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文書都 >

文化作文 >民俗作文 >

藏族民風民俗作文彙編五篇

藏族民風民俗作文彙編五篇

無論是在學校還是在社會中,大家總少不了接觸作文吧,作文根據寫作時限的不同可以分為限時作文和非限時作文。你所見過的作文是什麼樣的呢?以下是小編整理的藏族民風民俗作文5篇,歡迎大家分享。

藏族民風民俗作文彙編五篇

藏族民風民俗作文 篇1

今天本計劃去玉龍雪山,再次因為我們起牀晚了,車站已經沒有票了。我們和老闆商量把行李放到旅店寄存一天,我們開始向那個世人尋覓的世外桃源——香格里拉出發。

在路上行走了4個小時,沿途的風景美麗而深沉,由於路途中太顛簸,我是一半欣賞、一半同周公攀談。當下了大巴,你才發現這裏很接地氣,像一個鎮子那樣的安靜存在。沒有昆明的喧鬧、沒有大理的商業、沒有古鎮的精彩。

浪費了一個小時找到了一家比較滿意的酒店,放下揹包,我們該去安慰一下我們的胃了,已經下午5點多了我們還只吃了一頓飯。去了一家有酥油茶的小飯館,他們的桌子比較有特色,就是我們農村用的爐子,不過爐子的邊比一般的寬很多倍。我們説把菜單拿來我點一下菜,老闆説他們這沒菜單,都是看菜點菜,很神奇,我還想她故意忽悠我呢?後來才知道這裏都沒有菜單。閒説一句,我覺得這樣不好,因為他們會看人喊價(他們也被商業了,因為有一家我們進去一看又是沒菜單,就出來了,他們竟然在我們剛出門口就潑水,差勁。)。所以我和朋友只吃了這一次炒菜。

由於我們住的離古城有點遠,晚上這裏沒有其他活動,我們倆就去了KTV,嗨,了一晚上。根據計劃我們就在香格里拉停留一天,第二天要回麗江。時間緊,我們此行就只能去了古城,香格里拉的古城是遺世的、是獨立。是孤獨的、是空曠的、是寂寞的,可是她又是那麼的淡定那麼隨意的存在,沒有過多的修飾和籠罩反而更加超凡脱俗。雖然今年1月的一場大火燒燬了她的半張容顏,可是她卻那樣淡然的接受,沒有浮躁、沒有憤怒、沒有爭執。淡定的接受這一切。其實誰能説,這不是她對世俗的(過度利用)反抗呢?選擇那麼決絕的手段,讓我們沉痛的反思呢?寧願摧毀了自己的半張容顏想要換回世人的執迷不悟。

在這裏我們看到了世界上最大的轉經筒,經過那場大火,她的周圍已經不復原來的枝繁葉茂和盛世繁華。三清殿內有喇嘛在誦經,我沒用進去,周圍有人在祈福,當我們逆時針行走的時候,他還給我們説了這是不對的。也許真的是那場大火,讓人們覺悟,也許是因為她已不是原來繁華所以遊人很少,也許這才她是真正想要的。殿宇大部分在修建中,站在這裏俯視一下香格里拉的房屋,很特別,他們的屋頂是木片銜接而成,非常的別緻。這裏的天空蔚藍蔚藍,沒有一絲雜質,你會覺得哪怕是靜靜的看看天空,那也是一種安逸的享受和無與倫比的幸福。真的應了那句,“離天堂最近的地方”,值得這句形容。

臨走前,我們去參觀他們的博物館,補習了一下他們藏族文化知識。不過我最震撼的是他們仿造紅軍爬雪山過草地的場景和音效非常的逼真。你會真的認為你正在長征的路上,你會體會到書本以外的知識,你會覺悟、你會沉思、你會感動、更會由心的敬畏和感動。

時間來不及了,我們只能戀戀不捨的離開。返回的途中我們説都説這條路上的風景很美,我們倆一定不能睡覺啊。伴隨着美麗的風景我們離開了香格里拉,終究抵不過周公的召喚,我們還是和他攀談的不亦樂乎。

再見了,這個人間淨土,下次來的時候我一定要多今天欣賞你的淳樸和真誠。再見!下次再見!

藏族民風民俗作文 篇2

迪慶藏族自治州博物館新館於20xx年9月開館,位於香格裏拉縣城獨克宗古城月光廣場旁。20xx年初,經國家文物局評定公佈迪慶藏族自治州博物館為國家三級博物館。博物館總建築面積為5400平方米,樓高4層。展廳是原來博物館的2倍,供遊客參觀的展廳有兩個,博物館功能設計也更人性化、更環保和更安全。

據博物館工作人員介紹,迪慶藏族自治州博物館以靜態文物陳列和動態的多媒體演示,集中反映具有云南藏區特色的自然生態多樣性和民族文化多樣性,使參觀者更清楚、更直觀地瞭解和認識香格里拉。也為古城增添一道風景線,豐富古城文化內涵,同時可以更好地發揮博物館的文化價值和旅遊價值。

跨進博物館的大門就會看到一個很大的沙盤,沙盤主要展示了迪慶州的.地理位置,位於雲南省的西北部,橫斷山脈中斷,雲南、四川、西藏三省交界處,是世界著名的三江並流國家風景名勝區腹地。沙盤後,有兩幅很有意義的壁畫:茶馬互市和軍民魚水情。茶馬互市主要反映出了,茶葉從主產地版納由馬幫運送,一路經思茅、大理、麗江到達迪慶,在這條古道上往返進行着茶馬互市的古老交易,也帶動了多元文化和經濟的交流;而軍民魚水情講述了一幅1936年紅軍二四方面軍長征經過迪慶時,與迪慶人民關係融洽,紅軍為百姓看病,百姓送子參軍的軍民和諧畫面。

一樓主要為歷史文物展廳,擁有文物鑑賞、民族風情、佛教文物、近現代文物等物質和非物質文化遺產的展覽。文物鑑賞包含藏傳宗教文物、石器、青銅器、陶器、工藝品、民族服飾、書畫、錢幣、國寶鑑賞和近現代文物的收藏展覽。民族風情主要是少數民族文物的展覽,包含民族服飾和民族飾品的收藏展覽。佛教文物主要是佛像、唐卡、佛教法器、佛教樂器、羌姆舞面具及服飾、隔板畫、東巴經書、東巴紙牌畫和其它宗教文物等的收藏展覽。工藝品有直木酥油盒、糌粑盒、楊章木糌粑盒、羊皮革囊、熊掌箭包、鼻煙壺、牛皮託包、鼻煙壺、弩弓、明代瓦飾、砍刀、疙瘩木碗、疙瘩木酥油盒、豆腐渣木碗、茶桶、彩繪大糌粑盒等。

在一樓和二樓樓梯間的牆壁上,還掛有一幅幅用珍貴的蝴蝶拼出來畫,這些畫以人物為主,極具審美價值、歷史價值及收藏價值。

二樓為藏醫藥文化展廳,展廳設有曼唐展區、《四部醫典》展示。曼唐就是醫學教學掛圖,它以彩圖的形式把藏醫藥學的全部內容用80幅唐卡,4900多個小圖像形象地表達出來;《四部醫典》又稱《醫方四續》,藏語簡稱為《據悉》,全書分四部:《根本醫典》《論述醫典》《祕訣醫典》《後續醫典》計156章,約二十四萬多字。79幅唐卡,則依據《四部醫典》的內容繪製的;以及人體胚胎髮育圖、人體骨骼及脈絡圖、手術器械展示、第一粒腦顱手術圖、金針調撥法圖、動植物標本展示、毒哈圖拉、礦物標本等展示。遊客還可以找優秀的藏醫師免費看病,體會神祕藏醫學的博大精深。

在迪慶藏族自治州博物館裏,你一定會有一段洗滌心靈的旅程,感受到藏族文化的神聖。

藏族民風民俗作文 篇3

在青藏高原上,居住着藏族人民,他們以從事畜牧業為主,兼農業。

藏族人民最喜愛白色,這與他們的生活環境、風俗習慣有着密切的關係。天祝草原四周為白茫茫的雪山環繞,看上去一片銀白;地上的羊羣和犛牛,三五成羣地聚集在一起,遠遠望去,像一張白毛毯;以及喝的羊奶、穿的皮襖、戴的氈帽,也都是白色。所以藏區人民喜愛白色,並視白色為吉祥、勝利的象徵。

酥油茶你知道嗎?這可是藏族人民最愛喝的飲料呢!它具有極高的熱量,淳香可口,喝上一口,精神頓爽。甜甜鹹鹹的,有濃濃的奶香味,是美味可口的飲料。有趣的是,喝酥油茶還有個規矩呢!一般是邊喝邊添,不一口氣喝完,但對客人的茶杯總要添滿;假如你不想喝,就不要動它;假如喝了一半,再喝不下了,主人把杯裏的茶添滿,客人就擺着,告辭時再一飲而盡。這就是藏族的喝茶規矩,你也是不是覺得很有趣呢?

西藏的酥油茶的確好喝,因此你可別忘記它的原產地——犛牛啊!犛牛是一種渾身是寶的牛類,它的“臉皮”可厚了!聽説連子彈都打不進去呢!話説這個頭較粗重,額寬平,面稍凹,眼圓有神,嘴方大,脣薄的大傢伙,還是藏族人民的“寵物”呢!別看笨拙的樣子,它還有識路的本領,也難怪西民總是牽着它去草原上散步。

這就是藏族,一個暗藏着寶貝的少數民族。

“雪頓節”是藏族人民最快樂的一個日子,在這天人們都在吃酸奶,還在一起比賽呢。瞧,這擺放酸奶的桌子一眼望不到頭,人們都爭先恐後地來到桌子前,每個人都有三十個碗,碗裏盛滿了酸奶,看誰在最短的時間裏喝完這麼多酸奶。來參賽的人有老人、中年人、青年人、小孩,各色各樣的人都有。人們來參加比賽並不是為了吃的,而是為了使場景更熱鬧點,讓別人更開心一點。

藏族的民風民俗有吃有喝有玩,真是有趣極了。

藏族民風民俗作文 篇4

一方水土養育一方子女,西藏以其博大、寬廣、神聖養育了勤勞善良的藏民。藏民以他們特有的文化快樂的以自己的方式過着屬於他們的生活。

酥油茶是藏鄉羣眾日常生活所必需的一種飲料,也是藏族人民待客、禮儀、祭祀等活動不可或缺的用品,極具民族特色和文化內涵。剛進藏的漢族幹部,要適應高原環境,首先要過生活關,其中重要的一條就是能不能喝酥油茶。顧名思義,酥油茶由酥油、茶和食鹽三種原料做成。

酥油是藏族人民用手工工藝從牛羊奶中提煉出的奶油。提取的方法既簡單又別緻:先將鮮奶加温煮熟,晾冷後倒入圓形木桶中,桶中裝有與內口徑大小一樣的圓蓋,中心豎立木柄,下安十字形圓盤,打酥油者緊握本柄上下搗動使圓盤在鮮奶中來回撞擊,直到油水分離。這個過程就叫做“打酥油”。牛羊奶經過這樣搗打後,其中的油質浮出水面,將它用手提出。壓裝於皮翼中,冷卻後便成酥油,現在,手搖奶分離器已經逐步代替了手工搗制的舊工藝。

喝酥油茶時還有一套喝茶的規矩。客人坐好後,主人取出茶碗端放在面前,恭敬地將酥油茶斟上。倒茶前將茶壺輕輕晃盪數下,意將壺裏的茶攪均勻。飲茶不能太急,不要一口喝乾,且不能發出響聲。主人對客人的茶碗總是添的滿滿的,以表示禮貌。如果自己不想喝了,就擺着不要動,等告別時,一飲而盡,這樣才符合當地飲茶習慣。酥油茶營養非常豐富,喝後還能生津止渴。

青稞酒是藏族人都喜愛喝的酒,是自己用青稞釀成的一種度數很低的一種家制酒。青稞酒製作簡單,先將青稞洗淨煮熟,稍加降温後加進酒麴,裝進木桶或淘罐加封發酵3——4天后,在加一定比例的清水,幾天後便成了清爽可口的青稞酒。每當親戚、朋友團聚或客人來訪,主人都要給客人敬三杯酒,客人用無名指沾少許彈向空中,以示敬天地神,最後小喝一口,添滿,再喝一口,如此三次,然後滿杯喝乾。

獻哈達是藏族人民日常交往中常見的一種禮儀,常在覲期佛像,建房豎柱、認錯請罪,拜會尊長,送別迎親、饋贈親友時使用,表示敬意、祝賀,表達純潔、誠摯之心。哈達有藍、白、黃、綠、紅五種,最常見的為白色哈達,象徵純潔、吉利。哈達一般用絲綢做成。五彩哈達是最為隆重的禮物,是獻給菩薩和迎親做彩禮用的特定禮物。送接哈達有講究:下輩向上輩或高僧活佛敬獻哈達,要微微躬身,雙手捧着獻於手上或置座前桌上,獻後後退數步方能轉身離去,以示尊敬。長輩給晚輩贈送哈達可直接掛在對方頸上。平輩獻哈達只需獻於手上。接受哈達者,身體要微微前傾,恭敬地用雙手接過,然後舉過頭頂掛在自己頸上。以示謝意。有事求人則要到他人家獻哈達,將哈達獻於主人家神龕前,對方應允留下哈達,不應允則當面退還。向對立的一方獻哈達,對方接受了哈達,意味着有可能化干戈為玉帛。

堆諧藏族是一個能歌善舞的民族,人們從小就受到了歌舞的薰陶。他們用歌舞表達自己的各種各種感情活動及許多難以用語言表達的心理狀態。藏族是一個熱情奔放的民族,有人説會走路就是會跳舞,會説話就是會唱歌。無論男女老幼都能歌善舞。西藏的民間歌舞浩如海洋,而堆諧則是西藏民間歌舞中的一種。堆諧是藏語的讀音,“堆”是西藏的一個地方,“諧”為歌曲之意。這種具有快節奏表演、粗獷樸素的舞蹈,後來被藝人加工提煉,又有了各種舞姿,如踢踏舞的強節奏、扣胸挾臂的舒情浪漫,都在堆諧中表現得淋漓盡致。

藏戲藏戲是藏族戲劇的泛稱,它在藏語文中被稱為“阿吉拉姆”。從十五世紀起,噶舉教派僧人唐東傑布立志在雪域各條江河建造橋樑,為眾生謀利。後來,他發現虔誠信徒中有生得俊俏聰明、能歌善舞的七姊妹,便召來組成戲班子,以佛教故事為內容,自編自導成具有簡單故事情節的歌舞劇,到各地演出,以化導人眾、募集經費。這就是藏戲的雛形。藏戲在西藏以有600多年的歷史了,流傳至今已相當普及,是以歌舞形式表現故事內容的綜合藝術。

藏族民風民俗作文 篇5

我們中國有56個民族,每一個民族都有自己的風俗和禮節,像蒙古族的那達慕、彝族、白族、納西族、哈尼族的火把節,各式各樣,多姿多彩,讓人心動。

從西藏回來的大舅舅給我講一些奇異的西藏的民風民俗。

大舅舅説,剛到那兒,就碰到了從前的同學,於是同學把他帶到家裏。讓他看兩個缸裏的東西,讓他猜猜藏了幾年,後來答案是十年以上,大舅大吃一驚,我也聽得一愣一愣的。更好玩的是酥油茶。酥油,是把牛羊奶倒到木桶裏用木榛快速攪拌,讓油脂從奶汁裏分離出來,酥油在藏族裏是視為聖物的。原來是供奉佛祖用的,現在加入牛奶,磚茶等一起煮,其味道濃郁,妙不可言,酥油茶一家與另一家的煮法都不一樣,但都是同樣的濃郁。味道讓人想起温暖的太陽,坐在藏族人的熱炕上,一杯接一杯的喝酥油茶,是一件非常舒適的事。藏 人的房間裏永遠燒着一壺酥油茶,那是為每一個遠道而來的客人準備的。

大舅舅後來跟我説,西藏其實還有一個民俗,那就是哈達。藏族人是一個非常重禮節的民族。他們給遠到而來的客人奉上白色的哈達,會讓客人吃雞大腿,因為這是讓客人充滿腳力的象徵。

藏族是一個愛美的民族,不管男女老少,都是身着五顏六色的服裝,在藏族女的更是美麗,頭上身上各穿着豔麗。西藏真是一片神奇的土地,因為她身上有勤勞能幹的藏族人民。

藏族的“雪頓節”

每個民族都有自己各具特色的節日習俗,在慢慢地盛開着,散發出淡淡的清香,吸引着我們。當然,藏族這朵“鮮花”,已開地正大、正旺地,其中一朵花瓣,就是藏族的雪頓節。

雪頓節是每年藏曆六月底七月初,是西藏傳統的節日。在藏語中,“雪”是酸奶 子的意思,“頓”是“吃”、“宴”的意思, 雪頓節按藏語解釋就是吃酸奶 子的意思,因此又叫“酸奶節”。雖然酸奶我們都吃過,但藏族人民卻還是把這個加入了民俗的行列中。

“雪頓節”是藏族人民最快樂的一個日子,在這天人們都在吃酸奶,還在一起比賽呢。瞧,這擺放酸奶的桌子一眼望不到頭,人們都爭先恐後地來到桌子前,每個人都有三十個碗,碗裏盛滿了酸奶,看誰在最短的時間裏喝完這麼多酸奶。來參賽的人有老人、中年人、青年人、小孩,各色各樣的人都有。人們來參加比賽並不是為了吃的,而是為了使場景更熱鬧點,讓別人更開心一點。

  • 文章版權屬於文章作者所有,轉載請註明 https://wenshudu.com/wenhuazuowen/minsuzuowen/43y2xq.html
專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