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文書都 >

文化作文 >民俗作文 >

【推薦】民風民俗作文9篇

【推薦】民風民俗作文9篇

在平平淡淡的日常中,大家都有寫作文的經歷,對作文很是熟悉吧,作文是一種言語活動,具有高度的綜合性和創造性。那麼你有了解過作文嗎?下面是小編整理的民風民俗作文9篇,歡迎大家分享。

【推薦】民風民俗作文9篇

民風民俗作文 篇1

中國的民風民俗諸多,不同的地域有着不同的民俗風情。同時也藴含着非凡的意義。種種習俗代表的是種種寓意。

在中國,紅色代表喜氣,在結婚時,新郎新娘穿一身大紅色,代表着喜氣盈門。孩子滿月時,給自家孩子穿一身紅色,代表的是福氣。

帶孩子出門玩耍,看到別人家門口掛着紅布,這代表着這家人有小孩子出生了,以後不可隨意進出家門,同時也是為了體諒孕婦和孩子,孕婦生完孩子體弱,不可以多見風,怕受涼。拜訪家門也不可以徑直就到孩子的卧室中看望孩子,必須先要到客廳祛寒,祛除從外面帶到家裏的寒氣,這樣才可以去看望孩子。

古人從古流傳至今的民風民俗有很多,比如:過年時貼對聯旁掛一縷白布,代表了這家人已有人過世了,在這一年裏,你不可以隨意叨擾人家,説話時要注意用詞,切勿戳到人家痛處。第二年門口貼的是綠對聯,説明是家人過世的第二年。同時也要注意自己的言行之舉,不要開過激的玩笑。這些細小的做法都是出自於對他人的禮貌。

最後,那就是有關過年的習俗了。早上要放鞭炮和吃餃子,男人們早早地到自家門口迎新門,女人們早早地湊在一起包着餃子。包餃子,最重要的一步還是往裏面包硬幣,誰能吃到幸運的硬幣,來年就能發家致富,財源滾滾!

中國的民風民俗是有很多,不同的習俗有不同的含義,民俗多多,寓意多多!我喜愛這些風俗,是這些風俗讓我們的國家變得與眾不同,格外出彩。

民風民俗作文 篇2

中國剪紙藝術是一門古老的手工藝術,也是我國一種優美的民間藝術,有着悠久的歷史,它根植於廣大人民羣眾之中,歷來為人們所喜聞樂見,流傳至今已經有近兩千年的歷史了。

剪紙藝術作為民俗的一部分,在民間正以其頑強的生命力存在、發展着,時至今日它的旺盛的生命力得到了極大的顯示。

無論是古代還是現代,一把剪刀,一張小紙,就能裁出具有濃厚生活氣息的剪紙作品。

如小狗、小羊等十二生肖之中的動物,它們各個惟妙惟肖,猶如大自然的鬼斧神工之作。

在春節這個喜慶的日子裏,我們就能在各家各户的窗户上看到各具特色的剪紙作品――窗花。

民風民俗作文 篇3

山神節:由於長白山盛產人蔘,雖然清初嚴設禁令不準人們進山採挖,但是私採的人還是與年俱增的,特別是康熙後期,山東、河北農民大量破產,這些破舊產農民為生活計便翻山過海來到長白山老林子裏偷入禁區採挖,絡繹不絕。進山採挖人蔘,俗稱“放山”,是一項十分艱苦危險的勞動。既要躲避官府的緝拿,又要與嚴酷的大自然環境作鬥爭,因此需要由五、七人或十幾人組織起來集體行動。領頭的叫“把頭”,人多時再設個“二把頭”。進山時,先由把頭領着大夥祭拜山神爺(俗稱老把頭),燒香擺供,磕頭許願,禱詞曰:“山神爺老把頭在上,弟子進山取貨,請給指路,讓我樣開眼,拿了大貨,發了大財,回來一定殺雞宰豬給你還願。”

放山季節一般是開始於農曆三月清明至白露期間,這時的採參叫作“放芽草市”,也叫“放掃帚市”,六七月叫“放紅榔頭市”。由於放山是在農曆三月開始,故而人們將每年的農曆三月初十,作為山神爺把頭節。山裏農家,特別是進山挖參的人都要燒香上供,給山神爺把頭過生日,人家做些好吃的舉杯慶祝。祭祀時,還有一套似唱非唱的禱告詞,曰:

“家住萊陽本姓孫,翻山跨海來挖參,三天吃了個喇喇蛄,挖不到人蔘不甘心!”

人蔘節:近幾年來,長白山區的撫松、渾江、通化等市縣,常於每年七、八月間舉行人蔘節。屆時,全城張燈結綵,載歌載舞,展開一片以人蔘為主題的文化娛樂活動,內容豐富多彩,富有濃厚的山區特色和風韻,有許多精彩的地方是外地人見所未見聞所未聞的。因此,每年節日期間吸引來大量遊客,其中有許多外地的以及國外的客商趁此機會來洽談生意要,協商各種投資與開發項目。

在人蔘節舉辦的各項文化活動中,最具有地方特色的,莫過於“摹擬式深山採參活動” 。參加這項旅遊活動的人,事先都要穿上當年放山人的服裝,帶上蚊帽,背上揹筐,分頭地拿上剪刀、快斧、鏟子、鹿骨、籤子、索寶緄、銅錢、紅頭繩等器具,然後由把頭帶領進山,按照事先設置好的路線進山挖寶。當把頭將他們帶到預定的地點後,把頭在前面用索寶棍撥開草叢放“頭棍”,在他旁邊的三把頭放“二棍”,然後一字排開每人相距十米左右,放“三棍”、“四棍”,最邊上的人叫“放邊棍”。這樣的並排前進尋找,叫作“壓趟子”。按照當年的老規矩,壓上趟子後,人們便不準説笑打鬧,必須聚精會神地尋找。有誰發現了人蔘,便高聲喊:“棒槌!”這叫作“喊山”,別人聽見後,立即接問:“幾品葉?”這叫作“應山”。喊山人發現瞅準後,馬上回答説,三品葉或者是四品葉、五品葉。

按照當地人的習慣,管人蔘都叫棒槌;人蔘鳥叫棒槌鳥。幾品葉是指人蔘枝幾簇對生的葉子而言。品葉越高,人蔘的生長年限越長,價錢也就越高。如果發現有數棵人蔘生長在一起的,便叫“幾品是堆”或“幾品葉片”。

喊山過後,大家便趕湊過來,由把頭帶領挖參。挖之前先用兩端拴銅錢的紅頭繩將參繫住

(據説是怕人蔘跑了,實際是取得準確定位的意思),然後用樹棍支個架子將人蔘罩住,這才能動鏟子破土挖參。遇到參鬚子要特別小心謹慎,一根也不能挖斷。挖斷鬚子的參,便不那麼值錢了。等到把鬚子周圍的土用鹿骨籤子都剔除乾淨後,便由把頭將人蔘起出來,然後有人剝下附近的樺樹皮將它包好。

整個採參過程,規定十分嚴格,操作十分謹慎,也帶有一股神祕的色彩。摹擬採參活動,也必須完全按照這個規程來做,因此也就倍感到有味道,而且,由於事先在旅遊路線上都栽埋下了人蔘,所以參加者一般都能找到人蔘的,因此操作起來情趣盎然,決不會掃興而歸,一棵也找不到的。

民風民俗作文 篇4

陝西是中華民族發祥地之一,周、秦、漢、唐等十多個朝代或重要政權先後在這裏建都,又是革命聖地延安的所在地,典籍豐富、文化遺存也多,許多風俗習慣多有可供追尋的歷史淵源。地域上:東面黃河、西望關隴;北臨塞外草原,南接巴蜀水鄉,橫跨陝北高原、渭水盆地和秦巴山區。民風民俗既源遠流長、根深葉茂,又爭奇鬥豔,異彩紛呈。

一 陝西民俗文化的地域劃分和秦、漢時期的發展

陝西民俗的地域劃分為:關中地區、陝北地區和陝南地區。

關於關中地區的地理特點、歷史地位、早期經營及至西漢初期的尚農遺風,《史記·貨殖傳》説:“關中自千雍以東至河華,膏壤沃野千里,自虞夏之《貢》以為上田。而公劉適邠,太王王季在岐文王作豐,武王都鎬,故其人猶有先王遺風,好稼牆,殖五穀。”

關於陝北地區新的人文風貌的出現、地域特點與習尚,《冊府元龜》説:“秦始皇遺蒙恬攘卻匈奴。得其河南造陽之北千里地甚好,於是築城郭,徙民居之,名曰‘新秦’。”《漢書·地理志》説:“安定、北地、上郡、西河、皆迫近戎翟,修習戰備,高尚氣力,以射氣力,以射獵為先。”這一背景,與陝北腰鼓的聲象相聯繫是可以相互印證的。

關於陝西地區的早期風習,《漢中府志》説:“漢中府,其俗強勁質樸,力農習射。武都氏叟多羌戎之民,其人半秦,多勇戇;土地險隘,其人半楚,風俗略與荊州、沔州郡同。”《寰宇記》説:“漢高祖發巴蜀,伐三秦,遷蜀七姓於商洛,其俗多獵山伐木,深有楚風。”《寧強州志》也説:“寧強州”風氣兼南北,語言雜秦、蜀。都充分顯示着相鄰地區風習的相互影響作用和風習的地域特點。

關於對先秦風習的評價,《薛思庵(野錄)》説:“讀《秦風》喜得無淫奔之詩,見得秦俗好。”顯現出對岐周良好風習傳承的淵源。

至秦亡漢興,漢高祖劉邦進軍商洛、途經霸上,西入咸陽,南屯漢中;回擊三秦,建都長安,關內關外風習會合,使民風民俗的發展進入了一個新的歷史時期。

關於秦地風習的變遷、特點及其重大意義,宋代理學家朱熹在《朱子詩傳》中有段頗為深切的概括和論述。謹轉錄如下:“秦之俗,大抵尚氣概,先勇力,忘生輕死。然本其初而論之,岐豐之地,文王用之以興,‘二南’之化,如彼其忠且厚也。秦人用之,未幾而一變其俗,則悍然有招八州而朝同列之氣。何哉?雍州土厚水深,其民厚重質直,無鄭衞驕惰、浮靡之習。以善導之。則易於興起,而篤於仁義;以勇驅之,則其強毅果敵之資,亦足以強兵力農而戌富強之業,非山東諸國所及也。”

這段評論,是對歷史發展的概括和總結,也對認識以後的歷史發展有重大借鑑作用。

二、魏晉南北朝至唐宋陝西民風民俗及生產習俗的發展

漢、魏、兩晉這一歷史階段,方土遊俠、道教、佛教活動,先後在社會上出現,對民俗文化產生相應影響,對社會生活不同程度上增添了新的因素,習俗產生相應變化。方土遊俠至漢時,已漸與民間遊藝融合或以民間遊藝形式出現,在都市已頗為多見。《隨書·地理志》説:“漢中之人,質樸無文,不甚趨利,性嗜口腹,多事田漁。雖蓬室柴門,食必兼味。好祀鬼神,尤多忌惑,家人有死,輒離其故宅。崇重道教,猶有張魯貴焉!”當地習俗的特色,還是濃烈的;道教和佛教的影響也是明顯的。

至唐,民風民俗與官府的關係也至為密切。《秦中歲時記》説:“唐上已日,賜宴曲江,都人與江頭禊飲,踐踏青草,謂之‘踏青’。”《輦下歲時記》説:“長安每歲諸陵,常以寒食薦湯餅雞毯等,又薦雷子車;至清明上食,內園官小兒於殿前鑽火,先得火者進。上賜帛三匹,金碗一口,都人並在延興門看內人出城灑掃,車馬喧囂。新進士則於月燈閣置打毯之宴,或賜宰臣以下酴糜酒,即重釀酒也。”

盛唐,物阜年豐,絲綢之路暢通,長安商賈雲集,八方薈萃。飯店、酒樓、茶肆林立,在繁榮的飲食市場,胡風烹調,胡姬酒肆也頻增風采,蔚為民俗大觀。

李白《少年行》曾抒寫當時情況説:“五陵年少金市東,銀鞍白馬度春風;落花踏盡遊何處?笑入胡姬酒肆中。”當時,胡姬學習用麪食作有自己民族特點的胡餅,也聞中全國。白居易就有“胡餅餅樣學京都”的詩句。據考,現在的芝麻燒餅,即由當時的胡餅演變而來。而麪食則是陝西人自古迄今的傳統主食。這同陝西的農業生產也是密切關聯的。陝西農業,源遠流長,生產習俗也在社會歷史發展中不斷向前發展着。

關中地區,人們羣眾讚頌水車的謎語,謎面的文字是:“曹操獨坐中原,身披八掛衣衫,領兵千千萬萬!”

至於陝南水鄉,生產習俗則更有一番景象。《城固縣誌》説:“小滿前後,農各插秧,諺曰:‘水執秧苗插野田,低頭便見水中天;六根清淨方為稻,退步原來是向前!’”則創造並反映了另一相當高的精神境界。其所含哲理與表現的藝術手法也是令人歎服並值得深入體味的。也由此可見,人民羣眾的創造力也的確是無窮的,值得重視學習的。

三 陝西民俗中與生產生活相關的一些習俗的內涵與作用

(一)陝西與生產習俗相關的有祈富求福迎神賽會等活動。如《天祿閣識祿》説:“秦俗以二月二日攜鼓樂郊外,朝往暮返,謂之‘迎富’”。我國古代以社、稷為土、穀神,立社(祠)祀奉,“春祀秋嘗”,祈賜豐收。

(二)與倫理有關的習俗也很多。“慎終追遠”,敬禮祖先方面,有清明節掃墓、夏暑“奠墓”“清暑”“中元,麻姑獻祖”十月一日送寒衣,冬至與“臘日”祭先等。

在敦崇倫常、和睦鄉里、重視姻親方面的習俗也比較多。對骨肉至親,除元旦閤家拜尊長、拜弟史、叔(媳)拜嫂,除夕閤家守歲,對童稚有“壓歲錢”外,出嫁女兒、女婿、外甥、外甥對母家、岳家、舅家逢春節、麥熟、忙罷、中秋要拜年,“看麥熟”“看忙罷”“送(中秋)節”;母家、岳家、舅家則對女兒、女婿、外甥逢燈節、暑夏、端午、重陽要“送燈”“探夏”“送(端午)節”“送(重陽)糕”!另外在和睦鄉里方面,也形成了許多“善裏親鄰”的風習。春節時,家拜之後就是出拜、相互邀約飲宴。《咸寧縣説》;“元旦,士大夫風興吉服拜祖先畢,以次拜父史,出拜師長、新族;齊民亦然。”

此外,關中地區,新婚後還有“新婚婦拜户”的習俗。

(三)健康衞生文體活動習俗方面,臘月二十三祭灶後要“掃舍”、迎接新春,各地很普遍。冬盡春至,婦女適時外出活動,以增進健康,各地也多類同。冬盡春至,婦女適時外出活動,以增進健康,各地也多類同。冬盡春至,少年士女、全民分別以各種名目、形式作文體活動,以娛悦身心,增進健康,且各有特色。

(四)歲時節令中,慰孤,施捨和開展公益活動的習俗也有許多。如清明節的拜掃孤墳、無主墳。逢節舍飯,各地也比較多。

(五)隨着社會歷史的發展,省內外、國內外文化交流的增多和人們精神生活的需要,傳説中的故事、人物、歷史人物以至域外人物也逐步進入民俗生活,以至於專門立會,進行追念。其中如:

①追念女媧氏“煉石補天”的“補天補地”,就很普遍,且產生較早。

②二月二日是藥王廟大會:《西鄉縣誌》記述説:“二月二日高坪寺藥王大會,男女畢至,踏青選勝,採野菜供食”。其他如耀縣藥王山等地都有此會,傳説二月二日是孫思邈生日。

③清明寒食掃墓,除注入紀念介子推的意義外,也掃軍墓。

④端午節,吃棕子,賽龍舟,飲雄黃酒,除前者注入了紀念屈原的意義後者因有了“白蛇娘娘和許官人”的《白蛇傳》故事,更加印證了飲雄黃酒祛邪避災的效應,而使這一習俗更加深入人心。許多地方端午節競渡,也極熱烈。

民風民俗作文 篇5

中國是由五十六個民族組成的一個大家庭。每個民族都有自己的特色的習俗。我是瑤族人民,我們的民風民俗多着呢!但是最讓我意猶未盡的,就是在端午節的那天,跟着媽媽一起做一鍋香甜可口的艾子粑粑。

在端午節前夕,媽媽會到市場裏買一大些竹葉和農民採來的艾葉回家做艾子粑粑。

回到家裏,媽媽把麪粉倒進盆子裏,摻一些白糖,放入適當的清水。把麪粉和水和成一團麪糰後,再把麪粉和白x和水和成一團麪糰後,再把艾葉洗乾淨,放到鍋裏熬幾分鐘後,倒掉艾葉,把剩下來的艾葉汁到在麪糰裏,多揉幾下。揉麪時要注意,不能揉太久,否則包出來的粑粑就會鬆鬆軟軟,沒有嚼勁兒,揉麪的力氣要適中,才能做出有嚼勁的粑粑。

接下來就是包粑粑了。首先,把2片大竹葉重疊在一起,然後從麪糰裏取出一些面,做成小麪糰,從中間凹下去一個小窩,放入準備好的餡兒,這餡兒是媽媽剛剛切好的,裏面有香花生、糖塊、和芝麻、美味十足。放完餡兒後,在把口封起來,裹上一層香噴噴的茶籽油,一則是為了更加的香,二則是為了避免粑粑粘在竹葉上。然後搓成一個小圓兒,放在竹葉上,把下面的竹葉向下折一下,再纏上帶子。一個香甜可口的粑粑就抱好咯!

就這樣,差不多一個下午的時間漸漸流逝了。終於,一鍋艾子粑粑總算是包完了,最後就是蒸粑粑了,可我早已經饞得口水流下上千尺了,迫不及待地打開火,蒸起了粑粑。

吃過晚飯,粑粑被盛放在茶几上,我拿起一個熱氣騰騰的艾子粑粑,“哎呀!”這粑粑可真燙手,手中的粑粑被我拋來拋去,嘴裏還吸溜吸溜地吹着氣,粑粑總算涼了下來,咬着清香美味的粑粑,我心裏美滋滋的。

到現在,提起端午節時做艾子粑粑的情景,我還是記憶猶新。

民風民俗作文 篇6

在永定土樓的客家習俗中,最具地方特色的當屬每隔三年一次的湖坑“作大福”。據説這種習俗在永定湖坑已流傳二百多年了。

回想起三年前“作大福”的情景,至今還歷歷在目。那時我剛讀一年級,記得爸爸對我説:“鵬兒,這次‘作大福’,你去裝‘福星’好嗎?”我高興得跳了起來,摟住爸爸説:“好啊!好啊!我要裝‘故事’,我要當‘福星’嘍。爸,您真好!耶!”於是,我日日盼望着“作大福”早日來到。

農曆九月十一日湖坑“作大福”開幕了,重頭戲是迎神踩街。一大早,父母精心地把我裝扮成“福星”模樣,與裝“故事”的小朋友們穩當地坐在早備好的彩車鐵架上。父母們陪護左右,在保證安全地緩慢地轉動鐵架。我們高坐在鐵架上,看着熱鬧場景,心裏甭提有多高興了。

上午九時許,隨着三聲銃響,迎神的隊伍終於從神宮出發了。長龍般的隊伍浩浩蕩蕩地向大福場走去,走在最前面的是“三眼”銃隊,銃聲震耳欲聾。接着是一村一隊敲鑼打鼓迎神抬神轎的隊伍,抬神轎的小夥子黃衣藍褲,裹紅頭巾,扎紅腰帶,走起路來左搖右擺,神轎裏的“神仙”顯得悠哉遊哉。緊跟其後的是扛大龍旗的和擎彩旗的隊伍,那大龍旗可真壯觀,旗杆是碗口粗的大竹,足有二三丈高,得七八個後生才能扛得起來。裝扮靚麗的舞蹈隊漸行漸舞,腰鼓隊邊走邊打,她們緊跟在旗隊後面。我們裝“故事”的隊伍也不甘落後,瞧,“福祿壽”、“八仙”和“西遊記”在向恭候兩旁的羣眾招手……

迎神隊伍經過近兩個小時的踩街遊行,到了大福場,各路神仙在大福場的“神壇”裏各就其位。我們也結束了“作大福”中裝“故事”的特殊身份。

迎神結束後,人們紛紛上供,先是各村照例輪流“齋供”,接着農曆十五集中“葷供”,然後“開齋”,各家各户大擺筵席宴請親朋好友,最後在十六日上午“送神”,把“作大福”期間請來的各路神仙恭送還原處。湖坑“作大福”這才算畫上一個圓滿的句號。

每隔三年一次的湖坑“作大福”,真可謂是熱鬧非凡,地方特色濃郁。“作大福”給我帶來了無窮的樂趣,我愛“作大福”。

民風民俗作文 篇7

農曆正月半稱元宵節,又名燈節、上元節。

舊時每逢元宵節,各家多吃米粉圓子。小粒無陷者為“糖圓”,大顆有陷如白果、棗泥、油水的稱“元宵”。

晚間家宴後,外出賞月觀燈。

入夜,火樹銀花,城門大開,大街小巷到處彩燈遊動,處處敲鑼打鼓。

當時有首兒歌描述常州元宵節燈市的盛況:“甘棠橋,對鼓橋,鼓樓對着廟門口,鏜鏜鏜!燈來哩!燈來哩!什麼燈?一團和氣燈,二龍戲珠燈,三元及第燈,四面如意燈,五子奪魁燈,六角風菱燈,七子八婿燈,八仙過海燈,九蓮燈,十面芙蓉燈,鏜鏜鏜,燈來哩!後面還有一條老龍燈。

據説在太平軍攻克常州後,每逢元宵節,“聖兵”敲起“太平軍鑼鼓”歡慶新春。青雲坊兩側樓上,太平軍男女“聖兵”化粧演唱灘簧,軍民同樂,往往通宵達旦。這天,街頭巷尾常有五七人一起,手提鑼鼓,邊敲邊行,俗稱“浪街元宵”。婦女夜間結伴到郊外或村外走三座橋,來回路線不能重複,稱“走三橋”;有的途中摘一把初出夜的菜,拭衣領,稱為“解發膩”;鄉間姑娘還把掃帚、竹枝等用麻莖紮成一丈高的蘆炬,在田間焚燒,謂“照田財”,以占卜乾旱和雨水的情況。

現在呢?每逢元宵節我們還得保留晚上吃“糖圓”或“元宵”的'習慣,吃過晚飯,還會去街上參加元宵節燈會,猜燈謎。回家還能看元宵晚會呢!

民風民俗作文 篇8

在我的家鄉有許許多多的傳統節日——春節,端午節,重陽節……每個節日都有傳統的風俗習慣。

春節的腳步聲離我們越來越近了,而在春節裏,我們的我們的習俗就可以裝上一籮筐。年三十的晚上,親朋好友都會回家,大家團聚在一起,吃着美味的食物並且互相聊天。吃完晚飯,我們小孩便可以拿着炮仗到外面盡情的玩,而大人們則是在房間裏打牌,看電視。直到很晚,我們才上牀睡覺。年初一早上,我早早的便起了牀,喝一碗香濃甜美的棗子湯,暖暖身子,喝完棗子湯後,那震耳欲聾的鞭炮聲迴響在耳邊,新的一年就在這爆竹聲中開始了,這種場面使我想起了王安石的元日——爆竹聲中一歲除,春風送暖入屠蘇。加上這一句詩的薰陶,春節的氣氛是不是更濃了呢?伴隨着一聲聲祝福語中,新年的拜年環節開始了,我 和父母一起去串親戚。這也是我最喜歡的一個環節,因為每當此時,我的腰包便變得鼓鼓囊囊的。到了晚上,天空中便會綻放出一朵朵美麗的煙花,真是五彩繽紛啊!看後真讓人覺得其樂無窮呢!

這就是我家鄉的春節,你們的家鄉是怎樣過春節的呢?在我的家鄉有許許多多的傳統節日——春節,端午節,重陽節……每個節日都有傳統的風俗習慣。春節的腳步聲離我們越來越近了,而在春節裏,我們的我們的習俗就可以裝上一籮筐。年三十的晚上,親朋好友都會回家,大家團聚在一起,吃着美味的食物並且互相聊天。吃完晚飯,我們小孩便可以拿着炮仗到外面盡情的玩,而大人們則是在房間裏打牌,看電視。直到很晚,我們才上牀睡覺。年初一早上,我早早的便起了牀,喝一碗香濃甜美的棗子湯,暖暖身子,喝完棗子湯後,那震耳欲聾的鞭炮聲迴響在耳邊,新的一年就在這爆竹聲中開始了,這種場面使我想起了王安石的元日——爆竹聲中一歲除,春風送暖入屠蘇。加上這一句詩的薰陶,春節的氣氛是不是更濃了呢?伴隨着一聲聲祝福語中,新年的拜年環節開始了,我 和父母一起去串親戚。這也是我最喜歡的一個環節,因為每當此時,我的腰包便變得鼓鼓囊囊的。到了晚上,天空中便會綻放出一朵朵美麗的煙花,真是五彩繽紛啊!看後真讓人覺得其樂無窮呢!

這就是我家鄉的春節,你們的家鄉是怎樣過春節的呢?

民風民俗作文 篇9

在我的家鄉有許許多多的傳統節日,比如:春節、中秋節、端午節、重陽節······每個節日都有傳統的風俗習慣。

在每年的五月初五的端午節,有賽龍舟、吃粽子、掛艾葉菖蒲的風俗,據説是為了紀念愛國詩人屈原的。在中秋節,我國有賞月、吃月餅的習俗。農曆九月初九是重陽節,有登高、賞菊、喝菊花酒、吃重陽糕、插茱萸放等等。重陽節也是尊老、敬老的老年人的節日。下面就讓我介紹一下我們最重要的節日——春節。

春節是我國古老的節日,也是全年最重要的一個節日。每當春節一到,家家喜氣洋洋,掛上紅紅的燈籠,粘上紅紅的春聯,個個都滿面春風的,到處洋溢着一派喜慶的氣氛!就先説除夕夜吧。一家人都團聚在一起,吃着美味的食物,邊看春節聯歡會邊聊天。吃完晚飯,我們小孩便可以拿着煙花的外面盡情地玩,而大人也會聚在一起打打牌、看看電視、聊聊天的。到了晚上,天空中便會綻放出一朵朵美麗的煙花,真是五彩繽紛啊!直到很晚,我們才上牀睡覺。有的大人還守年歲的呢。

還有,在我們這裏除夕夜要放“關門炮”的。這鞭炮一放要放到年初一早上,持續不斷地,這是“開門炮”。中國有“開門爆竹”一説,即在新的一年到來之際,家家户户開門的第一件事就是放爆竹,一陣陣爆竹聲接連不斷,噼裏啪啦的,熱鬧非凡。新的一年就在這爆竹聲中開始了。我最喜歡過春節了,不僅可以盡情吃,盡情玩,可以穿新衣服,還有一個更主要的原因,那就是我的口袋便變得鼓鼓的,都是爸爸媽媽爺爺奶奶還有親戚給的壓歲錢。據説我們得到這壓歲錢就可以平平安安度過一歲。

這就是我家鄉過年的風俗。你們家鄉過年的風俗是怎樣的呢?相信你們一定也有自己也有獨特的風俗習慣。

“56個民族一家兄弟,愛我中華,愛我中華……”。家喻户曉的一首經典之作,流露着一個國家,團結、繁榮、昌盛等。

雲南有“彩雲之南”,“金屬王國”,“動物王國”……當然也是少數民族最多,鄉土民風忒別純的地方之一。比如德宏傣族,有景頗族,慄粟族,阿昌族,德昂族…雲南只可會意不可言傳,需要切生去看,去聽,去感悟。應為雲南風景數不勝數,豐富多彩,就用德宏舉例詮釋雲南角落美。

雲南德宏是一個美麗的地方,有“孔雀之鄉”,“日光之城”,小小城市,各種名族和諧,快樂,安定的生活。其中傣家人民辛勤勞做,長久以來,走了她們獨特的飲食文化,崇高的信仰。“金孔雀,展翅開,傣家的竹樓,傣家的小竹帽”…聽這首歌,我總會有身處其景,聽着娓娓動聽的葫蘆絲,看着温文爾雅的傣家少女竹樓河邊一次次婀娜的舞姿。

傣家,萬人狂歡“潑水節”,真的有非一般的感覺,這個節日有美麗傳説。潑水節向她們潑水,是發表對他人的美好祝福,樣樣好的意思。她們她們在歌在舞,她們名族獨特的舞姿,伴隨聖水,一起狂歡三天。驅走夏日的炎熱,迎來清涼夏日。節日説了,下面説説吃的。首先呢想到吃的一馬當先的應該是烤乳豬,皮脆肉鮮,在家獨特沾水,風味十足,回味無窮。然而,薩斯這道美味佳餚也是當仁不讓的,她永遠吃不膩,吃了還想吃,爬朗菜,牛犢子果……

一切的美,美在德宏,美在盈江,“三角梅之鄉”,美在勐弄,有原生態風景,有回味無窮的“勐弄山茶”勐弄山歌大賽,也在冉冉……民風民味,非一般感覺,身處其景,民情暖暖。

農曆正月十五日,是我國傳統節日元宵節。正月是農曆的元月,十五日是一年中第一個月圓之夜,所以稱正月十五為元宵節。又稱為小正月、元夕或燈節,是春節之後的第一個重要節日。

今年的元宵節媽媽讓我獨自購買湯圓。我興奮地來到了超市,看着冰櫃裏琳琅滿目的湯圓,我從中精挑細選了一些迎合家人口味的湯圓。

回到家,媽媽將湯圓片刻煮熟了。我們一家人邊吃湯圓,邊欣賞仲秋節晚會。

團圓飯在歡聲笑語中度過了,爸爸媽媽帶着我出門看禮花。

我們來到樓區花園中心,抬頭仰望天空,天空中接連不斷的禮花給無邊而又昏暗的夜空增添了絢麗的色彩,我看得目不暇接。忽然,一個個彩燈在我眼前閃過,我定睛仔細看,許多人家門口都掛着各式各樣的燈籠,元宵節為什麼要掛彩燈籠呢?我感到疑惑。回到家後,我在網上閲覽了元宵節相關的資料。

原來元宵節掛彩燈籠還有這樣一個傳説啊。

以前,有一隻神鳥因迷路而迫降人間,卻意外的被不知情的獵人給射死了。天帝震怒,下令把人間的人畜財產通通燒死。天帝的女兒不忍心百姓無辜受難,就冒險偷偷來到人間,把這個消息告訴了人們。

過了好久,有個老人想出了辦法,他説:“在正月十四、十五、十六日這三天,每户人家都在家裏張燈結綵、點響爆竹、燃放煙火。這樣一來,天帝就會以為人們都被燒死了。”

大家聽了積極響應。到了正月十五這天晚上,天帝往下一看,發覺人間一片紅光,響聲震天,連續三個夜晚都是如此,以為是大火燃燒的火焰,心中大快。人們就這樣保住了自己的生命及財產。為了紀念這次成功,從此每到正月十五,家家户户都掛燈籠,放煙火來紀念這個日子,驅邪避鬼神。

看來元宵節還有這麼多的習俗和傳説呀,真令我大開眼界。元宵節這一天讓我懂得了很多課外知識和文化習俗,中國是個文化古國,還有更多的奧祕正等着我們去發現它,探究它,把祖國傳統的文明的文化習俗傳承下去。

  • 文章版權屬於文章作者所有,轉載請註明 https://wenshudu.com/wenhuazuowen/minsuzuowen/vz0kn3z.html
專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