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文書都 >

文化作文 >民風作文 >

蒙古族的民風民俗範文「精選」

蒙古族的民風民俗範文「精選」

蒙古族人民居住蒙古包,有着待人熱情誠懇的傳統美德,以粗獷豪放、胸懷坦蕩、誠實熱情而著稱。今天小編就來分享蒙古族的民風民俗範文,請各位讀者好好欣賞和借鑑。

蒙古族的民風民俗範文(一)

蒙古族是一個歷史悠久、文化燦爛的名族。勤勞、勇敢、強悍、的印象印在了每一箇中國人的心中。

蒙古人熱愛藝術。蒙古族民歌猶如浩瀚的海洋,千姿百態,絢麗多彩。蒙古族長調民歌已經被列入非物質文化遺產。安代舞、鷹舞、筷子舞、擠奶舞等蒙古舞奔放、剛毅,體現了蒙古族追求美好生活的熱切願望。蒙古族的樂器也多種多樣,其中尤為馬頭琴、四胡等,民族特色突出。

蒙古族不僅有特色突出的樂器,還有有趣的蒙古服飾。蒙古族男子習慣戴禮帽或氈帽,身穿色彩鮮豔的斜襟蒙古袍,腰束綢緞寬帶,足蹬皮製或布制馬靴,飾以蒙古刀等;蒙古族婦女一般頭裹綢巾或戴圓形、錐形皮帽,身穿豔麗的斜襟蒙古袍或對襟的長衣,腳穿布制靴子,戴玉或銀手鐲。非常具有特色,非常絢麗多彩。哎?哪裏傳來的香味?哦,原來是蒙古人在款待客人。

來客人時,一般家庭均備蒙古餡餅和大米飯,稱為“兩道菜”,以示對客人的尊重。過春節時,家家按傳統習慣吃大塊肉,以示新一年的生活富裕美滿。蒙古族人普遍有喝紅茶的習慣。無論是體育運動還是其他傳統,蒙古族都有着悠久的歷史。

蒙古族的民風民俗範文(二)

在茫茫的的大草原上,響徹着蒙古族男兒的聲音。這就是蒙古族的一年一度的那達慕大會。

“那達慕”是蒙古語,“慕”是蒙語的譯音,意為“娛樂、遊戲”,以表示豐收的.喜悦之情。是蒙古族人民喜愛的一種傳統體育活動形式。每年六月初四開始。“那達慕”有着久遠的歷史。據銘刻在石崖上的《成吉思汗石文》記載,那達慕起源於蒙古汗國建立初期,早在公元1206年,成吉思汗被推舉為蒙古大汗時,他為了檢閲自己的部隊,每年7~8月間舉行“大忽力革台”,將各個部落的首領召集在一起,為表示團結友誼和祈慶豐收。起初只舉行射箭、賽馬或摔跤的某一項比賽。到元、明時,射箭、摔跤比賽結合一起,成為固定形式。後來蒙古族人亦簡稱此三項運動為那達慕。

摔跤是蒙古族特別喜愛的一種體育活動,也是那達慕上必不可少的比賽項目。蒙古語稱摔跤為“博克巴依勒德呼”,稱摔跤手為“博克慶”。摔跤手要身着摔跤服“昭德格”。最引人注目的是,摔跤手的皮坎肩的中央部分飾有精美的圖案,圖案呈龍形、鳥形、花蔓形、怪獸形,給人以古樸莊重之感。

射箭是那達慕最早的活動內容之一。在公元800多年以前,蒙古人分為許多不同的部落,他們的經濟生活大體可分為遊牧經濟和狩獵經濟兩種。在成吉思汗統一蒙古以後,雖然狩獵經濟的部落逐漸轉向了遊牧經濟,但狩獵時期長年積累下的拉弓射箭的本領卻保留了下來,以防外敵侵略和野獸襲擊畜羣。射箭比賽的規則是三輪九箭,以中靶箭數的多少定前三名。

那達慕大會一般舉辦7之9天,蒙古族的男女老少都沉浸在歡樂之中。

蒙古族的民風民俗範文(三)

蒙古族是一個歷史悠久、文化燦爛的名族。勤勞、勇敢、強悍、的印象印在了每一箇中國人的心中。

蒙古人熱愛藝術。蒙古族民歌猶如浩瀚的海洋,千姿百態,絢麗多彩。蒙古族長調民歌已經被列入非物質文化遺產。安代舞、鷹舞、筷子舞、擠奶舞等蒙古舞奔放、剛毅,體現了蒙古族追求美好生活的熱切願望。蒙古族的樂器也多種多樣,其中尤為馬頭琴、四胡等,民族特色突出。

蒙古族不僅有特色突出的樂器,還有有趣的蒙古服飾。蒙古族男子習慣戴禮帽或氈帽,身穿色彩鮮豔的斜襟蒙古袍,腰束綢緞寬帶,足蹬皮製或布制馬靴,飾以蒙古刀等;蒙古族婦女一般頭裹綢巾或戴圓形、錐形皮帽,身穿豔麗的斜襟蒙古袍或對襟的長衣,腳穿布制靴子,戴玉或銀手鐲。非常具有特色,非常絢麗多彩。哎?哪裏傳來的香味?哦,原來是蒙古人在款待客人。

來客人時,一般家庭均備蒙古餡餅和大米飯,稱為“兩道菜”,以示對客人的尊重。過春節時,家家按傳統習慣吃大塊肉,以示新一年的生活富裕美滿。蒙古族人普遍有喝紅茶的習慣。無論是體育運動還是其他傳統,蒙古族都有着悠久的歷史。

蒙古族的民風民俗範文(四)

我生活在內蒙古錫林郭勒大草原上,這兒居住着許多蒙古人,我是漢族對他們的生活習慣不太瞭解,開學時,我們發了一本《蒙古族民俗常識》。起先我對這本書並不感興趣,可最近我發現這本書很有趣。

在這本書中,我不僅學到了一些蒙語,比如“你好”“奶食品”等,還知道了許多蒙古族的知識。從狩獵、遊牧到交通;從服飾、飲食再到居舍;從語言到蒙古文字;從民歌、呼麥、樂器、説唱、舞蹈再到美術;還有競技、禮儀、節日、信仰等,讓我對生活在自己身邊的朋友——蒙古族,有了一個深刻地瞭解。

裏面還教了許多飲食的做法,有些食品媽媽也會做,要是再多學點,那就更好了,更能滿足我這個小饞貓的胃口了。

你來過錫林郭勒大草原嗎?快來親自感受一下蒙古族特有的生活方式吧!

  • 文章版權屬於文章作者所有,轉載請註明 https://wenshudu.com/wenhuazuowen/minfengzuowen/o4jlwq.html
專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