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文書都 >

文學文本 >散文 >

散文:過年,味道,記憶

散文:過年,味道,記憶

小的時候,家裏很窮,一日三餐,都是粗茶淡飯。一年到頭,只有過年那幾天家裏才會見到雞鴨魚肉,和一些瓜子小糖。於是,掰着手指頭,在一天天地數着日子,盼望着年快些到來。

散文:過年,味道,記憶

盼望着,盼望着,年終於帶着一身的喜慶走來了。那時,莊稼地裏不需要忙碌了,父親也休班在家,開始上街去置辦年貨:雞、鴨、魚、肉,還有瓜子、花生、小糖,水果,還有鞭炮、檀香、對聯。年十八那天,父親會拿着新買的掃帚把屋裏屋外,角角落落裏的灰塵全部掃去,不僅是年的風俗,更是為了那句吉利話:“要想發,掃十八。”

母親更是忙得不亦樂乎,圍着圍裙,鍋前灶後地忙着過年要吃的:醃製過的雞鴨魚肉燉出來,蒸上幾鍋饅頭和包子,用油把大圓子和小圓之都炸好,最後包上一大堆餃子。家鄉的習俗,就是在三十之前,把一切吃的都準備好,只等着歡歡喜喜過大年。

在一陣陣此起彼伏的鞭炮聲裏,我們兄弟三人和父母圍桌而坐,滿桌的菜餚,加上一年才能喝到的紅酒,全家人一邊吃着聊着,一邊看着春節聯歡晚會。魚肉的香讓我們開心,紅酒的甜也讓我們開心,春晚表演的精彩節目更是讓我們開心……

大年初一大早,我們不在睡懶覺,其實想睡也睡不着,窗外“噼裏啪啦”的鞭炮聲此起彼伏,你家放完,他家接着放,根本不能入睡,還不如早起玩呢。

起牀之後,穿上母親早早就做好的新衣服。一套藍布做的衣褲,和一雙老式的棉鞋。雖然很土,卻包含了母氣的愛與祝福,穿着依然温暖快樂。

吃完餃子,就跑出家門,和一幫小夥伴們玩耍:踢毽子,扔沙包,跳大繩,膽子大的放零零碎碎買來或撿來的鞭炮,我膽子很小,只能和幾個膽小的夥伴遠遠地看着。

初二那天,按照習俗要去給外公外婆拜年,我們最喜歡拜年,不僅品嚐到好吃的`,還能得到壓歲錢。有了壓歲錢,我不會像其他夥伴那樣一個勁地花完,我會做仔細的安排,買自己需要的文具或筆記本,或買一些貼花,等到新學期開學後,把漂亮的貼花貼在新書上。對於一些沒有用的東西,我從來不去浪費,畢竟那壓歲錢少得可憐……

時光如水,靜靜地流着,快樂的童年,無憂的少年,美好的青年,都在時光的河流裏遠去。年也在發生着日新月異的變化,如今,日子富裕了,雞鴨魚肉天天有,瓜子小糖不稀奇,對年的感覺不再像小時候那樣強烈,但還是期盼着過年,因為忙忙碌碌了一年,在過年的時候能休息一下疲憊的身心;還是盼望着過年,因為在過年時遠在天涯海角的兄弟姐妹或童年的夥伴能相聚在一起;還是盼望着過年,因為能有時間和父母聊聊天,説説生活的悲喜,重温父母的愛。

雖然日子富裕了,年也過的豐足了,但兒時的年不僅不會隨着時光的河流飄遠,反而會隨着年齡的增長變得更加清晰,畢竟,那是兒時最美的時光,更是生命裏最美的回憶。

標籤: 記憶 散文
  • 文章版權屬於文章作者所有,轉載請註明 https://wenshudu.com/wenxuewenti/sanwen/0n4xoj.html
專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