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文書都 >

文學文本 >古籍 >

好了歌原文、翻譯及賞析

好了歌原文、翻譯及賞析

《好了歌》出自清代曹雪芹所著《紅樓夢》中,是作者借小説人物跛足道人作的一首七言古詩。下面是小編為大家整理的好了歌原文、翻譯及賞析句子,供大家參考借鑑,希望可以幫助到有需要的朋友。

好了歌原文、翻譯及賞析1

好了歌原文:

世人都曉神仙好,惟有功名忘不了!

古今將相在何方?荒冢一堆草沒了。

世人都曉神仙好,只有金銀忘不了!

終朝只恨聚無多,及到多時眼閉了。

世人都曉神仙好,只有姣妻忘不了!

君生日日説恩情,君死又隨人去了。

世人都曉神仙好,只有兒孫忘不了!

痴心父母古來多,孝順兒孫誰見了?

翻譯:

人人都知道神仙好,只有功名是沒法忘記的!

從古至今的將領和丞相都在哪裏,如今只剩下一堆荒墳;

人人都知道神仙好,只有財富是沒法忘記的!

活了一世,只恨積攢了沒多少錢,等到錢多了的時候,眼睛一閉就離世了;

人人都知道神仙好,只有嬌妻是沒法忘記的!

活着的時候天天訴説的恩情,死去之後又改嫁他人;

人人都知道神仙好,只有兒孫是沒法忘記的!

一片痴心教育孩子的父母從古來就有許多,但是有誰看見了那些所謂孝順的兒孫呢?

賞析:

《好了歌》和《好了歌注》,形象地刻畫了人類社會的人情冷暖,世事無常。在這個傳統的“人治”社會中,倫理道德變得虛偽、敗壞,人們普遍喪失了對古典人文主義的信仰,人性惡劣的方面開始擴張,又加上政治環境的動盪、變幻,人們對現存秩序的深刻懷疑、失望都表現得十分清楚。這種“亂烘烘你方唱罷我登場”的景象,是傳統中國社會內部興衰榮枯轉遞變化過程大為加速的反映,因為小農經濟基礎已經日漸腐朽,但終究是上層建築首先開始腐朽、墮落,這主要來自於人內心的貪慾與傲慢,是上層核心人物因為權力的過分集中、擴張、膨脹,而變得肆無忌憚、物慾橫流,導致這些統治者們嚴重敗壞了社會的整體道德風氣和公平正義,表現出封建禮教等統治秩序已經無法維繫,封建社會上層建築正在解體,這些徵兆都具有時代的典型性。作為藝術家的曹雪芹是偉大的,他給我們留下了一幅極其生動的封建末世社會的諷刺畫。當他嘗試着對這些世態加以解説、並試圖向陷入“迷津”的`人們指明出路的時候,他走向了超越之路,走向了哲學與宗教形式上真正的“大自在”解脱。他善於藉助機智的語言,去揭示那些人生無常、萬境歸空的超越性智慧和斷絕俗緣(所謂“了”)便得解脱(所謂“好”)的透徹觀照式的、古典卻又精闢的宣傳,藉此表達自己對現實社會的失望和對究竟真理的嚮往。這樣,他自然地就使自己開創出了新的哲學性思維和創作思路。

好了歌原文、翻譯及賞析2

好了歌注

陋室空堂,當年笏滿牀;衰草枯楊,曾為歌舞場。

蛛絲兒結滿雕樑,綠紗今又糊在蓬窗上。説什麼脂正濃,粉正香,如何兩鬢又成霜?

昨日黃土隴頭送白骨,今宵紅燈帳底卧鴛鴦。

金滿箱,銀滿箱,展眼乞丐人皆謗。

正歎他人命不長,那知自己歸來喪!

訓有方,保不定日後作強梁。擇膏粱,誰承望流落在煙花巷!

因嫌紗帽小,致使鎖枷槓,昨憐破襖寒,今嫌紫蟒長:

亂烘烘你方唱罷我登場,反認他鄉是故鄉。甚荒唐,到頭來都是為他人作嫁衣裳!

翻譯

如今的空堂陋室,就是當年高官顯貴們擺着滿牀笏板的華屋大宅。如今的枯樹衰草,就是當年高管顯貴們喝酒享樂的歌舞場地。

曾經豪華的房屋已是蛛絲遍佈,可惜那綠紗今又糊在蓬窗上。往日富貴無雙,如今怎弄得兩鬢白如霜。

舊人故去新人來,人生如戲逢場作戲到頭一夢的荒唐無聊。

金銀滿箱,轉眼淪落成乞丐受人指責。

還在感歎他人命薄,哪知自己也落得這般下場。

雖然對兒子教導有方,也不能保證他將來不會做土匪強盜;為女兒攀結富貴人家,將來女婿流連於歌樓舞場又是誰能想得到的呢?

不滿足官職大小,最後只把枷鎖扛。昨天還一貧如洗,只有破襖難以禦寒。今天卻大富大貴,紫蟒都嫌長。

人生如戲,一場接一場上演着,你剛卸粧,又該我登場了。曲終人散後,驀然發現,自己忙忙碌碌一生都是在給別人縫製嫁衣,白忙活一場。

註釋

陋室:簡陋的屋子。

笏滿牀:形容家裏人做大官的多。笏,古時禮制君臣朝見時臣子拿的用以指畫或記事的板子。

雕樑:雕過花的屋樑,用來指代豪華的房屋。

謗:指責、毀謗。

強梁:強橫兇暴。這裏是指強盜。

擇膏粱:選擇富貴人家子弟為婚姻對象。膏粱,本指精美的食品。膏,肥肉;粱,美谷。引申為富貴之家。

煙花巷:青樓。煙花,舊時娼妓的代稱。

紗帽:古時候的官吏所戴的帽子,這裏是官職的代稱。

鎖枷:舊時囚繫罪人的刑具。

紫蟒:紫色的蟒袍,古代貴官所穿的公服。

反認他鄉是故鄉:比喻把功名富貴、妻妾兒孫等等誤當作人生的根本。

為他人作嫁衣裳:比喻為別人做事自己沒得到好處。

賞析

這首《好了歌注》是對《好了歌》所表達的思想進一步具體、生動的闡發。它形象地刻畫出封建統治崩潰前夕的種種衰敗景象:滿牀的朝笏玉板不見了,只剩下空蕩零落的廳堂;歌舞場長滿了衰草枯楊;畫棟雕樑結滿了蜘蛛網;公子變成了乞丐,小姐流落為**;達官貴人扛上了枷鎖,酸儒新貴反倒穿上了紫蟒。這個下台那個又登場,真是可笑而又荒唐。這就是所謂“‘了’(斷絕俗緣)便是‘好’(得到解脱)”。從這裏我們可以看到,地主階級的好景已到末日,統治者之間一切爭權奪利,鈎心鬥角,正面臨着經濟上的崩潰,政治上的沒落,道德上的敗壞,一代不如一代,後繼無人的嚴峻現實。作者用“到頭來都是為他人作嫁衣裳”嘲諷這一階級在垂死前權勢利慾爭奪的可笑。作者在歌中所揭露的封建統治階級在政治、經濟、道德等方面和種種危機,以及他對統治者內部的權力鬥爭所持的否定態度,都是值得肯定的。但由於曹雪芹所處的時代的侷限,他無法找到現實的出路,所以這裏所宣揚的“‘好’便是‘了’”,“‘了’便是‘好’”,就包含有濃厚的虛無厭世和宗教色彩,我們對它要有正確的認識。這些消極因素曾被新、舊紅學家所擴大渲染,用以否定《紅樓夢》的反封建意義,這也是應該避免的。

標籤: 賞析 原文 翻譯
  • 文章版權屬於文章作者所有,轉載請註明 https://wenshudu.com/wenxuewenti/guji/ykl4lp.html
專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