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文書都 >

文學文本 >散文 >

我愛古文的散文

我愛古文的散文

春雨淅淅瀝瀝,卻不是“潤物無聲”,至於它是否“貴如油”,我一點也不感興趣,我感到全身冷絲絲的,今天一點也不暖和。説不好此刻的心情,只是我知道今晚將要在這裏耗費一晚上的好時光了。

我愛古文的散文

不是莫名的不愉快,是自己的自私心理又在作怪。我們從古到今都一樣,希望自己活着的時候被人重視,死了以後還想要被人念念不忘,所以,一旦發現自己被別人忽略了,或者是忘記了,心裏就不舒服。我已經沒有了太高的奢望了,該來的來了,該走的走了,我徒勞地上下雀躍了很久,安靜下來才發現自己很可笑。置身於一堆污濁中,看不清自己,總喜歡高估自己的能力和作用。

近來惡補古文,雖然時間很緊張,每天除了看書還是看書也還是看不完,可我並沒有厭倦這樣的時光。我感到暢遊在這樣一個寂靜無聲的世界裏,比遊離於身邊這樣一個複雜又讓人灰心的環境中要舒服得多,至少,我可以少聽、少看甚至不看那些我不喜歡的人和事了,即使他們在我的眼前招搖地晃來晃去,即使他們在我的耳邊絮絮叨叨。

我很喜歡其中的一些文章,而且,這些文章竟然是越看越有味,文中所描述的人物,人物的思想、感情,全部栩栩如生,躍然紙上。全部進入狀態時,幾乎忘卻了那些東西已經離開我們的生活很久很久了,我彷彿找到了我的鐘子期,總是有訴不完的情懷,內心隨着這些文字或起或伏,或明或暗,或柔或剛,甚至有着驚濤駭浪的.變化。在和書本的交流中,時光很快流失,早晨七點多到十一點,下午一點多到五點,這曾經是多麼難熬的時光。原來,只是用這些時光嚼着早已爛了的舌頭,説着家長裏短,評論街頭巷尾,聽着我不喜歡的人用我不喜歡的聲調説着我不感興趣的無聊話題,以此來消磨日漸頹廢的青春,混得一份國家的薪水。可是,如今面對一堆書本,時間神奇地加快了步伐。我高興,我已經可以逐漸洞察它的內涵。我想,大概可以及格了!

從書中出來,才想起來感歎古人的才華,又很為他們的不得志和壽命的短暫而惋惜。陶淵明只活了62歲,在他離世的前兩個月,他為自己寫了《自祭文》。他早年立下了濟世的壯志,曾幾次出仕,最後終因看不慣當時政治的黑暗和官場的醜惡,決心不為五斗米折腰,回到了家鄉。賈誼,32歲便離世了,18歲就很有才名,20歲做博士,不久升為太中大夫,後做長沙王太傅,又任懷王太傅……最終未被重用,最後樑懷王騎馬摔死,他一直自責,抑鬱而死。司馬遷,遭受宮刑後,把滿腔的不平和憤慨都傾注到《史記》中……韓愈劉禹錫蘇軾、老、莊、墨、荀……都是我喜歡的作者,如果他們再活得長久些,豈不是還會有更好更多的作品留給我們,供我們閲讀、品味?不過還是不要加進考試的範圍,內容已經太多,我已經來不及了。

不過,我沒法告訴他們,雖然時光已經流逝了兩千多年,雖然時代已經變遷了很多次,可是,很多東西並沒有改變。我不想告訴古人,我們的思想其實一直沒有進步,我們依然勾心鬥角;我不想告訴古人,我們的人際關係仍然那麼難以理順,我們仍然爾虞我詐;我更不想告訴古人,我們的品味一直沒有提高,我們依然阿諛逢迎。古人常常隱居,我們無法效仿,只有任兩耳充斥那些惱人的信息,任眼前走過一道道污穢的片段。“我欲乘風而去,又恐瓊樓玉宇,高處不勝寒……”寫得多好!我驚歎這美好的語句,今天的我們,語言更加豐富了,表述也更加赤白簡單了,可是,還有多少這樣精妙的語句可以解析和隱逸我們的內心?

我不希望很快就考試,因為考完試我肯定就不會再有這樣的勁頭去琢磨它們了,一旦我沒有了現在的熱情去關注這些文章,一旦我忽視了我的鐘子期,我還能在哪裏尋到平衡?我還能關注什麼?

標籤: 散文 古文
  • 文章版權屬於文章作者所有,轉載請註明 https://wenshudu.com/wenxuewenti/sanwen/2djekv.html
專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