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文書都 >

文學文本 >散文 >

詞中歲月長散文

詞中歲月長散文

從宋朝走來的時候,泛黃的書頁裏夾雜了金戈鐵馬,戰旗在北風中獵獵作響,亦可遇見環佩叮咚的女子,在江南的雨裏撐一把傘,信步而來,步步生蓮。喧囂的塵世,捧它在掌心細細讀來時,心情平靜而閒適。厚厚的一本《宋詞》在手,偷得浮生半日閒的小欣喜,走近一個時代,走近一份清雅。

詞中歲月長散文

庭院深鎖的某處。花獨自開,葉獨自落,人獨自等。瀟瀟雨歇的營帳。醉裏看劍,沙場點兵,丹心惶恐。日日花前常病酒,是因為征塵不斷,滿城錦繡之時,在等的人眼裏只有紅塵紫陌,只有莫憑欄的悽苦。

宋代因戰亂而刀光劍影,因戰亂而遍染離愁,因哀愁而生出一種別樣的美。這種美是隱忍的、無法言説的,是藏在心裏不能説也無法説得痛楚。一闋詞,一點隻言片語,細細咀嚼,酸、苦帶那麼一絲甜,味道淡淡的,但餘味悠長。那些字句信手拈來,灑脱,輕盈。明月般皎潔的情懷無計消除,才下眉頭卻上心頭,在安靜的夜裏慢慢開出花來,悄悄老去直至凋殘。整個過程沉默、安然,如同去赴一場早已註定的約會,以壯烈的姿態、靜默的情緒讓美變得驚心動魄。星辰、日月、流水帶着一種無奈、帶着縈繞於心,千迴百轉的寂寥,在“霧失樓台,月迷津渡”裏,迷失的.恐怕只是自己。

動盪的年代,漂泊的靈魂,似乎無處可依,然而看似柔軟的詞句卻有着坦然和灑脱的堅韌,好象稍微一抖就能把歲月的塵霜掉出來。多少人為着一個風雨飄搖的年代,一個搖搖欲墜的江山而“駕長車,踏破賀蘭山缺”。他們拋卻故土,家鄉,以男兒理當佩吳鈎的豪情,匹馬戍梁州的勇氣來維護自己的尊嚴,生命應有的尊嚴。唱着大江東去的蘇東坡直到年邁依然有老夫聊發少年狂的豪氣干雲,收復失地,馬革裹屍的悲愴。風霜、羌笛、沙漠,滿目荒涼,生命在幽咽的馬蹄聲和蒼白的月色下變得起起伏伏,沒有春暖花開,草長鶯飛的江南,綿延的古道讓遠行的腳步變得匆忙,沉重。漸行漸遠的歲月,漸漸渺茫的希望,蒼老的容顏,悲涼的心,二十四橋邊等待的人,幽幽奏着的簫管,煙雨滿樓卻遍佈瘡痍的大地。

長長的一生就像無法停留的風,註定要離開曾經的過往,漂向遠方。在人生這場相遇中,永遠都沒有可以安放明天的地方。離離落落的相思,短短長長的糾纏,用一世的芳華,一紙的紅塵飄搖在筆墨香味與戀戀煙塵裏流離失所。“君主長江頭,我住長江尾,日日思君不見君,共飲長江水”。越是在未得之中,就越感到無常的悲涼,因為凡是美的東西都是悲哀的。戰火不斷地揚州,荒涼成紅藥獨生的淺吟低唱,也僅有廢池喬木,波心冷月。人間別久不成悲,暫且放在那暗香盈袖裏,留在千萬遍《陽關》裏,寫在雁字錦書上。古香古色的書頁流光溢彩,有悲涼的心,黯然的情,於遙遠而貼近的年代默默唸着聲聲慢,乘扁舟一葉,沉醉不知歸處。

在捧着線裝的書冊時,臨風半卷的珠簾後,含蓄優雅的靈魂躲在字裏行間,隔着天際一勾殘月,紅塵間一江水引後人於俗世外時時品味。杏花、煙雨、江南,行人踏着青石板路上細碎的月色,讓華年迷失在經年累月的等候裏無處可見;挾酒、仗劍、江湖路,悟不出浮生還需嚐盡多少苦,斷鴻聲遠長天暮。荼蘼架上月遲遲,菱花洲頭波渺渺,小軒窗下,冷雨敲窗,在堆疊的書卷裏透出婉約的相思來。細碎的憂傷把片片素箋燒成灰,秦淮河裏的槳聲燈影攏了半世相隔,聚在那些詞裏結成醖釀千古的烈酒,用飛花、明月、纏綿的雨聲入酒,和着子規啼血,入喉,愁腸百結。

牆外行人,牆裏佳人笑。顛沛流離的旅程,風鬟霧鬢,物是人非,徒留斷語殘章。那麼多痴情的等,那麼多鐵馬冰河的征戰,那麼多深閨夢裏人的牽絆。在一闋一闋的詞裏紛亂、流走,茶香裊裊,酒意濃濃,品來,寧靜悠遠。

站在隔世的煙火外,讀你時,那闋清詞依然絕世獨立、風華絕代。

標籤: 散文 歲月 詞中
  • 文章版權屬於文章作者所有,轉載請註明 https://wenshudu.com/wenxuewenti/sanwen/0pg3zd.html
專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