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文書都 >

文學文本 >散文 >

月圓家圓散文

月圓家圓散文

月圓,是中國人比喻事圓,家圓,人圓,過日子團團圓圓,象徵着平安吉祥。

月圓家圓散文

古人曰:每逢佳節倍思親。一到中秋節,一段思鄉往事縈繞在耳畔。想起那年月,真叫眼望天空,月牙沉,盼了今年又明年,跟着父母插隊下鄉一干就是七年。我記得下生產隊正是九月份,媽媽把我們姐弟三人帶進隊部,分配的活是割青草,鑽沒腰高的高粱棵,一天下來每人掙八分。九月份,正是青黃不接,斷糧節頓時候,生產隊長挨地塊,看壟頭用手捏高粱穗成熟度,盤算割那塊地,估產多少斤,每户分幾缸米。

開鐮了,社員們臉上都露出笑容,場院上人歡馬叫,兩盤馬拉磨一圈又圈,高粱堆得像小山那高,等待分糧的大叔大媽早早排成長隊,中秋節這天,半天多的班,吃完中秋節飯,生產隊的糧米加工廠已經站滿了人,隊長又派了兩名社員幫助磨米。

八月秋的點真緊,説黑就黑,忙乎一天的人們早早進入了夢香。月亮有多大,亮到啥時,無人欣賞。天矇矇亮地裏就響起鐮刀刷刷的聲音。

“社員都是向陽花/公社是棵常青藤/社員都是藤上的瓜/社員心裏樂開花……”這首歌,我不時在唱着,心裏總有一種樂呵感。那時,我家在生產隊是工農聯盟户。爸爸在百貨上班,中秋節憑票能買到兩塊月餅,回家後媽媽切成六半,五口人每人一半,在桌子上一手拿月餅,一手接着落下來的渣。能吃上幾粒葡萄那簡直是一種奢侈。妹妹看見鄰居家摘萄葡,哭着嚷着要葡萄,媽媽想了好一陣子,找出了一堆破爛賣了給妹妹換回半斤葡萄吃。我是哥哥吃半塊月餅還留一小半,藏在忱頭底下留給妹妹,第二天醒了發現那半沒了,被弟弟“偷”吃了。

星期天,爸爸帶着我們去山上開荒,在“火柴盒”那塊大的地種上了玉米,到了秋天也收不回十幾斤,爸爸總是坐在山坡上,望着遠處在想……在盼我們快點長大。雖然那時生活的壓力過重,但父親表現還是樂呵呵的,一到晚上就拉起二胡,唱上一段《打龍袍》招來全院人過來聽戲,淡淡的生活中充滿了快樂,爸爸的心裏好像沒有什麼憂愁的事。至今,父親那種樂觀豁達,母親的心靈手巧像烙印一樣在我心裏……

我結婚是1976年9月份,差三天就是十月一。聽媽媽説選這月就是為了多分一份糧。在兩家商量財禮及户口遷移上,我岳父家同意當年登記當月遷户口,這可把全家樂壞了,感謝岳父家解決我們家口糧不夠的難亊。

經歷了這些,父母都老了,我們也回城了。正像歌中唱那樣,父母恩重如山,情深四海,我的老父親,我的母親。此時,這個季節,橙黃橘綠,處處是丹桂飄香,物豐景美。中秋節如約而至,一家人把過中秋節做為重要節日,老爸老媽穿上唐裝,兒孫圍着圓圓桌面開飲暢懷,當明月高懸夜空時,邀請叔叔、大爺一家本姓人,登上寬敝明亮的閣樓,傾聽着音樂,品償着各式各樣月餅,靜靜地看着今晚的月亮是那麼的圓,那麼的大,閃閃的星星在微微的笑着。這又是一個十年。

十年過去了,我們每個人都與圓月牽手,把今晚的月植在心頭,多想把圓月的美好,做一次一次的牽伴和挽留。中秋的月亮在每個家庭是那麼的圓,那麼的的亮,她輕輕走進我身邊,露出紅紅暈膛向我微笑,向我祝福。

八月金秋是收穫的季節,八月是充滿喜訊的日子。一張張喜報飛到家,兩個侄子雙雙考入航空石化兩所大學,妹妹貸款買上了新樓,如今的'中秋節真不知怎過了!

乘着輕輕的列車,我登上了藍天,帶着父母走進了大川南北,在天下最美的杭州西湖賞月,看到了人在湖中走,山在水中行的壯觀。我和老伴加入了老年大學,開始退休後的新生活,寫出很多的陽光、月亮、山水詩歌,去年七月還出版了《橘花圓的故事》一書。兩個孩子大學畢業後都當上了爸爸媽媽。

生活的節奏,像月圓天天在圓,看着國事家事,時時在圓,這心裏的夢在圓圓的笑。願咱們的日子天天在圓圓。

標籤: 散文 圓家
  • 文章版權屬於文章作者所有,轉載請註明 https://wenshudu.com/wenxuewenti/sanwen/dkkqpv.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