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文書都 >

文學文本 >散文 >

君明臣賢的理想國度-散文

君明臣賢的理想國度-散文

金庸大師對於部分男主角有明顯的偏愛,常給他們不同常人的福氣和際遇,段譽就是其中之一。這個富貴公子,離家出走初時,遊走於江湖險惡之中時,簡直就是狂妄愚頑,不知天高地厚,即迂懦且痴傻,莽莽撞撞,惹事生非。這樣一個武林菜鳥,偏偏時時能得貴人相助,逢凶化吉遇難成祥,每一次都有驚無險。還誤打誤撞吃了莽牯朱蛤百毒不侵,學到了逍遙派的凌波微步和北冥神功,積累起了武功的第一桶金。從此以後,在江湖上更加自在逍遙,高手莫近,逃跑有道。有此這些功夫本領護體,死皮賴臉的追起女孩來,也更加得心應手。全篇他無大事,百分之八九十的時間,都在和幾個女孩子追逐打鬧,糾纏不清。便是這樣,他照樣能機緣巧合的練成六脈神劍,想想,這讓天龍寺中一生苦修的大和尚們,情何以堪啊!最後武功情事都塵埃落定,繼承大理皇位,做得幾年好皇帝之後,避位為僧,可算是《天龍八部》中人生最為圓滿的一個角色了。由其在人生是苦的前提下,眾多命運悽慘人物襯托中,更顯得熠熠生輝。

君明臣賢的理想國度-散文

雖然金庸對於段譽有過分的偏愛,但是讀來卻不反感。這麼一個風度翩翩的謙謙君子,心地純良,天生一副俠義心腸,心性樂觀爛漫,每一讀到他都覺得可愛可親,只覺得命運更偏愛一些才公平。而段譽出身的大理段氏王朝,也讓人覺得,應該要多多偏愛一些才對。因為從《天龍八部》中為數不多對大理王朝的描寫來看,政治清明,國泰民安,國君仁厚有德,臣子忠心為君為國,君臣關係融洽,人民安居樂業,民風淳樸開放,加之茶花滿路,英雄美人多情,真是一幅世外桃源般的理想國度了。

《天龍八部》中,大理當時的皇帝是段正明,無子,晚年避位為僧後,欲將皇位傳給其弟段正淳,段正淳因風流債自殺,於是皇位傳給了段譽。皇位的交接,順利自然,不但沒有父子兄弟兵戎相見,甚至連點爾虞我詐,虛偽奉迎都沒有。段正淳是鎮南王加保國大將軍,大權在握,卻無覬覦之心,與段正明兄弟關係宛若普通人家。段正淳夫妻關係不合,段正明還費盡心機,從中説合,温情的很。段正淳到處留情,收穫了一個又一個女兒,卻只有段譽一個兒子,女兒們個個喜愛他的不得了,自然沒有人來想着搶搶他繼承人的位子。雖然因缺少競爭對手,使段譽的皇位到手極其輕巧,但這之中沒有橫生其他枝節,也是難得。如果想想歷年來皇位傳承中的風險與血腥,就覺得這種雲淡風皇位交接,更加難能可貴。

大理段氏建國早了趙匡胤陳橋兵變、黃袍加身二十多年,國家狀況在小説中明顯要比宋朝好,能平穩的交接皇位,自然是原因之一。而能平穩交接皇位,又與大理崇奉佛法,皇帝晚年往往避位為僧有關,由其是出家的還是武功一流的天龍寺。段正明將皇位交於段譽叮囑的幾句話之中,重點強調“你天性仁厚,對百姓是不會暴虐的,只是將來年紀漸老之時,千萬不可自恃聰明,於國事妄作更張,更不可對鄰國擅動刀兵。”這一句怕是金大師對歷史的一句感歎吧,多少賢明君主,雄才大略,發奮圖強,勵精圖治,卻在晚年性情大變,導致國運急轉直下。而晚年避位為僧,不僅避免了這種事情的發生,還為從容的選擇接班人留出了時間,而且退位後也有個安全的好去處。不然,就是讓位,做個太上皇的日子,也未必好過。避位為僧後,還能在天龍寺練習上乘武功,對於在位者也是一種震懾,實在是一種完美的皇位交接制度。

其實,從書中的描寫來看,在位的皇帝完全不用天龍寺操心的,不管段正明、段正淳,還是段譽,都宅心仁厚,以國事為重,勤修善政,很有後浪推前浪的勢頭。木婉清第一次見到段正明時評價他,“我只道皇帝是個很兇很可怕的人,那知道你很好。”從為數不多的描述中,感覺段正明也確實很好。禮賢下士,重情重義,絲毫不擺皇帝的架子,反而像是武術門派中德高望重的掌門人。對手下的大臣也都兄弟相稱,坦誠相見,從不肆意指使。皇帝如此,其他皇族也是如此。而且因為向佛,凡事也開的很快,知道段譽是段延慶之子,還是坦然的把皇位傳給了他,真正灑脱。需知那可是多少人那麼在意的皇位啊!

皇帝凡事都能商商量量、客客氣氣的來,大臣們自然也就更有尊嚴一些,君臣關係和睦融洽很多。大理的臣子中,寫到的有善闡侯高昇泰,大理三公司空巴天石、司徒華赫艮、司馬範驊,還有褚、古、傅、朱四大護衞。這些個人物,名字難記,讀了兩遍能記住的也就是華赫艮會挖地道,朱丹臣愛讀書而已,但他們都有一個共同的鮮明的形象,就是賢臣。通篇下來,這些人都絲毫沒有二心的',急段氏之所急,想段氏之所想,沒有勾心半角,也不爭名奪利,都存着一副“曾為大梁客,不負信陵恩。”誓死相報的赤膽忠心。歷來,得一臣如此,已是極難,而段氏王朝中,臣臣如此。

如果金庸所寫的大理段氏,便是歷史上真實的大理段氏,那真是逆天的存在,君明臣賢,歌舞興平,人心古樸。然而稍微一查歷史,便知道這裏面水分很多。歷史上固然沒有延慶太子這樣的大惡人,卻也沒有高昇泰這樣的賢臣,相反高氏世代為大理相國,權傾朝野,到高升泰時終於自立為帝。賢德的保定帝,其實就是高升泰稱帝前的一個傀儡,他最後是出家為僧,是被高升廢黜後,才出的家。歷史上段譽是個好皇帝,大約比小説中更有皇帝樣,其在位四十來年,最後因為幾個孩子爭權奪位,心煩意亂出了家。唯一比小説裏要好一點兒的從物是段正淳,他不尋花問柳風流遊蕩,反而勵精圖治,是個中興之君,晚年為僧得以善終。隨便説一下,大理多位皇帝避位為僧是有記載的,一指禪在中國歷史上是有的,是不是段家的,無法考證,至於天龍寺的如同猜拳般的一陽指、六脈神劍卻是不能較真的。

歷史真相如何,歲月荒蕪,也無法盡得探尋,然且真相如何,其實很重要嗎?説到底,大理段氏不過是金老和大家心中君明臣賢的一個理想國度而已,和歷史又有多大關係呢?就是愛大理段氏這樣好,好到不真實。

標籤: 理想國 明臣 散文
  • 文章版權屬於文章作者所有,轉載請註明 https://wenshudu.com/wenxuewenti/sanwen/dplrjn.html
專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