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文書都 >

文學文本 >散文 >

父親精神散文

父親精神散文

人生總有一點兒記憶是那麼那麼的刻骨銘心,總有那刻骨銘心的記憶讓你反覆回味,總是在回味的同時有所感悟,也總在感悟的同時有所啟迪。

父親精神散文

我覺得父親這個詞一向和偉大連在一起,在我從小的記憶中是這樣,在自己做了父親後也學着自己的父親做父親,也做了一些為了孩子而在孩子心裏偉大起來的小事情。我把這叫做是骨子裏的遺傳,闡釋開來是父親精神與靈魂的延續。

父親在二十世紀的第一個五年裏出生,在民國革命的日子裏長大,在“五四”新文化運動的時候開始學習,哪個時候開始的學習和鑿壁偷光沒有什麼區別,典故上的鑿壁是為了偷光而我父親鑿壁是為了能聽到隔壁私塾裏傳出的聲音:“人之初,性本善”“趙錢孫李,周吳鄭王”;“天地玄黃,宇宙洪荒”;“天對地,雨對風,大陸對長空。山花對海樹,赤日對蒼穹”。當時的父親就是爬在自家的牆根通過牆上的洞聽這些翻來覆去的背誦,人家在私塾裏的學習的孩子還沒有背過,他卻全都背了下來。不知道是什麼意思,也不知道字的形狀,起初覺得好玩,後來才知道是字,連起來可以記錄語言,寫信。父親也抓住了學習的機會,當先生讓孩子們在私塾的院子樹蔭下背誦的時候,他就在自家的房頂上大聲的背誦起來。背的是一字不缺,比學生們背的好多了。先生覺得好奇,於是深夜造訪,送來了《三字經》《百家姓》《千字文》《笠翁對韻》,説是借給的三個月要還的。三個月就三個月,父親夜以繼日地開始根據自己背誦的字音一一和書上字形對號學習,私塾裏的老師到約定的日子,還真的來索要書了,他簡直被父親的學習態度驚的目瞪口呆。父親説,那時候他是用三個月的晚上時間抄寫完了這幾本書,白天在田間地頭開始複習。開始抄寫的字型連他自己也不能辨認,後來他給私塾的先生送去了幾個大北瓜,先生才免費傳授了一些寫字的訣竅,寫的字逐漸好起來。後來先生覺得父親是可塑之才,才又送給父親一本《論語》,後來免費去聽了幾次詮解,父親説從《論語》中學會了如何做人。現在想起來覺得父親所説是很有道理的。才似乎覺得這些傳統的《國學啟蒙》教材在當時是多麼的重要。

父親後來做了醫生,是遠近聞名的名醫,被父親從彌留之中救回的人是不計其數,每年的春節我們家就成了感恩節,提着大包小包感謝救命之恩的人很多,我記得他們都是在來的時候不一會兒就哭了,我常納悶,大過年的哭什麼呢,後來母親説:那是提起被救的事高興的,後來我才知道這個情景用感激涕零形容更貼切一些。也是的,我親眼看到一個已經進棺材的人被父親救活的過程——一個喉嚨急性發炎並長了血泡的男人,因血泡過大窒息過去,家人沒有醫學知識,以為已經死去,裝殮入棺,父親去後,問明情況,反覆查看,發覺此人脈若遊絲,氣息尚無,體表餘温可觸。順即決定將人抬出棺外,用一個長長的粗粗的銀針只輕輕的一刺,病人臉色瞬間由蠟黃而紅潤,大口吐血,即而挺身坐起。家人和眾鄉親竟突然跪謝父親的救命之恩,100多人就那麼齊刷刷的跪下,那場面簡直是感人之極。記得當時父親墊着棺材蓋兒開了幾服藥劑,分文沒收,在眾人的感激聲中走出了哪個還在掛着挽帳的大門。

父親以研究中醫為主,所學全是自學。向老名醫求教切磋是他的唯一的交往,其他時間就是看書,醫學書籍是家裏的一大風景,李時針的《本草綱目》和孫思邈的《千金方》以及一些喉科理論,都是繁體字,我後來讀了大學中文系後還有不認得的字呢。當年,父親遇到不會的字就問那些先學們,老秀才們,然後記成白字,下來細心斟酌研究。學中醫是很艱難的,他説:需要嚐遍“百草”,試盡“千方”後才可以給別人用。也經常因此而中毒。父親抄寫的各種驗方和記的醫學筆記成了我們家珍藏的最有價值的遺產之一。我們這些孩子們上學後,父親覺得方便多了,有不會的字,父親就畫下來,到星期天的時候才問我們,父親年逾花甲,但是仍然勤學好問,筆耕不輟,眼神睿智,思路敏捷,早起聞雞起舞(太極拳),晚上抄看醫書。醫治好一個病人是父親最大的樂趣,父親常説:做一個名醫可以救人一命,勝造七級浮屠,做一個庸醫等於謀財害命,讓庸醫看病還不如在家等死。

這句話去年在我“給兒子上大學前的一封信”中也説給了我的兒子,希望讀本碩連讀醫科大學的孩子有所感悟。為了教育孩子我們在孩子臨去大學前給了他兩份禮物,用黃色綢緞包裹起來的他爺爺用過的瓷器藥研缽,裏面有了一層藥垢,打開來藥香撲鼻,另一件禮物是他爺爺抄寫的醫學名著《千金方》。孩子表示一定悉心求學,向爺爺學習將來做一個現代名醫。

父親,我可愛的父親。

多少年來每當我疲倦厭學的時候,想起父親那在油燈下抄寫藥方的身影,我就會精神百倍。每當我遇到有人需要救助的時候,我總是伸出援助之手。工作中我勤勤懇懇,學習上我孜孜以求,治學嚴謹,無私奉獻,做一個堂堂正正的人,我無怨無悔。

每當我見到當代的白衣天使的時候,我就覺得他們是那樣神聖,每當我看到什麼地方出現醫療事故,是醫生責任的時候,我就深深為死去和傷痛的人們惋惜,也想告訴那些慵懶不思進取的醫生們一聲,學習吧,做醫生要做到老學到老才可以啊。

父親精神,是永不疲倦、孜孜以學的精神,是嚴謹的做事的態度,是為人民服務的思想,是善心永駐的情懷,是堂堂正正做人的行為,是不達目的不罷休的執着,更是博如大海的胸懷。

  • 文章版權屬於文章作者所有,轉載請註明 https://wenshudu.com/wenxuewenti/sanwen/82mv8z0.html
專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