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文書都 >

文學文本 >散文 >

錦官城內花餅多情散文

錦官城內花餅多情散文

早春,祖國北方還是一片蕭索、春寒料峭。西南城市早已是繁花似錦、燕舞蝶飛。記得每次走入成都,都是春風撲面。一路旅塵、百般辛勞也由此一掃而光。

錦官城內花餅多情散文

為了讓遊覽線路豐富多彩,從北京飛到湖北宜昌之後,我選擇走一段水路。乘客輪從湖北入川,一路晨看日出、夜尋猿啼、夕感濤聲……偶在荊楚一帶碼頭小泊,會走近熱騰騰的小吃攤點前,品一碗鹹香麻辣略帶激情感的熱乾麪,聯想古往今來、從湖北山川走出的那些縱馬揮劍人。入蜀,邁入被餘秋雨讚譽為“中國歷史文化豐盈的偏倉”的成都古城。第一感覺,便是在南方趕上春。但見錦官城內花簇如霞,行人步履悠然舒緩,即便是商埠繁華地,也不失灑脱飄逸之態。

成都小吃,在鬧中取靜的古巷隨處可見。花色斑斕、口感多變,大多附帶一段動人傳説。老隍城鍋魁、荔枝巷鍾水餃、高升橋韓包子、城守街龍抄手、總府路賴湯圓、皇城壩擔擔麪,連同不知是源於悲切情節、還是因咀嚼時被辣出眼淚,故此得名的傷心涼粉……往事歷歷、苦辣酸甜。集聚為古城的複雜表情。

或許是前世有約,或許是多年記者職業形成的“探源”習性,在採寫工作完成後的一個傍晚,我端着青花蓋碗茶,坐在人民公園竹叢旁的茶攤上發了一陣呆,直到感覺雨絲飄飛、暮色低垂,才起身撐傘,以悠遊步韻,來到小吃集萃的春熙路。正不知該在何處細品其味,忽感一種甜香撲鼻而至。尋味而行,便踏入一家經營甜點、香茶的老店內。

登上三層竹樓,選一臨窗雅座,點一杯蒙山頂上明前芽茶、一盤老店的`看家小吃——鮮花餅。略帶苦澀的茶與略帶甜糯的餅不期而遇,讓我想到人生冷熱交織、甘苦自知,想到花葉從繁茂到枯乾,想到……於是,歎息一聲,扭頭觀覽,見到從文君故鄉——邛崍請來的焙烤名廚正在制餅。窗外,春雨如絲飄飄灑灑,室內,烤餅流程徐徐生香。姿容俏麗的女主管,見我對花餅的來歷問個不停,便來到我身邊演示茶道。同時,面帶微笑,向我介紹鮮花餅的歷史。

茶室一隅的箜篌,彈奏出古曲《鳳求凰》。隨着鮮花餅由來的描述,生於成都,儒生打扮的司馬相如,漸行漸近。那是1800餘年前一個早春,這位鬱郁不得志的詞賦大家,參加卓王孫安排的盛宴。酒酣耳熱之際,被主人邀請撫琴,於是,一曲《鳳求凰》的音韻彌散開來,加之琴上灑滿的玫瑰花瓣紛紛揚揚、如仙子起舞,四座嘉賓如醉如痴。此時,誰也沒留意在屏風之後,一代才女卓文君,在香風與琴音的感應下,以熱辣眼神凝視。而後,一段“文君夜奔”便成為美談。

司馬相如與卓文君來到臨邛(現邛崍),以文養文不太現實,只能開小酒店維持生計。每日文君當壚賣酒,司馬相如作雜役度日。然而,文化純度較高的人,很難丟棄飄逸之情與浪漫之態。故此,二人在晚間打烊後,灑花撫琴、互吟互歌。仲春四月,他們買來玫瑰花瓣助興。在琴詩相和之後,不捨丟棄。故此,每晚安歇前,把花瓣泡在水中,以備第二天再用。

一日,文君和麪作餅時,忽聞到陣陣清香撲鼻而至,扭頭一望,正是身旁泡花瓣的盆裏發出的香味兒。因此靈機一動,試用花瓣水和麪作餅,不想,生意竟紅火起來。自此,成都一帶的時令甜餅,便以多類應季鮮花為輔料,直至傳延到雲南……不久後,與司馬相如同為成都人的文學家楊雄,在撰寫《蜀都賦》提及“花饌”時,落筆寫下“百華(花)投春,隆隱芬芳”之句。

我正沉浸於遙想之時,漂亮的女主管取來四季菜譜,請我評析每道“花饌”名稱是否得當。我掀開印有蜀繡名品的冊頁,數十類鮮花餅,文圖並茂展現眼前,如一幅四季嬌豔圖:農曆四月,油菜鮮花餅呈淡金之色、田園之香;六月,玫瑰花瓣餅隱嫩紅之感、甜糯之香、七月,槐花餅展銀雪之容、醉人之香,十月,百合花餅含情愛之意,纏綿之香……名城古都、絲絃名茶、美器美境,加之應季的甜餅……讓體驗者與之揮別後,不思蜀才怪!

我望着窗外的瀟瀟春雨,感歎不已。想詞賦驚人的司馬相如,未得漢景帝賞識,無奈流落民間。幸好一曲彈奏,得遇知音;想蜀中四大才女之一的卓文君,雖博學多才,並未派上大用場。倒是一盆泡花之水,讓二人豐衣足食,讓一道技藝流傳至今。可見紅塵十丈、芸芸眾生,有意為之,其結果,往往倒不如無意隨之。

正自思量,一曲古箏彈奏的《心經》徐徐入耳。低頭細看,玻璃杯中,新綠的芽茶已由乾枯涅盤重生、重現鮮碧。

  • 文章版權屬於文章作者所有,轉載請註明 https://wenshudu.com/wenxuewenti/sanwen/7ykp04.html
專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