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文書都 >

學習資料 >節日常識 >

潮汕地區的節日習俗

潮汕地區的節日習俗

潮汕民俗繁多,而且,這也是潮汕人一直驕傲的地方。除了傳統的節日外,他們還保留着盂蘭節,中秋燒塔,新年燒龍等等中原已消失的習俗。下面和小編一起來看潮汕地區的節日習俗,希望有所幫助!

潮汕地區的節日習俗

潮汕人過年

農曆年的最末一天稱歲除,這天晚上稱除夕,潮汕習俗謂之“過年”。

除夕前人們便忙碌張羅備辦各式年貨了:買雞、鵝、鴨、魚、肉;添制新衣飾;新購傢俱、器皿;選購年畫、春聯等。尤其要買柑桔、青橄欖等水果作象徵吉祥如意和迎送親友的佳果。舊俗過年前,男必新理髮,女必“挽面”,現女子多為燙髮整容。

農曆十二月二十四日是“神明”上天“述職”之時。是日起,家家户户大掃除,用物和被帳都行清洗,謂之“採囤”。

除夕前一二天,家家户户製作各式品,以備過年之用。

除夕日外出家人都得趕回家團聚。除夕夜全家圍爐吃團圓飯。飯後大人們給孩童、子女給父母上輩,分發“壓歲錢”。是晚農家水缸要貯滿水,米缸要填滿米,燈火不能熄滅,以象徵“歲歲有餘”、“年年不斷炊”的好兆頭。

過年夜守歲之俗十分普遍。守候新春來臨,新年鐘聲敲響,家家户户鳴放鞭炮。春節農曆正月初一日稱元日,為新歲之首,春天之始。天方拂曉喜炮聲聲,家家户户廳中大桌上,紅盤盛滿大吉(即柑,柑大於桔,故稱大吉)、青橄欖及各式精美糖果,門前張燈結綵,晚輩向上輩敬茶祝福。這天多數人家要吃素,最少是早餐不吃葷。早餐後大人攜小孩帶上大吉到親友家拜年,主客互致新正如意,恭賀發財添福等吉利話;主人請客以大吉、檳榔(古俗敬檳榔,今以青橄欖代之),共品工夫茶,客人贈上大吉賀主人吉祥如意,主人要以大吉回贈,俗謂轉敬或換吉,意在回敬美好祝願。

初一早,不少舞獅班及英歌隊敲鑼打鼓到各村各户參拜賀年,主人燃放鞭炮以迎。還有手搖萬年青葉(俗謂搖錢樹)或手執書有“招財進寶”等吉利句小紅紙貼於人家門上的;或是吹嗩吶、敲竹板、唱歌謠、做四句、説吉利話挨家賀年的,都趁着討點賞錢。初二、初三日很多鄉村圩鎮組織慶新春文娛活動,除搭戲棚演潮劇、山歌劇、做皮影戲外,還有大鑼鼓隊、虎獅隊、英歌隊、舞龍隊等沿街挨村寨遊行表演。今還有映電影、賽球、書畫展、猜謎等。白天夜晚人們成羣結隊盡興遊賞觀看,一片迎春的熱鬧喜樂氣氛。

端午賽龍舟

端午賽龍舟是中華民族的一項古俗,而在潮汕地區,這一傳統習俗被保存得最為完美,也發揮得最酣暢淋漓。在汕頭市金平區,有一個地方就因為龍舟而聞名遐邇,她就是素有“龍舟村”美稱的鮀江街道橋頭社區。

130年初衷不改

橋頭以“龍舟村”享譽的歷史,可以追溯到清代。當時的橋頭村還是一片汪洋,村民世世代代討海為生,大風大浪的洗禮,把村民們個個鍛鍊成“浪裏白條”,男孩子長到八九歲,就都識得好水性。

為了增強村民們抗擊風浪的能力,同時增進村民之間的團結,大家合力造出龍舟,並於每年端午節舉行龍舟大賽,至今已有130年的歷史了。

農曆五月初五端午節,潮汕民俗稱為五月節。五月初夏,金鳳花開,驕陽似火,萬物欣欣向榮,這時節,天氣、地氣、人氣,三氣貫通,氣旺乾坤。這時節,老百姓好歡喜,賽龍舟,顯威風;插艾花,驅瘟毒;吃大粽,消疳積。節為時而設,人為節而歡。過端午節,最令人激動的,還是賽龍舟。

清明舊俗不用針

清明節,舊時潮汕各地有個習俗:女人不做針活。

為什麼女人不做針活?

傳説是,如果清明節這一天,女人做針線,不但自己眼睛被針尖刺瞎,大野裏各種墊蟲,如青蛙等,也會被刺害。

女人一般有善心,認為自己眼睜傷害,已是不好了,還刺害各種墊蟲,有惡。於是這一天,最勤勞的女人也不做針活。

清明這個習俗,儘管帶有迷信色彩,但反映了我們祖先很早就有保護環境、保護野生動物的意識。

五穀主生日

潮州人十月十五日為五穀主生日。家家户户到了十五這一日,要用米粉拌紅花末和上水捏成一尊尊頭盤發暨身飾以豆麥的“五穀主“,還有扁擔、籮筐、稻穗,蒸成果品,並殺五牲,挑到自己那塊剛收割過的土地上,焚香、點燭,祭拜“五穀主”,報告五穀分手,答謝“五穀主”的慷慨賜予之恩。同時並告訴孩子們五穀為“五穀主”所賜,告誡他們平時要珍惜,不要暴食天物。

相傳“五穀主”為神農氏。有的廟宇還有“五穀主”的偶像,赤身露體,只用樹葉或獸皮扎於下身,形同原始人。正因為這樣,所以羞於見人,故祭祀時總在天亮之前進行。

童容節

九月九日重陽節(潮州話也有叫童容節,“童容”實為“重陽”音變而來)。重陽之得名,是因九屬陽數,且日與月並應,故叫重九,也就重陽。

潮汕民間在重陽節,沒有學士文人那種登高賦詩、庭園賞菊的雅興,在潮州一帶卻有結緣的習俗,就是在親朋之間互贈油麻丸。丸與緣在古潮語中同音,人們以贈油麻丸來增進親朋之間的情誼。

重陽節在潮汕,不是每家每户都拜祖先的。在揭陽及潮州,拜重陽節的都是家境較清貧者,他們無力在祖先每個忌辰都祭拜,故在這一天,做一次總的祭拜,希望祖先應諒解,説明各自的忌辰就不再奉祀了。九月風信好,兒童也喜歡在這時候放風箏(俗稱風禽)。童謠説:“九月九,風禽線斷滿天走。”這也是兒童們的一件樂事。

鬧元宵

歲逢農曆正月十五是元宵節,亦稱“上元節”,源於我國西漢時期,相沿被潮汕人家認為是張燈結綵、歡慶大團圓的節日,是吉祥如意的象徵和對美好未來的嚮往的美好良宵。上元是春回大地的第一個月圓之夜,故稱元夜、元夕,潮俗稱“十五夜”。古代是一年之中最迷人最熱鬧最“放夜”的燈火通明時光。這天夜晚不但明月皎潔,而且千家萬户燈火璀璨,閃閃爍爍,故又稱“燈節”。清·同治元年(1862年),潮陽知縣陳坤監生詠《潮州元宵》詩云:“上元燈火六街紅,人影衣香處處同。一笑相逢無別訊,誰家燈虎制來工?”江南風流才子唐伯虎也留有盛讚元宵燈節膾炙人口的絕妙詩句:“有燈無月不娛人,有月無燈不算春;春到人間人似玉,燈燒月下月如銀。滿街珠翠遊村女,沸笙星歌賽社神;不展勞樽開口笑,如何消得此良辰。”詩文道出了紅男綠女鬧元宵的動人情景。

潮人鬧元宵文化娛樂·活動內容豐富多彩,形式多樣,千姿百態,富有特色,引人入勝。各地除傳統的花燈外,還有燃放煙火、動物舞蹈、弄獅舞龍、扮塗戲、扭秧歌、廣場戲、抽影戲、盪鞦韆、猜燈謎;還有藴含着民風民俗趣聞的“坐大菜”、“推廁牆”、“抱大豬”、“求喜物”、“做丁桌”、“掛榕樹枝、竹梢於門上(俗稱榕竹插門)”、“賭糖獅’:,潮家祭祖還必備有甜粿、酵粿、菜頭粿各籠,俗稱“三甑齊”。尤其澄海樟林古港家家户户都要做鼠粕粿美食和饋送親朋好友品嚐,此粿桃最惹海外潮人鄉思。元宵之夜,闔家團圓,舉宴把盞吃“閤家歡”,在盛饌佳餚的筵席上,蚶、蒜、魚是必不可缺的美食,蚶殼古代是代表錢幣的意思,吃蚶意味“有錢算”;食蒜象徵諸年吉祥如意“會合算”;食魚祈求家財富裕,年年有餘等’祝願。

潮人鬧元宵最為體現“鄒魯遺風”的潮鄉特色,且最為精采動人,使人喜聞樂見的民俗風情殊多,僅作扼要簡略分述於下:

元宵燈

清嘉慶《澄海縣誌》記載:“正月十一日夜起,廟街張燈,士女嬉遊,歌聲達旦。元夜競賽花燈,張燈結綵,竟為鰲山,人物台榭如繪,稱為‘不夜天”’。

明代嘉靖年間,潮劇傳統劇目《荔鏡記》的“觀燈”中有:“三街六巷好燈棚”句,佐證了當時潮州花燈繁盛情景,惹得黃五娘主嬸私自走出宅院到街上賞燈。五娘見到燈下意中人陳三,遂擲下荔枝相贈。清代乾隆時期,澄海的樟林古港興起的元宵燈節和花燈競賽更加繁盛。新編《澄海縣誌》記載有“東隴的燈櫥,澄城、蓮陽、樟林的紗燈,店市的塗燈,都是別地少有或沒有的”。各地不但到處有多姿多彩的座燈、屏燈;還有掛燈、燈櫥、燈牌、宮燈、走馬燈等等。元夜,兒童們成羣結隊,紛紛提着燈籠,四處遊街玩耍,熱鬧非常。潮汕民諺有:“正月燈、二月戲”和“勿乞人(不要讓人)畫落燈櫥”的俗語,這也顯示着元宵燈綵繪漫畫所起着的警示作用。

潮鄉萬家燈火鬧元宵的熱鬧情景,要持續到十八日才“落燈”。偶逢“天公不作美”,“雨淋元宵燈”,今人已流傳為一句氣象農諺。

敬糖獅

潮汕元宵神前敬糖獅,祈求着新年吉祥如意,求來好運,大吉大利。傳説獅子是神州大地炎黃子孫的吉祥物之一,能辟邪驅惡,有莊嚴、富貴之象徵。歷來特別深受潮人的敬愛。香港潮籍詩人邱亦山(筆名石頭翁)詠《元宵》詩云:“元宵佳節在龍香,潮俗民風似故鄉;是夕神前求好運,糖獅果品表安祥。”詩文道明瞭香港潮人流傳着元宵拜糖獅的風俗習慣。

糖獅是一種用白糖加工製成的甜食(用糖漿灌入雕刻模具鑄成),色彩晶瑩鮮豔,造型紋飾優美,千姿百態,集工藝美術、飲食文化和鄉土風情於一體。成雙成對,大的富有氣勢,小的小巧玲瓏,令人喜愛。元宵之夜,幹家萬户拜糖獅向神朋借來求好運,明年元宵如數奉還,故名為“賭糖獅”。

坐大菜

澄海詩人李紹雄的《元宵坐大菜》詩云:“觀燈已罷夜闌珊,小妹良宵興未完。相約田間坐大菜,將來嫁得好郎官。”

潮汕農民冬種的大芥菜,莖葉肥嫩,菜蕾碩大,渾圓碧綠,鮮豔秀麗,俗稱大菜。古代少女於元宵夜偷偷到郊外田野菜地坐大菜,默唸着:“坐呀坐大菜,嫁個好夫婿。”情真意切地祈望嫁個合自己心意的好郎君,宛如大菜的葉蕾一樣簇擁、緊抱、親密、好合,未來家庭美滿和諧,生活幸福。

另有紅男則偷偷到郊外推倒廁所牆,説是可以娶到“雅姐”(漂亮的妻子)。

抱大豬

潮汕農家,舊俗於元宵節白天到郊外選擇好一塊狀如肥豬的石頭,十五夜獨自悄悄將這塊石頭費盡力氣抱回家中豬圈(欄)槽前,擺敬祭品,燃點大紅燭,供奉香火,由家中主婦誠心誠意跪拜,祈求新年自家飼養的.豬苗長膘快、肉膘厚、豬肥大,口中默唸着:“飼豬大過牛”。這就是“元宵抱大豬”的習俗。

潮汕清明節

清明節從農曆來説,既無定月也無定日,但可以推算,就是冬至節過了106天就是清明,一般就在陽曆4月5日。

有人説,時令至此,天氣清澈空明,故定名清明。但不盡然,南方北方各異,故“清明時節雨紛紛”,已是較常碰到了。

清明節除了在宗祠祭拜祖先外,還有上墳掃墓的。掃墓俗稱“過紙”或“掛紙”。這個時節掃墓,正值春暖草綠花開時節,為與冬天掃墓有別,所以也叫“過(掛)春紙”。人們在他祖先墓地上,掛紙致祭,填土修墳,用丹朱彩書墓碑,以示兒孫輩不忘先人恩澤,並向土地神致意。

潮汕人在清明掃墓的祭品,除了發之外,因新麥已收穫,故也有用麥面製成的酵桃。更有特色的是喜歡用朴子樹嫩葉,和米春粉,發酵配糖,製成果品,拜祭先人,名叫朴子果,也叫碗酵桃。朴子樹屬榆科,嫩葉無毒,有消風去淤作用。據傳説,先人每逢饑荒年,便採此樹葉充飢度荒,為不忘過去,所以後人沿成習俗。採新葉製品,也是不忘本的美事。

潮州“鬼節”

中元節,潮州俗稱“鬼節”、“祭孤”。它本是一種印度佛教儀式。即每年農曆七月十五日,佛教徒為了追薦祖先所舉行的“盂蘭盆會”。“盂蘭盆”是梵文,意思是“救倒懸”。根據《盂蘭盆經》所説,目蓮尊者得知母親死後在“地獄”受苦,如處倒懸,就跑去求佛救度,佛即讓他在夏季僧眾安居終了之日(農曆七月十五日)備百味飲食,供養十方僧眾便可解脱。中國從樑代也開始照此仿行相沿成中元節。不過後來設齋供僧外,還增加了拜尾、放焰口等活動。

潮汕中秋節

八月十五中秋節,有許多有趣的活動,如:拜月娘、盪鞦韆、遊“月娘”、燃煙堆、燒瓦塔、觀神。

盪鞦韆,預先在空曠的草地上搭起高達兩層樓的單雙座鞦韆和“十”字鞦韆。棚頂四周拉起一道道繩子,掛滿五顏六色的綢花彩帶。

當銀盤樣的月亮(俗稱“月娘”)升上中天,穿着節日盛裝的少男少女便紛紛聚集到鞦韆前。按這裏的風俗,女的不能盪鞦韆只能觀看。能大顯身手的,就是小夥子們了。他們爭着盪鞦韆,比賽誰蕩得高,轉得快。據説是月娘上那個把上衣紮在腰間,高高舉起斧頭劈柴夫,日夜揮斧砍伐一棵寶樹,誰能得到它誰就長生不老。於是在圍觀者的歡聲笑語中,單座和雙座鞦韆向月娘拋出一道道彩虹,“十”字鞦韆騰空飛旋着一個個花環。蕩得最高轉得最快的便是少女心目中的英雄好漢,從而獲得她們的愛情。等到來年元宵,有的已雙雙上街觀燈,成了恩愛的小夫妻了。

天真無邪的童男童女們,自從訝訝學語,就纏着奶奶講月娘的故事。月娘成了孩子們金色的夢。於是到了中秋節,大人們就用竹子劈成竹篾,紮成了腳盆大小的骨架子,用毛邊紙糊成一輪滿月。中秋夜,孩子們就在“月娘”肚子裏點上蠟燭,扛在肩上,手舞足蹈悠遊在朦朦朧朧的深巷中。老遠看去儼然是月娘落下凡間。金色的夢變成童男童女們捉得住摸得着的現實,這就是有趣的遊“月娘”。

這天晚飯後,婦女們沐浴更新衣,忙着在能望見月娘的天井、門樓、廳前擺起桌子,紮上繡滿祥禽瑞獸富貴花卉的牀裙,把洗乾淨的水果、雲片糕、月餅擺上去,用紅紙剪成各式各樣的吉祥物,一一貼在糕餅、水果上面。一切停妥之後,就點上紅蠟燭,焚上高香,開始恭候月娘升上中天。

入秋之後,成熟的柚子、青皮梨、紅梨、菠蘿、香蕉、林檎、龍眼、楊桃、紅柿、牛心柿等,竟相上市,琳琅滿目的水果自然就成了中秋拜月的佳品。因此中秋節又被人們稱為“水果節”、“齋節”。

月餅主要有二種:一種拌豬油稱作餅;一種拌花生油稱作清油餅。礁餅以潮州市郊意溪鎮烤制的為上乘。意溪鎮又以“蕩合盛”號的礁餅為最著名。範合盛號的綠豆沙,據説要盛於陶製大水缸埋於地下,“退火”至隔年方取上作餡。意溪礁餅皮薄而脆,餒滑膩清涼;包裝也很有特色,用陶缽盛裝,上面用印有金字商號的大紅紙封口,顯得格外古樸。人人喜歡把意溪礁餅當作拜月餅,街上的行人,無論籃裏盛的、袋裏裝的差不多都有礁餅。從前窮人省吃儉用也要買上幾塊,實在買不起的會感到羞愧難當,拜月娘是淚流滿面,再三請求月娘恕罪。供品除了水果、糕餅,還必須供蒸熟的芋頭。

除了拜月娘,有的農村還要燒瓦塔、燃煙堆。早晨,孩子們起牀之後,到處拾瓦片、磚頭,然後抬着、挑着、抱着送到長輩指定的曬穀場上集中,由富有經驗的大人把這些瓦片、磚頭砌成一座空心塔。塔高一丈餘,塔圍一人不能合抱,下面還留出塔門,只是上面沒有造塔剎。然後把各家各户派來的稻草、劈柴、青金樹葉填進塔裏。月上中天,當村裏婦女們在案前對月禱祝、火化元寶説,一個長輩就在塔門點起了火,慢慢地,塔頂躥出了一串串火舌。為了助燃和增加色彩,人們不時你一把我一把地往塔裏撒食鹽,爆發出一陣噼裏啪啦的響聲,不一會,火舌變成了火龍直衝霄漢,映紅了半個天邊。孩子們繞着火塔又唱又跳,大人們喝茶吃糕餅,談古論今,直到瓦塔燒成了通體透明閃閃發光的金塔。至於燃煙堆,就是各家各户把稻劃、劈柴分別在村裏幾個地方堆成小山似的柴草堆,拜月結束時,也象燒瓦塔一樣把柴草堆點燃。

中秋之夜用意溪礁餅、芋頭拜月娘,燒瓦塔,燃煙堆,都是這裏古老的傳統活動。據説它有一番不凡的來歷,這要追溯到元代。那時,潮州人把元兵稱作元番或胡人。傳説元兵攻進潮州城之後,為了鞏固其統治,實行聯户制三家一保,每三家人供養一個元兵,只准養胖不準養瘦。還規定三家人晚上不得關門,任由元兵隨便上哪家睡覺。更不能容忍的是誰家娶媳婦,新娘頭天晚上只准與元兵同房睡覺。百姓受盡欺凌忍無可忍,就在八月十五日那天,家家户户拜月娘的供桌都多了一盤礁餅和一個蒸熟的芋頭。原來這是起義者事先安排好的,礁餅底下墊着一小塊四四方方的白紙,乍看似乎是防止油漬出來,其實上面寫了個“殺”字,暗中傳遞消息,約定拜完月娘請元兵吃礁餅時,一見“殺”字,男女老少一齊端起燭台、香爐、棍棒、菜刀痛殺元兵。結果一夜之間,十惡不赦的元兵被斬盡殺絕。農村因為村落分散,為了便於統一行動,只好以燒瓦塔、燃煙堆為號。芋頭取“芋”字與潮州話的“胡”字諧音,拜芋頭是鼓舞百姓樹立砍下胡人頭顱打敗元兵的信心。直到現在,人們在中秋節還要拜礁餅、芋頭;有些農村,各家各户也還有自願抱出稻草、劈柴堆在一起,燃煙堆和燒瓦塔的習俗。

冬至吃甜丸

農曆每年冬至日稱冬節,是我國自晉朝至今的傳統節日。

古人認為“冬至陽生,萬物甦醒。”雖然還處於寒冷季節,人們卻已聞到了春的氣息,相傳漢代冬至已有“進酒餚,謁賀君師耆老”的習俗。宋、元以來,潮俗盛行吃甜丸。

甜丸既是用糯米磨粉和水搓丸煮成的甜湯,是冬至日最具代表性的食品。冬節前,農家主婦紛紛舂糯米粉(今多為機械輾制),有的互通有無,饋贈親友。冬節這天一早,家中大人小孩往往圍坐在竹葫或大盤子四周,各自提取事前用糯米粉和水攪搓成的粉團,以兩隻手搓成彈珠一樣的丸子,叫“冬節丸”。“冬節丸”象徵着歲暮之際全家人圓圓滿滿。有的“冬節丸”還加以橙糕、瓜冊糖、豆砂等作餡料,俗稱“鴨母氽”,“冬節丸”可任意搓得大小不一參差不齊,取“公孫丸”好兆頭。

冬節甜丸一般在天亮前煮熟,家人起牀後,都要吃一碗“冬節丸”,潮汕有“冬節丸,一食就過年”的民諺,俗稱“添歲”,表示年雖還沒有過,但大家已加了一歲。孩子們最盼吃這碗甜丸,往往夜裏醒來都要問天亮了嗎?然而天好象要與孩子們開玩笑似的,老是不亮,故潮俗有“冬節夜,囉囉長,甜丸未煮天唔光”的童謠。其實,每年到了冬至這一天,夜的時間最長,冬至過後,才逐漸變短。

昔時潮汕城鄉在冬至日還有以甜糯米丸拜“司令公”,備三牲祭祖和掃墓的習俗,冬至掃墓叫“過冬紙”。人去世未滿三年,後代掃墓應在清明節“過春紙”,以後才“過冬紙”。冬至掃墓,因為冬天少雨,陽光充足,在山野舉行祭祖較為方便,也藉此郊遊,起娛樂身心作用。

土地神生日

六月廿六,是土地神聖誕之日,潮汕民間稱“土地爺生”。從該節日的祭祀對象和祭祀方式來看,應是古代社日在潮汕地區的變異。

社神即土地神,相傳的社神有兩個:一是句龍,禮記·祭法》記載:“共工氏之霸九州也,其子曰后土,能千九州,故祀以為社”。一是禹,傳説他勤勞天下,死後託祀於後土之神。大地生長草木五穀,養育人類,故被視為無窮力量的神靈。古代對土地的崇拜和對』:帝的崇拜,具有重要的意義。祭土地是上至王公貴族,下至小民百姓一年中的大事。先秦時期社神地位極高,故“社稷”一詞通常作為國家的代稱,祭祀典禮也由天子或各地行政長官主持。漢唐以後,社:神的地位有所下降,祭祀也不限一地,其原因是因為“土地闊不可盡祭,故封土為社以報功。”所以各地山陵園地,均有大社壇,這些社壇以後又演變為各種:土地廟,社神也由顯赫的大神演變為明清小説中所描寫的猥瑣的土地老兒。

現在潮汕人祭拜土地的形式已經十分簡單,在田頭隨便插上香燭,便可祈請土地神享用。在各家各户,都設有“地主神位”,每逢初一、十五(也有初二、十六的),都以飯菜或瓜果祭拜,形式雖然簡單但卻勤且持之以恆。如有喬遷,“地主神位”也是首先遷入的對象。由此可見土地神在潮汕人心目中的地位之重要。

太陽公生日

農曆三月十九日是太陽公的生日。從潮汕人的祭祀對象來看,應該是中和節的變異。中和節是為了祭祀勾芒神,即日神的生日。據《唐書》所載:中和節是在唐德宗親自提倡下興起的一個節日。雖然其立節為時較晚,但實際上應該是上古的自然崇拜的演變結果。據清人汪啟淑的《水曹清暇錄》載:“(中和節)市中貨太陽糕,以祀太陽星君。”“亦有持齋誦太陽經者”(《春明歲時瑣記》)。太陽經也稱為《太陽星君聖經》,經文曰:太陽明明諸光佛,四大神州鎮乾坤。太陽日出滿天紅,曉夜往來不住停。行得快來催人老,行得慢來不留存。天上無我無晝夜,地下無我少收成。家家門前都走過,倒惹眾生叫小名。惱了門神歸天去,餓死黎民苦眾生。個個神明有人敬,那個敬我太陽神。太陽三月十九生,家家唸佛敬香燈。有人傳我太陽經,閤家老少免災星。無人傳我太陽經,眼前就是地獄門。佛説明明諸光佛,傳與善男信女們。每日早晨念七遍,永世不走地獄門。

臨終之時生淨土,九元七祖盡超升。有福念我太陽經,世代兒孫福祿深。

現時潮汕人祭祀太陽公,已經沒有這一套繁瑣的禮節。不過,需要指出的是,其它地區祭太陽星君所用的祭品是太陽糕,而潮汕人所用的卻是麪條。究其原因,這恐怕是潮汕人將“太陽星君誕”與“龍抬頭”混為一談。因為在其他地方,二月二日是龍抬頭日,這一天,人們有吃麪條習慣,稱為“龍鬚麪”。

人日節,天公生日

一、吃七樣羹

正月初七,潮汕人有吃“七樣羹”習俗。這風俗源遠流長,在中國至少有兩千年的悠久歷史。西漢東方朔的《佔書》上載:“歲正月一日佔雞,二日佔狗,三日佔豬,四日佔羊,五日佔牛,六日佔馬,七日佔人。”所以正月初七也稱為“人日”。而且《佔書》還説:正月初一晴,雞則繁育,陰雨則雞不繁。二日的天氣好壞兆狗,三日兆豬……以此類推,至正月初七,如果天晴,則表示人丁興旺。宗懍的《荊楚歲時記》記載:西漢魏晉時江南一帶的人在“人日”這一天,“以七種萊為羹”。

潮汕文化除了直接受中原文化的影響外,也受到荊楚文化的影響。吃“七樣羹”的習俗,應是受荊楚文化的影響而形成的。這一天,人們以當時出產之菜蔬七種:如菠菜、芥菜(當地叫大菜)、白菜、君達菜(也叫“百合”或“厚合”)、蘿蔔、茼蒿、芹菜等煮成一鍋,異香誘人。家中人人吃之,以圖吉利。其中“百合”這種萊平時是用來餵豬的,但這時必不可少,因為“百合百合,百事好合”。

二、祭天公

正月初九是“天公生”。天公就是人們所熟悉的玉皇大帝。正月初九這一天,家家户户設祭慶賀天公生日。在過去,祭典十分隆重:凌晨開始便是祭天公時間,每家每户在正廳擺開大方桌,供奉五牲,然後燒紙錢,放爆竹。而且十分講究,參加祭祀的人前一天必定要齋戒沐浴。祭祀當日,不得倒馬桶,以免被天公看到了,犯了大不敬之罪。金箔則用特製大型的“天公金”。不過,現在的儀式要簡單多了,除了金箔依然用特製大型的之外,祭品只用麪條、龍眼乾。龍眼乾亦稱桂圓,有又貴又圓的好兆頭。

盂蘭勝會

潮汕每年農曆七月這一個月,盛行“施孤”民俗活動。清《海陽縣誌》便有“七月賽盂蘭會,謂之施孤,又曰普渡”之記載。

“施孤”民俗活動一般為:農曆七月初一日下午,家家户户都在自家門口置放各式各樣食物,焚香遍插每一種食物,並焚化紙錠,冥衣冥鏹,俗稱拜“開獄”。民俗認為這天地下閻王把

陰司地獄裏的孤魂餓鬼統統放出來,象徵施孤活動的開始。農曆七月三十日(小月廿九日),用同樣方式拜祭,稱為拜“禁獄”。閻王這一天又把那些孤魂餓鬼統統驅回地獄裏,施孤活動也至此結束。在此中間,還有兩次活動,一次為七月十五中元節日,這一天除家家户户拜祭祖先外,還要施孤;另一次是各鄉、社或地段,自行選定日期進行(有的與中元節合一),這次活動稱為某地“施孤正日”,禮儀十分隆重,即所謂“盂蘭勝會”。除了各家各户備辦拜祭的禮品要特別豐盛外,當地還集體高搭彩台,聘請僧人或道士做清醮誦經,普渡孤魂。彩台左側,用竹和紙紮塑一尊數丈高的白衣大士化身的青面獠牙鬼王,俗稱“孤王”,以制服孤鬼鎮壇;右側設無祀孤鬼之位。四周紙製幢幡低垂,陰森淒冷,令人有置身鬼域之感。

施孤的彩台,俗稱孤棚,在這裏拜祭的祭品,祭後則散發給窮人或讓人搶奪,俗稱“搶孤”。

盂蘭勝會的由來有這樣的傳説:佛籍中的目連僧因他母親罪惡深重,死後墜入餓鬼道中,目連送食,可是食物進了她的口,就化為烈火,目連為拯救母親,求佛指示,佛給他一套盂蘭盆經,説念此經,可招來四方之神,一起拯救他母親。後來,對沒人祭祀的孤魂餓鬼,也進行建醮超度祭奠,名為施孤,也叫盂蘭勝會,沿襲而有此風俗。

現在潮汕城鄉七月施孤活動還是很流行,不過大多簡化了。潮汕盂蘭勝會的活動還帶到馬來亞、泰國、印尼、港澳等地,凡有潮人聚集的地方,至今此民俗活動仍很盛行。

南澳漁民“做媽生”

南澳是海島,以漁為業,漁民非常尊崇媽祖。媽祖就是天后聖母,農曆三月廿三日是媽祖誕生祀辰,漁民家家户户“做媽生”虔誠祭拜,廟前演戲,熱鬧非常。相傳北宋建隆元年(960),這個被世人所尊崇的媽祖,降生於福建省莆田湄洲林家,

滿月尚不聞啼聲,故取名默,幼好學聰穎,深通氣象,能觀天預測風雲,漁民多次海上遇險,得她拯救,轉危為安。宋雍熙四年(987)農曆九月初九日去世,時年僅二十八歲。傳説此後她多次顯聖在海上導航,賜藥解疫病,被世人稱為湄洲神女。後經宋、元、明、清歷朝帝王冊封為“順濟、靈濟、天妃、天后”。南澳的天后宮建於明萬曆(1576)至清乾隆以後,南澳的隆、雲、深、青四澳,有天后廟十八座。

  • 文章版權屬於文章作者所有,轉載請註明 https://wenshudu.com/xuexiziliao/jierichangshi/qo7pj2.html
專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