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文書都 >

文化作文 >藝術作文 >

【精品】藝術的作文彙總9篇

【精品】藝術的作文彙總9篇

在日常學習、工作或生活中,大家總少不了接觸作文吧,作文是人們把記憶中所存儲的有關知識、經驗和思想用書面形式表達出來的記敍方式。你知道作文怎樣寫才規範嗎?下面是小編精心整理的藝術的作文9篇,僅供參考,希望能夠幫助到大家。

【精品】藝術的作文彙總9篇

藝術的作文 篇1

星期六,大家剛坐好準備上課,便見趙老師提着一包餅乾走進來。同學們議論紛紛,有的説趙老師沒吃中午飯,有的問趙老師買餅乾幹什麼。趙老師在黑板上寫下了五個大字:咬出的藝術。同學們一看見這五個大字,便恍然大悟。果然,今天的遊戲是咬餅乾。

趙老師一聲令下,第一輪遊戲便開始了。我們各自咬個自的餅乾,誰也沒顧誰。只有我在三分鐘中擠出一點時間,看了他們。只見他們咬的都是歪瓜裂棗,我必勝無疑。果然,我用一個十字打敗了他們的失敗作品,獲得了第一。於是,我緊張的看着下面的比賽。經過了前幾輪的比賽,決賽選手定了下來。趙老師給了我們一分鐘的思考時間。我左思右想,不知道要做什麼。忽然,我看見了最後邊的牆上有許多花,我便有了主意。一分鐘過去了,決賽終於開始了。我用門牙不停地磨餅乾,好像一隻老鼠正在磨牙。好不容易磨出了六個小小的缺口,我才發現自己滿身都是餅乾屑。所謂:福無雙至,禍不單行,因為我磨得太用力了,所以牙齦開始痛了起來。

這時,台下又喊了起來:“五、四、三、二、一,時間到!”我心中很緊張,但當我看了旁邊兩位的作品時,這些緊張飛到了九霄雲外。原來,我左邊的同學想咬一個熱帶魚,可是他把尾巴咬掉了,只剩一個三角。而右邊的那位則更神奇,咬得像狗骨頭一樣,應該是一個失敗的作品。果然,我勝利了。我美滋滋的吃着餅乾,心裏想:“原來咬也能咬出藝術啊!”

藝術的作文 篇2

舊版《西遊記》總導演楊潔的去世掀起一股熱烈的懷舊風。有人追憶童年的假期“標配”——《西遊記》、汽水、電風扇;也有人懷念劇中經典人物形象;還有人反思當下影視業的繁華與浮躁。確實,經典不可複製,但真正的藝術需要去浮躁化。

不可否認《西遊記》確實是好幾代人童年的回憶。在那個年代,沒有華麗的服裝,炫酷的特效,甚至缺乏演員,但憑着這些藝術家的熱忱、敬業和對藝術的追求成就了一代經典。毋庸置疑的是那時候的藝術純粹的,沒有浮躁,唯有熱愛,這才是藝術最好的呈現。

反觀當下的影視界,到處都是俊男靚女的噱頭,滿眼盡是披着浮華外表的“粗製濫造”。每每一部作品登陸熒屏,毫不留情地説全是靠着大牌明星撐起一整部寡而無味的“腦殘劇”。劇中的人敷衍了事,劇外的人也樂呵得開心。為何當下影視稀出珍品而爛片卻大行其道?説到底是從業人員內心的浮躁,失去了對藝術的熱忱,增添了對名利的嚮往。在一味地追求商業化的過程中,逐漸丟失了創作藝術中最重要的熱忱。

畢竟在追名逐利的比賽中“輕裝上陣”才能“高產多產”,數量蹭蹭往上升,質量便只能嘩嘩往下掉。但是又有誰會在乎呢?只管賺個盆滿缽滿就好了。幾乎所有的人都認為藝術是無價的,但現實卻是大家都忙着從“藝術”的身上撈錢。在這個貌似可以一步登天的圈子裏,藝術已經蒙塵,再無昔日絢爛的色彩。

也許有人會説,其實現在的影視人中也不乏追求真正藝術的,我們也在創作經典。確實,繁華浮躁中總會有些人在默默前行,也總有人在追求藝術的路上奮鬥不息。但我認為點亮藝術的光輝需要全社會的努力,改變當下影視圈的浮躁現象才是當務之急,因為真正的藝術容不得半點浮躁。

經典不只是供人致敬的,我們更應該從經典中學習,學習如何尊重藝術,學會如何熱愛藝術,學會如何追求藝術。我想,不僅僅是影視人,就是作為社會普通一員的我們,也應當保留對藝術的嚮往,提高鑑賞能力,從根源上對爛片説“不”!用自己的行動拒絕浮躁的藝術形式。從社會的'角度來説,更應當傾全力消除“拍爛片也能賺大錢”的不良現象,提升人民的審美能力,讓大家能夠享受完美的藝術盛宴。

藝術永遠是純粹的,浮躁不能追求到真正的藝術。唯有熱忱才能成就經典,只有去浮躁化的藝術才值得品味。

藝術的作文 篇3

辯論場上,既有風度翩翩、文質彬彬之儒雅,又有巨刃摩天、鯨魚碧海之氣勢。但在激烈的交鋒之下,仔細推敲,卻又有一番規律可尋。以下想從幾對關係入手結合幾年辯論訓練。比賽的實踐,談些個人認識。

一、賽前準備與臨場反應為什麼大家都最喜歡看自由辯論呢?

因為有針尖對麥芒的對抗,有幽默詼諧的機智。但是,一場精彩的比賽,既要有相當的理論深度又要表現揮灑自如的風度,完全寄希望於臨場的急中生智,恐怕難以兩全其美。

就以西安交大對初賽題目“足球比賽引進電腦裁判利大於弊”的準備工作為例。為了做到以一名專業人士兼球迷的水平和熱情夾討論該題,我們不但邀請兩位省級、國家級足球裁判進行知識講座,並且蒐集到了國際足協最新頒佈的足球競賽規則,以及歷年世界盃的綜合報道,90年世界盃的比賽錄象,甚至組織大家去現場觀看了一次中國足球甲B的比賽,也許,正是那人聲鼎沸的綠茵場給我們以辯場上的氣勢如虹:也許,就是在那裏使我們更為接近一個真正的球迷。其它兩場比賽的備戰工作與此類似,而高科技的工具一一互聯網絡也為我們蒐集信息插上了光速的翅膀,兩者的關係用一句話就能概括:厚積薄發才能遊刃有餘,而朱熹“向來枉費推移力,此日中流自在行”説的也是這樣的關係。}

二、思想與語言

辯論中的思想指的是理論、邏輯、觀點。我們評價一場辯論賽有思想深度,無非是側重於理論的深刻與恰當運用,邏輯的嚴密與推理流暢,觀點的鮮明與言之有物。辯論是一個雙向的互動過程,不但要求辯手“説者有心”,更需要他們能激發觀眾“聽者有意”。這就需要處理好思與言的關係。思之不深,不足以服人:言之不文,不足以動人。深刻的思想,應當與生動形象、平實曉暢的語言相結合,才能真正獲得評委與觀眾發自心底的認同。所以在我們的訓練中, 曾有“一箇中心,兩個基本點”的説法,即:以評委和觀眾為中心。在思的方面,堅持正大光明、嚴密包容的理論建構;在言的方面,堅持生動輕鬆。明白流暢的語言風格。

辯論賽一直都以關注生活變化為宗旨,那麼我們的辯風是不是也應該“積極求實,不務空言”呢?“言之有文”才能贏得接受者的贊同,“明理即辯”才能提高辯論賽的水準。

三、前推與後歸方法

按照餘秋雨先生的説法,辯論賽是將一個題目拉到兩個極端來討論,而題目的真理性卻恰恰在兩者之間。這就使得前推與後歸的邏輯方法在辯論中有了先天的適用性。

何謂前推法?是指對一個觀點、一種理論,進行追本溯源的考察,推究它們成立的前提預設是否正確,若有疑問,則繼續上溯,所以哲學中有一句話叫“時刻反思你的終極預設”。採用此法,往往能從對方看似無懈可擊的理論中發現前提假設的凝點,從而開闢出有利於己方、柳暗花明的新天地。

而何謂後歸法?即通常所説的“歸謬法”,看看對方的推理方法與結論如果發展下去或應用到其它方面,會推導出什麼樣的荒謬結果。這種邏輯推理方法的具體例子,有很多書上曾經介紹這裏不再多説。《孫子兵法》雲:“夫戰者,以正合,以奇勝,”如果我們在辯論賽中,對這兩種方法善加利用,往往就能產生“出奇制勝”之效。

四,求同與求異思維

辯論中的求同思維,指的是善於發現對方論證中與我方相似的觀點,並在適當的時候一語道破,從而將對方的論證化歸為我方所有。這樣不但使對方先前的優勢盡失,而且能充分體現我方立論的全面性與包容性,這樣才稱得上“超對抗”的高明辯論。

而求異思維,是指對於辯題中或與題目相關的概念與關鍵名詞保持高度的警覺,一旦發現對方出現概念的混淆與含糊不清,立刻敏鋭地指出對方的錯誤,這樣一來會打亂對方陣腳,二來將辯論的主動權操於我手,三來可體現我方審題的嚴謹與周全。一個具備了良好求同與求異思維的辯手,才能在場上既不失寬容大度的胸襟,又兼有明察秋毫之機敏。

五、聯想與想象思維

一場精彩的辯論,不但要有深度,還要有廣度,辯論題目所涉及的範圍,不見得每一位觀眾都有所瞭解。怎樣才能讓一個題目、理論軟化到可感可觸的程度,從而使接受者覺得與自己息息相關呢?這就需要辯手能靈活運用“由此及彼”的聯想思維,也就是要用舊經驗解釋新事物,通過引發多方面的聯想,產生許多熟悉的意象,從而使辯論更貼近人們的生活體驗,正如宋詞中所言:“記得綠羅裙,處處憐芳草”。

而想象思維就是通過對未來或過去的大膽假設,構造出一幅出乎意料之外,卻又在情理之中的全新場景,從一個意想不到的角度,給人以啟迪、震撼。運用得當,辯手就能以思維的創造性引觀眾“撫四海於一瞬”,以想象的力量使大家“會萬物於眼前”,具有不可比擬的“高空打擊力”。我校99年國際大專辯論會自由人譚琦,在賽前的訓練中曾有兩段結辯辯詞,可以引為例證,也許我們從中會有一些體會。

“……當一位白髮老人徘徊在十字街頭時,我們每一個人都應該伸出手幫助他,我們每個人的關懷,老人都需要。但他最需要的,是那一隻從小到大都被他握在掌心,從稚嫩變得成熟的手。因為這隻手,老人最熟悉;因為這隻手,能帶他回家(緩慢深沉地説)。”

藝術的作文 篇4

一個陽光燦爛的下午,小鳥在草地上跳舞;小草在土地上唱歌;小花把自己最好的面容展現出來, 迎接很多老師和我們一起上一堂有趣的藝術課。

我們穿着美麗的校服,佩戴着鮮豔的紅領巾,邁着歡快的步伐向禮堂走去。當我們一進到禮堂的大門,就看見很多來自不同學校的老師,用熱烈的掌聲歡迎我們。我們都非常緊張,直到漂亮的陳老師來到舞台上,我們才平復緊張的心情。這時陳老師向我們問好,我也提起裙子像一名淑女一樣的向陳老師問好。

熱鬧的藝術課馬上就要上演了,陳老師先叫我們打節奏,我們時而神氣的跺腳;時而用力的拍手;時而輕輕的拍肩膀。陳老師走下舞台示意我們跟各自的舞伴擊掌。音樂響起來了,我們的“篝火”晚會開始了!我們優雅的走向台下的老師,邀請老師們參與到我們的隊伍裏面,我們一起手牽手,圍成一個大圓圈,跟着音樂的節奏,和老師們翩翩起舞。我們唱啊,跳啊,多麼的快樂啊!

這是一節熱鬧的藝術課!

藝術的作文 篇5

我家的一個櫃子裏藏着兩個具有藝術價值的陶瓷,它們兩個來頭可不小,都有收藏證書呢!爸爸超級喜歡陶瓷,有得時候把陶瓷當做自己的孩子一樣,所以呀,那兩個陶瓷就一直被“關”在櫃子裏,爸爸根本捨不得用,生怕被摔破了。要説我最喜歡的陶瓷只能是龍泉青瓷。

青瓷之美,肯定是龍泉。龍泉青瓷始於三國兩晉,興於北宋,盛於南宋,是中國國制瓷史上一顆璀璨的明珠。有着“質如玉、亮如鏡、聲如磬”的美譽。龍泉青瓷不僅是皇宮的貢品,而且是中國國對外經濟、文化交流的世界性商品。它以古樸典雅的造型,渾厚如玉的釉色著稱在民間,是我國製造陶瓷歷史最久,最大的一個瓷窯的地方。 青瓷以瓷質細膩,線條明快流暢、造型端莊渾樸、色澤純潔而斑斕著稱於世。不愧為瓷中之寶,珍奇名貴。龍泉窯的青瓷技藝推動了各地瓷窯的發展,從南宋至明代,福建、廣東沿海和江西一帶的瓷窯紛紛燒造出類似龍泉青瓷的產品。這套精美的茶具,特別像一個温馨的家庭,這個茶壺上面的圖畫非常簡單,但看起來,卻有藝術的美。上面的只有一片葉子,旁邊一根凸出來的竹根,它的茶柄那真是非常的有趣,是一根細細長長的竹子,只不過是彎的,竹子一節一節凸出來的地方,都做得非常精緻。這個大茶壺就是媽媽,而四個小茶杯就是孩子了。這個陶瓷的藝術真是非同凡響啊!

我覺得這套茶具是相當的漂亮,因此我更愛這套茶具了。這就是藝術的魅力。

藝術的作文 篇6

很多人都認為藝術是離我們很遙遠的東西,其實並不是,只要你善於觀察,你會發現身邊的藝術無處不在。

我最開始的愛好,是繪畫。那時,我可以算是熱鍋上的螞蟻,學什麼都不會,連最基本的描線,也描得歪歪扭扭的,我有時都會為自己的成果感到羞恥。

當我開始畫第一隻動物——小豬時。我一筆一劃得,像寫字一樣得,認真的畫。失敗便是成功之母,我成功得將這幅畫交給老師,老師細心得給我點評,説我進步了許多,我心裏感動了欣慰。

慢慢的,我開始喜歡上了繪畫,只要是有課餘時間,我都會拿起筆和紙,認真細緻得畫起畫來,可以話白雲,可以畫小草,可以畫各種物品,也可以畫自己。不知道是什麼力量激勵着我,在學校評選的繪畫獎時我獲得了成功。

看吧,身邊的藝術就是這麼簡單。

藝術的作文 篇7

天氣轉暖,早就計劃要出去走走,又是一個陽光明媚的週末,和朋友一起來到了石家莊井陘縣的王雲山藝術館。

王雲山藝術館位於石家莊井陘縣的靜港濕地上的北防口村,北防口村因為處於濕地,素有井陘縣的“魚米之鄉”之稱,據説北防口村始建於漢代,距今已有上千年的歷史了,是一個名副其實的千年古村。或許是因為這裏積澱了千年的靈氣,村子裏人才輩出,文武並舉。

當代著名書畫家,作家詩人王雲山1938年出生於河北井陘縣,是北防口村的驕傲。他師承國畫大師齊白石弟子何景伍先生,作品起初以山水花鳥為主,後來專攻梅花。他畫的梅花作品用墨濃重、氣勢宏大,意境幽遠,形成了自己獨特風格。他的畫被人稱為超越前人之手法,構成了鐵氣、傲氣、骨氣、霸氣的浩瀚之氣的力作。他的梅花作品千變萬化、風格鮮明,自成一家。

想當初,藝術館舉辦開館儀式時,王雲山書畫展也同期舉行,吸引了河北及省外書畫界名流二百餘人前來參觀,好不熱鬧。現在館裏沒有多少人,卻更顯出環境之清幽淡雅。一時間,我們都被王雲山先生這蒼勁古樸、大氣磅礴的梅花所震撼,不少人評價説,王雲山先生的畫,自成一家,氣度非凡,乃當代一絕。心中暗自讚歎,真不愧是一代梅王啊。

王雲山藝術館建在井陘礦區北防口村,是一座很雅緻的建築,對門三面都是二層中式樓館,飛檐青瓦,雕樑畫棟,四面廊橋相連,避雨遮陽,院中十字甬道分隔蕙圃,廊陳奇石古玩,濃濃的藝術氛圍。藝術館隱在四面環繞的羣山之中朱門青瓦,讓人眼前一亮,如入仙境一般。不由不由得感歎,景美畫更美。

除了王雲山老先生外,這裏還有許多著名的民間畫家,當真是人傑地靈的寶地啊。

藝術的作文 篇8

我和許多女孩子一樣,嚮往自由的生活,但在這個願望不能實現之前,我先投入到音樂的懷抱之中了。

音樂----是我吐露心聲的知己。

你可能會想,我喜歡的是兒童類幼稚的歌曲,但並不是這樣,我喜愛的是流行音樂。對,我確實喜歡它。它是我的知己,在我無助之時,在我煩惱之時,唯有它能替我“排憂解難”,讓我體會到了有一個知己的快樂,和我分享快樂與憂傷的感受。我喜愛唱歌。

音樂----展示真實的一面。

在大人看來,流行音樂甚至是“不治之症”,都預防孩子去感受這些動聽的音樂,怕孩子陷進去。當然,家長的愛子之心我們都明白,但也不能做得太絕情了,我們也有自己的愛好。我媽媽就是這樣,時刻盯着我。但我還是喜愛唱歌。

那天,作業並不多,回到家後半個多小時我就把作業做完了。本以為可以休息了,順便還能聽一會我盼望已久的音樂,哪知道媽媽還要讓我做一本特難的《百科知識與常識》。我不耐煩了,偷偷地從小櫃子利拿出新買的MP4,開始沉醉在音樂之中。沒想到,媽媽竟然有“火眼金睛”。她突然把門撞開,怒視着我,衝着我喊:“就知道唱歌,你不知道做別的了嗎?”這可把我嚇壞了,我只好乖乖認錯。這件事就這麼不告而終了。

因為是自學唱歌的,所以我對音樂有着情有獨鍾的感覺。學起來也就特別快,不過現在回想起來,我學歌也有三年多了。

唱,真的樂趣無窮,是它讓我學會領悟人生。舞動音樂,舞出自我!

藝術的作文 篇9

藝術,可能是一首歌、一幅畫、一種花、一次展覽……有藝術的地方就有美。生活不是缺少美而是缺少一雙善於發現美的眼睛。

假日我跟父母一起做了一次有遊歷,一次視角的震撼。這裏人不多,偶爾路過的一兩個人,也只是走過去,不怎麼説話。美術館在竹林的包圍下散發着濃濃的藝術氣息。金燦燦的陽光照耀下,美術館顯得更美麗了。我和爸爸媽媽來到美術館前,映入眼簾的幾個大字‘古元美術館’屹立在眼前。走進館內,大大小小的作品讓我應接不暇。爸爸告訴我,整個美術館那有古元老爺爺的241幅畫作。其中有105版畫,70服水彩畫,52服古元的複製品,印刷品6幅,8幅速寫。這讓我為之震撼的,是古元的一幅叫《廬山小景》的畫作。這幅畫作極富個性。一棟棟老式的樓房依山而建依水而居,有的藏在山林中,有的屹立在山上,而且中間還有一棟最引人注目的樓房。樓房四周都是碧波盪漾的湖面,湖面上泛起一陣陣漣漪。背景是時隱時現的山林,給人一種夢幻般的感覺。不同的綠,體現出各種不同的美。看着看着,我入了迷,我幻想着自己是這山中的一位村民,正在山水間行走着。我穿過樹林,劃過小溪,飽覽着村莊的風景。不斷有村民和我打招呼,歌聲笑聲百靈鳥的歌聲融為一體,多麼和諧,多麼悠揚悦耳……

我們生活在藝術的世界,生活在美的世界。一首歌、一幅畫……都是生活中的藝術。讓我們去發現藝術,感受藝術帶給我們魅力,擁有一雙善於發現美的眼睛。

  • 文章版權屬於文章作者所有,轉載請註明 https://wenshudu.com/wenhuazuowen/yishuzuowen/eww9r9.html
專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