這幾年太陽溝裏發生的故事……映入眼簾的太陽溝被大樹遮避着,透過密密的樹林,可以看到溝底那條清澈的小溪依舊,溝兩邊的坡地由於退耕還林全栽了樹,長滿了薅草。這與童年記憶裏的太陽溝相差甚遠,那時沒有高大的'樹林,從山底竟直可以看到山顛。放牛時只要把牛吆到山底,就儘可以放心的找一塊乾淨的青草地美美地睡上一覺。牛自由自在的從山腳往山腰尋着旺草慢慢地去品償。你一覺醒來抬頭望去,老牛吃飽了肚子,腳步明顯的放慢了,此時太陽已偏西,悠閒的趕着老牛回家。現在樹林密佈,很難再從山底看到山顛。林邊的草地象似被人用鋤頭挖過,村民介紹説這是野豬拱的。細看果然有野豬踩出的大腳印清晰可見。一個村民見野豬禍害莊稼,拿着斧頭去地裏轉,和一羣野豬相遇了。這個村民拿斧頭砍小豬時,大野豬急了,撲過來一口便將那個村民的腿咬住不放。儘管這個村民向野豬連砍多斧,還是被野豬重重地壓在身下。幸好被及時趕來的村民搭救,這個村民才得以倖免。童年在這裏放牧,滿山的蕨菜長成碩大的葉子,蜷起身子爬在葉子下遮涼,和山雞捉迷藏,滿山的野芍藥紅白相間,十分好看。現在蕨菜成了飯店裏的上等佳餚,剛出嫩芽就被人掐去,再也不見當年的景緻了。野芍藥是上好的中藥材,也被人挖掘一空。在村子農家院裏我看到了正在盛開的一簇簇芍藥花,長的旺盛,香味依濃。山還是那個山,水還是那個水。突然樹林裏撲稜稜地飛出一隻野山雞,那熟悉的叫聲帶着我的童年記憶飛向遠方……

盛夏,在享受了這一天的明媚陽光之後,踏着夕陽再次回到大自然中整理自己一天的心情。因為這裏有太美的山水和適意的涼爽。走出老家的大門,滿目翠色撲面而來,夕陽下蒼松翠柏映襯着高高的山影成趣。穿越林蔭小道,滿枝的榆錢開的正歡,一串串一疊疊,看着枝頭間亂串的小鳥,聞着沁人的花香,我不得不為之心醉。村子裏全建成了混凝土路,滿地的各色苗木顯示着強大的生命力,花裏胡哨的野山雞在地埂上覓食,三三兩兩,全然不顧路人的出沒。山腰上的幾座房子被綠樹掩映着,綠樹紅瓦,相互襯托,大樹下的狗靜靜地看着路上的行人,連本能的反應都沒有。人與自然和諧相處,連狗兒都不願意打破這寧靜的氛圍,只願伴着主兒享清福了。下坡來到河邊水道,流水清幽,瀑布疊連,水道兩邊花草茂盛,空氣中瀰漫着清香味道,別有一番風味與情趣。踏着夕陽的碎光,獨自去享受這份自然的賜予,我絕對不會再有故鄉的小路曾經帶給我的惆悵與失落。當我們去城市競相購置房產,滿足心理需求時,卻忽略了身邊能夠滌盪心靈的美景,這真是一份難得的自然恩賜!走進一處農家樂的小院,發現這裏是一片憩園,有各樣的鮮菜、各樣的花卉、各樣的樹木,房前屋後,綠意盎然。“採菊東籬下,悠然見南山”,這種陶淵明筆下田園歸居的生活實景不就在家鄉嗎?

我在這裏整理了心情、理清了思緒、釋懷了人生、找到了屬於我的那份寧靜!此刻,我對城市的喧囂、人情的冷暖、世態的炎涼,瞬間覺得不習慣。原來人生太匆忙……

  • 文章版權屬於文章作者所有,轉載請註明 https://wenshudu.com/wenxuewenti/sanwen/e2edyre.html
專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