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文書都 >

文學文本 >散文 >

禮單上沒有楊士奇散文

禮單上沒有楊士奇散文

明永樂年間,有一次成祖朱棣突然傳召時任左諭德的楊士奇進宮,好像有什麼急事。楊士奇沒敢耽擱,趕緊前去報到,不等行過大禮,成祖就遞給他一張紙,楊士奇仔細一看,原來是張禮單。

禮單上沒有楊士奇散文

禮單是廣東布政使徐奇所寫,他入朝覲見述職,順便帶了一些嶺南出產的藤席,當做禮品饋贈給了一些朝廷大臣,不成想一時馬虎,自己所列送禮的單子不小心遺失了,又不知道被什麼人拾到後,直接上報給了皇帝。原來成祖對近年來地方官員給朝官送禮之風甚為不滿,卻屢禁不止,於是下令凡有檢舉者,給予重賞。這個徐奇真是不走運,恰好撞到了槍口上,成祖想借此事,殺一儆百,嚴懲那些X賄和X賄的人。

看過禮單上的人名之後,成祖更是氣不打一處來,他所信任的幾位重臣,都赫然在列。不過成祖也奇怪地發現,上面居然沒有楊士奇,這讓他感到一絲安慰,畢竟他所治下的官場還不是黑得伸手不見五指,畢竟還有像楊士奇這樣廉潔的人啊。

成祖滿懷嘉許地問道:"朕閲過徐奇的禮單,上面有許多大臣的名字,為何獨獨不見你的名字呢?"

眾人皆醉我獨醒,放在一般人身上,這可是一個千載難逢的表白自己的良機啊,有了別人低角度的襯托,正好突顯出自己的.高大。

然而楊士奇卻沒有一點驚喜之色,他平靜地回答説:"啟稟陛下,臣受命赴廣東時,羣臣都曾作詩文相贈徐大人,為了答謝諸位大臣,徐奇才饋贈了這些藤席。因為當時臣有病,未曾作詩文,故此次沒有收到饋贈,不然的話,也難以倖免。"

楊士奇的話讓成祖頗感意外:"那你如何看待這些人X賄的事呢?"

"臣以為,禮單中所列大臣,並非都是貪贓枉法之輩,何況他們實際受饋贈與否,未必可知。依微臣之見,所贈之物,並不是什麼貴重物品,構不成XX罪,可批評教育,不必興師動眾,打擊面過大,這樣不利於政局的穩定。"

"可我已經下令嚴查,如果不追究此事,豈不有損大明皇帝的威嚴嗎?"成祖不無顧慮地説。

"陛下想必還記得楚莊王夜絕纓者的故事吧,對王妃不恭的人都能諒解,陛下的胸懷可不止於此啊!"

成祖聽了,哈哈大笑,馬上命人當着楊士奇的面,把禮單燒了。

真正高明的人,從來不把自己擺在高人一籌的位置上,他所專注的目標是事業的成敗,而不是個人的得失。而事實上,越是放低自己,不計名利的人,越不缺少人們發自內心的尊重。楊士奇歷經五朝,擔任內閣首輔達二十一年,就是對他的人品與處世之道的最好證明吧。

標籤: 散文 楊士奇 禮單
  • 文章版權屬於文章作者所有,轉載請註明 https://wenshudu.com/wenxuewenti/sanwen/0rrwpd.html
專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