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文書都 >

文學文本 >對聯 >

春聯作文錦集9篇

春聯作文錦集9篇

在學習、工作乃至生活中,大家都經常看到作文的身影吧,作文是人們把記憶中所存儲的有關知識、經驗和思想用書面形式表達出來的記敍方式。相信寫作文是一個讓許多人都頭痛的問題,以下是小編為大家整理的春聯作文9篇,僅供參考,歡迎大家閲讀。

春聯作文錦集9篇

春聯作文 篇1

春節的時候,人們都穿着乾淨整潔的新衣服,你發現了嗎?家家户户的大門也穿上了紅彤彤“新衣服”——春聯。春聯在我的眼中是高雅、博才的象徵,着濃厚的含義。説到貼春聯,我更是喜歡,因為我喜歡兩隻手被春聯染得紅紅的。

今天是大年三十,我和爸爸、弟弟一起貼春聯,我不僅見識了一幅幅有着深刻含義的春聯,還知道了一些關於春聯的知識。

天快黑的時候,我們就開始準備貼春聯。“好多的春聯啊!”爸爸讓我先幫他們分類,我在那分類,爸爸一本正經的説:“來我給你們講講關於春聯的知識吧!”他接着説:“早在秦漢以前,我國民間每逢過年,有在大門的左右懸掛桃符的習俗。桃符就是用桃木做的兩塊大板,上面分別書寫上載説中的降鬼大神“神荼”和“鬱壘”的名字,用以驅鬼壓邪。這種習俗延續了一千多年,到了五代,人們才開始把聯語題在桃木板上代替了降鬼大神的名字。

在唐詩中有許多對聯,但對聯成為一種文學表現形式有這樣一個故事。公元964年春節前夕,後蜀主孟昶突然下了一道命令,要羣臣在“桃符板”上題寫對句,以試才華。可是,當羣臣們把對句寫好給孟昶過目時,孟昶都不滿意,於是他親手提筆,在“桃符板”上寫了:‘新年納餘慶,佳節號長春’。用紅紙寫春聯始於明朝。春聯的種類可多啦,有街門對、屋門對、大春條、短春聯。每一副春聯都有橫批和一個“福”字,還有斗方和隱蔽單貼、門心和抱柱。”爸爸得意揚揚地説完這些,機靈一動,又説,“就有你幫對聯找家吧!”我信心十足地説:“沒問題!”

春聯找家開始了,“上天言好事,下界保平安”肯定是貼在灶王爺旁的。“讀書破萬卷,落筆超羣英”。一定是書房聯“烹調應從儉,包涵莫鋪張”這是哪的呢?哦,是廚房的。“招財進寶”應貼在最顯眼的地方……沒過多久,我幫全部的春聯都找到家了。

今天貼春聯,真把快樂和知識都“一網打盡”呀!

春聯作文 篇2

俗話説:“小寒,大寒,準備過年”。過年家家户户貼春聯,是我國民間的一個習俗。春聯紅底黑字,喜氣洋洋,充滿節日的氣氛。

今天,陽光燦爛,風和日麗。我們在老師的帶領下來到台州客運總站,進行“新春送福”活動。寬敞明亮的客運總站大廳裏,站滿了準備回家的旅客。他們帶着對親人思念和團聚的迫切心情,提着大包小包,還有台州的土特產,海鮮和蜜桔。在排隊安檢進站。

我們拿着春聯和“福”字,懷着對旅客的美好祝願,像泥鰍一樣穿梭在人羣中。黃色的志願服和紅色的小記者帽顯得格外醒目。“您好,我是徐雨澤,祝您旅途愉快,新年快樂”,然後,我把一幅幅春聯送給了旅客,他們接過春聯連聲説:“謝謝!”。很快我就把春聯送完了。看到他們帶着我們的美好祝願,坐上了回家的客車,心裏非常開心。

車輛緩緩開出台州,我彷彿看到他們平安到達家鄉,親人們聞訊飛快地前來迎接。新年到了,門上貼着我送給他們的春聯“春歸大地千山暖,福滿乾坤萬木春”。在噼裏啪啦的鞭炮聲中迎接豬年的到來。這正是:爆竹聲中一歲除,春風送暖入屠蘇。千門萬户曈曈日,總把新桃換舊符。

春聯作文 篇3

“噼裏啪啦,噼裏啪啦……”

爆竹聲中一歲除,春風送暖入屠蘇。千門萬户曈曈日,總把新桃換舊符。又聽到了鞭炮的聲音,又想起了兒時的詩謠,爆竹聲中我們又長大了一歲。

春節大概是小夥伴們最喜歡的節日了吧,到這時候親朋好友們都放假了,大家都聚在一起聊天玩樂,討論過去發生的種種趣事。而我覺得春節最有趣的就是除夕前貼春聯了。

按我們那裏的習俗,貼春聯是在臘月二十九的下午。這一天的中午吃完飯後爸爸先用麪粉做一些漿糊用來貼春聯,和漿糊可是要講究分量和火候的,這個不是我能夠辦的了的,所以只能夠作壁上觀。

和完漿糊後我便把春聯都拿出來放到簸箕裏和爸爸出去貼。以往在貼春聯的時候都是爸爸爬上梯子,我在下面遞上春聯和漿糊,然後走遠些看春聯是否歪了,距離是否合適。那時候我處於好奇也想爬上去,但爸媽都生怕我摔着,所以我只能夠在下面打下手。現在我長大了,爸爸卻慢慢變老了,腿腳也已不如從前利索,擔心的人又變成了我。所以現在變成我爬上梯子貼春聯,爸爸在下面給我打下手。但爸爸卻不走遠去看我是否貼正當,爸爸只是緊緊的扶住梯子……這時我想到的是:爸爸並不在意春聯是不是貼歪了,他只關心自己的孩子是不是安全。這種關心無論我是個孩童或是已經長大,他只會默默的流淌在爸爸的血液中,默默的看着我關心我……

春聯貼到這裏我已經不再在意貼春聯的樂趣,只是默默的.享受着爸爸的關愛所帶來的温馨。我想春節的具體意義並不在於我們所做的有趣的事情,而是享受親人們在一起的温馨!

春聯作文 篇4

每逢過年,人們總是要大掃除、包餃子、切春聯、貼福字,今年春節也不例外。大年夜到了,我們全家也都忙活起來了。我的任務是與媽媽一起貼好春聯——“旭日臨門添百福,春風得意納千祥”。我們倆還特意準備上了一把米尺、一卷雙面膠、與一把剪刀呢!

去年貼在大門上的對聯被揭下後,留下了兩個淡淡的輪廓。站在門外,我拿起一張對聯就遞給了媽媽,指着門的左邊説:“媽媽,這幅‘旭日臨門添百福’就貼左邊吧!”媽媽愣了一下:“不對,‘旭日臨門添百福’是上聯,上聯不是應該在右邊麼?”“你怎麼就知道‘旭日臨門添百福’是上聯,‘春風得意納千祥’是下聯呢?”我不以為然。“傻瓜,你看,一個是‘千祥’,一個是‘百福’,自然是‘千祥’的程度更深,程度深的就是下聯了。”説罷,媽媽把這張對聯按在右邊那扇門上對着那輪廓比劃着,而我在她後面幫着看那張對聯有沒有擺歪:“再左邊一點;太過了,太過了;好,正好!”在我的糾正下,媽媽大約一分鐘後將這張對聯擺正了位置。媽媽按住了對聯,我幫着媽媽剪下幾段雙面膠貼上,總算是搞定了一張對聯了。為了讓貼好的春聯看上去更美觀、更對稱,我先把門關上,再把那把米尺架在了雙開門上,與第一副對聯對準了後,在左邊的那扇門上的與第一副對聯上面在一條直線上的地方把春聯另一半——“春風得意納千祥”貼了上去。這樣,貼這幅對聯的任務也終於算是大告成功啦!

陽光下,我與媽媽後退幾步,欣賞着這一副對聯,工整,而又美觀,我的內心中一股喜悦與自豪的感覺油然而生。願這新的一年正能如這幅對聯一般一帆風順,圓圓滿滿吧。

春聯作文 篇5

在中國,每個地區有不同的節日,每個節日有不同的習俗,多種多樣。我最喜歡春節貼對聯的習俗。

我從網上查閲了許多相關信息,春節貼春聯也是有技巧的!

貼對聯,中國傳統年俗。新春伊始,第一件事便是貼門神、對聯。每當大年三十日(或二十九),家家户户都紛紛上街購買春聯,有雅興者自己也鋪紙潑墨揮春,將宅子裏裏外外的門户裝點一新。寄託了中國勞動人民一種辟邪除災、迎祥納福的美好願望。

古時候的對聯,因為是從右向左書寫,所以上聯在門右邊。現在,由於書寫習慣從左向右,所以,也有把上聯貼在門左邊的。

究竟應貼在哪邊?要看橫批的書寫,如果橫批是從右向左書寫,上聯就應該貼在右邊,反之上聯則貼在左邊.另外,對聯除了對仗等要求外,一般應上仄下平,就是上聯結尾字的音調應該落上聲和去聲,下聯結尾字的音調應該落在平聲(陰平、陽平)。

然而有很多字讀音相似,所以貼對聯,其實有很多細節。

貼春聯,一般在除夕當天的中午貼,不要超過12點。貼春聯,要注意春聯的上、下聯,不要貼反了,要貼上橫批。春聯要貼在大門口,如果屋子裏要貼春聯,則每個屋子門框上都要貼上。

對聯簡單的文字形式能最直觀的體現出一個家對新的一年的美好希望。對聯體現我國語言魅力的獨特藝術形式,最早的對聯記載於三國時期,發展到如今。一副合格的對聯講究的是對仗工整,言簡意賅,平仄協調,是體現我國語言魅力的獨特藝術形式。貼對聯是過年日子裏必不可少的一個環節,也延伸出掛彩旗、貼福字、粘門神等,更加充滿年味的習俗。一副對聯,彰顯的是一個家庭的精氣,寄託的是一個家庭的希望。

貼春聯,有許多技巧和方法,在貼春聯時,我能學到好多知識,每一副春聯都有不同的寓意,各不相同,在貼春聯的同時,可以學習春聯中的寓意,寫法。

春聯作文 篇6

大年三十,因為這個學期我學了寫毛筆字,所以,我準備給我們家做一幅春聯,增加一些過年的氣息。

我先裁了兩張14×80釐米的紅紙做上聯和下聯,接着又裁了一張14×40釐米的紅紙做橫聯。然後,我拿出毛筆、硯台和墨汁。文房四寶都準備好了,但是春聯上寫些什麼內容好呢?嗯……最好能寫寫我新年的願望。我的願望是……噢,想出來了!我新年的願望是:多看看好書,還能經常跟爸爸媽媽出去旅遊。

但是,怎麼把這個意思變成對聯呢?我沒學過對對子,所以,只能求助於爸爸。爸爸聽了我的願望以後,就在紙上寫寫改改起來。幾分鐘後,爸爸説:“有了。上聯是:流連天下美景;下聯是:品讀人間好書。橫聯是:賞心悦目。怎麼樣?”爸爸似乎很自豪。“好,太好了!爸爸不愧是當年的同濟才子!”

接下來,我拿起毛筆,蘸上墨汁,準備寫對聯。但是,我轉念一想,我才剛剛學寫毛筆字,萬一一個字寫砸了,怎麼辦?豈不是前功盡棄嗎?還不如先在一張張的小白紙上寫好,再貼到紅紙上去!

對,説做就做。我拿起白紙、直尺和剪刀,沒多久就剪出了20個6×6釐米的正方形白紙。然後,我就開始在上面用毛筆寫字。雖然,有兩個字不是一次性成功,但是,重寫之後,馬上就寫好了。

“搞定!”16個字寫好之後,我拿出液體膠,把它們一一貼到了大紅紙上。然後,我又拿出了一盒水彩筆,準備在字的白底上畫一些鞭炮、元寶之類的小裝飾做襯托。可爸爸一見就急了,一把抓住我的手,説道:“這幅對聯已經很漂亮了,不要再畫蛇添足了!”可我還是堅持己見説:“不行,文字的底太白,白底太多,就沒有節日的氣氛了!”説完,我就用紅色的水彩筆塗塗畫畫起來。畫完之後,爸爸反過來表揚我:“對,這樣更有喜慶的氣氛!”

對聯寫好之後,在外婆的幫助下,我把對聯貼到大門上,又仔細地自我欣賞、陶醉了一遍,才依依不捨地關上門,回到了家裏。

第二天初一,一個叔叔來給爸爸拜年,看見了我家門口的春聯,問爸爸:“這是你寫的嗎?”“不!”爸爸自豪地答道:“這是我兒子寫的!”

春聯作文 篇7

今天,我和哥哥去樓下的車庫貼春聯。我們拿着用具就下樓了。來到車庫門前,我遞給哥哥膠水,哥哥先把膠水塗在車庫門旁邊的牆上,再拿着春聯往牆上貼。可是,大風把春聯吹得搖搖擺擺,我死死地抓住春聯不放,然後,我小心翼翼的把春聯貼在牆上。

下面就該貼“褔”了。這次我掌握了技巧,為了不讓“褔”字被吹得飄飄搖搖,我把“褔”字拿起來,放在胸的正前方。這次。“褔”就沒有被風吹得飄飄搖搖。

貼完春聯後,我和哥哥的手被凍得通紅通紅。再抬頭一看,然後車庫瞬間變得煥然一新。

我和哥哥回到家後,連用具都來不及收拾,就去暖手了。

春聯作文 篇8

今年的對聯就與往年不同。往年的對聯是爸爸買的,而今年的對聯是我自己一筆一畫寫的。我找出練習紙、紅紙和毛筆。我先在練習紙上寫了幾遍之後,就準備在紅紙上寫。我很緊張,就像十五隻吊桶打水——七上八下。爸爸安慰我説:“寫錯了也沒關係的,這是你第一次寫對聯,爸爸不會怪你的。”我聽了爸爸的話,心裏平靜了許多,但是我還是小心翼翼地拿起了筆,“起筆、運筆、收筆。”我心裏默唸着。我覺得我寫的字不太好看,歪歪扭扭的,看來,以後還要多加練習呀!可爸爸卻説:“不錯!不錯!”

我拿起橫幅,爸爸望着對聯,對我説:“你知道嗎?現在寫字的格式已經與古代不一樣了。以前是用毛筆豎着寫字的,寫在竹片上,不會印到手上。而現在是用鋼筆寫字,一不小心就會印到手上,所以現在才開始橫着寫字了。”我們就這樣邊聊邊合力把對聯貼好了。我們滿意地站在門前,開心地望着自己的成果。

春聯作文 篇9

往年過春節時,我總髮現,不少人家門上的“福”字都倒貼着。今年貼春聯,我“當家作主”,把鮮紅的“福”字堂堂正正地貼在我家的門上!

年三十那天,爸爸貼春聯,我當助手;奶媽邊包餃子,邊:兼任“我與爸爸的“顧問”。剛貼完門聯,“顧問”就提醒我們:“別忘了,“福”字倒着貼!”我問:“好好的“福”字,為什麼偏着倒着貼呢?”奶奶笑了:“小豪,你沒聽人家説”福倒(到)了”嗎?圖個吉利唄!”爸爸是個老好人,他邊抹漿糊邊説“漿糊話”:“倒着正着都是“福”,就聽老人家的……”説着,他拿起“福”字,就要倒着往門上貼,“慢!”我學着港台電視劇中人物的動作、腔調,攔住了爸爸,“待我向奶奶問個明白。”爸爸住了手,“行。聽誰的都是“福”。“怎麼不貼啦?”“顧問”粘着兩手面粉,遙控指揮,“貼,倒着貼!”我急了,嚷起來:“奶奶,您這是迷信!”“胡扯!”奶奶一翻眼,“大年小節的,小孩子家,不要亂説!貼,給我倒着貼……”只會“糊”的爸爸向我做了個鬼臉:“倒貼就倒貼……”

“慢找!”我攔住爸爸,急中生智,給奶奶來個將計就計,“奶奶,您想想:“福”倒着貼,不就是“福到頭”了嗎?我沒意見,反正“福到頭”不怎麼吉利。”“嗯?”奶奶一愣,連餃子都忘了捏了,自言自語道:“福到頭了,不就是沒有”福“了嗎?嗯……”“奶奶,”我乘機反守為攻,“這”福字朝上,全年順當;福字不歪,財源進來。您説,是倒貼……”“讓你當回家,作回主!”奶奶笑了,向我爸爸指揮手,“正貼,正貼……”

標籤: 春聯 錦集
  • 文章版權屬於文章作者所有,轉載請註明 https://wenshudu.com/wenxuewenti/duilian/lx0xl9.html
專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