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文書都 >

文學文本 >對聯 >

南方什麼時候貼春聯

南方什麼時候貼春聯

導語:今天是除夕,也是辭舊迎新的日子,家家户户都忙着貼春聯,包餃子,放鞭炮。以下小編為大家介紹南方什麼時候貼春聯文章,歡迎大家閲讀參考!

南方什麼時候貼春聯

南方什麼時候貼春聯

貼春聯福字最好是除夕早上6點到中午12點之間,把舊春聯撕破,表示破除不好的運,有除舊佈新的意思。

張貼的順序是:從外面向裏貼,先貼抬頭福,再貼門福,最後才能貼倒福。意味着一年的福氣都要從外面流進來。且由大門開始從外到裏的福字先大後小。

“福“字,在過去指”福氣“、”福運“。”福字“分正福、倒福和各類小”福字“。根據”福字“的大小,該貼在什麼地方也是有講究的。

1、貼春聯的寓意

年關將至,有着許許多多的過年習俗。貼春聯就是其中之一。喜慶的大紅春聯是對聯的一種,在春節時張貼,故名春聯。春聯的來源其一是桃符。最初人們用以避邪,後來畫門神像木刻人形應掛在門旁於桃木上,再簡化為在桃木板上題寫門神名字。春聯的另一來源是春貼,古人在立春日多貼“宜春”二字,後漸漸發展為春聯,表達了漢族勞動人民一種辟邪除災、迎祥納福的美好願望。 春聯俗稱“門對”、“春貼”、“對聯”、“對子”,雅稱“楹聯”。

2、春聯的貼法是怎樣的

2.1、貼橫批

古人書寫順序是從右至左,現在很多橫批人已經不按過去的書寫方式了,也有從左向右書寫的。所以,主要看橫聯。從面對大門的方向看:如果橫聯是從左向右的現代寫法。如果正規的.話應該按照古代的寫法!即從右往左書寫!

2.2、上下聯

根據橫批的順序確定上聯的方向,再貼上下聯。現在貼在大門上的春聯一般稱為門聯,貼在里門(二門)上的稱為重門聯。很多家庭現在都安裝了防盜門,此時張貼對聯直接把上下聯掛在防盜門上即可,如果貼在周邊的牆上,反而顯得不夠工整。

3、春聯的起源

春聯也叫門對、春貼、對聯、對子、桃符等,它以工整、對偶、簡潔、精巧的文字描繪時代背景,抒發美好願望,是我國特有的文學形式。每逢春節,無論城市還是農村,家家户户都要精選一幅大紅春聯貼於門上,為節日增加喜慶氣氛。

每逢春節,中國民間家家要貼春聯。春聯的起源還要從桃符説起。古代傳説東海度朔山有大桃樹,桃樹下有神荼、鬱櫑二神,主管萬鬼。如遇作祟的鬼,他們就把它捆起來喂老虎。後來,中國民間在春節的時候,為驅避鬼怪,便在桃木板上畫上這兩個神像,這就是桃符。到了五代,蜀主孟昶親自在桃符上題了“新年納餘慶,佳節賀長春”一聯,一般人都把它看做是最早的春聯。到了宋代,春節貼對聯已經成為一種風俗了。王安石詩中就寫過:“千門萬户瞳瞳日,總把新桃換舊符。”用紅紙書寫春聯始於明朝。

春節的習俗有哪些

1、大掃除

“臘月二十四,撣塵掃房子”,據《呂氏春秋》記載,我國在堯舜時代就有春節掃塵的風俗。按民間的説法:因“塵”與“陳”諧音,新春掃塵有“除陳布新”的涵義,其用意是要把一切窮運、晦氣統統掃出門。這一習俗寄託着人們破舊立新的願望和辭舊迎新的祈求。每逢春節來臨,家家户户都要打掃環境,清洗各種器具,拆洗被褥窗簾,灑掃六閭庭院,撣拂塵垢蛛網,疏浚明渠暗溝。到處洋溢着歡歡喜喜搞衞生、乾乾淨淨迎新春的歡樂氣氛。

2、貼春聯

春聯亦名“門對”、“春帖”,是對聯的一種,因在春節時張貼,故名。春聯的一個源頭是桃符。最初人們以桃木刻人形掛在門旁以避邪,後來畫門神像於桃木上,再簡化為在桃木板上題寫門神名字。

3、貼福字

在貼春聯的同時,一些人家要在屋門上、牆壁上、門楣上貼上大大小小的“福”字。春節貼“福”字,是我國民間由來已久的風俗。“福”字指福氣、福運,寄託了人們對幸福生活的嚮往,對美好未來的祝願。

春節期間傳統禁忌有哪些

1、忌吵架生氣

吵架生氣則破財,會影響一整年的財運。家和才能萬事興,特別是男人不要主動和女人吵架,因為女人是家財。

2、忌悲傷哭泣

悲傷哭泣預示災難,這是一種非常不吉的預兆,會給未來帶來黴運。

3、忌打罵孩子

春節期間打罵孩子非常不好,影響一家人的運勢。

4、忌討債借錢

不論討債還是借錢,都預示一年財運不好,倒黴破財。

5、忌説喪氣話

不能説喪氣話、倒黴話、悲觀的話,好的不靈壞的靈。有的人很悲觀,有事沒事就咒自己,説自己命苦、活的失敗等等,這種話春節期間千萬不能亂講。

6、忌亂吃藥

特別是大年初一別亂吃藥,否則預示一年都會生病吃藥。

【拓展閲讀】

過年貼春聯是中國人的習俗。小年以後,春聯陸續上市,紅紅火火的春聯增加了年味,成了春節市場一道亮麗的風景線。看此情景,我會想起春聯有關的往事。

小時候老人就告訴我們,春聯一般都是年三十早上貼的。貼春聯就是封門的意思,不讓惡鬼進來,保證全家幸福。並説舊社會欠賬多無力償還的人,臘月25—26早早就貼上了春聯,要賬人見封門了,就不能要賬了。這個説法我長大了有些將信將疑。《白毛女》唱詞中“門神門神扛大刀,大鬼小鬼進不來”印證了這種説法的正確,但黃世仁三十晚間到楊白勞家裏逼債,搶走喜兒,逼死楊白勞就令我對這話懷疑。

可能小時候在農村的緣故,農村慣用的春聯至今記憶猶新。炕牆貼得是“人丁興旺”,雞窩貼得是“金雞滿架”,豬圈貼得是“肥豬滿圈”,糧倉貼得是“連年有餘”,應大門口一般要現豎立一塊木板,貼上“出門見喜”。一進房間映入眼簾是一個長聯,寫的是“宜入新春樂,財神家中坐,金子堆成堆,元寶垛一垛,人財兩旺好,老少齊安樂,大吉大利”。所有門一般貼的都是大吉大富的春聯。多年來沒有變化,想必現在也是這樣啊!

也聽長輩説過這樣的笑話。50年代解放初期,農村很多人是文盲,有的全家沒有一人識字。大多數人家的春聯是自己買紅紙,找就近讀書人給寫。我的長輩曾經幫助一位大山的親戚寫春聯。寫完後,反覆告訴每幅對聯的貼處,讓其一定記住。可春節拜年時候,還是發現了問題,他將“肥豬滿圈”貼到了炕牆,將“人丁興旺”貼到豬圈,成為了笑話。

90年代初我還聽過這樣一個故事。一主管企業局從鄉鎮調進一名局長。局長致富有方,到位演講的主題就是讓大家的儘快富起來。臨近春節,局辦公室主任讓其下屬到市場去買春聯。下屬問主任選擇啥內容的春聯,辦公室主任想想説,新領導喜歡致富,一定要買紅火致富的大春聯。下屬按照此意見買了一幅大的發財致富的春聯貼在局機關的大門上。辦公室主任十分愜意,感覺一定能達到領導滿意。不料春節後召開的機關大會上,局長就開玩笑的説,我到上級、同級部門辦事,人家貼得春聯都是如何圍繞職能做好工作,我們倒好,貼大富大貴的春聯,我們是機關不是商鋪住家啊?辦公室好好想想,這是什麼水平?説的辦公室主任臉紅脖子粗。

貼錯了春聯、選擇不適合春聯當今可能再不會有了。時代的進步,文化的發展,春聯變得豐富多彩。就內容而言,有和睦平安幸福的百姓春聯;有的年年發財經商做買賣的春聯;有效益年年增高的企業春聯;有做好職能工作的機關春聯。就樣式説來,有大幅的機關商鋪用的,有適合住家用的;字體字色也多種多樣,行書楷書、金色墨色應有盡有。特殊需要的春聯還可以提前到商家定製。網絡普及以後,網上的春聯多種多樣,詞句優美,適合不同的人羣,可以隨意挑選。

春聯無論如何變化,歡樂、幸福、祥和的主題始終沒有變。春聯,造就了節日的氣氛,彰顯了人們紅紅火火的日子。它就像臘月雪地裏綻開的紅梅,迎接新春的到來,送給人們温馨和祝福!

  • 文章版權屬於文章作者所有,轉載請註明 https://wenshudu.com/wenxuewenti/duilian/2r9k3x.html
專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