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文書都 >

文學文本 >散文 >

再見,武漢散文

再見,武漢散文

“武漢”這兩個字給我的感覺有如獅子座的熱情洋溢,不似江南的温柔,沒有塞北的粗獷。一個人的抵達,三個人的相遇。武漢的三天,在時光的河流裏盤旋,總覺得需要用一些文字去記錄,去懷念。

再見,武漢散文

是在“五一”下午二點半抵達武昌站的,那時的雨在輕輕地下,我只身前往華中農大,穿過校園中那條栽滿鬱鬱葱葱的梧桐樹的道路,心已然由出發之前的興奮轉為平靜,平靜得沒有一絲波瀾。雨後的草地綠得鮮豔,閨蜜是從西安來到武漢的,她與我相遇在華農的老校門。華農的朋友帶着我們在校園裏轉了一圈,仔細地做着介紹。我感受着華農濃濃的學術氛圍,即便是五一,教學樓裏燈光依舊,圖書館的燈光也依然。不知走了多久,沿着華農的前湖東路,感受着風吹過湖面泛起的漣漪,我們分別在雨夜的公交站台。

第二天的陰天,我和閨蜜早早地起牀,離開旅店,前往東湖。風輕輕地吹,我們的目光走過湖面,遠處的山巒綿延起伏,閨蜜説武漢的山不像西安的山那樣陡峭。我們走走停停,看着人來來往往。我在途中遇見把船停泊在湖邊的漁民,忍不住拍下一張照片,一位中年大叔繞有興趣地望着我,出現在我的鏡頭裏,問我為什麼拍。我説這風景挺好看的。我看到他們在笑,感受着漁家的靜靜生活。武漢的工業發達,沒有消磨那些隱於城市角落裏的小小安逸。路上,一對中年夫妻慢慢地走,丈夫在前面放着音樂,妻子在後面唱着歌兒。

我們吹着風,與朋友匯合,繼而前往湖北省博物館。閨蜜寧願排着長長的隊伍,也要去聽編鐘的演奏。我看過長江中游的青銅文明,秦漢漆器文化,古代瓷器專題展,那些器物上精緻的紋理讓我不由地感慨古人的智慧,為中華民族文化的源遠流長而驕傲。我們去楚河漢街,看武漢的歐式建築;我們去武漢大學,感受武大老建築的滄海桑田。在武大的遊人很多,我們遇見了一對對拍婚紗照的戀人。武大櫻花大道上的櫻花早已落盡,朋友拿出手機,給我們看花開時候的盛景,我看到的更多的是人羣的熙熙攘攘。

我們前往漢口,看漢口火車站的建築風格,又前往漢江,沿着漢江行走。路上,我們遇見很多在晚間出來散步的`人羣,這是我邂逅的武漢,生活在這裏的人羣未必走得匆忙。我們坐上輕軌,來到俄英法美租界的地方,感受歷史着遺留下來的風情,體味建築帶給這個時代的質感與厚重感。即便物換星移,這些建築還在駐足在這裏,看着人來人往。我們沿着開滿咖啡店的街道,靜靜地走,心也變得文藝起來。

第三天一早閨蜜踏上了返程的道路。我獨自前往黃鶴樓,又穿越武漢的大街小巷,我感受到武漢居民生活的喧囂——,公園裏,有跳廣場舞的中年人;小街道間的人絡繹不絕,上街買菜,買早點,有自行車的鈴聲,有電動車的“滴滴”聲,感覺人就在兩邊不停地遊動。但是我沒有感到孤獨。抵達曇華林,我從街頭到街尾,細細地品味這條文藝的街巷。我在“城市人文的最後聖地”這家店裏讀着別人的心情,然後寫了一張明信片,紀念我的武漢之旅。我想起我想聽的故事,看到人羣裏推着自行車的人,便忍不住回頭多看了幾眼,但是轉眼我們就失散在人羣裏。

我在曇華林的小山上遇見一家鐵門緊閉的“山上咖啡”,鐵門上掛着一把彩虹傘,門上貼着三月份未繳清的電費單。我透過門的縫隙,看見房外的桌椅上鋪滿了黃色的落葉,浸潤着昨夜雨水的痕跡。我試圖去想象着這裏發生的故事……

與朋友在曇華林相遇時,已是午後。我們坐上公交車,穿越長江大橋,前往歸元禪寺,朋友是在寺廟裏和我講起故事的,講故事的場景不是我想象的那樣,沒有音樂,沒有咖啡或者茶。正如他説,故事要靜靜地聽,而他講的故事沒有血肉,故事需要不僅僅是一個框架。我説我聽懂了。

最後的那晚,我在光谷看完風情街,與他分離。回旅店的那條路上,心情有些平靜。卻不料在返回南昌的火車上時,對武漢的懷念漸漸湧上心頭,開始懷念,懷念我們走過的那幾天,懷念武漢的每一處風景。

沿途的楝樹抽着紫色的花兒,不經意地就落入我的視線。心中的萬千情緒清清淡淡,我期待去聽的那個故事聽完了,我們離別的路口上,許多風景綿綿……

再見,武漢。

  • 文章版權屬於文章作者所有,轉載請註明 https://wenshudu.com/wenxuewenti/sanwen/3442mg.html
專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