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文書都 >

文學文本 >散文 >

過年的記憶的散文

過年的記憶的散文

如今過年,可以一邊看春晚一邊吃年夜飯,或者就邀上朋友去健身,也或者就是全家去旅遊。可在以前,人們過年為的是改善生活。年還沒到,人們就開始忙着採購年貨,準備把好吃的、好穿的都集中到春節這幾天。那時候過年,確實不同於平常的日子,因此年味也濃。如今,生活條件好了,人們不再為吃穿發愁,平時的生活就像過年,春節期間的衣食住行與平時沒有多大區別,因此感覺到春節的年味淡了。春節期間人們除了沿襲過去的貼春聯、放鞭炮、吃餃子之外,一些習俗已經開始漸漸改變,即使是向長輩拜年,向朋友問候,許多人也是通過電話、短信等傳達,年味好像真的淡了。也有市民表示,所謂的年味淡了,正是人們在物質生活極大豐富的今天,由於缺少精神上的歡愉,讓自己感覺無所事事的結果。

過年的記憶的散文

雖然過了小年臘月二十三,快到了過年的時候,但還感覺不到一點的年味,可能是生活提高了、現代了,不需要像過去那樣忙年了,其實過年就是一個邊忙邊過的過程,過程簡單了,年味也就變淡了。我生長在農村,五十年代末參軍離開家鄉,幾十年過去了,想起那時過年的情景,心中總有一番別樣的懷念。

在五十年代,一進臘月,家家户户就開始忙過年。母親們要提前給孩子們做過年穿的新衣服,孩子多的,做幾件衣服鞋子也是很費力耗時的針線活,母親們常常熬夜趕活。那時候經濟條件不夠好,除了一些年齡大點的女孩子買塊花布做衣服外,大多數都是自己織、自己做的粗布衣。條件好點的可能做一身,條件差點的可能做一件,再不行就作雙新鞋,總之,過年是個喜慶事,得有點新氣象;現在看起來那時穿戴很土氣,其實那時沒有這種感覺,因為農民祖祖輩輩都是這麼過來的。

再就是離年還有十天半個月,就開始磨白麪,因為那時候不但沒有打面機,石磨也不是家家户户都有,記得我們那個村三十多户人家,只有兩盤石磨。我們家有一盤,逢到過年,半個月石磨不會閒的,有時夜裏也在磨面。有牲口的用牲口拉磨,沒牲口的就人推磨。一家就得磨面半天到一天的.時間。臘八前白麪是一定要磨完的,因為過了臘八就開始蒸饅頭了。

從臘月二十起,集市上開始賣年貨了,特別是賣鞭炮的站在大車上,一邊放一邊吆喝:“不響不要錢,放了不賤賣”,誰家的鞭炮響的厲害,誰就賣的多,從開集到散集噼裏啪啦響個不停,一家比着一家的放,七八里外聽着就給颳風似的,很有過年的氣氛。那時的鞭炮不像現在的那麼小,一般和手指那麼粗,單個放起來也是很響的,一般二十到三十頭為一盤。男孩子們趕年集主要逛鞭炮攤,聽聽哪家的鞭炮響,買幾掛自己玩的鞭炮。買年貨是大人的事。

過年是孩子們最高興的事,除了吃的好,還可以穿新衣服,更重要的是可以痛快地玩幾天。那時學生是沒有什麼寒假作業,更沒有什麼補習班,衣兜裏裝上幾個鞭炮,找幾個小夥伴一起比誰的鞭炮響;或者用釘子把一個鞭炮的屁股捅個眼,把另一隻鞭炮的捻子塞進去,再用紙把兩個鞭炮卷緊,再用秫秸夾着放,就成了“二踢腳”,每成功一次,高興的也是手舞足蹈;當然集市上有賣二踢腳的,只是覺着太貴不捨得,自己動手做,自娛自樂。

到了年三十,就要正式開始過年了,早晨起來先把院子掃的乾乾淨淨,把餃子餡調好、春聯貼好,然後男人們到祖塋地,在每個祖墳前唸叨着燒元寶,請祖宗回家過年,再放幾個鞭炮,回到家裏把家堂請出來掛在堂屋正中,擺上貢品燒上香。吃完午飯就開始包餃子,太陽還沒落山鞭炮就噼裏啪啦地響起來,開始吃晚飯了。晚飯後,鍋裏要放上饅頭與花糕,除夕不能空鍋,意味着來年不愁吃喝、生活幸福。然後在堂屋當門牆上貼上老天爺,父親還要貼上“孔聖人的牌位”,內間裏貼上趙公元帥、屋外牆貼上玉皇大帝、廚房裏灶頭旁則貼上老灶爺,然後在各神位及家堂前點上蠟燭和香,再燒一對元寶。大門和堂屋門前地上要橫放着一根木棍,名曰“擋門棍”,一是把孤魂野鬼擋在門外,二是擋住財寶不外流。家堂一般是供在本族長支、或者本支輩分最長的家中,家中沒有家堂的,男人吃完飯後提着裝有元寶、香、酒壺、酒盅的籃子,到供有家堂的家中先行祭拜一下。那時農村沒有電,更沒有電視,只能聽聽有線廣播裏的節目,孩子們到街上玩一會、放幾個鞭炮,就回家睡覺了。十六七歲的男孩子也有幾個人在一塊喝酒的,但不多,幾乎沒有不睡覺過“囫圇年”的,主要是天太冷、夜太長。

大年初一當然是過年的重頭戲,有一種説法叫“過年起得早、來年過得好”,特別是剛結婚的、家有高輩分老人的、有半大小夥子的家庭起的比較早,一般三四點鐘,反正鞭炮響個不停也睡不着了。年五更還有些禁忌,一是不出太陽不能倒洗臉水,防止把“財”倒出去,所以一家人只能用一盆水洗臉了;二是吃不完飯不能開大門,可能是覺着人家來拜年了,還吃着飯不大好看吧,這也是家裏有家堂、高輩分老人不能起晚的原因。吃完飯,給各神位點上香、燒完元寶,全家給家堂祖先磕頭,然後晚輩給長輩磕頭,再開大門接待街坊鄰里拜年。如果家中沒供家堂、沒有高輩老人,就得出去拜年了。先去供有自家祖先的家中,再去供有本族近支祖先的家中,再去其他高輩老人家中。拜完年天就差不多明瞭。天明之後男人們一般不再拜年,該婦女們領着小孩子拜年了,嘁嘁喳喳滿街是人,碰巧遇見個高輩分年長的,一説拜年一跪一大片,也算是過年一景吧。磕頭拜年的方式在中國延續了幾千年,從正面理解也有其積極的一面,比如街坊鄰居因瑣事不和、按風俗又該着拜年的,借拜年的機會矛盾就化解了,有利於和睦相處。到了八九點鐘,拜年活動基本結束,娛樂活動開始。那時娛樂主要是小孩放鞭炮玩,大人當骨牌,會打撲克。

初二開始走親戚,先走重要的、再走次要的,先走新親戚、再走老親戚;親戚多的早晨走一家、中午走一家;走親戚的禮物一般是自家蒸的饅頭、菜饃、花糕,再加上兩封餜子(點心),如果是新親戚禮物當然要重一些,一般到初六走親戚拜年就結束了。

初七送火神爺,這是男人們的活動,很是熱鬧。就是到各家收集磨禿了的刷鍋用的炊帚疙瘩、破篦子,然後綁在木棍上作為火把,到了晚上幾個男人舉着幾個火把向村南的蘆葦塘走去,還一邊放着鞭炮,等到了蘆葦塘邊,就把火把扔進蘆葦塘裏,意思是把火神送到水裏去,就不發生火災了。

一晃到了正月十五,孩子們看中的有兩件,一是再次改善一下生活,一是晚上看焰火。那時候我們那裏大多數的人並不知道正月十五叫元宵節,沒見過、更沒吃過元宵,按着自己的習慣過;早晨還是吃餃子;中午再吃一頓白饃、白菜燉豬肉,就等着晚上的焰火了。晚飯後天一黑,孩子們手裏拿着蠟燭上街了,大街上燭光點點很有點萬家燈火的味道;當然玩的不只是蠟燭,還有能斷續滴出火花的“滴滴雞”、放着滿地竄的“出溜子”、帶着小尾巴能上天的“小起火”;還有的用從殺豬的那裏弄來的豬蹄甲,裏面放上生豬油,再按個捻子,點着後當蠟燭玩。當街上站滿了人時,就開始放“起火子”,有時還放幾炮鐵銃,晚上十里之外都能聽見;現在常見的禮花彈那時沒見過,那時民間有“花籃”,就是把木炭、砸碎的犁鏵(生鐵的)裝進一個鐵絲擰的籠子裏,用木杆子和繩索與鐵籠子連起來,點着木炭後兩個人晃着木杆使鐵籠子轉起來,迎風一吹炭火把碎犁鏵熔化,鐵汁被甩在牆上濺出許多明亮的火花,好像梨花帶雨甚是壯觀。

過了元宵節,好像年已經過完了,其實正月十六還有故事。一是在太陽出來之前到村外跑一次步,名曰“跑百令”,寓意新的一年身體健康、不生疾病;二是結婚不滿三年的媳婦回婆家,説是“十五不看婆家燈,看燈死公公;十六不看孃家火,看火死婆婆”,當然,如果公婆都不在了,也就不那麼計較了,總之都是妨礙婆家。

二月二,龍抬頭,萬物復甦,春天真的到了,也算是一個與春節有點關聯的節日。二月初一那天,把泡好的黃豆晾半乾,然後把篩好的沙土放在鍋裏炒,沙土熱了後,再把黃豆倒進去炒,炒好後把沙土篩掉、用簸箕簸乾淨,再拌上些鹽或糖,晾涼後就可吃了,又酥又有點鹹(甜)味,名曰“蠍子爪”,吃了可一年不近毒蟲,人們出門兜裏都裝着“蠍子爪”,碰到人都互相嚐嚐,比比誰家的“蠍子爪”好吃;二是在院子裏“撒圍倉”,就是用草木灰一環套一環的圓圈,期盼新的一年倉滿囤滿、糧食豐收,再畫出爬倉的梯子、撒上芝麻秸稈,寓意生活節節升高;二日早晨要吃年糕,還是期盼年年升高的意思,就是用黍子面摻上熟地瓜、做成小餅放在油鍋裏煎,吃起來又香又甜又黏;有順口溜説:“二月二,鬧吵吵,家家户户煎年糕,新媳婦拿着小鍋鏟,老婆婆弓着老腰把鍋燒”;早晨除了吃年糕,還要喝面棋兒,寓意“起”、發家的意思,不能喝麪條,一説麪條是龍鬚,二説喝麪條易遇到蛇;到了晚上屋裏不能點燈,説是老鼠今晚娶媳婦,點着燈就娶不成了,不能壞了老鼠的好事。

過完了二月二,年貨也吃完了,年真的跑遠了,該幹什麼就幹什麼去了。孩子們帶着遺憾、更帶着遙遠的期盼,期盼着下一個新年快點到來。

標籤: 散文 記憶
  • 文章版權屬於文章作者所有,轉載請註明 https://wenshudu.com/wenxuewenti/sanwen/0nrw7j.html
專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