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文書都 >

文學文本 >古籍 >

聞笛原文翻譯及賞析(12篇)

聞笛原文翻譯及賞析(12篇)

聞笛原文翻譯及賞析1

中秋聞笛

誰家橫笛弄輕清,喚起離人枕上情。

自是斷腸聽不得,非幹吹出斷腸聲。

古詩簡介

《中秋聞笛》宋代詩人朱淑真創作的七言絕句。詩寫作者在中秋夜聞笛聲後的心理感受。詩人由於思人懷舊而難以入睡,因了笛聲而更加傷悲,卻有意拓開,説自己的斷腸與笛聲無關,就使傷心的程度更為加深,藴含着無盡的辛酸之淚。

翻譯/譯文

是誰在吹着橫笛,傳來了陣陣輕快的樂聲。我躺在牀上凝聽着,觸動了離情別緒,心潮難平。我的愁腸早已斷了,再也聽不得樂曲;不是因為那笛兒吹奏出斷腸的旋律,令人傷心。

註釋

⑴橫笛:笛子。即今七孔橫吹之笛,與古笛之直吹者相對而言。

⑵弄:吹奏。

⑶輕清:指聲音輕柔而清脆。

⑷離人:離別的人;離開家園、親人的人。

⑸自是:自以為是。

⑹斷腸:形容極度思念或悲痛。語出南朝宋劉義慶《世説新語·黜免》:“ 桓公入蜀 ,至三峽中,部伍中有得猿子者,其母緣岸哀號,行百餘里不去,遂跳上船,至便即絕,破視其腹中,腸皆寸寸斷。公聞之,怒,令黜其人。”後世用作因思念愛子而極度悲傷之典。

賞析/鑑賞

中秋對月,引起人無限懷思,詩人因為經歷了種種不幸,在這該團圓的日子裏,飽受着孤獨的煎熬,在枕上翻來覆去,難以入睡。這時候,一陣悠揚的笛聲傳入了她的耳中,不啻在波動的心潮中又加入了陣陣激盪,她感歎着,這笛聲是美妙的,但是她這個斷腸人不能再受到這笛聲的折磨了。三、四兩句寫得很傷感,“聽不得”三字,承“斷腸”而來,就用不着一一解釋何以聽不得,感事、懷人,種種不堪的斷腸事,都包括在裏面了。

詩人由於思人懷舊而難以入睡,因了笛聲而更加傷悲,卻有意拓開,説自己的斷腸與笛聲無關,就使傷心的程度更為加深,藴含着無盡的辛酸之淚。“斷腸”二字在這裏凡兩見,互相呼應,正是朱淑真生平的概括,所以後人把她的詩結集取名為《斷腸集》。朱淑真確實常在詩中使用“斷腸”二字,如《悶懷》:“芭蕉葉上梧桐裏,點點聲聲有斷腸。”《長宵》:“魂飛何處臨風笛,腸斷誰家搗夜砧?”《恨春》:“梨花細雨黃昏後,不是愁人也斷腸。”大自然一切景物、聲響,都足以引起她的傷心,導致斷腸,讀了這些詩,就更能體會出本詩中“自是斷腸聽不得”一句深刻涵義,對作者產生同情之心來。

朱淑真在愛情與婚姻上受盡了挫折,她本身又不是個服從命運安排的女子,所以寫了許多悲怨感傷的作品。她專門寫了“閨怨詩”一卷,描摹抒發心中難以排解的愁苦,其中哀怨之句,中人肺腑。如《無寐》雲:“背彈珠淚暗傷神,挑盡寒燈睡不成。卸卻鳳釵尋睡去,上牀開眼到天明。”又如《新涼》雲:“一夜涼風動扇愁,背時容易入新秋。桃花臉上汪汪淚,忍到更深枕上流。”中國古代的閨怨詩,絕大多數是男子代言,讀朱淑真詩,至少可以讓人感受到女子在詩中抒發自己的感情是何等的細微。

聞笛原文翻譯及賞析2

原文:

胡人吹笛戍樓間,樓上蕭條海月閒。

借問落梅凡幾曲,從風一夜滿關山。

譯文

胡人吹起羌笛響在戍樓之間,戍樓之上景象蕭條月光幽閒。

借問悠悠的落梅樂曲有幾首?長風萬里吹拂一夜灑滿關山。

註釋

王七:指詩人王之渙。玉門關:地名,在今甘肅敦煌西,即小方盤城。漢武帝置,因西域輸入玉石時取道於此而得名,漢時為通往西域各地的門户。

胡人:中國古代對北方邊地及西域各民族人民的稱呼。戍樓:邊防駐軍的瞭望樓。

蕭條:寂寞冷落;凋零。海:一作“明”。閒:這裏有清幽之意。

借問:猶詢問。落梅:指笛曲《梅花落》,屬於漢樂府橫吹曲,善述離情。凡幾:共計多少。

從風:隨風。關山:這裏泛指關隘山嶺。

賞析:

高適的詩有一種蒼勁之感,充滿了邊塞情懷。這與他在邊關生活過,心中充滿保家衞國的思緒有關。但這首詩展示了他的另一種風格,與其他寫邊塞生活的詩不太相同。

汪中《述學·內篇》説詩文裏數目字有“實數”和“虛數”之分,近世學者進而談到詩中顏色字亦有“實色”與“虛色”之分。高適在這首詩中寫景就有“虛景”與“實景”之分,他用明快、秀麗的基調,豐富奇妙的想象,實現了詩、畫、音樂的完美結合,描繪了一幅優美動人的塞外春光圖,使這首邊塞詩有着幾分田園詩的風味。

此詩寫塞上聞笛而生鄉關之思,但首先卻展現出月光下的廣袤胡天,然後再在明月與戍樓之間托出羌笛之聲,在荒漠塞外與故鄉春色的鮮明反差之中透露出縷縷鄉思。但這鄉思卻略無哀怨,而是隨着一夜風吹滲滿整個關山,以可見的壯偉景觀的實態體現出巨大的內在顯現力與藝術包容力。

全詩開篇就呈現出一作邊塞題材詩歌中少有的平和氛圍,這主要是通過前兩句的實景描寫表現的。在笛聲和月色中,邊塞一片祥和,瀰漫着一種柔和明朗的氛圍。下面兩句寫的是虛景。在這裏,詩人寫到了”落梅“,即古代笛子曲《梅花落》。在茫茫的寧靜夜色中,《梅花落》曲子藉着風傳滿關山,構成一種深遠的意境。

這首七言絕句,前兩句實寫,後兩句虛寫,寫法獨特,文字優美,意藴無窮。虛實相生,搭配和諧,共同營構出一種美妙闊遠的意境。詩中的思鄉之情含蓄雋永,委婉深沉,令人咀嚼不盡。在諸多的唐代邊塞詩歌中,此詩獨樹一幟,堪稱佳作。

聞笛原文翻譯及賞析3

原文:

春夜洛城聞笛/春夜洛陽城聞笛

唐代:李白

誰家玉笛暗飛聲,散入春風滿洛城。

此夜曲中聞折柳,何人不起故園情。

翻譯:

是誰家精美的笛子暗暗地發出悠揚的笛聲。隨着春風飄揚,傳遍洛陽全城。就在今夜的曲中,聽到故鄉的《折楊柳》,哪個人的思鄉之情不會因此而油然而生呢?

註釋:

①洛城:今河南洛陽。

②玉笛:精美的笛子。玉:指玉石。

③暗飛聲:聲音不知從何處傳來。聲:聲音。

④春風:指春天的風,比喻恩澤,融和的氣氛等引申涵義。

⑤聞:聽;聽見。

⑥折柳:即《折楊柳》笛曲,樂府“鼓角橫吹曲”調名,內容多寫離情別緒。胡仔《苕溪漁隱叢話後集》卷四:“《樂府雜錄》雲:‘笛者,羌樂也。古典有《折楊柳》、《落梅花》。故謫仙《春夜洛城聞笛》……’杜少陵《吹笛》詩:‘故園楊柳今搖落,何得愁中曲盡生?’王之渙雲:‘羌笛何須怨楊柳,春風不度玉門關。’皆言《折楊柳》曲也。”曲中表達了送別時的哀怨感情。

⑦故園:指故鄉,家鄉。

賞析:

這首詩是736年(開元二十三年)李白遊洛陽時所作(當時李白客居洛城,即今天的河南洛陽。在唐代,洛陽是一個很繁華的都市,稱東都)。描寫在夜深人靜之時,聽到笛聲而引發思鄉之情。

王堯衢《唐詩合解》:“忽然聞笛,不知吹自誰家。因是夜聞,聲在暗中飛也。笛聲以風聲而吹散,風聲以笛聲而遠揚,於是洛春夜遍聞風聲,即遍聞笛聲矣。折柳所以贈別,而笛調中有《折楊柳》一曲。聞折柳而傷別,故情切乎故園。本是自我起情,卻説聞者‘何人不起’,豈人人有別情乎?只為‘散入春風’,滿城聽得耳。”

聞笛原文翻譯及賞析4

好事近·浙江樓聞笛

獨依浙江樓,滿耳怨笳哀笛。猶有梨園聲在,念那人天北。

海棠憔悴怯春寒,風雨怎禁得。回首華清池畔,渺露蕪煙荻。

翻譯

獨自在浙江樓遠眺,滿耳傳來的都是哀怨的胡笳和笛子聲。好像宮廷的樂工。還在演奏,幼帝此時卻已經被俘虜到遙遠的北方。

高貴而柔弱的海棠被人侵者如狂風暴雨般摧殘,還怎能經得住風雨。回首望向臨安,已經是獲葉瑟瑟,煙霧縹緲,一派荒涼了。

註釋

好事近:詞牌名。又名釣船笛、倚鞦韆、秦刷子、翠圓枝等。雙調四十五字,前後段各四句、兩仄韻。

梨園:指宮廷樂工。

那人:指南宋的幼帝。

天北:遙遠的北方,指大都(今北京)。

海棠:一種較名貴的花木,我國古代詞人常用它來比喻高貴而又不幸的人。在本詞中,作者用它比喻南宋君臣,也包括作者自己。

華清池:今陝西西安臨潼,這裏借指南宋統治者滅亡前在臨安的遊樂之地。

創作背景

宋恭帝德祐二年(1276年)三月,蒙古大軍進入南宋都城臨安,南宋滅亡,宋恭帝趙?和其母都被遣送到大都,太皇太后謝道清因病特允暫留,作者也追隨太皇太后留在臨安,這首詞就作於滯留臨安期間。

賞析

上片起首二句就烘托出一種極度悲愴的氣氛,作者登高遠眺,看見大好河山慘遭蹂躪,心如刀割,耳邊又不斷地傳來陣陣哀怨的笳聲和笛聲,更讓他感覺悲傷。

下片“海棠”二句用比喻的手法,形象地描繪了南宋君臣橫遭洗劫的慘痛經歷。入侵者就好像狂風暴雨,摧殘了高貴而柔弱的海棠,使人悲憤不禁。最後“回首”二句,以低迴哀婉的筆調傾吐了一個愛國志士對故國故君的無限眷戀:原來那繁華昇平、笙歌曼舞的故地,如今已是一派荒涼,再也不復往昔景象。這種沉重的分離之悲為這首詞塗上了一層濃濃的悽慘色彩,展現了一首祭奠南宋亡靈的沉痛的輓歌。

全詞寫出了作者對被擄北上的幼帝與太后的憐念,及痛悼南宋的滅亡,表達了詞人內心的傷感與無奈之情。

聞笛原文翻譯及賞析5

清溪半夜聞笛

唐代 李白

羌笛梅花引,吳溪隴水情。

寒山秋浦月,腸斷玉關聲。

譯文

羌笛聲聲吹起《梅花引》的曲子,卻讓人在這吳溪聽到隴頭流水般的傷情。

又使這月光下的秋浦寒山,響遍令人腸斷的邊關之聲。

註釋

羌笛:古代流行於西北地區的一種竹笛。原出於古羌族,故稱《梅花引》,古曲名。

吳溪:指清溪,古屬吳。

隴水:即《隴頭水》,古樂府橫吹曲。《樂府詩集》卷二十五《隴頭歌辭》:“隴頭流水,嗚聲嗚咽。遙望秦川,心肝斷絕。”

隴水情:“情”一作“清”。古代隴州有隴坡(在今陝西隴縣),山勢高峻,坡上有清水從四面下注。離家遊子行經此地唱出悲歌稱《隴頭流水歌》。

“寒山”句:此句宋蜀本注:“一作空山滿明月。”

玉關:玉門關,在今甘肅敦煌縣西北,李白常以玉門關形容去國離鄉的憂愁。

賞析

“羌笛梅花引,吳溪隴水情”以鋪敍的方式來描繪出一幅羌笛笛聲哀怨、隴頭流水幽咽的荒涼悽美畫。詩中荒涼壯麗與哀怨婉轉也是直接用羌笛吹出的。詩人夜半聞笛聲,或許笛子所奏的是《梅花引》之曲調,或許根本不是悲愁的曲調,但詩人聯想到悲愁的身世和處境,從而引發了悲愁之情。《隴頭歌》:“隴頭流水,鳴聲幽咽”,可見隴水之情乃是悲愁之情。李白《秋浦十七首》之第二首有“清溪非隴水,翻作斷腸流”之句,可見這裏的“清溪隴水情”乃是斷腸之情。

“寒山秋浦月,腸斷玉關聲。”此處的寒山當在秋浦,而玉關聲應該是使人腸斷的悲聲,因“春風不度玉門關”,亦表達出詩人常以玉門關形容去國離鄉的憂愁。月光、流水、笛聲、斷腸人便是構成這幅畫圖的基本元素。

從此詩可以看出羌笛已經和表現征戰之苦、思鄉之痛 的《從軍行》、《度關山》聯繫起來了,集中表現家國之思、思鄉之痛。這主要是因為羌笛多與出塞、關山、隴頭水等邊塞的地名相聯繫,而這些地名令人自然而然想起荒涼的邊關塞漠、流血廝殺的戰場、久戍邊疆未歸的將士。而詩歌的基調是低沉的、傷痛的。

創作背景

《清溪半夜聞笛》為李白天寶十三載(公元754年)遊秋浦(今安徽貴池)時所作。天寶十二載(公元753年),李白五十三歲。早春赴長安,想陳列濟世之策。陳策無果,迴天無計,於是離去。同年秋,李白南下安徽宣城。此後李白連續三年都在安徽宣城。

聞笛原文翻譯及賞析6

夜上受降城聞笛

回樂峯前沙似雪,受降城外月如霜。

不知何處吹蘆管,一夜徵人盡望鄉。

古詩簡介

《夜上受降城聞笛》是唐代詩人李益的代表作之一。全詩四句二十八字,抒寫了戍邊將士思念家鄉、懷念親人的感情。前二句寫月下邊塞的景色;三句寫聲音,聞見蘆管悲聲;四句寫心中感受,蘆笛聲牽動徵人回鄉之望。全詩把景色、聲音、感受融為一體,意境渾成,餘味無窮。

翻譯/譯文

回樂峯前的沙地白得像雪,受降城外的月色猶如秋霜。

不知何處吹起淒涼的蘆管,一夜間徵人個個眺望故鄉。

註釋

⑴受降城:唐初名將張仁願為了防禦突厥,在黃河以北築受降城,分東、中、西三城,都在今內蒙古自治區境內。另有一種説法是:公元646年(貞觀二十年),唐太宗親臨靈州接受突厥一部的投降,“受降城”之名即由此而來。

⑵回樂峯:唐代有回樂縣,靈州治所,在今寧夏回族自治區靈武縣西南。回樂峯即當地山峯。一作“回樂烽”:指回樂縣附近的烽火台。

⑷蘆管:笛子。一作“蘆笛”。

⑸徵人:戍邊的將士。盡:全。

賞析/鑑賞

這首詩寫得有色有聲有情。烽火台、沙漠、高城、月色,構成了徵人思鄉的典型環境;如泣如訴的笛聲更觸發起徵人無限的鄉思。全詩將詩情、畫意和音樂美熔於一爐,構成了幽邃的藝術境界。是一首抒寫戍邊將士鄉情的詩作,從多角度描繪了戍邊將士(包括吹笛人)濃烈的思鄉和滿心的哀愁之情。

詩的開頭兩句,寫登城時所見的月下景色。是觸發徵人鄉思的典型環境。一種置身邊地之感、懷念故鄉之情,隱隱地襲上了詩人的心頭,營造了一種寂寥,悽清的徵人鄉思的典型環境。淒涼幽怨的蘆笛聲,喚起了徵人思鄉之情。“不知何處吹蘆管,一夜徵人盡望鄉”,“不知”兩字寫出了徵人迷惘的心情,“盡”字又寫出了他們無一例外的不盡的鄉愁。

從全詩來看,前兩句寫的是色,第三句寫的是聲;末句抒心中所感,寫的是情。前三句都是為末句直接抒情作烘托、鋪墊。開頭由視覺形象引動綿綿鄉情,進而由聽覺形象把鄉思的暗流引向滔滔的感情的洪波。前三句已經蓄勢有餘,末句一般就用直抒寫出。李益卻蹊徑獨闢,讓滿孕之情在結尾處打個迴旋,用擬想中的徵人望鄉的鏡頭加以表現,使人感到句絕而意不絕,在戛然而止處仍然漾開一個又一個漣漪。這首詩藝術上的成功,就在於把詩中的景色、聲音、感情三者融合為一體,將詩情、畫意與音樂美熔於一爐,組成了一個完整的藝術整體,意境渾成,簡潔空靈,而又具有含藴不盡的特點。

聞笛原文翻譯及賞析7

原文:

回樂烽前沙似雪,受降城外月如霜。

不知何處吹蘆管,一夜徵人盡望鄉。

譯文

回樂烽前的沙地潔白似雪,受降城外的月色有如深秋白霜。

不知何處吹起淒涼的蘆管,惹得出徵的將士一夜都在思念家鄉。

註釋

受降城:唐初名將張仁願?為了防禦突厥,在黃河以北築受降城,分東、中、西三城,都在今內蒙古自治區境內。另有一種説法是:公元646年(貞觀二十年),唐太宗親臨靈州接受突厥一部的投降,“受降城”之名即由此而來。

回樂烽:烽火台名。在西受降城附近。一説當作“回樂峯”,山峯名,在回樂縣(今寧夏靈武西南)。

蘆管:笛子。一作“蘆笛”。

徵人:戍邊的將士。盡:全。

賞析:

這是一首抒寫戍邊將士鄉情的詩作。詩題中的受降城,是靈州治所回樂縣的別稱。在唐代,這裏是防禦突厥、吐蕃的前線。

詩的開頭兩句,寫登城時所見的月下景色。遠望回樂城東面數十里的丘陵上,聳立着一排烽火台。丘陵下是一片沙地,在月光的映照下,沙子象積雪一樣潔白而帶有寒意。近看,但見高城之外,天上地下滿是皎潔、淒冷的月色,有如秋霜那樣令人望而生寒。這如霜的月光和月下雪一般的沙漠,正是觸發徵人鄉思的典型環境。而一種置身邊地之感、懷念故鄉之情,隱隱地襲上了詩人的心頭。在這萬籟俱寂的靜夜裏,夜風送來了淒涼幽怨的蘆笛聲,更加喚起了徵人望鄉之情。“不知何處吹蘆管,一夜徵人盡望鄉”,“不知”兩字寫出了徵人迷惘的心情,“盡”字又寫出了他們無一例外的`不盡的鄉愁。

從全詩來看,前兩句寫的是色,第三句寫的是聲;末句抒心中所感,寫的是情。前三句都是為末句直接抒情作烘托、鋪墊。開頭由視覺形象引動綿綿鄉情,進而由聽覺形象把鄉思的暗流引向滔滔的感情的洪波。前三句已經蓄勢有餘,末句一般就用直抒寫出。李益卻蹊徑獨闢,讓滿孕之情在結尾處打個迴旋,用擬想中的徵人望鄉的鏡頭加以表現,使人感到句絕而意不絕,在夏然而止處仍然漾開一個又一個漣漪。這首詩藝術上的成功,就在於把詩中的景色、聲音、感情三者融合為一體,將詩情、畫意與音樂美熔於一爐,組成了一個完整的藝術整體,意境渾成,簡潔空靈,而又具有含藴不盡的特點。因而被譜入弦管,天下傳唱,成為中唐絕句中出色的名篇之一。

(陳志明)

聞笛原文翻譯及賞析8

曾絕朱纓吐錦茵,欲披荒草訪遺塵。

秋風忽灑西園淚,滿目山陽笛里人。

翻譯

馬燧就像楚莊王和丙吉那樣仁厚賢良,我撥開荒草前來尋訪這位先賢的遺蹟。

秋風中傳來的陣陣笛聲讓人留下淚水,此時的我不禁深深地懷念着先賢馬燧。

註釋

奉誠園:原是唐代中興名將馬燧(726—795)的園苑,在長安安邑坊內。

此詩題注:園,馬侍中故宅。“曾絕”

句:此句有兩處用典。一處為“絕朱纓”,用楚莊王典故。

披:分開。

遺塵:指前人行動所留的痕跡。

西園:東漢末年曹植所建,故址在今河北臨漳。當時曹植建西園和建安諸詩友宴遊。經亂,曾參會的劉楨重至感懷乃至潸然淚下。

山陽笛:晉向秀和嵇康、呂安友善,後嵇、呂皆被殺,向秀西歸過嵇康舊居,聽有人吹笛,聲嘹亮,因憶舊遊,作《思舊賦》,中有“經山陽之舊廬”。後成物是人非之典故。

賞析

馬燧立下戰功無數,但是詩人感懷的不是他的赫赫戰績,而是他的仁者之心。史載馬燧務勤教化,禁止橫徵暴斂,去除苛刻煩瑣;寬以待下,士眾臨陣“無不感慨用命,鬥必決死”。馬氏一生大節,追述起來,足成一書。但作者運用典故,只一句就把這意思靈活表達出來了。“絕纓”事出《戰國策》:楚莊王有一次夜宴羣臣,日暮酒酣,殿上燭滅,有人乘暗戲牽楚莊王所寵美人的衣裳,美人扯斷其冠纓(帽帶),以告王,命立即點燭,以便追查。楚莊王不欲因此處分人,遂命羣臣皆絕纓而後燃燭,使得難以識別出先絕纓的那個人來。後來吳軍攻楚,那個戲牽美人衣襟的人臨陣特別賣命。“吐茵”事出《漢書》:西漢丞相丙吉寬待屬吏,他的車伕嗜酒,有一次喝多了嘔吐在車上,弄髒了華麗的車墊(錦茵),左右的人想斥逐這個車伕,而丙吉認為不過弄髒一張車茵(席),不為大過,無須大驚小怪,不至於趕走他。此詩首句就是通過這兩個典型的故事,刻畫出一個目光遠大、胸次寬廣的人物形象。一句中實用兩事,語言極為凝鍊。

次句直陳追慕先賢的心情,“欲披荒草訪遺塵”,詠憑弔事兼寫出舊園遺址的荒涼。“朱纓”“錦茵”與“荒草”“遺塵”的對照,突出了一種今昔盛衰之感。

緊接着,後兩句寫詩人懷古傷今的悲痛,又用了兩個典故。“西園”系建安詩人在鄴城的宴遊之所,為曹植所建,後經喪亂,曾與其會的劉楨舊地重遊,感懷為詩云:“步出北門寺,遙望西苑園。乖人易感動,涕下與衿連。”“西園淚”即謂此。“山陽”(今河南修武)為魏晉之際竹林七賢舊遊之地,七賢中的嵇康被司馬氏殺害後,向秀重過其舊居,聽到鄰人吹笛,因而想到昔日遊宴之樂,作《思舊賦》。“山陽笛”即指此。用此二事寫物是人非之慨是很貼切的。但這兩句用典與前兩句有所不同,它是融合在寫景抒情之中的。秋風、園苑,是眼前景;聞笛、下淚,是眼前事。但謂之“山陽笛”、“西園淚”,就賦予笛、淚以特定感情內容,限制同時又豐富了詩意的內涵。三句的“忽”字值得玩味,“披荒草訪遺塵”,尚能自持,忽然灑淚,卻是“聞笛”的緣故。“聽鳴笛之慷慨兮,妙聲絕而復尋”(《思舊賦》),那如泣如訴的笛聲,一下把詩人推入向秀賦的意境,使他愴然涕下。所謂“山陽笛里人”,是向秀因聞笛而感傷懷念的逝者。《思舊賦》中還説:“惟(思念)古昔以懷人兮,心徘徊以躊躇。棟宇存而弗毀兮,形神逝其焉如(何往)”,正好借來作為“欲披荒草訪遺塵”到“滿目山陽笛里人”的註腳。但也不盡是懷舊而已,它包含一種不平之鳴,就是如沈德潛所説“傷馬氏以見德宗之薄”(《唐詩別裁》卷十九)。

如前所述,後兩句用典較虛(活),前兩句用典較實。其中道理,可用姜夔的“僻事實用,熟事虛用”(《白石道人詩説》)八字説明。僻事如用得太虛,則不易為人理會,故宜實用。“絕纓”“吐茵”之事,旁人罕用,就屬僻事之列。熟事如用得過實,則未免乏味,活用則耐人含咀。“山陽笛”為人所習用,就屬熟事之列。

與竇牟差不多同時代的詩人趙嘏有首《經汾陽舊宅》,詩云:“門前不改舊山河,破虜曾輕馬伏波。今日獨經歌舞地,古槐疏冷夕陽多。”是懷念唐朝中興元勛郭子儀之作,主題與竇牟這首《奉誠園聞笛》略近。兩詩對照,則趙詩見白描之工,而此詩擅用典之妙。

聞笛原文翻譯及賞析9

原文:

一為遷客去長沙,西望長安不見家。

黃鶴樓中吹玉笛,江城五月落梅花。

譯文

一旦成為被貶的官員,在去長沙的途中,西望長安,那裏在也沒有家了,此時的心情是何等地痛苦。一日與史郎中在黃鶴樓上對飲,忽然聽到一陣陣笛聲,笛子吹的是“梅花落”,江城五月,正是初夏暖熱季節,可一聽到淒涼的笛聲,頓感有一股寒意襲來,就象置身與梅花飄落的冬季一般。

註釋

《千家詩》中詩題又作:題北榭碑。

武漢別名“江城”即來自“江城五月落梅花”一句。

郎中:官名,為朝廷各部所屬的高級部員。

欽:當是史郎中名。一作“飲”。王琦《李太白全集》注本謂史欽,其生平不詳。

黃鶴樓:古蹟在今湖北武漢的長江邊上,今已在其址重建。

遷客:流遷或被貶到外地的官員。

去長沙:用漢代賈誼事。賈誼因受權臣讒毀,被貶為長沙王太傅,曾寫《吊屈原賦》以自傷。

江城:指江夏(今湖北武昌),因在長江、漢水濱,故稱江城。

落梅花:即《梅花落》,古代笛曲名。

賞析:

這是李白乾元元年(758)流放夜郎經過武昌時遊黃鶴樓所作。本詩寫遊黃鶴樓聽笛,抒發了詩人的遷謫之感和去國之情。西漢的賈誼,因指責時政,受到權臣的讒毀,貶官長沙。而李白也因永王李璘事件受到牽連,被加之以“附逆”的罪名流放夜郎。所以詩人引賈誼為同調。“一為遷客去長沙”,就是用賈誼的不幸來比喻自身的遭遇,流露了無辜受害的憤懣,也含有自我辯白之意。但政治上的打擊,並沒使詩人忘懷國事。在流放途中,他不禁“西望長安”,這裏有對往事的回憶,有對國運的關切和對朝廷的眷戀。然而,長安萬里迢迢,對遷謫之人是多麼遙遠,多麼隔膜啊!望而不見,不免感到惆悵。聽到黃鶴樓上吹奏《梅花落》的笛聲,感到格外淒涼,彷彿五月的江城落滿了梅花。

詩人巧借笛聲來渲染愁情。王琦注引郭茂倩《樂府詩集》此調題解雲:“《梅花落》本笛中曲也。”江城五月,正當初夏,當然是沒有梅花的,但由於《梅花落》笛曲吹得非常動聽,便彷彿看到了梅花滿天飄落的景象。梅花是寒冬開放的,景象雖美,卻不免給人以凜然生寒的感覺,這正是詩人冷落心情的寫照。同時使人聯想到鄒衍下獄、六月飛霜的歷史傳説。由樂聲聯想到音樂形象的表現手法,就是詩論家所説的“通感”。詩人由笛聲想到梅花,由聽覺訴諸視覺,通感交織,描繪出與冷落的心境相吻合的蒼涼景色,從而有力地烘托了去國懷鄉的悲愁情緒。所以《唐詩直解》評此詩“無限羈情笛裏吹來”,是很有見解的。清代的沈德潛説:“七言絕句以語近情遙、含吐不露為貴,隻眼前景,口頭語,而有弦外音,使人神遠,太白有焉。”(《唐詩別裁》卷二十)這首七言絕句,正是以“語近情遙、含吐不露”見長,使人從“吹玉笛”、“落梅花”這些眼前景、口頭語,聽到了詩人的弦外之音。

此外,這詩還好在其獨特的藝術結構。詩寫聽笛之感,卻並沒按聞笛生情的順序去寫,而是先有情而後聞笛。前半捕捉了“西望”的典型動作加以描寫,傳神地表達了懷念帝都之情和“望”而“不見”的愁苦。後半才點出聞笛,從笛聲化出“江城五月落梅花”的蒼涼景象,借景抒情,使前後情景相生,妙合無垠。(閻昭典)

聞笛原文翻譯及賞析10

原文:

夜上受降城聞笛

[唐代]李益

回樂峯前沙似雪,受降城外月如霜。(回樂峯一作:回樂烽)

不知何處吹蘆管,一夜徵人盡望鄉。

譯文及註釋:

譯文

回樂峯前的沙地潔白似雪,受降城外的月色有如深秋白霜。

不知何處吹起淒涼的蘆管,惹得出徵的將士一夜都在思念家鄉。

註釋

受降城:唐初名將張仁願?為了防禦突厥,在黃河以北築受降城,分東、中、西三城,都在今內蒙古自治區境內。另有一種説法是:公元646年(貞觀二十年),唐太宗親臨靈州接受突厥一部的投降,“受降城”之名即由此而來。

回樂峯:唐代有回樂縣?,靈州治所,在今寧夏回族自治區靈武縣西南。回樂峯即當地山峯。一作“回樂烽”:指回樂縣附近的烽火台。

城下:一作“城上”,一作“城外”。

蘆管:笛子。一作“蘆笛”。

徵人:戍邊的將士。盡:全。

賞析:

這是一首抒寫戍邊將士鄉情的詩作。這首詩最大的特點是藴藉含蓄,將所要抒發的感情藴涵在對景物和情態的描寫之中。詩的開頭兩句,寫登城時所見的月下景色。如霜的月光和月下雪一般的沙漠,正是觸發徵人鄉思的典型環境。環境的描寫之中現出人物的感受。在這萬籟俱寂的靜夜裏,夜風送來了淒涼幽怨的蘆笛聲,更加喚起了徵人望鄉之情。“一夜徵人盡望鄉”,不説思鄉,不説盼歸,而是以人物的情態行為展現其心理,寫出了人物不盡的鄉愁。

“回樂峯前沙似雪,受降城外月如霜。”描寫了一幅邊塞月夜的獨特景色.舉目遠眺,蜿蜒數十里的丘陵上聳立着座座高大的烽火台,烽火台下是一片無垠的沙漠,在月光的映照下如同積雪的荒原。近看,高城之外月光皎潔,如同深秋的寒霜。沙漠並非雪原,詩人偏説它“似雪”,月光並非秋霜,詩人偏説它“如霜”。詩人如此運筆,是為了借這寒氣襲人的景物來渲染心境的愁慘淒涼。正是這似雪的沙漠和如霜的月光使受降城之夜顯得格外空寂慘淡。也使詩人格外強烈地感受到置身邊塞絕域的孤獨,而生髮出思鄉情愫。

“不知何處吹蘆管,一夜徵人盡望鄉。”則正面寫情。在萬籟俱寂中,夜風送來嗚嗚咽咽的蘆笛聲。這笛聲使詩人想到:是哪座烽火台上的戍卒在借蘆笛聲傾訴那無盡的邊愁?那幽怨的笛聲又觸動了多少徵人的思鄉愁?在這漫長的邊塞之夜,他們一個個披衣而起,憂鬱的目光掠過似雪的沙漠,如霜的月地,久久凝視着遠方。“不知何處”,寫出了詩人月夜聞笛時的迷惘心情,映襯出夜景的空寥寂寞。“一夜”和“盡望”又道出徵人望鄉之情的深重和急切。

從全詩來看,前兩句寫的是色,第三句寫的是聲;末句抒心中所感,寫的是情。前三句都是為末句直接抒情作烘托、鋪墊。開頭由視覺形象引動綿綿鄉情,進而由聽覺形象把鄉思的暗流引向滔滔的感情的洪波。前三句已經蓄勢有餘,末句一般就用直抒寫出。李益卻蹊徑獨闢,讓滿孕之情在結尾處打個迴旋,用擬想中的徵人望鄉的鏡頭加以表現,使人感到句絕而意不絕,在戛然而止處仍然漾開一個又一個漣漪。這首詩藝術上的成功,就在於把詩中的景色、聲音、感情三者融合為一體,將詩情、畫意與音樂美熔於一爐,組成了一個完整的藝術整體,意境渾成,簡潔空靈,而又具有含藴不盡的特點。

這首詩語言優美,節奏平緩,寓情於景,以景寫情,寫出了徵人眼前之景,心中之情,感人肺腑。詩意婉曲深遠,讓人回味無窮。劉禹錫《和令孤相公言懷寄河中楊少尹》中提到李益,有“邊月空悲蘆管秋”句,即指此詩。可見此詩在當時已傳誦很廣。《唐詩紀事》説這首詩在當時便被度曲入畫。仔細體味全詩意境,的確也是譜歌作畫的佳品。因而被譜入弦管,天下傳唱,成為中唐絕句中出色的名篇之一。

聞笛原文翻譯及賞析11

原文:

岧嶢試一臨,虜騎附城陰。

不辨風塵色,安知天地心?

門開邊月近,戰苦陣雲深。

旦夕更樓上,遙聞橫笛音。

譯文:

當我登上城樓舉日遠眺,安慶緒的叛軍已經迫近城北。

與外界隔絕無法瞭解敵情,天意如何勝負難以預料。

營門外星月低垂,連續苦戰已被陣雲籠罩。

白天黑夜在這更樓上面,隱約可以聽到羌笛聲聲。

註釋:

岧(tiáo)嶢(yáo):形容山嶺高峻,這裏指屹立的城樓。

虜騎:指安慶緒的叛軍。

附:緊貼。

城陰:城北。

風塵色:指敵情。

天地心:古代迷信,以為一切(包括戰亂)都有上天安排。

賞析:

張巡於天寶中任真源縣令,安祿山叛亂時,起兵戡亂,先守雍丘,後與許遠共守睢陽(故城在今河南省商丘市南)。他們在異常艱難的情況下,親率將士浴血奮戰。這首詩即張巡在圍城中耳聽笛音、心懷激慨所寫成的一曲壯歌。首聯寫孤城被圍的緊張情形,頷聯描繪濃郁的戰鬥氣氛,頸聯寫戰士們頑強的戰鬥精神,尾聯則表現詩人忠貞不屈的崇高品格。詩人在詩中描述了戰鬥的激烈和形勢的險峻,表現了臨危不懼,視死如歸的浩然正氣。全詩語言洗煉,富有理性,沉鬱蒼涼。

首聯寫登城俯瞰所見。和通常的登城覽眺有別,作為守城的主帥,詩人的登臨自是為了俯察敵情,故第二句即書即日所見敵軍圍城情景。着一“附”字,逼真地描繪出圍城的叛軍緊貼着城下的危困之狀。詩人在守城後期與許遠分城而守,他所分守的北城與東城,正是敵軍的主攻方向,“虜騎附城陰”正顯示出叛軍密匝匝地緊緊圍住城北的態勢,既顯示出形勢的危急,也透露出一種責任感。

頷聯寫登臨所感。“風塵”承“虜騎”,“不識” “安知”,因果關係顯然。這是詩人堅守危城經年所獲得的深刻體驗認識和堅定信念。睢陽保衞戰是戰爭史上的一個奇蹟。詩人與許遠有兵六千八百人,而他們所抗擊的安史叛軍多達十三萬。從至德二載正月到十月,大小四百餘戰,累計殺敵十二萬。如此懸殊的兵力對比,如此巨大的戰績,如果主帥和將領沒有堅定的信念和傑出的才能,如果沒有廣大士兵、民眾的堅決支持,絕不可能支撐危局如此之久,更絕不可能取得如此巨大的戰績。這兩句詩,正是詩人作為守城的主帥,在長期艱苦的鬥爭中對“天地心”亦即天下民心向背所獲得的深刻感受體驗的藝術概括。它表達了一種堅定的信念,而用“風塵色”來借指戰爭,則戰塵瀰漫的慘淡之色可見;用“天地心”來借指民心向背,而天地之心與人心渾然一體。故兩句雖出以議論,卻毫無枯率之病,而是既生動形象,又沉着深刻;境界亦開闊舒展,毫無逼仄之感。

頸聯,遙應首聯而雙伸展頷聯進一步描繪睢陽守衞戰的戰略重任和戰鬥的艱苦情形。睢陽地處中原腹地,“營開”處本不會見“邊月”,但如今虜騎長驅直入,睢陽已成抗擊東線叛軍的“邊城”和主戰場,起着屏蔽江淮、保衞唐王朝生命線的重要戰略作用,故在作為軍中主帥的作者眼中,營門之外的月亮也就成了“邊月”。“近”字透露出邊塞氣氛的濃郁和守衞疆土的責任感。下句“戰苦陣雲深”則顯示了戰爭的長久、艱苦、慘烈和戰雲瀰漫層深的慘淡景象,“深”字同樣透露出詩人心情的深沉凝重。

尾聯點明登樓聞笛,暗暗透露出以上三聯所寫的情景都是在登樓聞笛的過程中展現的。如果説“虜騎”句和頸聯是寫登樓所見,頷聯是寫登樓所感,則尾聯便是寫登樓所聞;點出“橫笛”暗示系敵營胡兵所吹;説“旦夕”,則不只此日此夜,而是每天都能聽到。這旦夕傳來的胡兵吹笛聲渲染出一種四面楚歌的氣氛,“聞”中自有所感,但詩人卻只輕點即止,留下非常大的想象空間讓讀者自己體味。

詩作於睢陽保衞戰的後期,形勢已經非常危急,這從“虜騎附城陰” “戰苦陣雲深”等詩句中可以看出。但詩中卻流露出一種堅定的信念和鎮定從容的氣度,讓讀者絲毫感受不到危城將破時的悲傷絕望和驚惶失措,也沒有劍拔弩張之態,這正是詩人人格力量和儒將風度的體現。全詩的藝術感染力也集中表現在這一點上。

創作背景:

唐肅宗至德二年(公元757年)正月,安祿山之子安慶緒驅所部攻陽。守將許遠告急,詩人自寧陵引兵入睢陽,與許遠共守孤城。這首詩作於圍城中。

張巡:

張巡(708年—757年11月24日),字巡,蒲州河東(今山西永濟)人。(《新唐書》本傳載為鄧州南陽)。唐代中期名臣。唐玄宗開元末年,張巡中進士,歷任太子通事舍人、清河縣令、真源縣令。安史之亂時,起兵守雍丘,抵抗叛軍。至德二載(757年),安慶緒派部將尹子琦率軍十三萬南侵江淮屏障睢陽,張巡與許遠等數千人,在內無糧草、外無援兵的情況下死守睢陽,前後交戰四百餘次,使叛軍損失慘重,有效阻遏了叛軍南犯之勢,遮蔽了江淮地區,保障了唐朝東南的安全。終因糧草耗盡、士卒死傷殆盡而被俘遇害。後獲贈揚州大都督、鄧國公。唐宣宗大中二年(848年),張巡繪像凌煙閣。至明清時,得以從祀歷代帝王廟。

聞笛原文翻譯及賞析12

寒山吹笛喚春歸,遷客相看淚滿衣。

洞庭一夜無窮雁,不待天明盡北飛。

翻譯

在寒山吹着笛子呼喚春回大地,被謫遷的人彼此對望不禁淚濕衣。

晚上洞庭湖畔停宿的無數大雁,還沒等到天亮就都急切地往北飛。

註釋

寒山:地名,在今江蘇徐州市東南,是東晉以來淮泗流域的戰略要地,屢為戰場。

遷客:指遭貶斥放逐之人。作者此刻被貶謫,也屬“遷客”之列。

相看:一作“相逢”。

創作背景

這首《春夜聞笛》是詩人謫遷江淮時的思歸之作,具體創作時間不詳。從李益今存詩作可知他曾到過揚州,渡過淮河,經過盱眙(今安徽鳳陽東)。詩中“寒山”在今江蘇徐州市東南,是東晉以來淮泗流域戰略要地,屢為戰場。詩人自稱“遷客”,説明此詩是作者貶謫從軍南來時所作。

賞析

此詩詩旨主要不是寫士卒的鄉愁,而是發遷客的歸怨。

這首詩前二句寫聞笛。此時,春方至,山未青,夜猶寒,而軍中有人吹笛,彷彿是那羌笛淒厲地呼喚春歸大地,風光恰似塞外。這笛聲,這情景,激動士卒的鄉愁,更摧折着遷客,不禁悲傷流淚,渴望立即飛回北方中原的家鄉。於是,詩人想起那大雁北歸的傳説。每年秋天,大雁從北方飛到湖南衡山回雁峯棲息過冬。來年春天便飛回北方。後二句即用這個傳説。詩人十分理解大雁亟待春天一到就急切北飛的心情,也極其羨慕大雁只要等到春天便可北飛的自由,所以説“不待天明盡北飛”。與大雁相比,遷客卻即使等到了春天,仍然不能北歸。這裏藴含着遺憾和怨望:遷客的春光──朝廷的恩赦,還沒有隨着大自然的春季一同來到。

詩人以恍惚北方邊塞情調,實寫南謫遷客的怨望,起興別緻有味;又借大雁春來北飛,比託遷客欲歸不得,寄喻得體,手法委婉,頗有新意。而全詩構思巧妙,感情複雜,形象跳躍,針線緻密。題曰“春夜聞笛”,前二句卻似乎在寫春尚未歸,所以有人“吹笛喚春歸”,而遷客不勝其悲;後二句一轉,用回雁峯傳説,想象笛聲將春天喚來,一夜之間,大雁都北飛了。這一切都為笛聲所誘發,而春和夜是興寄所在,象徵着政治上的冷落遭遇和深切希望。在前、後二句之間,從眼前景物到想象傳説,從現實到希望,從寒山笛聲到遷客,到洞庭羣雁夜飛,在這一系列具體形象的疊現之中,動人地表現出詩人複雜的思想感情。它以人喚春歸始,而以雁盡北飛結,人留雁歸,春到大地而不暖人間,有不盡的怨望,含難言的惆悵。

王之渙《涼州詞》雲:“羌笛何須怨楊柳?春風不度玉門關。”這是盛唐邊塞詩的豪邁氣概。李益這首詩的主題思想其實相同,不過是説春風不到江南來。所以情調略似盛唐邊塞詩,但它多怨歎之情而少豪邁之氣,情調遜於王詩。然而委婉曲折之情,亦別具風致。這正是中唐詩歌的時代特點。

  • 文章版權屬於文章作者所有,轉載請註明 https://wenshudu.com/wenxuewenti/guji/4lxneo.html
專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