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文書都 >

文學文本 >散文 >

穿越金巖溝散文

穿越金巖溝散文

在日常的學習、工作、生活中,大家都看過一些經典的散文吧?散文的特點是通過對現實生活中某些片段或事件的描述,表達作者的觀點、感情。如何寫一篇“形散而神不散”的散文呢?下面是小編整理的穿越金巖溝散文,希望能夠幫助到大家。

穿越金巖溝散文

應好友、書法家苗席俊之邀,8月16日,我們一行人開車來到華山腳下的華陰市。匆匆吃過早飯,便開始了我們今天的金巖溝之旅。

車出華陰朝西而行,在羅敷路口轉東南上省道202進入秦嶺,往洛南方向而去。崎嶇的山路,蜿蜒曲折。道路不寬,只能供兩車道行駛。往來的車輛不是很多,一路依山而上,迎面撲來的是巍峨聳立的大山。這裏植被保存的很好,鬱郁蒼蒼,很少能看到裸露的山巖。開車近30分鐘,在華陽鎮向南的一個路口拐進山路。車緩緩地在一塊平地上停下,這裏是一個簡易的停車場。沒有指示牌,只在一塊突兀的山石上印着“停車場”幾個字。安頓好,我們一行開始了今天的金巖溝穿越之行。

進山的路很窄,一個人過剛剛好。大家小心翼翼地摸索着前行。隨着近年來户外運動的盛行,金巖溝也漸漸被外界所知曉,慢慢揭開了它神祕的面紗。進山旅遊的人也多起來。進山的路是當地山民用一塊塊石頭壘砌而成,有五十公分寬,高低不等。一側是懸崖,一側是深澗。還好,為了安全起見,當地山民在進山路外側全部安上了籬笆牆。有驚無險地步行了三四里路,我們便來到了地勢開闊的溝底。説是溝底,其實,景色絕佳。山溪順溝而流,清澈見底,水不深,但冰涼入骨。我們來的正是時候,金巖溝兩岸山花爛漫,蝶兒飛舞。樹木蒼翠,山藤繞膝。粉的白的紫的是花,紅的金的是果,綠的翠的是樹。

一行人説説笑笑,結伴而行。隨着穿行的深入,山風習習,涼氣纏身,彷如一個天然的'空調,頓覺神清氣爽,與外界8月天的悶熱宛若兩個世界。

在蛇騷溝,我們被漫山遍野的,造型奇特的樹木吸引。樹木不大,或彎或曲或扭,或交頸而卧,或枝幹直直探入水中,或依石懸空,形狀怪異,猶如鬼魅。大家感歎大自然造物的神奇。紛紛取出相機,找尋所愛,或依或抱或騎或攀,或直接站在石縫隙懸空的枝椏上,拍照留影。熱鬧之後,稍作休憩,或躺或站,或摘野花,或在溪水嬉戲。一聲吆喝,聲傳千里萬里,蕩氣迴腸。朋友建峯告訴我,前行還會看到金龜巖、蛙神巖,都是金巖溝好的景緻。在山石見前行,很費腳力。大家行走的不急不緩。朋友的小兒子劉玉明,今年10歲,活波可愛,一路上不需要大人照顧,活蹦亂跳的,不知疲倦,跑在前頭。給旅途增添了幾許樂趣。

繞過幾道山澗,在下行的小溪正中央,靜靜地躺着一塊巨大的巖石,一隻昂首的“金龜”清楚地映入眼簾。左看右看,前觀後觀,“金龜”昂首闊步的樣子,令人讚歎不已!“金龜”所處,是一片靜水灣,四周山巖圍繞,山澗水流潺潺,水花四濺。好一塊人間仙境!人説“水至清則無魚”,這裏溪水清澈見底,小魚成羣,自在遊蕩。也是一大奇觀吧!

經過亂石崗,是一塊大的平地,草木繁盛,大家再做休憩。不知誰突然喊了一聲:“快看,蛙神!”視野所及,在下一個山道口的前側,栩栩如生,靜卧着一隻體積巨大的青蛙。頭向南揚起,鼓鼓的眼睛,眺望着大秦嶺。我們只有讚歎大自然的鬼斧神工。

繼續前行不到五百米,山風帶着陣陣寒意,陰森森地,身體直打激靈。這裏是我們今天穿越的最後一站---松樹林。陣陣松香,沁人心脾。這個季節正是採摘松子的時候,我們來得巧,遇見幾位採摘的附近山民。綠油油的鬆塔,泛着松油,黏黏地,粘人的手。我們一行也來了興致,加入到採摘的行列。經過半天的努力,收穫頗豐。準備按山民的指點,帶出山外,靜置,漚了,取出松子,晾乾。然後,炒熟。也是一種極好的休閒食品呢!

我們12點上山穿越金巖溝,下午5點返回,穿越里程約20公里。也沒覺着累,朋友安排在山口的一家農家樂進餐。農家樂不大,但幽靜雅緻。我們吃飯時,人不多。飲食主要是當地的特色小吃,諸如:“土豆餈粑”,先把土豆蒸熟剝皮,然後放入石臼杵筋道,作料是當地的酸菜調的汁,吃起來勁道,黏膩,酸辣爽口。還有攤餅,薄如紙,圓形,加上當地的炒線辣子、洋芋絲、炒肉絲,別有一番風味。洋洋灑灑10多道菜品,可謂是豐盛至極。

金巖溝是一個休閒旅遊的好去處。屬華陰管轄的華陽鎮地界,在秦嶺腹地。車自華陰市西去10公里,在羅敷轉上東南,進省道202到洛南段行20多公里即到。出行方便,趁週末相邀好友,攜家帶口,不須啥裝備,當天返回。景色秀麗,餐飲有農家樂,費用不高。

標籤: 穿越 金巖 散文
  • 文章版權屬於文章作者所有,轉載請註明 https://wenshudu.com/wenxuewenti/sanwen/2kzegv.html
專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