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文書都 >

文學文本 >散文 >

時光很無情盡孝在當下散文

時光很無情盡孝在當下散文

年年清明,今又清明。“燕子來時春社,梨花落後清明。”不管是傳承文明、對先祖的祭奠、恪守孝道,還是期待一次隔世的對話,清明就這樣悄悄地走來了。

時光很無情盡孝在當下散文

年年清明,今又清明。都説,“清明到,兒盡孝”。因此,清明節,是一個寄託哀思、流露真情的日子。它讓我們回到自然、回到祖先安息的地方,重温先人的智慧,聆聽傳統的聲音。我們為祖先酹一壺清酒,向先人們獻一束小花,在心中留一份感恩…… 如此,對逝者的眷戀與追思,對生命的熱愛與欣賞,在清明構成了一種奇妙的融合。 一直以來,我們遵從在清明節前後幾天上墳祭祖的習俗。這個千百年來一直延續着的中華民族傳統與美德的習俗,即使在明媚的春光抑或陰霾的日子裏,心底那份感恩的情懷,依舊那樣靜靜地在我們的生活裏回放,烙印般烙在我們的心坎上,也盛開在那座有着先人們跨進的永恆土地上……

年年清明,今又清明。風,在耳邊迴盪,流淌着兩個不同的時空,嗚咽着,訴説着:“清明時節雨紛紛,路上行人慾斷魂。”的淒涼。行走在鄉間小野,看那些祭祀的人流,彷彿都有道不完的思念,説不完的寂寞,吹不散的憂鬱,每個人的`表情都是沉重的,不知道里面藴含了多少憂傷和凝結了多少思念和回憶,縈繞心間的是流年的憔悴,是天涯的相隔,淺淺的品着那傷悲,眸中惹出點點淚滴。而歲月無聲,這個季節,顫抖的手無法挽留那瓣瓣花落,可留下的只是一生的想念。細雨低泣,風過無聲,年年一樣的清明,年年不一樣的拜祭。不知那些亡靈們,是否知道我們的祭拜?而祭拜先祖,也算是清明的一種別樣情節,讓一種幽幽的釋懷得到滿足。

那暖暖的陽光,淺淺淡淡的鋪灑在我們身上,有些漫不經心,又有些專心致志,無論怎樣,黃土堆裏安眠了多少年的親人們,或許為這暖暖的春光,等待了漫長的冬日。

先人的墓地,是我們最熟悉的地方。默默無語的田野裏,望着先人的棲息地,感到時光在凝固,思想在凝固,記憶在凝固。去祭祖,是因為思念,也是因為感恩。然而,感恩與思念並不侷限在清明節,只是清明節,把所有感恩和思念的情懷推向了極至!

依稀記得第一次上墳,是在我很小的時候,和爸爸一起去給奶奶上墳。一路上,我在前,他在後,沒有説話。路邊的小草都已經發芽,長出翠綠的嫩葉;田間是開的正旺的黃橙橙的油菜花,一眼望去,有些刺眼,花叢中的幾隻小蜜蜂正嗡嗡的追趕着兩隻白色的蝴蝶;遠方,偶爾傳來幾聲炮竹聲……當我們來到奶奶的墳前時,看見了墳的周圍殘留着上一年餘下的枯草,剛剛出土的細草像冬季裏的麥苗,覆蓋在墳頭,墳頭上還斜歪插着光禿禿的細杆,爸爸説那是去年上墳時留下的痕跡。於是爸爸就用手順勢地給奶奶的墳除起雜草來,雜草除完後,爸爸走到墳前,拿出一串白色的冥紙掛在墳頭的細杆上,又拿出一沓冥幣,幾注香,一瓶只裝了一半的白酒,把冥幣燒起,點上香,插在一邊,又往冥幣上倒了一些酒,用手撥了撥,頭也不抬的對我説:這紙一定要燒完,不然你奶奶收不到,她辛辛苦苦一輩子,在的時候沒享過福,走了該給她多燒點紙,她就多點錢花……

今天,“ 清明清風意憔悴,絲絲輕歎思念淚。舉目紅塵心微傷,久久哀傷紙紛飛。” 綠柳飄搖,劃過每個人飄零的記憶,感情都擁擠到了這個天涯的渡口,一樣的清明,不一樣的風俗裏,懷念和感恩是那麼的相似,跟以往沒什麼兩樣,看那曠野之上,憂傷滿地,遍是擱淺的傷心,那虔誠的祈禱,那衷心的祝福,那無邊無際的記念,和着清風四處飄散,騰空,走向遠方,走向另外一個世界。我們幾人,也是像當年爸爸帶我給奶奶上墳時一樣,給墳清除雜草、點香、擺祭品、焚燒紙錢、磕幾個響頭。叩首、磕頭的禮儀中寫滿了虔誠,面對土堆裏深愛過我們的人或是我們深愛過的長輩們,我們今生唯一能做到的就是懷念。

一陣風吹來,焚燒的紙錢,像灰色的蝴蝶徐徐飛旋,憑空裏的一串鞭炮聲,在田野迴響。輕輕拭去墓碑上的輕塵,獻上一束淡雅的小花,陪在逝去的親人身邊,默默祈福、追思往事、傾吐心聲。追思、感恩,永遠是清明時節生者不變的深情。 陰陽兩界的人,唯一都能聽得到的聲音,該是那鞭炮聲吧!

年年清明,今又清明。紙花低眉,清煙裊裊,梨花帶淚,春桃消瘦。讓我們在這煙雨紛紛的季節裏,用一紙素箋,書寫思念,捎給長眠已久的親人。讓我們趁着這節日的到來,憶念着先人的影子,用無盡的思念,緬懷已故的親人,為他們送上誠懇的拜祭!同時,我在想,清明節也是一個生者與逝者、現在與過去、人與人之間進行多重溝通交流的節日。清明節可以與“孝”聯繫在一起,可以與珍惜生命聯繫在一起,可以與善待生命聯繫在一起。它也讓人們反思,與其“要清明到,兒才盡孝”,與其感慨“樹欲動而風不止,子欲養而親不待”,與其逝世以後哀思,不如在父母及長輩們活着的時候好好的盡孝,在父母及長輩們活着的時候好好的贍養!

最後還是願:逝者安息,生者安康!

  • 文章版權屬於文章作者所有,轉載請註明 https://wenshudu.com/wenxuewenti/sanwen/e28vog.html
專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