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文書都 >

節日作文 >冬至作文 >

最新潮汕冬至習俗作文

最新潮汕冬至習俗作文

在現實生活或工作學習中,大家總少不了接觸作文吧,作文根據寫作時限的不同可以分為限時作文和非限時作文。那麼問題來了,到底應如何寫一篇優秀的作文呢?以下是小編為大家收集的潮汕冬至習俗作文,僅供參考,大家一起來看看吧。

最新潮汕冬至習俗作文

最新潮汕冬至習俗作文 篇1

極也。”《通緯·孝經援神契》載:“大雪後十五日,鬥指子,為冬至,十五日中。陰極而陽始至,日南至,漸長至也。”據《辭海》載:“天文學上規定冬至為北半球冬季開始。”冬至,不僅是二十四節氣之一,同時也是潮汕地區民間一個大節日,有“小過年”之俗稱。

潮汕各市縣冬至之習俗基本相同,都有祭祖先、吃甜丸、上墳掃墓等習俗。

祭拜祖先:潮汕民間,在這一天備足豬肉、雞、魚等三牲和果品,上祠堂祭拜祖先,然後家人圍桌共餐,一般都在中午前祭拜完畢,午餐家人團聚。但沿海地區如饒平之海山一帶,則在清晨便祭祖,趕在漁民出海捕魚之前,意為請神明和祖先保佑漁民出海捕魚平安。

吃甜丸:此習俗幾乎普及整個潮汕地區,但這個習俗還包含着一個有趣的陋俗:人們在這一天把甜丸祭拜祖先之後,拿出一些貼在自家的門頂、屋樑、米缸等處。為什麼要這樣做呢?相傳有兩個原因:一是甜丸既甜又圓,是表示好意義,它預示明年又獲豐收,家人又能團聚。這一天家人如能不慎碰上它,更是好兆頭,這有如少數民族的“潑水節”一樣。如果這一天碰巧有外人上門拜訪,讓外人碰上它,這些外人也會交上好運。所以,這一天人們不希望有外人上門拜訪。一是專放給老鼠吃的。相傳五穀的種子,是老鼠從很遠很遠的地方咬來給農民種的,農民為報答老鼠的功勞,約定每年收割時,應留一小部分不收割,以便老鼠吃。後來,因為有一個貪心的人,把田裏的五穀全收割了,老鼠一氣之下便向觀音娘娘投訴,觀音娘娘聽後也覺得可憐,便賜給它一副堅硬的牙齒,叫它以後搬進人家屋內居住,以便尋食,自此,老鼠便到處為害了。成為如今“四害之一”。然而,這個“到處貼甜丸”的陋俗畢竟行不久,它不僅不衞生,而且有損美觀和十分浪費,也就自然消亡了。而這個“吃甜九”的習俗則一直流傳至今。

上墳掃墓:這是冬至另一項活動。按潮汕習俗,每年上墳掃墓一般在清明和冬至,謂之“過春紙”和“過冬紙”。一般情況,人死後前三年都應行“過春紙”俗例,三年後才可以行“過冬紙”。但人們大多喜歡行“過冬紙”,原因是清明時節,經常下雨,道路難走;冬至時則氣候好,便於上山野餐。

潮汕還有“吃了冬節圓多一歲”的俗諺。據王琳乾先生的《汕頭舊俗談》載:“人們對此有二種解釋:一説冬至是小過年,過了小年也就應多加一歲了;一説此俗諺是出自犯人。古時每年秋天,都是殺人的季節,凡犯死罪的犯人一般都在秋季被處決,如果到冬至尚未處決,則循例可延至明年再處決,所以説‘又多一歲”’。

潮汕習俗,是潮汕文化的一個內容。人們在長期的生活和社會實踐中,對於好的習俗便繼承下來,對於不好的陋俗就丟棄了。冬至這個“上墳掃墓”是紀念先人艱苦創業和“吃甜丸”是預示來年又獲豐收的習俗,自然就沿襲下來。

最新潮汕冬至習俗作文 篇2

潮汕冬至習俗

冬至,潮汕人稱為“冬節”。冬至是華夏農曆二十四個節氣之一。古人有“冬至大如年”之説。潮汕人把冬至當小過年,潮諺説:“吃過冬節丸,就算大一年。”每年的這一天,潮汕人都有吃“冬節丸”、祭祖和掃墓等習俗。

吃團圓飯

在潮汕地區,冬至是一家團圓的'日子,一家大小在這一天都會盡量趕回家中吃頓暖暖和和的團圓飯。

長輩們在冬節晚餐上會説:“食丸闔家團圓,食糯米餞就有錢,食芹菜蒜有錢算也有錢勸(藏)。”雖然都是由食物名稱引申而來的諧音,卻也體現出潮汕人重視家庭,期盼團圓的美好願望。

吃冬至丸

潮汕有“吃了冬節圓多一歲”之説,其中“冬節圓”就是湯圓了,在潮汕地區又叫甜丸,在冬至這一天吃甜丸的習俗幾乎普及整個潮汕地區。潮汕一帶,冬節前,家家户户都要舂糯米粉末兒,做糯米湯丸。

到冬節前一天,吃過晚飯,家中主婦就張羅把一個大笸籮擺在矮凳上,把糯米粉末兒揉成搓成團。然後,一家人無論大小都圍坐四周,各自捏取粉團搓成彈珠大的冬至丸。有些人故意搓一些大小參差不齊的,這叫“父仔公孫”丸,象徵歲暮之際,一家人圓圓滿滿。起牀之後,大人和小孩都要吃上一碗冬至丸,這樣才算添了一歲。如果有家人外出未歸,那麼一定要為他留下一些糯米粉待其歸家時,做一碗湯丸給他吃。

貼甜丸

在很久以前,這些甜丸不僅是用來吃,人們還將甜丸貼在自家的門頂、屋樑之上,一來是這甜丸圓圓的,預示明年豐收、全家團圓,二來是為了答謝老鼠給農民送來五穀種子。如今人們不再貼甜丸,不過冬至節吃甜丸的習俗依舊流傳至今。

傳説,有一年冬至,從外地來了三個衣衫襤褸的逃荒者。飢寒交迫,老婦餓死了,只剩下父女兩個人。父親向人家討了一碗冬節丸給女兒吃,但女兒卻堅決不吃,要讓父親吃。推來讓去,父流淚説:“女兒,為父不能養活你,眼看你忍饑受餓,不如在這裏擇一人家嫁了,圖一口之食。”女兒也就含淚答應,兩人分食了一碗冬至丸後便分手了。

後來,女兒嫁了一個好人家,日子好過一點了,但她天天思念父親。到了冬節時候,更是憂傷萬分。她的丈夫問起原因,妻子就將詳情告知。後來夫妻倆想了一個方法,在大門環上貼了兩顆大大的冬至丸,心裏想:“父親若看到,定會觸景生情。”這樣,年復一年,這習俗終於沿襲下來。

祭拜祖先

潮汕民間,在這一天備足豬肉、雞、魚等三牲和果品,上祠堂祭拜祖先,然後家人圍桌共餐,一般都在中午前祭拜完畢,午餐家人團聚。謝神的祭品,除三牲粿品之外,必須還要有冬節丸,人人必須食用以示一家圓圓滿滿,大小平安。

但沿海地區如饒平之海山一帶,則在清晨便祭祖,趕在漁民出海捕魚之前,意為請神明和祖先保佑漁民出海捕魚平安。

上墳掃墓

上墳掃墓則是冬至的另一項活動。按潮汕的習俗,每年上墳掃墓一般在清明和冬至,謂之“過春紙”和“過冬紙”。

一般情況,人死後前三年都應行“過春紙”俗例,三年後才可以行“過冬紙”。但潮汕人們大多喜歡行“過冬紙”,原因是清明時節,經常下雨,道路難走;冬至時則因為冬天少雨,陽光充足,在山野舉行祭祖較為方便,也藉此郊遊,起娛樂身心作用。

標籤: 冬至 潮汕 習俗
  • 文章版權屬於文章作者所有,轉載請註明 https://wenshudu.com/jierizuowen/dongzhizuowen/dopnnv.html
專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