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文書都 >

文化作文 >傳統作文 >

我們的傳統作文四篇

我們的傳統作文四篇

在生活、工作和學習中,大家都不可避免地會接觸到作文吧,藉助作文人們可以實現文化交流的目的。那要怎麼寫好作文呢?以下是小編為大家整理的我們的傳統作文4篇,歡迎大家借鑑與參考,希望對大家有所幫助。

我們的傳統作文四篇

我們的傳統作文 篇1

今天,月下游玩的習俗,已遠沒有舊時盛行。但設宴賞月仍很盛行,人們把酒問月,慶賀美好的生活,或祝遠方的親人健康快樂,和家人“千里共嬋娟”。

中秋節是我國的傳統佳節,與春節、端午、清明並稱為中國漢族的四大傳統節日。

相傳古代齊國醜女無鹽,幼年時曾虔誠拜月,長大後,以超羣品德入宮,但未被寵幸。某年八月十五賞月,天子在月光下見到她,覺得她美麗出眾,後立她為皇后,中秋拜月由此而來。月中嫦娥,以美貌著稱,故少女拜月,願“貌似嫦娥,面如皓月”。隨着社會的不斷髮展,古人賦予月亮許多傳説,從月中蟾蜍到玉兔搗藥,從吳剛伐桂到嫦娥奔月,豐富的想象力為月宮世界描繪了一幅幅斑駁陸離的勝景。自漢至唐,騷人墨客紛紛吟詠月亮及月中之事,八月十五月圓時成為抒發感情的極佳時刻。至北宋太宗年間,官家正式定八月十五日為中秋節,取意於三秋之正中,屆時萬民同慶。中秋之夜,明月當空,清輝灑滿大地,人們把月圓當作團圓的象徵,把八月十五作為親人團聚的日子,因此,中秋節又被稱為“團圓節明清之後,因時代的關係,社會生活中的現實功利因素突出,歲時節日中世俗的情趣俞益濃厚,以“賞月”為中心的抒情性與神話性的文人傳統減弱,功利性的祭拜、祈求與世俗的情感、願望構成普通民眾中秋節俗的主要形態。因此,“民間拜月”成為人們渴望團聚、康樂和幸福;以月寄情。

在古代有“秋暮夕月”的習俗。夕月,即祭拜月神。設大香案,擺上月餅、西瓜、蘋果、紅棗、李子、葡萄等祭品,其中月餅和西瓜是絕對不能少的。西瓜還要切成蓮花狀。在月下,將月亮神像放在月亮的那個方向,紅燭高燃,全家人依次拜祭月亮,然後由當家主婦切開團圓月餅。切的'人預先算好全家共有多少人,在家的,在外地的,都要算在一起,不能切多也不能切少,大小要一樣”。中秋節,有許多的遊戲活動,首先是玩花燈。中秋是我國三大燈節之一,過節要玩燈。當然,中秋沒有像元宵節那樣的大型燈會,玩燈主要只是在家庭、兒童之間進行的。中秋節這一天人們都要吃月餅以示“團圓”。

今天,月下游玩的習俗,已遠沒有舊時盛行。但設宴賞月仍很盛行,人們把酒問月,慶賀美好的生活,或祝遠方的親人健康快樂,和家人“千里共嬋娟”。

我們的傳統作文 篇2

元宵節這一天,我們一家三口人去了奶奶家,一大家其樂融融的。到了晚上,我和爸爸拿着鞭炮和禮花出去放。 只聽“砰”的一聲,一束禮花炸開了萬朵小花,像點燃了無數盞明亮的燈一樣,五顏六色的,有時炸開的是不規則圖形,有時炸開的是四散的火花。這時,爺爺拿幾根短繩從屋裏出來,當時我還不知道他要做什麼,後來,我看到爺爺是把一掛大地紅和三個二踢腳綁在一起,然後,他又快速地把繩子繫到欄杆上,爸爸上去敏捷地點燃鞭炮,只聽“噼哩啪啦”地響,我用盡全身的力氣捂住了我的耳朵,但是響聲還是把我的耳朵震得“嗡嗡”作響。

當我們準備放花時,有一個男孩走了過來,他戴着一個帽子,穿着棉襖,手裏拿着一大堆人家放過的鞭的紙盒,這會兒,又來撿我們的。只見他小心翼翼地用腳踢了踢紙盒,當確定裏面沒有火星了,才撿起來。聽媽媽説,他是想把這些鞭炮盒子賣給廢品收購站。

我心想:多可憐哪,我們高高興興地出去放鞭炮,而他卻凍得“哆哆嗦嗦”地出去撿紙盒,這不正是相同的節日,不同的過法嗎?

我們的傳統作文 篇3

每年的農曆初五是我國的傳統節日——端午節。節日的前幾天,大人們就會提着竹籃上山去採棕葉。等摘好以後,就把事先準備好的糯米、瘦肉、香菇,以及我們這裏的特產——筍乾包粽子。

開始包粽子了,家家户户都飄滿了陣陣粽香。粽香,粽香把大街小巷換繞着,變成了一個名副其實的“香味街”。煮好粽子後,孩子順着粽香感到了飯桌前,看見桌子上那一盤盤熱氣騰騰的粽子,垂涎流下三千尺。個個手捧着香噴噴的粽子,大口大口的吃起來,嘴角粘上了粒粒糯米。

看着孩子們狼吞虎嚥的吃相,大人都忍不住會笑。

節日的當天上午,每家每户門前都插上了艾草、菖蒲、榕樹葉。據説這樣可以驅邪呢!

吃過午飯後,大人們用艾草泡上一盆温水,讓我們痛痛快快地洗了個午時澡。聽媽媽説,用艾草洗澡不但可以讓皮膚變得更加細膩光滑,還可以防止蚊蟲叮咬呢!洗完午時澡,孩子們都穿上了耀眼的新衣服。媽媽還會在我的口袋裏塞上兩個熱乎乎的紅雞蛋。

有趣的龍舟賽即將要開始了,我們穿着新衣服,迫不及待地來到了地來到九龍江邊觀看賽龍舟,九龍江兩岸,人山人海,彩旗飄揚,鑼鼓喧天,熱鬧非凡。前!一條條五彩繽紛的龍舟在爭先恐後地向終點飛馳而去。看!鼓手打着鼓,喊着號子。忽然,一條綠色的龍舟急劇加速,一“龍'當先,不一會,他就成了羣”龍“之首。聽老人説,賽龍舟是為了祈求這一年風調雨順,保佑人們過上幸福的生活。

我們的傳統作文 篇4

古代老年人的家庭地位很高,諸如老夫人、太君皇太后等在在家族中可謂德高望重。人們都很在意家裏的長輩。但這是敬嗎?字典中尊為地位或輩分高的意思,敬為有禮貌的對待。或許在古代對老人的百依百順只是在尊老,並非是在敬老。只因傳統封建的思想麻木了靈魂。

現如今,更是談不上“敬”了!經常會聽到空巢老人無人贍養的事,甚至有打罵家中老人,有病不給看,離世也無人管的事發生…我曾聽説有個人的父親落了癱瘓,屎尿也要兒子伺候,妻子跑了。他窮困潦倒,家裏錢全給父親看病,眼看日子過不下去了,便將父親殺了。真是不可思議。難道你也癱瘓,你父親會殺了你?歧視老人的事也是時有發生…

村中有人結婚,他父親就挨家挨户的叫人幫忙。來我家一看就我和爺爺兩個人在家,沒説啥就扭頭走了。後來竟是鄰居告訴了爺爺這件事。爺爺很熱心,主動去他家幫忙,但總聽道“您老了,這些重活幹不了,您還是待一邊去吧。”“您回家吧,吃飯的時候再來”類似於此的“好聽話”。聽似是敬老的話。後來村中的女人們議論説去幫忙的老人是蹭飯的,那些“蹭飯的老人”聽後都回了家。爺爺只抽煙,臉上的皺紋更加深刻了,嘴裏叨叨:“人老了,幫不上啥,不中用了,不中用了…”頭也低了下去。我看到爺爺這樣我心裏刺刺的疼…

這是在敬老嗎?這就是我們的傳統美德嗎?我們不會老嗎?

幼年、青年、壯年、老年不過是人生中的階段,是不同的風景。不必刻意的理睬或忽視,只需平等的對待,照顧別人的自尊即可。不過這世界裏的美麗還是不能忽視的。公交車上總會有人給老人讓座,而且做得毫無同情,毫不經意。她説“我要下車了,你坐吧”…

  • 文章版權屬於文章作者所有,轉載請註明 https://wenshudu.com/wenhuazuowen/chuantongzuowen/20nzrd.html
專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