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文書都 >

文學文本 >散文 >

真貨還是假貨誰説了算散文

真貨還是假貨誰説了算散文

現在是真假混淆不清年代,處處有假,吃的喝的用的有假,廣告有假,消息有假,新聞有假,連打假反假也有假。比如有人揭發假,不料又有人指控揭發者的揭發是造假,令人哭笑不得、莫衷一是、真假難辯,不知該信揭發還是該信對揭發者的指控揭發。

真貨還是假貨誰説了算散文

真真假假中哪真哪假該聽誰信誰,誰説了算呢?看來是誰也不算的時代,真假得自己説了算,自己拿主意。

其與政治、政府、官員相關的難説清,吃喝用的按我理解就該聽買主自己的,誰掏錢誰説了算。比如含了三聚氰胺的毒奶粉吃不得,有關部門卻説沒關係你願意買而且買了就説明你信他們的,不肯掏口袋搖頭晃腦離開就説明你不信。也可以叫做實踐是檢驗真理的標準吧,不要別人代檢驗而是由自己檢驗。

問商家肯定會説是真的,即便知道是假的也説真的,要不然就賣不出去,不僅賺不着錢還要賠錢。

買主不肯掏錢就説明買主眼裏不是真的,商家再説得天花亂墜,即便是真貨也無濟於事,錢在買主口袋裏,人或者不得不由買主自己做主。

該信誰的説法多種多樣,信自己最保險。調侃的説法叫做屁股決定腦袋,意思是看坐在哪家板凳上,政治術語又叫做站在誰的立場。

購物無需講究階級立場,不講階級立場其實也還是有立場,買主的立場或是賣主的立場,或者是賣主的頂頭上司的立場。

賣主的任務是賺錢,不管是真是假,買主則想少花錢又買到真貨,買的人怕買了假貨吃虧,賣的人卻不在乎別人會不會吃虧,各人關心各自的口袋。

於是作為買主就喜歡我行我素,我花錢我自己説了算,實行“實踐是檢驗真理的標準”,通過我自己的眼睛和經驗檢驗是真的還是假的。

因為假貨太多,真的假的魚目混珠的日子太久天長了,造假在新科技水平的支持下本事越來越大,技術越來越先進,比如雞蛋居然不需要在雞肚子裏孕育,也不需要“十月懷胎”,還無需從雞的屁股裏呱呱墜地,還假得可以亂真,連老雞婆也能被矇混,扒是什麼抱小雞,人的道德又是那麼的世風日下,如此道德滑坡的境況,誰還肯輕易的相信別人。

即便是假貨商家也不會承認,廠家更不會承認,得了好處的官員、檢驗人員包括媒體、媒體人都不會承認。

人們上當受騙的經歷和聽到的看見的有多少哦,欺騙、謊話、忽悠太多了呵,於是變得風吹草動,變得連真的也懷疑是假的了,怕人家是穿了“連襠褲”,彼此勾結起來一同騙人呢。

有人可能這樣琢磨:官員和媒體人只有回家對老婆會説實話,如果是食品還要老婆叮囑保姆千萬不要買。當然,他們怕把話傳出去了,不會直截了當的説,編個其它理由,比如這個品牌吃膩了該換換口味,嚐嚐別的品牌等等。

不僅商品,連政策決定也常常叫人不信了。同樣原因,也是因為上當受騙的次數多了漸漸造成了不信任的慣性。

比如改革這詞,開始時多麼有魅力,人們如同盼星星盼月亮般的盼望着,這下日子可好過,馬上就要改革了,哪料結果是越改越“割”,越改越“疙”,越改越疙疙瘩瘩,就像狼來了的故事,上當受騙次數多了後真的狼來了也不相信,先入為主。

為改變這種慣性,唯一辦法是從上到下的改變,從此不再説假話,從此不再欺騙、吹牛、蒙人、説慌、忽悠。難啊,積重難返任重道遠。

恢復信任比建立信任要難上許多許多倍,就如同在一張白紙上容易畫上最美麗的圖畫,髒兮兮的紙上卻很難。建房也一樣,平地上建一座新樓比在一片廢墟上容易,江山易改、本性難移嘛。

真貨假貨由誰拍板呢,大家拍板最好,各人自己拍板,反正不要輕易聽信商家廠家這些一心一意為賺錢的人,也別聽信媒體與政府人員等既得利益者。甚至也不要太信代表。

代表本來也許能代表買主,然而一旦坐上了代表席,眼睛裏看的耳朵裏聽的一面之詞多了,日子長了,就不僅僅會漸漸疏遠甚至遠離他們所代表者,漸漸缺少與他們溝通,漸漸的越來越不理解他們,越來越不關心他們的所代表者的利益,更多的是考慮官府的和官員的立場和態度,甚至明明白白知道廣大羣眾是反對的,也從來不會投“反對票”。

哪是真的哪是假的到底該聽誰信誰呢?信自己聽自己的,自己説了算,自己拿主意,經過許多次“自己”的檢驗形成共識,而且不斷形成新的共識,以這共識大家共同檢驗是真貨還是假貨。

  • 文章版權屬於文章作者所有,轉載請註明 https://wenshudu.com/wenxuewenti/sanwen/344mow.html
專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