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文書都 >

文學文本 >散文 >

描寫廬山美景的散文

描寫廬山美景的散文

廬山自古命名的山峯便有171座。下面是小編為大家整理的關於描寫廬山美景的散文,歡迎大家的閲讀。

描寫廬山美景的散文

描寫廬山美景的散文一

遊廬山之前,我已對廬山有了不同層面的瞭解,先是拜讀了詩仙李白的《望廬山瀑布》:“飛流直下三千尺,疑是銀河落九天。”使我初識了雄奇的廬山;拜讀了宋代文學家蘇東坡的詩句:“橫看成嶺側成峯,遠近高低各不同。不識廬山真面目,只緣身在此山中。”使我相識了富有詩情畫意的廬山;從1959年召開的“廬山會議”,我淺識了具有政治色彩的廬山;從偉人毛澤東題寫的:“天生一個仙人洞,無限風光在險峯。”我想到了極富哲理的廬山;從上世紀八十年代上演的電影《廬山戀》,我粗淺瞭解了富有浪漫色彩的廬山。而到了2008年的夏天,我才真正領略了廬山的無限風光。

在我國眾多的名山中,廬山的地理位置可謂得天獨厚,它在我國江西省北部,北瀕一瀉千里的長江,南臨煙波浩渺的鄱陽湖,在大江與大湖的交匯之處,自然形成了集險峻與秀麗於一體的美麗景緻。所以,自古以來廬山風光就以“雄、奇、險、秀”聞名於世,“匡廬奇秀甲天下”形象地描繪了廬山的美麗景色,它雄奇秀拔,雲霧繚繞,懸崖飛瀑,幽谷流泉,山光水色,交相輝映。山中多奇洞怪石,名勝古蹟遍佈,夏天氣候涼爽宜人,是我國著名的旅遊風景區和避暑療養勝地,現主要有12個景區,230個景物景觀,廬山早有“神仙之廬”的傳統,水氣繚繞的萬頃江湖,瀰漫的雲氣為廬山平添了許多迷人秀色和神祕色彩。廬山還是一座集風景、文化、宗教、教育、政治為一體的千古名山,是中國山水詩的搖籃,古往今來,無數文人墨客慕名登臨廬山,留下4000餘首詩詞歌賦,廬山不僅擁有“秀甲天下”的自然風光,更有着豐富燦爛的文化內涵,以優美的自然景觀壯美古蹟景觀華美人文景觀譽滿神州,於1996年被列入世界自然與文化遺產名錄。

我們一行乘大巴清晨即從從南昌出發,沿着九江通往廬山的高速公路一路前行,下車後就感受到零零星星的小雨,這也是的特點,雨霧天氣較多。我們遊覽的第一站就是“花徑”,徜徉在大林路上,感受到的是湖光山色,風景如畫。觸景生情,加之導遊的提醒,想起了大詩人白居易的一首詩:“人間四月芳菲盡,山寺桃花始盛開。長恨春歸無覓處,不知轉入此中來。”我不時地舉起相機“咔嚓、咔嚓……”,留下美麗的景緻,尤其是在白居易雕像旁留影,這是在花徑公園留下的美好印記。

我們乘興沿着一段長約一公里多的`秀麗山谷遊覽,這是廬山又一著名景點—“錦繡谷”。這裏“路盤松頂上,穿雲破霧出。天風拂衣襟,飄渺一身輕。”谷中千巖競秀,一路景色,美不勝收。

位於錦繡谷南端的“佛手巖”下,覆蓋着一個山洞就是頗為有名的“仙人洞”了,仙人洞高、深都是10米,幽深處有清泉下滴,被稱為“一滴泉”。見同遊者都擠往洞口觀看,我便往洞中一看,洞中央供奉着一尊石像,導遊便解釋説:“這裏供奉的是八仙之一的呂洞賓,傳説他就是在這裏修道成仙的,每當雲霧繚繞之時,洞內就會仙氣飄飄,令人神往。聽了導遊的解説,我感到這仙人洞很美。”其實,我真正想了解仙人洞的是偉人毛澤東所頌揚的“天生一個仙人洞,無限風光在險峯。”這也才是仙人洞名揚四海的真正原因,我在仙人洞和寫着“仙人洞”三個字的月亮門前留影,每每看到這幅照片,我都會浮想聯翩,在心中想象着一個不一樣的仙人洞。

沿着廬山美麗的風光,一路走,一路想,一路拍着美麗的風景,我與江西藝術學院的美女教授相互拍着美景,生怕漏拍留下遺憾,因拍照片被旅遊團的大隊人馬落下了,急追上去,莫耽誤下一個景點。

不覺到了一幢別墅前,在一塊別緻的石頭上雕刻着瀟灑的“美廬”兩個字,我迅即登上石階,扶欄於“美廬”旁,請同行者拍下了照片。這是中國歷史上唯一一棟住過國共兩黨最高領袖的別墅,在這裏遊覽既具有建築美學的意義,更有着別樣的政治色彩。

隨導遊登臨“美廬”,起初,曾作為xx的夏都官邸,曾是蔣夫人生活的“美的房子”,“美廬”可能因此而得名。這是典型的石木結構,在過去貧窮和戰亂的年代,竟建造成這樣精美的別墅,我不由得為之驚歎。進入一樓會客廳,裝飾典雅,氣派莊重,牆上懸掛着xx和宋美齡在美廬時的部分生活照片,還有宋美齡的個人照片,映入眼簾的是宋美齡的一幅幅美麗大方的照片,我一邊觀看着照片,一邊想象着他們當年在這裏生活的一定很美好。緊挨着會客廳就是宋美齡的卧室,擺着雙人牀等原樣物品,顯得典雅高貴,與宋美齡的風格相得益彰。登上二樓,就是xx的辦公室、會客廳、卧室,也顯得很氣派。還遊覽了衞生間,導遊介紹了他們在美廬時用過的馬桶,同遊者中不免發出“嘖嘖”驚歎,我也感到十分驚奇,他們當時就已經用上了這麼先進的馬桶,美廬確實有着許多與眾不同的地方,遺憾的是,美廬室內不讓拍照,當時的情景只能靠回憶。

我們還來到了廬山會議遺址參觀,這是在一個寬闊的平地上,在一簇簇松柏的護圍中的一座造型別致的大禮堂,給人以精美大氣又不失莊嚴之感,這真是大自然之美與嚴肅的政治的和諧統一。導遊介紹説,這是石木結構中西合璧的建築,是廬山的三大建築之一,於1937年落成,開始叫“廬山大禮堂”,當年曾是xx培養xx骨幹的重要基地,xx多次在這裏訓話。解放後改為廬山人民劇院,黨中央曾在這裏召開過三次重要會議,其中,最重要的一次會議就是1959年召開的中央八屆八中全會,也就是“廬山會議”,也就是因為這次非同尋常的政治鬥爭會議,使這座昔日的“大禮堂”、“人民劇院”披上了別樣的色彩,也更具重要的政治意義和歷史意義,因而改為“廬山會議紀念館”,廬山也被稱為政治名山。我懷着好奇心進去觀看,好像只是懸掛着偉人毛澤東畫像,擺放着當年開會時的排椅,但卻留給我無限的想象。

隨着一路遊走,我悄然看到在路旁有一家電影院,廣告牌上像是隨意式地寫着“廬山戀”三個字,這也是一道靚麗的風景,我上前詢問便知,每天只放映《廬山戀》,每兩小時放映一次。心想,置身於廬山,回憶着剛剛觀賞的美景,再接着觀看《廬山戀》,更有一番情趣,只可惜隨團旅遊沒有個人的自由,只好放棄了。

遊覽廬山,給我留下印象最深的就是三疊泉了,不知是過去詩仙的詩句給我留下印象的緣故,還是我被眼前極為壯觀的氣勢征服了。三疊泉位於五老峯下部,飛瀑流經的峭壁有三級,溪水分為三疊飛瀉而下,因此而得名。三疊泉落差155米,每疊獨具特色。一疊直瀉而下,二疊彎曲入潭中,三疊凌空飛下,一片轟鳴,給人帶來無比的震撼。立於泉下盤石仰觀,但見拋珠濺玉的三疊泉宛如白鷺千片,上下爭飛,氣象萬千,令人歎為觀止。我還立於觀瀑廳俯視三疊泉,見飛瀑水灑濺玉,簾垂素練,落入深谷。給我帶來了美好的想象。我在想,怪不得三疊泉被譽為“廬山第一奇觀”,更有“不到三疊泉,不算‘廬山客’”只説。是因為獨具魅力。我有幸到了三疊泉,親眼目睹了它的雄偉壯觀的氣勢,親耳聽到了它雷鳴般的聲響,親身體驗了站在三疊泉下的感受,還拍下了滿意的照片,三疊泉讓我收穫頗多。

廬山歸來,受益匪淺。我還帶回來一盤介紹廬山的光盤。每每回憶着遊覽廬山的感受,再觀看着光盤上介紹文人聖哲登臨廬山的文化內涵,使我對廬山的認識又有了新的昇華。我不由得慨歎:廬山既是山水名山、古蹟名山,又是文化名山、政治名山。不,它是一部鴻篇鉅製沒人讀透的大書。

描寫廬山美景的散文二

假如你想要在這炎炎夏日裏選擇一個地方避暑,那我就非推薦廬山不可。我們一家也像其它人那樣,急着到廬山去避避暑。

“匡廬奇秀甲天下。”這句話説得可真不賴,真是實至名歸。我看着窗外的美景,不禁感歎道。

車窗外,雲霧繚繞,石林挺秀,怪鬆覆壁,萬丈深淵。霧襯着山,山襯着石,石襯着樹,樹襯着雨。好一個廬山風光。

我們下了車,頓時感到一陣寒意。我突然後悔了。我們來這裏不是避暑,而是遇寒。就連常來廬山的羅導也説,這是她遇到過廬山最冷的一天。

我們一家因為沒有提前做好準備,所以只能把帶來的長袖和短袖都套在身上,最後甚至在外面披了一件雨衣。

接着,我們坐上當地的觀光車來到四季景色變化萬千,據有“春如夢,夏如滴,秋如醉,冬如玉”的含鄱口。

我站在風景台,眺望中國最大的淡水湖鄱陽湖的狀景。看,左為五老峯,右為太乙峯,山勢高峻,而中間流淌着這鄱陽湖,彷彿要把鄱陽湖一口吞了似的。

啊,這山之險,峯之高,路之陡。一切景物都是朦朦朧朧,亦清晰,亦模糊。它們都披着輕紗,若隱若現。雲霧繚繞,如同仙境一般。那山從地面拔地而起,直衝雲霄。

“飛雲渡險脊,走霧隱幽潭。鳥掠叢林隙,人遊鬆壑巔。勁風催細雨,峭壁斷濃嵐。逶迤至山口,鄱湖一嶺含。”我不禁吟誦起了《遊鄱陽口》這首詩。這詩足以表達我此時此刻的心情。

游完含鄱口,我們又相繼遊覽了植物園、如琴湖和名人住宅。那裏峯嶺圍抱,環境幽雅,森林蓊蔚,好一番景色。

啊,廬山你可真美,真是一個避暑的勝地!

  • 文章版權屬於文章作者所有,轉載請註明 https://wenshudu.com/wenxuewenti/sanwen/8dxv2m.html
專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