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文書都 >

文化作文 >民風作文 >

少數民族的民風民俗

少數民族的民風民俗

少數民族的民風民俗和我們漢族是有很大的差別。今天小編就來分享少數民族的民風民俗,請各位讀者好好欣賞和借鑑。

少數民族的民風民俗

熱情的哈尼族人無論是住房、節日、食品、服飾還是歌舞,都給人新穎、奇特的感覺。

勤勞簡樸的哈尼族人,主要聚居在雲南南部紅河兩岸哀牢山區的半山腰中,那一棟棟如蘑菇般的房子,就是哈尼族人世世代代居住的蘑菇屋。

蘑菇屋,顧名思義就是房屋樣子如蘑菇。它的牆基用石料或磚塊砌成,地上地下各有半米,在其上用夾板將土舂實一段段上移壘成牆,最後屋頂用多重茅草遮蓋成四斜面。內部結構,通常由正房、前廊(相當於正房前廳)和耳房組成。

分二、三層的蘑菇房在建築設計上別有風韻:前廊與正房前牆相接,耳房與正房兩側相連;前廊與耳房頂部均為堅實的泥土平台,它既可休憩納涼又可晾曬收割的農作物;正房二層全部用泥土封實,然後在三四米高處再鋪蓋茅草頂。三層至屋頂的空間稱“封火樓”。封火樓通常以木板間隔,用以貯藏糧食、瓜豆,供適齡兒女談情説愛和住宿。最底層用來關牲畜,堆放農具。中層用木板隔成左、中、右三間,中間設一常年生火的方形火塘。客人來了,主人就圍坐在火塘邊,讓你吸上一陣長長的水煙筒,飲上一杯熱騰騰的“糯米香茶”,喝上一碗香噴噴的“悶鍋酒”。趁着酒興,主人敞開嗓子,向你展示哈尼人質樸、嘹亮的歌聲,祝願賓客吉祥如意、情深誼長。

蘑菇房琳麋美觀,獨具一格。在我國民居文化中獨樹一幟。它與巍峨的山峯,迷人的雲海,多姿的梯田,構成了一幅如夢般的哈尼山奇景。

哈尼族的最大節日是過“十月年”,前後歷時六天。按照他們古老的歷法,每年農曆十月第一個辰龍日為新年之始(相當於我們的大年初一)。新年當天,每個寨子要殺一頭豬。豬無論大小,肉按户平均分配,哪怕心、肝、肺、腸、肚等數量有限,也要家家都分到。到了下午,各家各户用分得的豬肉和水祭獻祖先。節日裏家家團聚,還邀請附近其他民族的好友參加。他們終日歡聲不斷,特別是少不了唱起古老的民歌,講述節日的來歷和民族的歷史,歌唱豐收的喜悦。

到了新年的後半期,每個寨子都要在寨中心擺上長長的酒宴,全村共飲同樂,慶祝象徵他們團結和睦,吉祥幸福的傳統節日。這種酒宴恰似一條長龍,故稱“長龍宴”;因設在街心,人們又稱之為“街心酒”。若是小寨,街心酒一個下午就可結束,若是大寨,則按户劃分為三組,分三個下午舉行,每組輪流做東道主。

按約定的日子,做東的各户人家,一大早就把方桌抬到清掃乾淨的街心,一張接一張地擺放好,許多張桌子連成100多米的長龍。午後,經一聲招呼,做東的各户人家爭先恐後地把拿手好菜和美酒擺上桌。哪家的酒菜越好,就越有體面,所以許多人家連自己平時都捨不得吃的美味佳餚都一一拿出。一眼望去,魚雀、江鰍、鯉魚、竹筍、木耳、蘑菇、大肥雞……每桌20來碗,桌桌飄香,顯示出哈尼人辛勤勞作的成果和傳統的烹調技巧,展現出哈尼族最長最盛大宴席的風采。在鑼鼓喧天的熱鬧氣氛中,人們根據不同的年齡、興趣與愛好自願組合就座。這時鑼鼓止息,鑼鼓手端鑼抬鼓逐桌接受人們敬酒獻菜。接着,由一對姑娘代表眾人向老奶奶們一一敬酒。婦女先開吃,隨後男人們才舉杯動筷。一連幾個小時的街心酒宴,喜氣洋洋,歡聲笑語不絕於耳。

當夜幕降臨時,一堆堆熊熊篝火燃起,男女青年們隨着鑼鼓、三絃、竹笛的伴奏,翩翩起舞。

夜深了,人們漸漸離去,那些情侶們則走向棕櫚林、金竹叢中……

哈尼族和我們不一樣他們一天兩餐,以大米為主,玉米為輔,喜歡吃乾飯、粑粑、米線、卷粉和豌豆涼粉,還喜歡將瘦肉剁細,與大米、薑末、八角、草果一起熬粥。他們愛吃糯米粑粑,用芭蕉葉包着與醃肉一起吃。他們還用紫糯米制成紫米飯、紫米粑、紫米粥、紫米粉、紫米作寶飯、紫米汽鍋雞、紫米甜酒煮雞蛋、紫米藥糖粥等。這些食物具有補血益氣、暖脾止虛、健腦補腎、收宮強身的功效。

哈尼族也極愛吃肉,豬、牛、羊、雞、鴨,一大塊一大塊的吃,一大碗一大碗喝酒,這,才是主人待客之禮,客從主意之道,大家歡聚一堂。村裏有人家殺豬宰雞或做了什麼可口的食物,各户男女長者都被邀去共食,而且把肝臟等最鮮嫩可口的部分都給老人享用。

哈尼人又善於精打細算,常常把吃鮮剩餘的豬肉、牛肉製成別具風味的火薰臘肉和乾巴,常年儲備以待客。將肉切成條狀,撒上花椒麪、鹽、八角粉等香料,一晚後,便懸掛於火塘之上,任其煙火燻烤,半月或一月後,臘肉和乾巴都變成了紫紅色,香噴噴又略含鮮味,取下裝進一隻特製的大蔑籠中,懸掛屋樑上,則一年四季都可備吃了。火薰臘肉和乾巴是哈尼族的名貴佳餚呢!

婦女的服飾獨具特色。婦女頭戴白布縫製的尖頂軟帽,後面一截燕尾邊沿繡有精美的花紋;上着靛青色對襟短袖寬口土布衣,無領無扣,用10餘釐米寬的五彩腰帶圍腰;下穿緊身超短褲,視短褲緊勒至現出臀部原形為美,短褲以下全部裸露。直至不久前,不管夏日寒冬,她們都憑此打扮下田耕作、上山砍柴。被稱作“拉八”的短褲,深為少女喜愛。她們自裁自縫,穿時褲口緊貼大腿一層層向臀部上卷並向內別,最後短褲縐褶成了七道的倒“八”字形。

哈尼族人民熱愛生活,婦女服飾絢麗多彩,斑斕奪目,衣料以黑色、藍色為主,個個婦女都會刺繡挑花,衣襟、袖口、褲邊都要用各色彩線繡上種種圖案,飛針走線,技藝精湛,色調對比強烈,並用銀鏈、銀幣、銀泡作為胸飾和腰飾,頭上戴的是用紅、黃、藍、白各色毛線扎就的`花冠,綴以各種式樣的銀質頭飾和彩珠,喜慶節日穿在身上,滿身華麗,美不勝收,形成一道特有的民族風景線。男人的衣服相對來説要簡單得多,而且大多數已經漢化。

到了年節喜慶之日,姑娘們就“多衣”了:七件外衣、七件襯衣、一件內衣。同時,手戴銀手鐲,胸前掛一對銀鏈,腰的兩側掛銀片和銀泡泡,走起路來叮噹作響,顯得多姿健美。

哈尼族是一個與音樂歌舞為伴的民族,哈尼族小夥子愛好彈三絃和四弦,姑娘們喜歡吹“巴烏”和“響蔑”。 “巴烏”用細竹管制成,形狀象笛,音調幽雅深沉,適於抒發感情。“響蔑”是一種竹片制的吹彈樂器,聲音細膩柔和,如同竊竊私語,最適於表達初戀少女的微妙心情。民間流傳的哈尼民歌種類很多,有“哈巴”(敍事歌)、“阿茨”(山歌)、“然咕差”(兒歌)、“阿尼託”(搖兒歌)、“然米比”(婚禮歌)、“迷煞維”(喪事歌)和“莫丕差”(祭祀歌)等。“哈巴”是一種古老的敍事歌,主要流行在紅河一帶,多由專門請來的歌手或老人在年節喜慶或祭祀儀式等場合演唱,內容有開天闢地、民族遷徙、生產生活、宗教信仰等方面。哈巴常以“薩拉衣”開頭,由一人主唱、聽眾在每段結束髮出“薩———薩”的喝彩聲;它的曲調莊重嚴肅,低緩悠揚,音樂與語言結合密切,有説唱的特點。

哈尼地區存在大量的、在山間田野即興演唱的民歌,稱作“阿茨”、“阿其”或“阿勒兒”等。這種歌常以歌唱愛情、歌唱勞動或生活所感為主要內容,曲調嘹亮舒展,旋律優美動人。由於演唱方式和場合的不同,阿茨又有大聲唱和小聲唱之分:大聲唱的多屬於山間放歌形式,一般曲調高亢明亮,情緒飽滿而歡快;小聲唱的多為低聲淺唱的情歌,常用假嗓演唱。勐海等地也有一種稱作“呆航車”的情歌,是指夜間青年男女在專門社交娛樂場地歌舞擇偶時唱的一種歌曲,有的也可以載歌載舞,非常歡愉、活潑。

白鷳舞是哈尼族人民最喜愛的一種民間舞蹈。流傳在雲南省元陽縣、元江縣等哈尼族地區。因模擬白鷳鳥的生活、姿態、動作起舞,故名白鷳舞。舞蹈時,手執雙扇,故民間也叫扇子舞。

白鷳舞恬靜優美。在穩重的鼓聲伴奏下,在均勻顫動的韻律中,表現白鷳在林中窺看、漫步尋食、溪邊飲水、嬉戲玩翅、亮翅飛翔等內容。舞蹈語彙豐富、動作優美,在單腿重心上的空中舞姿和動作較多,有一定的技巧性,是哈尼族舞蹈中比較成熟和完整的一種表演性舞蹈。

由於氣候等自然的關係,元陽縣等哈尼族地區,白鷳鳥較多,它們會成羣地飛到林中空地或溪水邊,嬉戲、喝水、起舞,會變換簡單的動作和圖形。相傳很久以前,一隻美麗的白鷳鳥在樹上棲息時,一位貧病交加的老人倒在大樹下,於是它來回飛翔找尋,用咀含來珍貴的藥草給老人吃,老人得救了,白鷳鳥才展翅飛向遠方。為了感激和懷念善良的白鷳鳥,老人用芭蕉葉摹仿白鷳的翅膀跳起了舞蹈。至今元江縣一帶還在沿用芭蕉葉或棕葉做的扇子起舞。哈尼族人民認為白鷳善良、聰敏,視白鷳為善良吉祥的象徵,對它懷有崇敬之情,白鷳舞寄託了哈尼族人民的美好願望和理想。

夜幕降臨了,哈尼寨卻歌聲不斷。

  • 文章版權屬於文章作者所有,轉載請註明 https://wenshudu.com/wenhuazuowen/minfengzuowen/pmxp27.html
專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