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文書都 >

文化作文 >國學作文 >

關於國學作文600字集錦五篇

關於國學作文600字集錦五篇

在生活、工作和學習中,大家都不可避免地會接觸到作文吧,作文是人們把記憶中所存儲的有關知識、經驗和思想用書面形式表達出來的記敍方式。那麼,怎麼去寫作文呢?以下是小編收集整理的國學作文600字6篇,供大家參考借鑑,希望可以幫助到有需要的朋友。

關於國學作文600字集錦五篇

國學作文600字 篇1

當你淚眼朦朧抱頭痛苦時,是什麼像一展陽光照入你心田;當你無憂無慮揮灑快樂時,是什麼為你添加一分色彩;當你激情萬丈熱血澎湃時,是什麼為你指引黑暗中的路途;它在成長的路上無處不在,我想它是——國學。

秋天來了,坐在靠窗的位子上,望着窗外的梧桐樹,滿滿的有一懷抱那麼粗,秋風瑟瑟,金黃的葉子隨風飄下。我走到户外,拾起一塊石頭,撿起一片落葉,望向一片金黃,不禁吟道“春風桃李花開日,秋雨梧桐葉落時”。繼續向前走着,一抹黃闖入我的視野,一棵草在亂石裏生長,這時我彷彿看見了茫茫草原上的熊熊大火和泥土下的生機勃勃的草根,不禁感歎道“野火燒不盡,春風吹又生”。不知不覺天暗了下來,向西邊望去,不知何時一滴黃墨暈開了天空,讓人不禁想到“夕陽無限好,只是近黃昏”的點點憂傷。

小時候,抱着《論語》、《詩經》牙牙學語,聽着‘孟母三遷’的故事,望向天空幻想着祖先的樣子。

深邃的目光望透層層的雲霧,我彷彿看見了,孔子在學堂裏耐心教導,聽見了朗朗的讀書聲;我還看見了,孟母帶着孟子匆匆忙忙的搬家,不知是否找到合適的住所?看見了,顏回在寒冬臘月不惜跳入冰湖搶救經書。曾子曰:“吾日三省吾身:為人謀而不忠乎?與朋友交而不信呼?傳不習呼?”古代文化在歷史的長流裏千百年來不失那動人的姿色,叩擊着人們的心靈。漸漸緩過神來,收回視線,望向手中的書本,看着這一個個靈動的漢字彷彿像那一個個小精靈,嘀嘀咕咕但不知在説些什麼,是在談論那書中的奇妙意境嗎?

文人墨客的高尚品質和遠大抱負凝聚成中華民族的瑰寶,那是一片淨土,能給予人思想的洗滌;那是一片深林,能給予人身心的愉悦;那是一片汪洋,能給予人心靈的安慰。當你憂傷時,讀一讀國學吧!它教會你如何坦然;當你浮躁時,讀一讀國學吧!它教會你如何靜心;當你迷茫時,讀一讀國學吧!它為你指引方向。

讓我們乘着這一葉帆舟,在國學的海洋裏揚帆遠航!

國學作文600字 篇2

國學經典,是一首悦耳動聽的歌,唱不盡人性是非善惡,喜怒哀樂;國學經典,是一杯香茗,茶淡雅幽香,寧靜至此昇華;國學經典,是一幅畫卷,繪不盡人間悲歡離合。

每當我手裏捧着《唐詩》時,都彷彿置身於其中,千百年前古老的畫卷在我眼前展現開來。

那是你嗎?迎着春風彼岸而來。

“等閒識得東風面,萬紫千紅總是春”,鮮花是你那絕麗的笑容;“天街小雨潤如酥,草色遙看近卻無”,翠**流的.小草是你那靈動的雙眸。“春風又綠江南岸”,和煦的春風是你烏潤和順的髮絲;“春來江水碧如藍”,碧水是你那俊麗的櫻桃小嘴。

春之美,即是唐詩之美。

每當我的手中捧着《宋詞》時,這些膾炙人口的名句被我翻開,我感受到了它那永不磨滅的豪情壯志,並被深深地鼓舞着。彷彿是一首歌。

那是你嗎?踏着秋風落葉而來。

“寂寞梧桐深院鎖清秋”,寂寞梧桐是你那難言的淒涼;“人有悲歡離合,月有陰晴圓缺”,滿月是你對親人的思念;“無可奈何花落去”,落花是那對沉默的無奈;“衡陽雁去無留意”,北燕是你思鄉的苦澀。

秋之悲,即是宋詞之悲。

每當我的手中捧着《元曲》時,我都彷彿品到了一杯香茗,在寧靜中感受它徐徐升起的芳香。

那是你嗎?迎着瑞雪豐年而來。

“天將暮,雪亂舞,半梅花半飄柳絮”,雪花是你那淒涼的情感;“自修官清煞陶家,為調羹俗了梅花”,寒梅是你那人情中的冷與暖;“雪粉華,舞梨花,再不見煙村四五家”,梨花是你那憔悴的痕跡;“絮飛飄白雪,口香荷葉風”瑞雪是你那善良的根本。

冬之歎,即是元曲之歎。

走進國學經典,如暢飲沁人心脾的甘露,我們的內心會變得澄澈而明亮;走進國學經典,如感受燻人心醉的海風,我們的內心會變得純淨而寬敞;走進國學經典,如領略令人心折的“白雪”,我們的內心會變得安靜而平和……

走進你,我看到了唐詩之美,宋詞之悲,元曲之歎。

國學作文600字 篇3

中國的古漢字,古文化藴含豐富底藴,細細品味,你會感受到它的娉婷清雅,像一杯純淨的水,又像一縷朦朧的煙。

古詩詞的意境是一言難盡的,是需要慢慢去體會的。小時候我並不懂“何當金絡腦,快走踏清秋。”是什麼意境,書上是這樣寫的:“什麼時候我的馬兒才能戴上金色的籠頭,飛快地奔馳在千里疆場上。”但爸爸卻告訴我書上寫的只是意思,意境是需要自己去體會的。我不懂,意思不就是意境嗎?爸爸説,等我長大後就會懂的——現在我懂了,作者想表達的是期盼自己在戰場上馳騁的想法,而並非是真的希望馬兒戴上金籠頭。作者從這首詩中流露出的對戰場的嚮往就是這首詩的意境了。意境,的確是需要自己體會的。

所有的古文學,都有它的深刻含義。“歌器以滿覆,撲滿以空全;故君子寧居無不居有,這柞缺不處完。”這一句話是教人們做人不能驕傲自滿,不能持功自傲,否則只會折損自己。而謙虛才是與人,與世相處的正確方式,只有謙虛才能不斷進步。這便是“滿招損,謙受益。”

“獨在異鄉為異客,每逢佳節倍思親。”王維的思鄉之情令同樣常年漂泊在外的遊子產生共鳴。“橫看成嶺側成峯,遠近高低各不同。”這樣富有哲理的詩句,點醒了人們的思想。“碧玉粧成一樹高,萬條垂下綠絲絛。”勾起我們對美好春天的喜愛之情。“誰言寸草心,報得三春暉。”孟郊言辭中濃濃的母愛令人感動。“長風破浪會有時,直掛雲帆濟滄海。”是李白不畏艱難,對人生前途充滿樂觀的豪邁氣概。給了後人以積極樂觀的心態和堅定的信念……這都是古代文學大師傳承下來的精神。

中國國學經典現在已經開始普及全世界,外國人也對我們的文化非常感興趣,因為中國文學是其他所有國家都不曾擁有的,是最獨一無二的。

古學經典,給人支撐,給人信仰。是世界文學史上永遠熠熠生輝的一顆星!這顆星永遠不會褪色,反而會隨着時間的流逝更加閃耀。

中國文化裏的詩情觸動人心,中國文化裏的精神感動人心,讓我們一起去尋找國學裏的微感動。

國學作文600字 篇4

“子曰:“温故而知新,可以為師”…。。。小時,總是覺得國學就是沒用的,古人寫的話,咱們還需要背,每次老師教給咱們時,我總是會讓思想開一會小差,現在呢,長大了,我現在體會到了,國學那種獨特的美,它就如茶,只要細細地品味,就會品嚐出它的奇妙之處。而這種奇妙之處也正是其他沒有的。

國學是我國古人博大精深的見證,古人把自己的智慧全部利用書,傳授了下來。來到中國,不得不看看長城,體會它的雄偉壯麗,我認為,也不得不讀一讀國學,國學,是我國所固有的學術,裏面包含着以儒學為主體的中華傳統文化與學術,這不是如長城一樣嗎,正是中國獨一無二的見證。

當然,國學的文章有時是幾句話,有時是一片文章記得讀課外老師講《孔雀東南飛》一文,文章並不算太長,咱們學了一個星期,卻一點不感到累。在這一週裏咱們被故事的內容深深吸引着,古人的文筆是那樣的流暢、優美,用詞是那樣的精闢,悽美的情節讓咱們為之而動容。

國學的道理清晰,透徹,充滿哲理,真令人十分佩服,當然,國學的道理不僅實用於古代,也實用於現代,我相信,國學的道理一定會永遠的都實用的。

國學,適用的範圍十分大,比如在寫作文上,在結尾上寫上幾句國學,一下子就令文章充滿詩意,令整篇文章充滿生機,説話時説上幾句國學,既可以清晰的表達意思,還可以體現出一個人的修養。

又是陽光明媚的一天,從書包裏拿出國學這本書,靜靜地打開,看着古人智慧的結晶,一絲驕傲湧上心頭,不禁,拿起了國學這本書,一邊搖頭晃腦,有聲有調地讀開了國學。一種輕鬆的感覺充滿了全身,腦子裏越來越充實了.

國學作文600字 篇5

當年讀研究生時,老師對我説,你國學底子不行,我就發了一回憤,從《四書》到二程、朱子亂看了一通。

我讀完了《論語》,閉目細思,覺得孔子經常一本正經地説些大實話,是個挺可愛的老天真。我喜歡他,要是生在春秋,一定上他那裏唸書,因為那兒有一種“匹克威克俱樂部”的氣氛。至於他的見解,也就一般,沒有什麼特別讓人佩服的地方。

《孟子》我也看過了,覺得孟子甚偏執,表面上體面,其實心底有股邪火。有論家説他思維縝密,我的看法恰恰相反。他基本的方法是推己及人,有時候及不了人,就説人家是禽獸、小人:這股兇巴巴惡狠狠的勁頭實在不討人喜歡。我就這麼讀過了孔孟,用我老師的話來説,就如“春風過驢耳”。

孔孟程朱,如果説,這就是中華文化遺產的主要部分,那我就要説,這點東西太少了,攏共就是人際關係裏那麼一點事,再加上後來的陰陽五行。這麼多讀書人研究了兩千年,實在太過分。我們知道,舊時的讀書人都能把四書五經背得爛熟,隨便點出兩個字就能知道它在書中什麼地方。這種鑽研精神雖然可佩,這種做法卻十足是神經病。顯然,會背誦愛因斯坦原著,成不了物理學家:因為真正的學問不在字句,而在於思想。

任何一門學問,即便內容有限而且已經不值得鑽研,但你把它鑽得極深極透,就可以挾之以自重,換言之,讓大家都佩服你;此後假如再有一人想挾這門學問以自重,就必須鑽得更深更透。此種學問被無數的人這樣鑽過,會成個什麼樣子,實在難以想象。那些鑽進去的人會成。個什麼樣子,更是難以想象。

古宅鬧鬼,樹老成精,一門學問最後可能變成一種妖怪。就説國學吧,有人説它無所不包,到今天還能拯救世界,雖然我很樂意相信,但還是將信將疑。

標籤: 五篇 集錦 國學
  • 文章版權屬於文章作者所有,轉載請註明 https://wenshudu.com/wenhuazuowen/guoxuezuowen/vgg0kk.html
專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