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文書都 >

文化作文 >習俗作文 >

潮汕的喪葬習俗介紹及相關拓展

潮汕的喪葬習俗介紹及相關拓展

習俗是習慣風俗的意思。習字最早見於,字形作習,上部是鳥羽毛的象形,下部是聲符。接下來由小編為大家整理出潮汕的喪葬習俗介紹及相關拓展,僅供參考,希望能夠幫助到大家!

潮汕的喪葬習俗介紹及相關拓展

潮汕的喪葬習俗介紹

一、築生居

潮人信“風水”,死前便多選擇風水寶地來“築生居”。所謂“生居”就是為未死的人修的墓。為什麼人沒有死,就要修築墳墓呢?人們普遍認為:一塊墓地風水的好壞,會關係到一家子孫的福災,此所謂“富貴官品皆由安葬所致;年壽延促,亦由墳壟所招”。故此,人們選擇“風水”時總是十分慎重,務必請來“風水先生。”風水寶地選定後,即可開工修築“生居”。“生居”修築完畢,便可樹墓碑。一般人死後碑文上的字要塗綠色油漆,而生居的碑文上要塗上紅色,以示人尚未死亡。

二、預購棺木、壽衣

除了預先選擇墓地外,有的還提前準備棺木、壽衣。棺材通常選用梓木、樟木、柏木等細密堅固的優質木材。民間喪葬用棺視其家資而定,富者置棺不惜千金,精雕細作,髹漆結綵,極盡奢華;窮者薄板白棺,簡易粗糙。壽衣的製作要擇日選時,製成後要單獨收藏,不能被其它衣物所壓。每年六月初六這一天,應該拿出來曬曬太陽,以除去黴氣。有人認為,提前製作棺材、壽衣,有所不祥。其實,人之垂老,死在旦夕,誰也無法預料。如果及早將這些東西準備妥當,老人一旦撒手歸西,就不會倉皇失措。

三、喪葬程序

老人將要斷氣時,應將他移入廳堂。斷氣後,其親屬必須帶上鍋缽到江邊或泉邊,丟下錢幣“買”回水。然後用這水為死者舉行沐浴禮。接着為死者理髮整容,並脱去身上衣服,換上壽衣。一般是男的着雙數長衣,女的着單數衣裙。俱是黑鞋白襪,手執手巾、扇子。屍體蓋上天地被(即蓋棺被),紅布面在上,白布面在下。棺被遮面,俗謂死人似虎不讓驚嚇活人。其實,擔心其家屬睹人傷情,過分傷心也是一大原因。死者腳尾擺一盞豆油燈,叫做“腳尾燈”。“腳尾燈”據説可以在地府給死者照明引路,所以千萬不可吹滅。燈旁置飯一碗,稱為“冥飯”,以供死者在陰間享用。殮前要等死者兄弟姐妹兒女都見上一面,然後才可入棺。

入棺前棺底要鋪上紙錢,再用紙錢疊成五朵“柿花”加在上面。屍體下棺後又在額上、肚臍、腳尖各添放一朵“柿花”,然後封棺,用斧頭釘上六顆釘並念:安頭釘,萬事興;安二釘,仔孫昌盛;安三釘,三朝元老;安四釘,四季興隆;安五釘,五代同堂;安六釘,安到圓,內外仔孫富貴萬萬年。如果死者是男,棺木油紅漆,並由族中上輩封棺。如果死者是女,棺木油黑色,並由外家上輩封棺。這就是大殮。成服上孝。大殮後,死者家屬親眷要披麻戴孝,“成服上孝”,這也是古禮之一。孝子手執由族中長輩或母舅賜給的哭喪棒,並念:日落西山,母舅賜杖;兒孫有孝,代代榮昌。

父亡子手執竹杖,因竹有節,意為節哀;母亡子手執桐杖,意為哀痛同於喪父。棺材抬到大路口或橋頭,送葬的人,無論親疏內外,一律與死者拜別回家。這時死者親屬要端出一盤糖讓送葬的人吃,以示祛邪。送葬人回到家中,不能直接跨進家門,而是應在事先置放在門口的一盆浸有紅花與菝草的清水中洗滌。棺材由孝子孝婿護送到墓地安葬,棺材在途中不能歇息。不然的話,會使死者陰魂流落荒野,無可歸宿。故俗語説:“棺材扛上肩——孬歇。”所以,每次抬棺材必須有兩組人馬,若是其中有人累了,才有人來接替。棺材到了山上時,先在壙裏播種子,拿出一些稻穀也好,麥種也好,撒在壙裏,並念道:

種子落土萬年青,內外仔孫大發家。一種落土萬種收,內外仔孫富貴蓋亞洲。

種子播落墳山,福廕子孫做大官。種子落土發四季,內外子孫大富貴。

種子疊墳頭,親朋友人人富齊齊,仔孫代代富雅敖。

種子播到圓,內外子孫富萬萬年,親朋戚友人人賺大錢。

最後收一些種子回去,並念:

種子播來播去播有剩,分乞仔孫去大賺,人人富過曼谷阿陳弼臣。

葬畢,送葬者脱去孝服,孝子在墓前點焚大貢香,把亡靈請回家中祭祀,稱為“回靈”。亡靈到家後在家中設靈堂,逢七日祭奠一次,稱做“頭七”。到“七七”(49天)或百日始畢,稱“脱孝”。脱孝時,要請“師公”誦經超生,保佑亡靈安寧,並早日投胎出世。這時,家屬要糊紙牀紙被,金童玉女,以供亡靈享用,並做“白餜”分送親友。

民間喪葬習俗入殮

“入殮”,又叫“入棺”、“入木”、“落材”……古稱“大殮”。山西各地時間不一;有3天、7天入殮的;有死後當天入殮的,如五寨、曲沃等地即是這樣。在五寨,如果因棺木、壽衣尚未齊備而不能入殮,當地人便稱為“挺屍”。

入殮用的棺材,山西各地以木棺為主。木材以木質堅硬的柏、樟為上等,油松、楸、槐等次之,以柳木的為最一般。晉中祁縣一帶講究不論何種木質,在棺前擋板上必用柏木,至少也須鑲嵌一條。板材時興厚大,最厚者六寸,拗五(五寸五分)以上均為上等,依次等而下之,底、蓋、側均為整塊者稱為“獨幅”,若干塊拼合的則分別以其所拼塊數稱為“X塊頭”。整個棺形為長方形,前高後低,前寬後窄。棺木外塗油漆,有黑、紫、紅、黃幾種顏色。五寨一帶,不到50歲的死者,棺木塗以朱漆,稱為“紅棺”;50歲以上的多塗金黃色,稱為“金棺”。棺木外面一般有彩繪圖案,上等木材更以木質本色為底,作素色推光漆畫,顯得金碧輝煌。圖案一般為百壽圖、四季圖、二十四孝圖或“萬字不斷頭”。棺木前頭正面繪雲紋蓮台,書寫“X X之靈樞”;小頭繪香鼎、燃香,有的地方則畫白菜。有的棺木前頭正面還寫有“福如東海”、“音容宛在”等吉祥語句。棺木內塗以松香或用黃麥紙裱糊,取的是“黃金入櫃”、“遺澤子孫”之意。棺木內還要貼上用金銀紙剪成的太陽、月亮、北斗圖案。雁北平魯、晉中祁縣等地,在棺木內底部另附一塊鑿有七個孔的襯板,叫做“七星隔板”,表示死者“駕鶴仙去,身入西天”。棺底,晉中祁縣一帶鋪以石灰、五色綢、線、五穀,再放上七枚銅錢、七塊生鐵,鋪上金箔紙剪成的錢狀物七張,然後鋪上褥子。晉南等地與此大同小異。不管放什麼物品,穀草都是少不了的。五寨一帶稱為“坐草”,取的是“落地而生,坐草而歸”之意。

入殮時,要由死者的兒子抱屍入棺。晉東南沁縣一帶,講究把死者的頭部用紅布圍上,然後由其長子抱頭,另外4人或6人抬身體,腳先頭後出屋。屋外用毯子遮陽或打傘,浮山等地稱為“上不見天”。入棺時,死者的腳要先進,然後平放棺內。原來死者袖口和褲腳系的麻披,這時要解掉。有的地方在男性死者的右手中放上鞭子,左手中放上饅頭;在女性死者的雙手都放上饅頭。鞭子稱為“打狗鞭”,饅頭稱為“打狗乾糧”。襄汾一帶,死者絕氣後要用白布束身,入殮後把白布取出,分給兒孫束腰,名為“留後代”。晉中祁縣等地,死者頭部要枕一種特製的凹型空心枕,上繪日月、山川、花卉圖案,枕中實以線香、五穀等。死者身上再鋪七張銀箔,最後從頭到腳蒙紅布七尺,此布須由已嫁女兒置備,俗稱“鋪兒蓋女”。

給死者鋪蓋停當以後,棺內還要放置一些生活用品和死者生前的心愛之物,但絕對禁止放人毛織物和毛皮製品,如毛毯、毛氈、皮褥子、毛皮鞋之類。民間認為犯了這一忌諱,就會“着毛變畜,錯胎轉生”。除了再撒一些五穀、紙錢外,五寨一帶講究還要在棺內放置一些驢蹄甲片和生鐵片。生鐵片最好是用犁鏵碎片,取的是“入土開路”之意。

人殮完畢後,棺蓋斜蓋於棺身之上,仍留縫隙。待死者親屬最後檢視後,在夜間或陰陽先生擇定的時辰蓋棺。

蓋棺、又稱“合棺”喻,家人、親友齊集,揭去死者臉上的'蒙面布或紙,向死者告別。死者如系女性,還要請其外甥或孃家人檢視穿戴、鋪蓋,看有無異議。然後正式蓋棺楔釘,家人、親友跪拜告別。晉中祁縣一帶,合棺前要把死者身上蓋的紅布由腳部往下拉,露出顏面,然後順勢把紅布撕下一條,迅速合蓋落木鎖、即棺蓋與棺身之間的榫卯。釘棺一側用釘七枚,每顆釘子上把撕下的紅布條各墊一小塊。釘棺時,全家迴避不動哭聲,只有死者的兒子須立在棺旁口喊“躲釘”。這在山西南北都是大體一致的。參加釘棺的鄰里、朋友都要身系紅布條,並要給釘棺的人賞封,稱為“喜錢”。蓋棺以後,沁縣一帶,死者的子女還要手拍棺木數次,俗稱“叫醒”。襄汾等地,死者的兒女要做“撅片面”於靈前供獻,然後由參加入殮的人分吃,表示從此與死者永訣了。

在入殮第二天半夜,沁縣等地要置備紙馬素車、香爐錫箔和紙人,由死者的子女哭送到將來出殯必經的十字路口燒化,為死者送行,俗稱“送魂”。聞喜一帶,在死者去世的第三夜,家人於城隍廟、土地廟叩拜之後,要由死者的一個女兒手提湯水罐,暗中摸索澆奠,並呼喚死者。另外有一個代替答應,凡三呼三應,然後哭出廟門回家。往返要故意繞遠,回家後哭奠燒紙,名為“燒上路紙”。偏關等地,家裏有人亡故後,或三夜、或五夜、或七夜不等,家人要去城隍廟哭叫,呼喚親人回來,俗稱“叫夜”。親友在這幾天內,要贈送提燈,喪家以燈多為榮。民間認為,人死後要受城隍神審判,審判無罪後,家人便以燈引魂歸來。所以這一習俗又叫做“送燈”。

土家族喪葬習俗

土家族把喪事稱為“白喜”。對死亡待有樂觀態度,認為高齡老人去世是“順腳路”,成為生命禮讚、祝福新生的一種土家巫文化,對死亡是一種“靈魂不死”、“死後脱生”、“死是福”的生死觀。認為生而死,死而生,死亡好比新生嬰兒降世一樣可喜可賀。因此,土家族人死後有繞棺、跳“喪葬舞”的習俗,起源於清江流域的武落鍾離山,是一個勇猛強悍的部落,在清江上游的鹽陽、夷城等地建立過原始部落聯盟,後來成為了巴國。

跳“喪葬舞”在湖北長陽、巴東、建始、鶴峯、恩施的清江沿線流行。魏晉南北朝時就有“父母死……打鼓踏歌,親屬飲宴舞戲。”巴氏祭其祖,擊鼓而祭,叫嘯以興哀,“蠻夷信鬼尚巫,伐鼓踏歌,以祭神。”在鄂西生息過的巴人,死了老人,闔族不悲,且把它當作歡樂的喜事,舉辦“白喜”,“伐鼓踏歌”,“其歌必狂,其眾必跳”,合族舉慶,以祝其功,這在當時當地的漢人是不會這樣辦的,表現了強烈的祖先崇拜和圖騰崇拜意識。

流行的長篇歌詞是“走進門來抬頭望,桑木彎弓掛牆上”,“三夢白虎當堂坐,白虎坐堂是家神。

“先民在上,樂土在下,向王開疆闢土,我民守土耕稼”從繞棺、跳“喪葬舞”以:鳳凰展翅、犀牛望月、牛擦癢、狗吃月、燕兒銜泥、幺妹子姐篩籮、猛虎下山等舞蹈動作,這些舞蹈動作是巴人對他們祖先勞作、生活和娛樂的高度概括,如“鳳凰展翅”,二人背對背,雙臂展開,上下扇動,恰似鳳凰展翅欲飛,其動作含蓄,隱喻力強。擦癢”,二人背靠背,雙手叉腰,左右相對擦晃,腰胯以下作慢幅度顫動,穩健明快。

最為壯觀的是“猛虎下山”,那是在午夜過後,酒醉舞蹈,人們疲倦欲困時,舞者跳着跳着,忽聽鼓點一變,二人中的一個猛然跳躍騰空,一掀舞伴,然後兩人躬身相對逼視,忽而擊掌、撞肘,前縱後掀,一躍一撲,模仿猛虎撲食的各種動作,口裏還發出一陣陣虎嘯聲,最後一人被另一人挽着從頭頂上後弓翻躍過來,其動作形象給人以其祖先為虎的粗獷雄壯的崇敬感受。

其他動作不少是模擬表演他們的先民擲鏢漁獵、廝殺械鬥的動作,如“打上二十一”中的擊掌,“幺姑姐篩籮”是土家族習俗渾樸、淳厚古雅的寫照。

“燕兒銜泥”,是一個高難度動作,一人丟一手帕(或其它物件)下地,另一人叉開雙腿站立,隨着鼓點的急驟加快,慢慢彎下腰,但雙腿要直,最後以嘴近地銜物,雙手後翹作燕兒翅膀扇動狀,反覆數次。

  • 文章版權屬於文章作者所有,轉載請註明 https://wenshudu.com/wenhuazuowen/xisuzuowen/jldrpd.html
專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