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文書都 >

文學文本 >古籍 >

九日翻譯及賞析

九日翻譯及賞析

九日翻譯及賞析1

古詩原文

九日翻譯及賞析

今日雲景好,水綠秋山明。

攜壺酌流霞,搴菊泛寒榮。

地遠松石古,風揚弦管清。

窺觴照歡顏,獨笑還自傾。

落帽醉山月,空歌懷友生。

譯文翻譯

今天雲彩飄飄,景色迥然,流水更綠,青山更明亮。

我手攜一壺流霞酒,採擷一朵黃菊花,欣賞這菊花凌霜不凋的品行。

這裏山石偏僻,松樹古遠,快樂的管絃樂隨風飄灑。

酒杯當明鏡照耀我歡樂容顏,獨自一個人喝酒,自得其樂。

望着山月獨自起舞高歌,任帽兒被舞風吹落,卻不知道讓我懷念的朋友都在哪裏。

註釋解釋

九日:農曆九月九日,俗稱重九,古人認為九是陽數,所以這天又叫重陽節。

雲景好:景物好。

流霞:美酒名。

搴(qiān)菊:採取菊花。

寒榮:寒冷天氣開放的菊花,指菊花。

觴(shāng):古時的酒杯。

落帽:典出《晉書》,據載:大司馬桓温曾和他的參軍孟嘉登高於龍山,孟嘉醉後,風吹落帽,自己卻沒有發覺,此舉在講究風度的魏晉時期,有傷大雅,孫盛作文嘲笑,孟嘉即興作答:“醉看風落帽,舞愛月留人。”文辭優美,語驚四座。後人以此典比喻文人不拘小節,風度瀟灑之態。

空:徒然。

友生:朋友。

創作背景

這首詩是李白於唐肅宗至德元年(756)的九月九日在廬山登高飲酒時所作。重陽佳節秋高氣爽,在這登高飲菊花酒傳統節日中,詩人一個人自娛自樂,想起了自己在政治上屢屢受挫的情景,寫下這首詩來感慨自己懷才不遇之餘,也表達了他怡情自然的曠達的襟懷。

詩文賞析

一二句寫秋高氣爽,開篇寫令人賞心悦目的秋景。秋日的天空,遼闊高遠,一碧如洗,朵朵白雲在藍天中飄浮,它們時而分開,時而連成一片,時而像一團團的棉球,時而又像是翻卷的波濤,變幻不定,千姿百態;秋日的大地,明麗清爽。只見層疊的山峯松柏參天,波平浪靜的江水湧流不息,水光與山色交相輝映,構成一幅美麗的圖畫。三四句寫飲菊花酒,在這天高氣爽的秋天裏,又逢重陽佳節,詩人攜壺登山,開懷暢飲,而且邊飲酒邊賞菊。“泛寒榮”,一方面表現了秋菊的姿色,另一方面有詩人懷才不遇的傷感。

“地遠松石古”四句,生動地刻畫了詩人賞秋時的見聞和感受。在山高林密的大山深處,松柏葱蘢,怪石嶙峋,陣陣微風吹來,響起松濤清越高雅的音韻,有如弦管齊鳴奏出的悦耳的樂聲。佳節美景令詩人陶醉,禁不住舉杯照歡顏,杯中映出自身的笑容。“還自傾”三字表現了詩人悠然自樂,興趣盎然的神態。“落帽醉山月,空歌懷友生”,尾句由寫景轉為抒情。詩人獨自一人飲酒賞秋,眼前的景色雖然美不勝收,可是孑然一身的孤獨感無法排解,因而酩酊大醉,以至“落帽”,狂放高歌中充滿了思念故交之情。

詩人獨自一人重陽登高,通過對自己所見和所感的描寫,表達了了自己在政治上遭挫折多年、懷才不遇的感慨,最後高歌獨酌,抒發怡情自然的曠迭的襟懷。

九日翻譯及賞析2

九日懷封元寂

作者:唐·王勃

九日郊原望,平野遍霜威。

蘭氣添新酌,花香染別衣。

九秋良會少,千里故人稀。

今日龍山外,當憶雁書歸。

《九日懷封元寂》註釋

①霜威:謂寒霜肅殺之氣。

②九秋:秋季九十天。

③龍山:在今湖北江陵縣西北。東晉桓温九日登高,遊此山賓僚畢集。

《九日懷封元寂》作者介紹

王勃,(650~675)唐代詩人,字子安,著有《滕王閣序》。絳州龍門(今山西河津)人。王勃的祖父王通是隋末著名學者,號文中子。父親王福畤歷任太常博士、雍州司功等職。王勃與楊炯、盧照鄰、駱賓王以詩文齊名,並稱“王楊盧駱”,亦稱“初唐四傑”。更多古詩欣賞文章敬請關注“可可詩詞頻道”的王勃的詩全集欄目。()

王勃的詩今存80多首,賦和序、表、碑、頌等文,今存90多篇。王勃的文集,較早的有20卷、30卷、27卷三種本子,皆不傳。現有明崇禎中張燮搜輯彙編的《王子安集》16卷;清同治甲戌蔣清翊著《王子安集箋註》,分為20卷。此外,楊守敬《日本訪書志》著錄卷子本古鈔《王子安文》1卷,並抄錄其中逸文13篇(實為12篇,其中6篇殘缺)。羅振玉《永豐鄉人雜著續編》又輯有《王子安集佚文》 1冊,共24篇,即增楊氏所無者12篇,且補足楊氏所錄 6篇殘缺之文。羅氏序文中還提及日本京都“富岡君(謙藏)別藏《王子安集》卷廿九及卷三十”。按日本京都帝國大學部影印唐鈔本第 1集有《王勃集殘》2卷,注云“存第二十九至三十”,當即富岡所藏本。清宣統三年(1911年),刊姚大榮《惜道味齋集》有《王子安年譜》。

王勃的文學主張崇尚實用。當時文壇盛行以上官儀為代表的詩風,“爭構纖微,競為雕刻”,“骨氣都盡,剛健不聞”。王勃“思革其弊,用光志業”楊炯《王勃集序》。他創作“壯而不虛,剛而能潤,雕而不碎,按而彌堅”的詩文,對轉變風氣起了很大作用。

九日翻譯及賞析3

古詩原文

風驅急雨灑高城,雲壓輕雷殷地聲。

雨過不知龍去處,一池草色萬蛙鳴。

譯文翻譯

疾風驅使着驟雨傾倒在高城,烏雲密佈,雷聲殷殷隆隆。

一會兒,那興雲作雨的龍挾着雷電烏雲離去,眼前出現的是池塘水溢,青草滴翠,萬蛙齊鳴。

註釋解釋

驅:驅使。

急雨:驟雨。

雲:這裏指烏雲。

殷(yīn):震動。

池:池塘。

創作背景

夏日突發雷陣雨之時,烏雲密佈,暴雨傾盆,詩人抓住了夏天雷陣雨的特點,並由自然界的風雨想到了人生的哲理,創作出了《五月十九日大雨》這首詩。

詩文賞析

《五月十九日大雨》這首詩非常形象地描述了夏天所特有的雷陣雨前後的自然景象,開門見山,展現了大雨奇觀。詩人站在城樓上,眼見疾風驅使着大雨,頓時大雨磅礴。然而夏天的陣雨來得快,去得疾。不一會兒雨過天晴,只留下一片蛙鳴。詩人通過自然界的風雨,感悟到了人生哲理

前兩句已把大雨寫得十分暢滿,極力描述了大雨的氣勢。黑雲壓城,風急雨驟,電閃雷鳴,大雨傾盆。“急”、“驅”、“灑”三字形象地表現出夏雨的驟猛。雲是“壓”的,雷是“殷”的,又説明黑雲、雷電的迅疾。後兩句描述雨過天晴的景象:雷雨過後,草色更青,池塘水漲,蛙聲一片,詩人匠心獨運,在震耳欲聾的雷聲雨聲後,仍寫蛙鳴聲,而兩種聲音,收到的是一鬧一靜的不同效果。雨後恬靜平和的景象,與前兩句磅礴威猛的雨景形成鮮明的對照。

此詩寫的是雨來到和雨止的景象。詩的前半句寫出雷雨交作,氣勢雄峻;後半句寫雨過天晴,平淡恬淡。前雷聲,後蛙鳴,兩兩對照,逸趣橫生。詩人通過寫大自然的景況,告訴讀者大風大雨雖然猛烈,但時間不會長久,當人遇到困難時,要堅持、要勇敢頑強,與之鬥爭,難關是會度過的。

這首詩在造詞遣句上雖模仿唐人,但在立意框架上與宋人詠景詩相近。劉基是詩人,更是政治家。政治家的胸懷往往與大自然的景況相融合,喜歡通過自然景觀抒發人生的哲理,使天籟中賦有理趣。

九日翻譯及賞析4

蜀中九日 唐:王勃

九月九日望鄉台,

他席他鄉送客杯。

人情已厭南中苦,

鴻雁那從北地來?

作者簡介:

王勃(649~676年),唐代詩人。字子安。絳州龍門(今山西河津)人。王勃與楊炯、盧照鄰、駱賓王以詩文齊名,並稱“王楊盧駱”,亦稱“初唐四傑”。王勃的祖父王通是隋末著名學者,號文中子。父親王福峙歷任太常博士、雍州司功等職。王勃才華早露,未成年即被司刑太常伯劉祥道贊為神童,向朝廷表薦,對策高第,授朝散郎。乾封初(666年)為沛王李賢徵為王府侍讀,兩年後因戲為《檄英王雞》文,被高宗怒逐出府。隨即出遊巴蜀。咸亨三年(672年)補虢州參軍,因擅殺官奴當誅,遇赦除名。其父亦受累貶為交趾令。上元二年(675年)或三年(676年),王勃南下探親,渡海溺水,驚悸而死。其詩力求擺脱齊樑的綺靡詩風,文也有名,著名的《滕王閣序》就出自他之手。

翻譯:

農曆九月九日重陽節登高望故鄉。

身處他鄉,設席送朋友離開,舉杯之際,分外愁。

心中已經厭倦了南方客居的各種愁苦。

我想北歸不得,鴻雁,你為何還要南來?

賞析:

《蜀中九日》是唐代詩人王勃的一首詩,本詩描寫了身處他鄉設席送客人離開,舉杯之際分外愁,抒發了佳節思親的感情。

因為本詩抒發了佳節思親的感情,九日登高,遙望故鄉,客中送客,愁思倍加,忽見一對鴻雁從北方飛來,不禁脱口而問,我想北歸不得,你為何還要南來,形成強烈對比,把思鄉的愁緒推到高峯。問得雖然無理,卻烘托了感情的真摯,給人以強烈的感染。(要點:“抒發佳節思想他鄉”、“那從”等,顯得淺近親切。手法上第三句“人情已厭南中苦”直抒胸中之苦,獨在南方思念親人然而卻不能北歸,而第四句則採用反問“鴻雁那從北地來”,與前一句形成強烈的對比,看似“無理之問”,卻使詩人的思親之情顯得特別真切動人。)

九日翻譯及賞析5

原文

九月九日憶山東兄弟①

獨在異鄉為異客②,

每逢佳節倍③思親。

遙知④兄弟登高⑤處,

遍插茱萸⑥少一人。

——唐·王維

註釋

①九月九日:指農曆九月初九,即重陽節。憶:想念。山東:指華山以東一帶。寫這首詩時王維客居在長安,他的家在華山以東的山西永濟。

②異客:在外地生活的`人。

③倍:加倍,更加。

④遙知:遙遠地料想到。

⑤登高:古有重陽節登高的風俗。

⑥茱萸(zhūyú):一種有濃香的植物,即草決明。古代風俗,重陽節時在身上佩戴這種草,可以驅邪避惡。

解讀翻譯

獨自一人在外地生活,

每到歡慶佳節就更加思念親人。

我在遙遠的異鄉想象着,今天兄弟們登高的時候,

大家都插戴茱萸,就少了我一個人。

賞析

這首詩是王維17歲時寫的,表達了他思念家鄉、懷念親人的感情。“獨在異鄉為異客”,一個“獨”字和兩個“異”字寫出自己舉目無親、孤獨寂寞的感受。第二句“每逢佳節倍思親”説明平常已有思親之苦,而到了節日這種思念就更加深沉。“倍”字寫出了思念之深、思念之重。詩的後兩句是詩人的想象,遠在故鄉的兄弟們今天登高時,身上都佩戴了茱萸,卻唯獨少了我一個人。這兩句是全詩感情的最高潮,詩人想象着親人們歡聚重陽節時,一定會想起他這個遊子,實際是寫他一直在思念家鄉,一直在想象着家裏的情況。全詩語言樸實,非常感人。

九日翻譯及賞析6

  《後廿九日覆上宰相書》

作者: 韓愈

三月十六日,前鄉貢進士韓愈,謹再拜言相公閣下。愈聞周公之為輔相,其急於見賢也,方一食三吐其哺(1),方一沐三握其發。天下之賢才皆已舉用,奸邪讒佞欺負(2)之徒皆已除去,四海皆已無虞(3),九夷八蠻(4)之在荒服之外者皆已賓(5)貢,天災時變、昆蟲草木之妖皆已銷息,天下之所謂禮、樂、刑、政教化之具(6)皆已修理,風俗皆已敦厚,動植之物、風雨霜露之所沾被(7)者皆已得宜,休徵嘉瑞(8)、麟鳳龜龍之屬皆已備至,而周公以聖人之才,憑叔父之親(9),其所輔理承化(10)之功又盡章章(11)如是。其所求進見之士,豈復有賢於周公者哉?不惟不賢於周公而已,豈復有賢於時百執事者哉?豈復有所計議、能補於周公之化者哉?然而周公求之如此其急,惟恐耳目有所不聞見,思慮有所未及,以負成王託周公之意,不得於天下之心。如周公之心,設使(12)其時輔理承化之功未盡章章如是,而非聖人之才,而無叔父之親,則將不暇食與沐矣,豈特(13)吐哺握髮為勤而止哉?維其(14)如是,故於今頌成王之德,而稱周公之功不衰。

今閣下為輔相亦近耳。天下之賢才豈盡舉用?奸邪讒佞欺負之徒豈盡除去?四海豈盡無虞?九夷、八蠻之在荒服之外者豈盡賓貢?天災時變、昆蟲草木之妖豈盡銷息?天下之所謂禮、樂、刑、政教化之具豈盡修理?風俗豈盡敦厚?動植之物、風雨霜露之所沾被者豈盡得宜?休徵嘉瑞、麟鳳龜龍之屬豈盡備至?其所求進見之士,雖不足以希望盛德,至比於百執事,豈盡出其下(15)哉?其所稱説,豈盡無所補哉?今雖不能如周公吐哺握髮,亦宜引(16)而進(17)之,察其所以而去就(18)之,不宜默默而已也。

愈之待命(19),四十餘日矣。書再(20)上,而志不得通(21)。足三及門,而閽人(22)辭焉。惟其昏愚,不知逃遁,故復有周公之説焉。閣下其亦察之。古之士三月不仕則相吊,故出疆必載質(23)。然所以重於自進者,以其於周不可則去(24)之(25)魯,於魯不可則去之齊,於齊不可則去之宋,之鄭,之秦,之楚也。今天下一君,四海一國,舍乎此則夷狄矣,去父母之邦矣。故士之行道者,不得於朝,則山林而已矣。山林者,士之所獨善自養,而不憂天下者之所能安也。如有憂天下之心,則不能矣。故愈每自進而不知愧焉,書亟(26)上,足數(shuò)及門,而不知止焉。寧獨如此而已,惴惴焉惟,不得出大賢之門下是懼。亦惟(27)少(28)垂(29)察焉。瀆冒威尊,惶恐無已。愈再拜。

【註釋】

(1)哺:指口中所含的食物

(2)欺負:欺詐違背。古今異義。

(3)虞:擔憂

(4)九夷八蠻:九、八為虛數。指蠻荒的各個部落

(5)賓:服從,歸順

(6)具:制度

(7)沾被:沾濕,滋潤

(8)休徵嘉瑞:休徵、嘉瑞都是指吉兆

(9)叔父之親:指周公與成王的至親關係

(10)輔理承化:輔佐、治理、承繼、教化

(11)章章:顯著的樣子

(12)設使:設、使都是“假設”的意思

(13)特:只是

(14)維其:正因為,現在通常寫做“唯其”

(15)出其下:比他們差

(16)引:牽引,引見

(17)進:使……進

(18)去就:或去或就。去,使……離開,指不任用;就,就近,指任用

(19)待命:等待迴音

(20)再:兩次

(21)通:通達

(22)閽(音昏)人:守門人

(23)質:通“贄”,禮物,信物

(24)去:離開(周)

(25)之:往……去

(26)亟:多次,屢次。此處讀音為qì

(27)惟:希望

(28)少:稍微

(29)垂:敬辭,用於別人(多是長輩或上級)對自己的行動,如~愛。~憐。~詢。

翻譯

三月十六日,前鄉貢進士韓愈恭謹地再拜進言給相公閣下:韓愈聽説周公作宰輔時,他是多麼急於接見賢才啊,正當吃一頓飯,卻三次吐出口中的食物出來迎賓;正當洗一次頭髮,即三次握着頭髮出來見客.這時候,天下的賢才都已經提拔重用了,邪惡兇頑、圖謀不軌、諂媚逢迎、虛偽欺詐的一流壞人,都已經清除;整個天下都已經無須擔心;處在極邊遠地方的許多蠻夷部族,都已經歸順進貢;天時的災害變化,昆蟲草木的反常現象,都已經銷聲匿跡;國家的禮樂、刑政這些教化的制度都已建立;社會的風俗都已淳厚朴實;動物、植物,凡屬風雨霜露所浸潤滋養的一切,都已各得其所;麟、鳳、龜、龍之類的美好吉祥的跡象,都已經一一出現。而周公憑着聖人的才能,藉助於成王叔父這樣至親的關係,他所輔佐治理奉承教化的功績,又都這樣顯著,那些請求進見的人,難道再有比周公更賢能的嗎?不只不會比周公賢能而已,難道再有比當時的百官更賢能的嗎?哪裏還能有什麼計策、議論能夠對周公的教化有所補益呢?可是周公訪求他們是這樣的急切,只擔心自己的耳朵有什麼聽不見、眼睛有什麼看不到之處,自己的思索考慮有什麼不周全之處,以致辜負成王託政給周公的深意,得不到天下人心。象周公這樣的用心,假使那時輔佐治理奉承教化的功績沒有那樣顯著,又不是聖人的大才,又沒有叔父的至親關係,那麼周公將沒有時間去吃飯和洗頭了,難道只是止於辛勤地“吐哺握髮”嗎?正因為他的用心能夠這樣,所以到現在,人們還念念不忘地歌頌成王的大德,稱讚周公的功績。

現在閣下作為宰相,身份與周公也相近了。天下的賢才,難道都已經提拔重用了?邪惡兇頑、圖謀不軌、諂媚逢迎、虛偽欺詐的一流壞人,難道都已經清除?整個天下都已經無須擔心?處在極邊遠地方的蠻夷部族,難道都已經歸順進貢?國家的禮樂、刑政這些教化的制度難道都已建立?動物、植物,凡屬風雨霜露所浸潤滋養的一切,難道都已經各得其所了?麟、鳳、龜、龍之類的美好吉祥的跡象,難道都已經一一出現?那些請求進見的人,雖則不能夠期待他有您那樣的大德,至於同您手下那些官吏相比,難道全都不如嗎?他們所提所説的意見,難道全都對政事毫無補益嗎?現在您卻使不能象周公那樣吐哺握髮,也總應該引進、接見他們,考察他們究竟如何而決定用誰不用誰,不應該默不作聲地了事啊!

韓愈等候迴音已四十多天了。上了兩次書而心願不能夠表達,三次登門,卻被守門人攔住。只因為我糊塗愚頑,不知道逃隱山林,所以又有上述關於周公的一番議論。希望閣下明察!古代的讀書人,只要有三個月不作官任職,相互之間就要慰問,所以他們只要走出本國疆界,車子上就一定載着準備隨時進見用的禮品。然而他們為什麼又不肯輕易自己主動要求作官的原因,是因為他們在周不被任用,就可以離開到魯國去;在魯不被任用,就離開到齊國去;在齊國不被任用,就離開到宋國去,到鄭國去,到秦國去,到楚國去。現在天下只有一個君主,四海之內統一為一個國家,捨棄這裏,那就是夷狄了,就離開自己的父母之邦了。所以讀書人中間那些想實行自己主張的人,不被朝廷用,就只有入山林當隱士了。隱居山林,只是讀書人中那些獨善其身、自己顧自己而不憂慮天下的才能安居,如果他有憂天下的心思,就不能了。因此韓愈每次自求進見而不知羞愧,頻頻上書、多次上門而不知道止步啊。豈只如此而已,心裏經常惶恐不安,唯恐不能夠出在您這樣的大賢人門下,也望您稍加體察。冒犯了您的威嚴,內心惶恐不已。韓愈再拜。

【賞析】

這是韓愈上宰相書的第三封。這封信與第二封信(後十九日覆上宰相書)的自訴困窮、苦求哀憐有了很大的不同。信中把對待他的上書的態度,提到是否重視人才的高度。信的第一段,連用一系列長短錯落的句式排比成文,極力誇張周公的治績,從而有力地烘托了周公“吐哺握髮”的難能可貴,肯定了求賢若渴的正面典範。

第二段只在第一段的基礎上稍加變化,用基本相同的詞語,構成了一連串的反問句式,使今之宰相與古之周公,兩種用心,處處形成尖鋭的對照,有力地提示了宰相的錯誤態度,也反映了作者駕馭語言的高超。信的後一部分從當時的情況與古代的情況、自己的行為與隱士的作風兩相比較中,説明自己反覆上書是為了一片報國憂天下之心所驅使。

全文將周公對待人才的熱忱與當時宰相對待人才的冷漠態度形成鮮明對照,表達了韓愈對當時不重視人才的社會現實的強烈憤慨,也表達了他為“兼濟天下”而要求得到任用的迫切心情。

全文有感而發,有的放矢,據理直言,言而無忌,情詞激烈。從周公“一飯三吐哺,一沐三握髮”起筆,排比中有變化,整齊中見錯落,頗能反映韓文“如長江大河,渾浩流轉”的一貫風格。

標籤: 翻譯 九日 賞析
  • 文章版權屬於文章作者所有,轉載請註明 https://wenshudu.com/wenxuewenti/guji/7g2mme.html
專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