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文書都 >

文化作文 >藝術作文 >

關於民間藝術作文五篇

關於民間藝術作文五篇

在日常學習、工作抑或是生活中,大家都不可避免地要接觸到作文吧,寫作文可以鍛鍊我們的獨處習慣,讓自己的心靜下來,思考自己未來的方向。那麼你有了解過作文嗎?以下是小編整理的民間藝術作文5篇,僅供參考,大家一起來看看吧。

關於民間藝術作文五篇

民間藝術作文 篇1

夏天的一個黃昏,太陽正緩緩西下,但這時在一處十字路口,卻熱鬧了起來,一羣身穿粉紅一的表演者,帶着大大小小、各式各樣的木製鼓,後頭緊跟一輛輛華麗的車,熱鬧的民藝表演就要開始了。

這次的民藝表演,花樣百出,我最先目睹的是打鼓者,他們的鼓款式不一,有的拿鼓棒敲打,發出的聲音低沉而響亮,彷佛大將軍要出征般的雄偉;另一種則是以手擊打,聲音十分清脆,讓人充滿活力。這兩種鼓在路上調和的演奏,為大會增添色彩。

後頭的車子,樣式很多,有巨魚、恐龍…等,車上表演的女郎,每人都穿得很清涼,活力四射的跳着舞,路上的行人看得直拍手,我也是其中之一。

這次的民藝表演是我第一次參加,活動十分精彩,讓人印象深刻,希望以後還能再來!

評語:

將整個嘉年華會寫得這麼有聲有色,讓人身歷其境,實在佩服!雖然沒有華麗的詞藻,但文筆流暢,文章鋪陳也很有層次!真的很棒!

唯一的缺失是某些用詞太“口語化”或是重複使用率太高,像口頭禪似的!試着將修改過的文章再念一遍,便能感受問題所在!

民間藝術作文 篇2

本次拜訪山西途中,參與了非遺文化活動-剪窗花,收穫頗多。

不知何時起,似乎北京的帝都古韻逐漸被淡化了。電子,科技,現代技術一點點在人們的日常生活中蔓延開來,而紫禁城所原有的古老與傳統感,一點點被淡忘了。而在遊學期間所邂逅的剪紙藝術,倒是喚醒了許多曾經的記憶…

一直覺得,剪紙是門幼稚且簡單的藝術,但我確實小看他了。用完午餐後,導遊帶領一位身着黑色褂子褂子的中年男人來到我們桌前,自稱——民間剪紙藝術的傳承人。對於山西剪紙,簡單直接,熱情奔放的圖案,火焰一樣跳躍的火紅的色彩,在廣闊的黃土高原上,那些零零落落的村莊裏,門上、窗上、牆上,貼的到處都是。在一片灰撲撲的色調中,跳出一抹鮮活的亮色,激起人們火熱的生活激情。簡直就像平淡生活中的奇蹟。

這是我對它的第一印象。

一片紅紙在老師的手中旋轉,雕琢,最終形成惟妙惟肖的圖案。接着,老師又拿起一張方紙,折成五折,經巧手一過,再次展現出一副大師之作。老師臉上並未出現任何驕傲自滿之色,唯有沉浸於剪紙中的愉悦神情。

現在的學生,亦或是人羣,對民間藝術的瞭解實在淺薄。很多人自以為,所謂的民間藝術只是“老街邊售賣小玩意兒的攤販”,顯而易見的,這是錯誤的。着實不敢説自己對這些的理解有多麼深刻,但至少,我對此報以崇敬。也希望更多的人,可以瞭解到民間傳統藝術,這些不單單是一門手藝,也是人類變遷的見證。

本次山西研學之旅收穫頗多。生活在大都市中的我們,習慣了科技,現代,電子…。似乎“傳統”二字聽起來是十分遙遠的。我們可以因一款新出的手遊而津津樂道,卻講不出中國歷史與傳統文化的一二。這是今天的時代最令人痛心的,這些被人們逐漸淡忘甚至忽視的民間傳統藝術,都是幾千年來人類智慧的凝聚,被歷史長河所沉澱下來的珍寶,它們值得被銘記,值得被學習。本次遊學,也讓我們真真正正感受到了中國民間藝術的精髓與魅力,這樣的感受,或許很難用文字表述清楚,但那能清楚感受到的,是作為一位中國人,一位中國傳統藝術的小傳承人所具有的強烈驕傲與民族自豪感。

當然,像剪紙一樣的民間藝術不計其數,可以叫得上名的比如皮影,毛猴兒,糖人,太多太多。本次僅以剪紙為主題做了探究性活動,而其他的民間藝術,它們宛如一顆顆失落在民間的粲星,默默等待着,綻放的那天,而“那一天”即將降臨。

剪紙,剪出一片星河,剪出祖國山水,剪出人類文明的瑰麗……

民間藝術作文 篇3

儘管自己在廣州出生,但我不可否認,陽江冬天的日子過得確實比廣州冬天的日子要滋潤多了。肅然我生在廣州,可我爸媽,還有一大羣親人全是陽江人。每逢冬夏過節,都得回老家一趟。若是過夏,我倒想扔下陽江新鮮的海產回廣州。可若是過冬,真想賴在那兒等到春天再出來。

冬天在十二月,一月和二月,其實二月應該算過早春了。冬天比棉被更毒,死死裹着這三個月不讓它們出去,只把二月末的幾天留給早春。但是如果可以在陽江過冬,我真願意冬天把最後那幾天搶過來。

陽江冬景可美,雖然那兒不是雪的天地,可那風味不是吹的,單是那小池塘都落得漂亮。北方的池塘一到冬天,嘩嘩地給全結冰了;陽江的小池塘可不會。枯黃色的水上靜悄悄地撐着幾根枯萎的彎着腰的蘆葦,幾片殘缺發硬的桂樹葉在水上曳曳漂着。有風吹過,水面上蕩起微波,水紋漾開一會兒後池塘重新恢復平靜。如果幸運的話,你能看到鄰居家的貓爬到水池邊,弓着身子,把一隻爪子伸進池子裏扒拉扒拉,看看有沒有好運氣能使它扒拉到一條小魚。如果有人過來,它會翹着尾巴悄悄從牆角的洞溜出去。

最讓人難忘的還是各類小吃啊,在廣州看不見,起碼我自己是沒找到的。這些小吃只有陽江有,而且是用方言唸的,所以不知道用漢字要怎麼寫,最有名的應該就是豬腸碌吧。聽着很像葷類,其實這是素類。就是用一面皮把豆芽菜捲起來,撒上白芝麻,如果開心還可以沾上辣醬,這味道可是一級棒的,在陽江任何酒店都有這道菜。都説,沒吃過豬腸碌,相當於沒來過陽江。幾乎所有人去陽江的`酒店,第一道菜就是豬腸碌。我自己也挺喜歡這小吃的,那些天在陽江,幾乎天天早餐都吃豬腸碌,這就是我們陽江人的主食,爽而不膩的豬腸碌。

民間藝術作文 篇4

今天,我很開心,因為媽媽要帶我去古色古香的河坊街。

一走進河坊街,這裏真是人山人海,熱鬧非凡。我一下子被眼前琳琅滿目的商品深深地吸引住了:有製作精美可愛的小玩具,有顏色豔麗無比的民族服裝,還有許多活靈活現地手工小麪人。看着爺爺熟練地捏着可愛的小麪人,我忍不住停下了腳步。

只見老爺爺首先把白色和紅色的粉團捏在手裏細心地捏了起來,他用這兩種顏色的粉團做小兔子的頭和帽子,可愛極了!然後,他拿白色的粉團做了兔子的身體。接着,他捏了小白兔的四條腿和大大的眼睛。“太可愛了,簡直太像了!”我連連讚歎道。最後,老爺爺用一根小木棍插進小白兔的身體,一隻栩栩如生的小白兔就出爐了。旁邊的人看見了紛紛讚歎,連忙從口袋裏掏出錢來買一個個可愛的小麪人。這時,媽媽也給我買了一個可愛的小麪人,我心滿意足地回家了。

這次逛河坊街,不僅讓我大開眼界,而且讓我知道了很多民間的傳統手藝。

民間藝術作文 篇5

今天,我學完琴出來,在門口看到一位不起眼的中年婦女坐在一個不起眼的小攤前忙活着。説不起眼,是因為那個攤位只有我們的一張課桌那麼大,可是她旁邊的草垛卻有一頭大象那麼大,而且草垛上插滿了用糖做成的各種動物。

我情不自禁地停下了腳步。媽媽似乎看出了我的心思,對我説:

“我們請她做一個吧。”媽媽問了價錢,只要三元,我選了一條跳躍的鯉魚。只見她麻利地在桌前的白色大理石板上抹上一層油,然後從右手邊的鍋子裏舀了一勺化好了的糖汁,用一把平鏟輕快地抹在大理石板上,頃刻間一條鯉魚的魚身就出現在了我的眼前,就像中國畫的

“大寫意”。她又舀起一勺,朝魚身慢慢傾倒。隨着糖汁的緩緩流下和她手不斷地舞動,魚身上的鱗片出現了。隨後是魚鰭和魚尾,片刻間,一條鯉魚已呼之欲出。她拿起一根竹籤子放在魚身上,可魚眼呢?卻見她用那鏟尾的尖蘸了點糖在魚眼處一按,

“真的是畫龍點睛啊!”我忍不住叫了出來。當那位婦女將那條活靈活現、晶瑩剔透的糖畫魚遞到我手裏時,我覺得很不可思議。我用舌頭舔了一下,呵,真甜啊!可我不捨得吃,我還要好好欣賞。

不知什麼時候,原本空空的攤位前一下子圍了很多人,成了一道最搶眼的風景。在回家的路上,媽媽還告訴我,我們中國有許多傳統的民間手藝,它在我們勤勞的民間藝人中傳承……聽着媽媽的話,我心裏想:我們中國的民間藝術可真神奇呀!

  • 文章版權屬於文章作者所有,轉載請註明 https://wenshudu.com/wenhuazuowen/yishuzuowen/9lljge7.html
專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