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文書都 >

體裁作文 >議論文 >

中考議論文15篇

中考議論文15篇

在各領域中,大家都不可避免地要接觸到論文吧,論文是一種綜合性的文體,通過論文可直接看出一個人的綜合能力和專業基礎。一篇什麼樣的論文才能稱為優秀論文呢?下面是小編收集整理的中考議論文,僅供參考,希望能夠幫助到大家。

中考議論文15篇

中考議論文1

古人有言:小隱隱於山;大隱隱於市。

在我們的印象中,只是仙人道士必傍山而居,不聞世事。蔡志忠曾以漫畫對此作了解釋:仙,“人”在“山”旁則為仙,看來,古時造字便點明瞭其中真意。

傍山而居,和山水融為一體,這本來就是不食人間煙火的象徵,偏又練就一身道行,滲透了禪意,方以道入土,歸隱於山。千百年來,文人墨客莫不對此動了凡心。其中,陶淵明便是這樣一個典型,當他一篇《桃花源記》出世,那顆厭倦仕途,嚮往幻想中的桃花源的心也就出世了。是的,他想要的是歸隱,是閒適,是寧靜的生活,可是如果不是官場失意,懷才不遇,桃花源這麼一個避難所就要永遠與他絕緣,並遠離世俗而絕跡於他未來純樸的生活。

要知道不是所有的人都抵禦不了意志的消沉。“出世”有之,“入世”亦有之,所以又有許多“英豪”浮出水面,大隱於市。“長風破浪會有時,直掛雲帆濟滄海”,意氣風發的李白,對前途充滿着無限的憧憬。他想通過官場仕途一展才華,報效國家,揮灑人生。然而,多年的官場生活,多年的仗劍遊歷,讓李白反思起來。有過得意,也有過失意,他終於看清了從仕之路的艱辛與黑暗,高力士為其穿靴實則銬住了他的雙腳,朝廷賞賜實際上是主子施捨的乞食。於是“鐘鼓饌玉不足畏,但願長醉不復醒”,以美酒清洗心中的抑鬱,以山泉清洗世間的污穢,每一次醉後醒來,他又重新開始放眼世界自然,跋涉大江南北。他始終有一種信念,始終有一種火熱的詩情衝動,始終有超俗的“出入”灑脱!他不被世事摒棄,也不被百姓遺忘,更不被朝廷重用。於是他不斷地重拾希望,不斷地將自己“大隱於市”,也許他的人生哲學便是“宇宙人生,既入乎其內,又出乎其外”吧!李白啊!不愧為“詩仙”,卻是個依市而居的一個仙人。

“不識廬山真面目,只緣身在此山中”,世事內外變化多端,觀念出入繁雜無比。我們不一定都要像陶潛一樣“出”,也不一定都要像李白一樣“入”,而是要萬物歸乎一心。俗話説得好,“心淨自然涼”,只要內心真誠、純淨,又何去理會污穢的俗事呢?我們不妨靜下心來:大隱隱於“樂”。

中考議論文2

今天的議論文複習課,雖然經過了三易其稿,充實了相當多的資料,但是,由於最根本的教學目標制定得要求過高,缺少對於學情和考情的綜合結合,導致了整堂課虛有其表,沒有讓整個學生羣跟上教學節奏,導致部分學生習得大打折扣。

現階段是初三學生最後的複習,他們可謂進入了白熱化和甚至是超負荷的複習狀態,教師也期望學生們已經對於初中階段所有文體閲讀思路和相關知識點都已熟練掌握。但是,現實和理想總存在着差距,特別是多門學科教學複習的超時超量導致彼此覆蓋,再加上學生閲讀經驗存在着千差萬別,學生的閲讀水平和能力終究是參差不齊。

本堂複習課的預設是想通過以經典議論文《談骨氣》的課堂分析,再一次強化議論文的相關知識點,着重幫助學生對於論證過程的認識,尤其將論證細化為論證結構、論證內容(特指論據)和論證語言三方面的品味,最後以練習進行課堂評價。論證,是議論文的關鍵,它的成敗決定了論點是否成立。當然,論證涵蓋了眾多內容,大到全文框架的構建,小到論述語言的組織,當然,最離不開的是論據的選用和呈現。教學結果證明:貪多則嚼不爛,根據本班學生的學情和考情,論證的三個組成在本堂課上其實只能夠也只要完成一項。課後反思發現自己的膽子很大,但學情考慮不周,再加上沒有將考情納入備課,導致課上得喜憂參半。課後發現網絡上魏書生、錢夢龍等教學大家對於《談骨氣》的教學實錄都是三課時,可見自己備課時的教學目標不切實際了。而且,初三學生的最重要的使命便是升學。

吃一塹,長一智。我由衷的感受到,也是提醒各位指導團同仁,教學目標真的是上好一堂課的前提,是保證課堂教學質量與效益的基礎,因為教學目標指出了教學的主攻方向,規定了一節課的教學內容、重點難點、學習層次水平,影響着教學策略的選擇以及教學的深廣度等,它是教學活動的靈魂,並制約着教學活動的全過程。還尤其是強調一點,教學目標要小,要實,這樣的課才能有上的價值。所以,希望我們所有的課都一要緊扣課程標準,讓教學目標作為課程標準的具體化體現,不管教學如何設計,都必須緊緊圍繞着課程標準所規定的基本素質要求,都不能脱離這個中心;二要緊扣考綱,因為它把考試範圍具體到每一個基礎知識點,考綱對指導學生學習,尤其是應試有指導性作用和價值不容置疑,實現教學與應試的雙贏,那麼我們就成功了。

中考議論文3

一、確定中心論點的主要方法是:

①標題要區分論題和論點②開篇點題 ③篇末點題(“所以、總之、歸根結底、一句話”)④概括論據證明的觀點。

方法:

1、論點出現的形式和位置:論點應該是明確的判斷,是作者看法的完整陳述,在形式上應該是較完整的句子。位置:①標題、②開頭、③篇末、④論述過程中(注意承上啟下的過渡句)、⑤表述不集中,需要概括

2、當碰到文中沒有現成的表達論點的句子時,儘管有一定難度,但也有方法可循:需要在準確理解全文內容的基礎上,抽取文章核心,依據論題和論據,參考作者要解決的問題,準確判斷和提煉作者的觀點,然後用自己的話加以概括。

3、要注意的是,有些文章中表達中心論點意思的句子不止一句,需要加以比較,找出最簡潔、最明確的句子。

二、論據知識的考查有以下幾種類型:

①剖析論據。論據替換、論據能否證明類似論點並説明理由,引用這一論據作用等。

②補充論據。原則:必須真實;要典型;要能證明論點

方法:

一定要看清楚是讓你舉什麼樣的例子,是名人的還是其他的。

A、可舉名人事例,有更大的説服力,並能展示出自己的知識面,但一定要寫準確人物、事件,切忌張冠李戴。

B、也可舉凡人事例,可以編造,但要注意具有真實感,切忌過於誇大,讓人一看就知道是胡編亂造的。

★答題方式:人物+事例+簡短評價

③概括論據的內容(規定字數)。格式:人物(事物)+主體特徵(發生發展結果)

④調換論據的順序、刪除等(往往不能調換,論據的前後肯定有相照應的詞語和句子)

⑤根據論據概括段落的觀點、內容。

三、 重點考察文章或段落的論證的方法及其作用?

舉例論證、通過……事例,有力地證明了……(觀點),使論述更真實可信,更有説服力,有力的論證論點

道理論證(引證法):引用……名言來證明……(觀點),使説理更充分、更深刻,更具有權威性,有力的論證論點

比喻論證:用……來比喻 ……,把……這一深奧的道理,説得講得通俗易懂,語言生動形象,容易被人接受。有力的論證論點

對比論證:把……和……放在一切比較對照,正確錯誤分明,是非曲直明確,顯得論證嚴密,説服力強,給人印象深刻。有力的論證論點

注意:答論證方法的作用時,先從內容上考慮,再從論證角度考慮,有力的論證論點一句必不可少。找論證方法時,按比喻論證,對比論證,舉例論證,道理論證的順序就可以萬無一失。

★答題方式:這一段(一句)運用了…. 論證方法,論證了……(論點),顯得……(好處)

四、議論文的論證方式:一般有立論、駁論兩種。反駁方法有三個:①駁論點②駁論證③駁論據

五、議論文的段落作用:結構加內容

開頭作用:①提出論題或論述的內容,為下文的論述做鋪墊②提出論點。

結尾作用有:①總結全文,得出或深化論點②發出號召,提出希望、展望。

六、議論文語言的最基本特點:準確、嚴密。

常見考點:修飾、限制、強調等詞語的嚴密性、準確性的理解;重要語句含義的理解

七、開放性試題:寫讀後的認識和感受。

八、引用小詩、故事的作用:增強趣味性,作為論據來證明論點,若是在開頭,還有引出論題(論點)的作用.

(三)、説明文閲讀

一、明確説明對象及主要內容:事物(説明對象)或事理(現象的起因、性質、解決措施等)

二、怎樣抓住説明文的特徵呢?

從説明事物的內容入手,從中理解、概括説明對象的特徵;抓住中心句及關鍵詞。

三、理清説明順序。①時間順序②空間順序③邏輯順序(A、總―分;B、總―分―總; C、分―總)

四、説明文開頭作用有:①引出説明對象②引出説明的內容③提出説明的問題。

結尾作用有:①總結全文②提出一些希望、展望、預測等。

五、掌握説明方法。使用了哪些説明方法?有什麼作用?

模式:方法+效果+特徵

“運用了……的説明方法,……説明了(説明對象)的……(特點)。”

1分類別:把……分別加以説明,顯得條理清楚

2引用:引用……,突出了……既增強了説服力,也增強了趣味性

3打比方:生動形象説明了…… 增強了文章的趣味性。

4作詮釋: 對……進一步解釋説明,讓讀者對……有進一步的認識.

5舉例子:具體説明……的特點,從而使説明更具體,更有説服力。

6下定義:準確而簡明地揭示了……的本質特點,使説明更加嚴密。

7作比較:把……和……相互比較, 突出強調了……的特點.

8列數字: 用具體的數據……加以説明,使説明更準確更有説服力。

9.列圖表:具體説明了……特點, 使説明更簡明更直觀.

10.摹狀貌:具體生動形象地説明了……顯得生動活潑.

六、感悟説明語言。

修飾性、限制性詞語(如:基本上、大約、比較、一般、極個別、、大多數、更、也許、常常、在當時、絕大部分、主要、幾乎……)能否刪除或替換,為什麼?

中考議論文4

1.學會分解分論點。

①並列法。即對中心論點進行條分縷析,分解出幾個分論點,以顯示思維的全面性。如《梅花香自苦寒來》可以分解為這三個分論點:①苦可以激發進取心;②苦可以培養堅強的意志;③苦可以培養創造精神。

②層進法。即對事理作縱深剖析,以顯示思維的深刻性。如《在困難面前》可以分解成這樣的幾個分論點:①要承認困難,因為困難無處不在,無時不有;②要不怕困難,因為困難像彈簧,你強它就弱;③要分析研究困難,千方百計地戰勝困難,這三個分論點就呈遞進關係。

③對照法。即將事理分解成正反兩個方面,以顯示思維的鮮明性。如《學貴多問》可以分解成這兩個分論點:①多問可以相互參照,便於釋疑;②孤陋寡聞導致學業荒廢。

2.掌握議論的結構方式,做到結構完整。

結構完整就是要求行文首尾一貫,條理清楚,層次分明。而要做到這點,就必須掌握議論文的一般結構方式。議論文的結構方式一般有總分式、遞進式、對照式、啟感式。其中啟感式的寫法是考場作文的常用結構方式。"啟"是指啟示類,"感"是指感想類。共同特點是先敍材料,後發感想。感想類可以先敍材料後發感想,也可以邊讀邊感,如文學評論。這種寫法一般由"引""議""聯""結"四步構成。當然也可以採取"聯""引""議""結"或"引""聯""議""結"的步驟。

3.典型而鮮活的論據。

論點是議論文的靈魂,分論點是支撐起這個靈魂的骨架,而論據是議論文的血肉。典型的論據是指能充分反映事物本質,具有代表性的事例與名言。它首先要求真實,切合題旨。其次,選用的論據要棄舊用新,要厚今薄古。有些同學作文,記住幾個經典論據,如司馬遷、居里夫人、張海迪,變換着角度使用,把它們當做萬花油。其實,這些論據就算典型,也不能引人注目。相反,選取人無我有、人有我新的論據説理,使閲卷者在閲讀時產生新鮮感,效果會更好。另外,有些同學習慣用古代事例闡述事理,整篇文章未能聯繫實際,無時代的活水,也不能達到充分説理的目的。最好能引述時尚言論和當前媒體普遍關注的事例輔助説理,加強説理的針對性、時代感,使文章更具説服力。

4.處理好"事"與"理"的關係。

在議論文寫作中,既要擺出事實論據,又要有必要的理論論據,如何正確的處理好兩者的關係是文章寫作成敗的關鍵。就同學們的寫作實踐看,許多同學常犯的毛病是重事實論據而輕理論論據,兩者沒有有機的結合。反觀成功之作,二者總是相輔相成的。另外,寫議論文還要注意對事例進行分析,將"事"與"理"有機結合起來,而不能"以擺代論"。 例文一[話題:感情親屬和對事物的認知]

別讓感情遮住了理智的雙眼

有這樣一個故事:宋國有個富人,由於下雨他家的牆被淋倒。他兒子和鄰居的一位老者都説:不修好一定會有人來偷竊。晚上家裏果然來了小偷。富人覺得他兒子很聰明,卻認為老者是小偷。大概你也認同富人的説法,但若仔細一想便知不妥,親近的感情會影響理智的認識,所以請擦亮你的理智的雙眼。

聽罷這則材料,我們會有這樣的疑問:倘若告訴富人將有小偷來時的人和富人沒有任何親緣關係,那麼富人恐怕會懷疑他倆,因為他們都和富人沒任何關係。所以説富人的判斷並非是理智的,而是受到世俗情感的影響,所以説生活中我們認識事物時或多或少會受到感情的影響。

然而並非所有人都會被感情遮住理智的目光。一代清官包青天,在審理自己侄兒包勉的案子時,完全排除了個人的感情,絲毫沒有受到情感的影響。用他的話説就是:公堂之上無父子。就因為此,他才被後世之人連連稱頌。

19世紀偉大的物理學家牛頓,是力學系統的創始人,而在當時人們正在研究光的本性,學術界有兩種説法,一種是認為光具有粒子性,它是由無數看不見的微粒組成的;而另一種是説光只具有波動性。當時兩派各舉出了例子和實驗來證明了自己的觀點。但由於牛頓支持粒子説,反對波動説,所以人們也就認為光只具有粒子性。從而使光的波動説發展很緩慢,直到20世紀初才被人們所接受。

現代著名物理學家史蒂芬〃霍金,在研究黑洞問題時,曾收到他的導師的信,説黑洞是不會向外輻射能量的,勸他放棄這方面的研究,但霍金並沒有被感情矇蔽,依然堅持認為黑洞會向外輻射能量。最終他因此獲得了"原子物理之父"的光榮稱號。

我們的世界是一個充滿情感的世界,我們在認識事物的本質和探索世界的過程中都會不同程度地受到情感的干擾,因此我們要以"舉世渾濁我獨清,眾人皆醉而我獨醒"的高尚情操來撥開情感矇蔽的雙眸,用客觀的、理智的、公平的態度來認識它。

"情感"猶如眼前的一片烏雲,撥開它我們會發現藍天、綠水……

解析:任何觀點都需要事實的支持,但並非任何事實都能支持某些觀點。本文作者所選取的作為論據的事實相當恰切精緻,像三根棟樑,成功地構建起了理論的大廈:撥開感情迷霧,把握理性光彩。這三個事例也各具特色而又相互補充,包青天以理性的頭腦來評判紛繁複雜的謎案,聲稱"公堂之上無父子",是古之典範,也是中國倫理血緣超越的成功範例;史蒂芬〃霍金堅持自己的判斷而避免老師的誤導從而取得巨大成就,是今之楷模,也是外國理性光彩的閃爍,牛頓的例子則從反面論證了本文的論點,這二正一反,非常具有説服力。

中考議論文5

1、 分清論點和論題。

① 論點:觀點、主張。如反對自由主義。

② 論題:論述的問題。如論自由主義。

2、論點在文中的位置。

①標題,例《應有格物致知精神》

②開頭,例《談骨氣》、《懷疑與學問》

(指示型): ③文中,例《想和做》、《發問的精神》

④結尾,例《哨子》、《論求知》

(藴含型):歸納段意、層意,概括。

3、 分清中心論點和分論點。

(1)中心論點與分論點是統帥與被統帥的關係。

(2)分論點是用來補充或證明中心論點的。

例:奮鬥,是實現理想的階梯(中心論點)

分論點一:理想的階梯,屬於刻苦勤奮的人(目的)

分論點二:理想的階梯,屬於珍惜時間的人(態度)

分論點三:理想的階梯,屬於迎難而上的人(意志)

考試中常見題型:

①論點是怎樣提出來的

②歸納和找出文章的論點或是中心論點

4、 注意論點的表述形式(表肯定或否定的判斷句)。

文章的論點一般是非常精練的語言,明確地表達作者的看法和主張,一般不用比喻句,很少用反問句式,不會用設問、疑問等句式。

5、 通過論據反推論點。

論據是為證明論點服務的,分析論據可以看出它證明什麼,肯定什麼,支持什麼,這就是論點。

6、辨析議論文的論證方法。

基本方法:擺事實,講道理。

(1)舉例論證——列舉確鑿、充分,有代表性的事例證明論點。

(2)道理論證——用名言/諺語以及人們公認的定理來證明論點。

常用方法:

(3)對比論證——拿正反兩方面的論點或論據作對比,在對比中證明論點。

(4)比喻論證——用人們熟知的事物作比喻來證明論點。

考試題型:

①判斷某段、某句採用什麼論證方法。

②採用某種論證方法在文章中的作用。

③圍繞某個論點,作者是怎樣論證的。

7、論證方法的作用。

舉例論證:使用了舉例論證的方法,舉……(概括事例)證明了……,從而使論證更具體、更有説服力。

引用論證:(引用名人名言、格言警句、權威數據):增強論證的説服力和權威性;

(引用名人逸事、奇聞趣事):增強論證的趣味性。

使用了引用論證的方法,通過引用……證明……的觀點,使論證更有説服力(更有趣味性,吸引讀者)

對比論證: 使用了對比論證的論證方法,將……和……加以比較,突出強調了……的觀點。

比喻論證:把道理講得通俗易懂,容易被人接受,使論證更加生動形象,更利於讀者明白。

使用了比喻論證的論證方法,將……比較……,證明了……觀點,從而把抽象深刻的道理闡述得生動形象,淺顯易懂。

8、論據的作用:(不管是道理論據還是事實論據,作用都是用來證明論點的。)

常見的考題形式:

①概括論據的內容。

②補充和論點內容一致的.論據。(A、要掌握比較全面全面的論據,B、思考這個論據是否符合這個論點。)

③判斷某一個段落和句子是屬於事實論據還是道理論據。

④論據的作用。

9、補寫論據。

①補寫的論據要能證明觀點,即論點與論據一致。

答題時先要把握段落論述的中心,再看段中例舉的事例,把握好觀點和論據後,要迅速地選擇與段落論據相同或相似的事例,從而確保論點與論據一致。

②補寫論據的內容要典型、真實、準確。

補寫的論據一定要有代表性、典型性,還必須是真實發生的事例。

③補寫論據的語言要簡明、概括、連貫。

選準論據後最重要的是用簡明、概括、連貫的語言表達出來。最簡便的方法是:看文中例證的句式進行仿寫。

中考議論文6

耳邊,我聽見太多悲傷的聲音。而我,只能用力捂住耳朵。我不願聽到他們説悲秋傷春,不願聽到他們説漠視自己的生命。在這最美好的年華,為了易逝的事物而悲傷、絕望,只會讓年華變得灰暗無味。

不要這樣,不要這樣。

即使難過,即使有挫折,即使屢戰屢敗,也不要放棄。生命,應該對困難説不在乎。90後的我們,也許真的有太多的煩惱,沉重的升學負擔壓得我們無法喘息,而我們,又何嘗不掩面抽泣。為何不去挑戰,讓青春在揮汗的戰鬥中變得有聲有色;為何不去奔跑,讓青春在瘋狂之後變得飽滿而歡樂。

何必再慨歎,何必太在乎困難和壓力與那易逝的時光,何必讓自己的年華變得如此壓抑。應該在乎的是美好,是冬日裏的殘陽,是每一顆星星,每一句父母和老師的叮嚀,每一次同學和朋友對自己的關心。

望望遠方,那小小帆船也有翻落的時候,那森林之中也有病樹死去,但仍是“沉舟側畔千帆過,病樹前頭萬木春”。花朵從不歎息自己的宿命,“化作春泥更護花”。正站在花季翹首仰望的我們,請擦乾眼淚,輕裝上陣。也許“青春是道明媚的憂傷”,也許“我左手是過目不忘的螢火,右手是十年一個漫長的打坐”,也許……但我們不必在乎。若是因此而縱然傷感,不如一笑而過,因為我們在乎的是我們的青春,在乎的是快樂地度過每一天,在乎的是自己在乎的人和在乎自己的人比自己更幸福。

別再傷春悲秋,一直向前看。青春裏,縱使有太多不確定,縱使時常遭受打擊,但我們不必因此一蹶不振。因為,有更重要的東西值得我們在乎。

身邊的誠信人,以誠為本,以信為天。社會需要誠信,我們少年兒童更需要誠信。

朋友,也許你只是路旁一株普通的小草,無法如鮮花般燦爛迷人;也許你只是山澗一條不為人知的清泉,無法如大海般浩瀚奔騰;也許你只是芸芸眾生中一平常之人,無法如偉人般驚天動地舉世矚目……朋友,你可以如此普通、平常、默默無聞,但絕不可以丟掉誠信這做人之本、立事之根,要讓誠信與你同行。

那麼,就讓誠實變成清晨一縷温暖的陽光,讓誠實成為小鳥在耳畔的請啼,讓誠信成為寒冷時身邊的烘烘爐火,讓誠信變成烈日下頭頂的一片綠蔭,時刻伴隨你和我,與我們同行。如果春天沒有七彩的陽光,就不會有蝶兒的滿山翻飛;如果人間沒有誠信,那就是一個蒼涼而荒蕪的世界。誠信,如同一輪明月,曾普照大地,以它的清輝驅盡人間的陰影,她散發出了光輝,可是,她並沒有失去什麼,仍然那麼皎潔明麗。誠信待人,付出的是真誠和信任,贏得的是友誼和尊重;誠信如一束玫瑰的芬芳,能打動有情人的心。無論時空如何變幻,都閃爍着誘人的光芒。有了她,生活就有了芬芳,有了她,人生就有了追求!

在中華民族五千年的歷史中,流傳着無數感人的美德故事。他們追求“富貴不能淫,貧賤不能移,威武不能屈”的道德境界,他們恪守誠信,與人為善……今天,我們重温我們優秀的道德文化傳統,並在這豐富的道德資源中,汲取到中華民族騰飛的持久動力。身披一襲燦爛,心繫一份執著,帶着誠信上路,將踏出一路風光。俗話説:“人無信不立,國無信不國。”沒有誠信的個人是社會的危險品,沒有誠信的民族是民族的悲哀。誠信,是中國古代社會人際關係的精神紐帶,也是人際關係的最高原則,是我們中華民族傳統文化的寶貴財富。翻開中華民族五千年厚重的文明史就會發現,中華民族歷來都把“誠信”作為一種美德,一種修養,一種文明,人人追而求之,歌而頌之。誠信的故事俯拾即是。商鞅立木取信,獲得百姓信任,從而推行了新法;臾駢不負信,獲得世人尊敬;季扎掛劍了卻徐國國君的心願,傳為千古佳話。同時,我們也看到,商紂失誠信,加速了國家的滅亡;楚懷王失信,不但忘了國,還使一代賢臣飲恨汨羅江……故我們不但看過謳歌誠實鞭打無信的故事,我們還傳頌着“寧可窮而有志,不可富而無信”之類的民間諺語。不難理解,誠信是人們立身、修德、處事的根本。擁有誠信,一根小小的火柴,可以燃亮一片心空;擁有誠信,一片小小的綠葉,可以傾倒一個季節;擁有誠信,一朵小小的浪花,可以飛濺起整個海洋。相信誠信的力量,它可以點石成金,觸木為玉。

同學們,讓我們手挽手,真心幫助每一個需要幫助的同學,讓誠信遍佈學校的每個角落,同學之間互相學習,取長補短,拒絕考試作弊等不良習氣,讓誠信紮根我們的心靈,銘記國旗下的誓言:努力學習,報效祖國。

“贈人玫瑰,手有餘香。”讓我們帶着誠信,與誠信同行吧,當我們真正擁有誠信時,才能告訴自己:因為我誠信,所以我美麗:因為我美麗,所以我自豪!

中考議論文7

 議論文閲讀的考查點

1、明確文章的中心論點或分論點,找出或概括與論據相關的觀點。

2、概括事實論據或為文中某個觀點補充事實論據或道理論據。

3、理清論證思路,把握論證結構,弄懂觀點與材料之間的關係。

4、理解關鍵詞句。

5、理解文章內容,從文章的觀點、傾向中體會作者的思想感情。

6、就文章某一觀點或與此相關的某一話題,談談自己的看法。

 考點及在中考中所佔比例:

議論文一般出現在A卷,常與説明文在同一板塊,分年交叉出現,分值在12分左右。

題型:

命題常以主觀題形式出現。近幾年,議論文閲讀有加深的傾向,文體有選擇哲理散文的趨勢。一些地區將它作為B卷閲讀題。

 ·基礎信息:

1、關於議論文

議論文是以議論為主要表達方式,通過擺事實、講道理,直接表達作者的觀點和主張的常用文體。議論文一般都由論點、論據、論證組成,稱為議論文三要素。議論文是一種實用的文體,它的範圍很廣,形式也多種多樣,主要有以下幾種:一般性的政論文、評論、雜文、演講稿、讀後感、序跋等。

 ·解題程序

議論文的閲讀步驟:

1、通讀全文,明確文章的論題進而把握文章的中心論點。

2、明確文章從哪些方面圍繞中心論點來進行論證的,也就是分析觀點與材料的關係。

3、根據作者的傾向,體會議論文的語言,探究關鍵句的內涵。

4、聯繫生活實際或自身經歷,多角度思考作者的論題或辯證地看待作者的觀點。

 一、明確論題,把握論點

應考策略:

1.論題與論點

論題是文章所要議論的問題,是論述的話題,是論述的一個範圍。而論點是作者對所論述問題的見解和主張,是議論文的靈魂。只有準確地把握文章的論點,才能瞭解文章中提出的見解和所要解決的問題。議論文一般只有一箇中心論點,有的議論文還圍繞中心論點提出幾個分論點。瞭解論題有利於準確把握論點。

2、如何把握文章的論點

(1)注意論點的表述形式。論點是一個明確的判斷,是作者看法的完整的陳述,在形式上是一個完整的句子。一般從肯定的角度陳述。

(2)注意研究標題。議論文的標題一般可分為以下四種:①論點型。即標題就是全文的論點。這類標題直截了當,有利於讀者快速、準確的把握全文主旨。②論題型。即標題只點明作者在文章中所要討論的問題或範圍,論點則包含在正文論述之中。這類標題留有較大空間,可啟發讀者思考。③疑問型。題目是問句形式,其答案便是文章的中心論點。④比興型。即文章標題只表明文章寫作的因由或論述的切入點。其好處在於含蓄朦朧,引人入勝,論點則要根據文章內容,深入挖掘其內涵。

(3)注意論點在文章中的位置。論點的提出,有時在文章的開頭,這就是所謂的開宗明義、開門見山的寫法;有時在文章的結尾,這就是所謂的歸納全文、篇末點題的寫法,這種寫法在明確表達論點時大多有所以總而言之總之因此歸根結底等表總結性的詞語;有時在文章中間,往往起到過渡的作用;有時文章標題本身就是全文論點。也有少數議論文在文章中不能直接找到論點,只能通過認真閲讀文章,領會文章內容才能歸納出中心論點。

3.理清中心論點和分論點的關係

對中心論點來説,各分論點都是中心論點的支撐材料,閲讀和分析分論點,要注意它們彼此間的關係。

二、論據的理解與運用

應考策略:

1.關於論據

論據是議論文中用來證明論點、支撐論點的材料。分為道理論據和事實論據。事實論據指有代表性的確鑿的事例、史實及統計數字等;道理論據指經過實踐檢驗的、正確性已為人們公認的革命導師的理論、名人的言論、科學領域的定理及生活中的常識等。議論文中,論點和論據的關係是統率與被統率、證明與被證明的關係。

2.區分事實論據和道理論據

一般的事實論據和道理論據,區分起來比較容易。而引用名人的言論與名人的事例要區分開來,並不那麼容易,引用名人的言論來證明論點的是道理論據;引用名人事例來證明論點的是事實論據。

3.事實論據的概括

首先,要考慮到該論據證明的論點是什麼,也就是説,概括出來的論據要緊緊圍繞中心論點;再者,注意概括的方法,注意主要人物及其主要事件;最後,用語力求簡潔。

4.分析為根據的作用

論據的作用,是用來證明觀點的正確或批駁錯誤的觀點。論據的作用分別是:①道理論據增加論據的權威性,增強了文章的説服力;②事實論據真實有力地論證了論點(根據文章內容具體化)③用事實或道理作對比的論據―――從兩個方面比較,使其對與錯更加分明,使正確的觀點(作者的觀點)更容易被讀者接受。

5.論據的補寫

補寫論據要注意:論據要有説服力,要能很好地證明論點;論據要有代表性,力求大眾化,儘可能人所共知;必須真實,人物與事實要相符,不能張冠李戴,更不能胡亂編造;表述力求簡潔流暢。

 三、理解論證方法和分析論證結構

應考策略:

1.關於論證

狹義的論證是運用論據證明論點的過程和方法,是聯繫論點和論據之間邏輯關係的紐帶。

2.論證方式與論證方法的區別

論證方式是就議論文總體而言,即一篇議論文就一定的事件或問題,要闡明自己的見解和主張,是以正面論述為主,還是以批駁片面的、錯誤的甚至反動的言行為主。也就是説,論證方式可分為兩類:立論和駁論。

論證方法是指運用論據來證明論點的過程和方法,是論點和論據之間的邏輯關係紐帶。它和論證方式的基本區別在於:論證方式是指一篇議論文所採用的論證的基本形式。論證方法是指在論證過程中所採用的各種方法。

3.常見的論證方法及其作用

論 證 方 法

作 用

答 題 模 式

舉例論證:就是列舉確鑿、充分、有代表性的事例證明論點的方法使論證更具體、更有説服力。使用了舉例論證的論證方法,列舉(概括事例)證明了(論點,如是分論點則定分論點),從而使論證更具體、更有説服力。

道理論證:就是用已被人們公認的理論或名言或定理公式來證明論點的方法。道理論證包括引用論證。可以增強論證的説服力和權威性。使用了道理論證的論證方法,引用(填論據)證明了觀點,增強了論證的説服力和權威性(或更有趣味性,吸引讀者)。

對比論證:就是用正反一時伯仲 方面的事實和道理進行對比,在對比中證明論點的方法。起突出強調正面的作用。使用了對比論證的論證方法,將和加以比較,突出強調了觀點。

比喻論證:就是通過形象的比喻來證明論點的方法。可以把道理講得能人易懂,容易被人接受,使論證更加生動形象、淺顯易懂。使用了比喻論證的論證方法,將比作,證明了觀點,從而把抽象深刻的道理闡述得生動形象,淺顯易懂。

4.注意辨析駁論文的反駁方法的三種方式:①一是反駁論點;②二是反駁論據;③三是反駁論證。不管哪一種方式,最終都是為了反駁對方的論點,從而證明自己的觀點是正確的。

5.分析論證結構

議論文的整體結構大體分為三部分::①提出問題(引論),文章開頭部分,引出文章要論述的中心問題;②分析問題(本論),是議論文的主體部分,即運用充分論據證明中心論點的部分;③解決問題(結論),即在分析問題的基礎上得出的結論部分。在論證的過程中,常見的結構形式有兩種:一種是逐層深入的論證結構叫縱式;一種是並列展開的論證結構叫橫式。具體來看,有並列式對照式層進式總分式等。

分析論證結構是為了更好地理解和掌握文章的思想內容。中考中一般不單獨設置試題。

 四、品味議論文的語言和個性表達

應考策略:

1.怎樣分析議論文的語言

議論文的語言具有準確性、概括性、鮮明性、生動性等特點。品味議論文的語言應從這幾方面入手

①準確性。議論文需要通過明確的概念、準確的判斷和嚴密的推理來講清道理,運用語文必須要準確無誤。

②概括性。議論文把講清抽象的道理作為它終極的目的。即使列舉事例,也要以理服人,以理取勝,事例必須有概括性,這就要求語言高度簡練。

③鮮明性。議論文通過語言表達的觀點毫不含糊。贊成什麼,反對什麼,愛什麼,恨什麼,要求什麼,不要求什麼,要清清楚楚,不能模稜兩可。

④生動性。議論文的生動性不在於細緻入微的描寫,而在於簡潔明快的勾畫,有時還藉助歇後語、俗語、名言和各種修辭手法來增強文章的生動性。

2.如何答好議論文的個性表達題

①首先要整體感知,把握觀點。這是答題的基礎。同時還要弄清題幹要求對文中所涉及的某個觀點提出自己的看法和評價,還是對全文的思想內容提出自己的看法和評價。

②圍繞論點,大膽表述。只要能夠自圓其説則可,也就是説,自己表達觀點之後,要有能夠支撐自己觀點的材料。建議贊成作者的觀點,因為作者已經闡述清楚,便於準確嚴密的解答。

③聯繫生活,有感而發。選擇自己最熟悉的、感受最深的來表達,才能準確嚴密全面而有深度。

④表達明晰,語言流暢。儘管簡短,也要注意選用詞語,精巧構思,這樣才能不因自己大意而扣分。

中考議論文8

退一步的力量往往大得驚人,有時它比進十步百步顯得更加強大。俗話説:“退一步海闊天空。”説得就是這個道理。

人與人相處,退一步尤為重要。它不僅僅是對彼此的理解,彼此的關愛,彼此的寬容,也是一種對自己的愛護。這種退一步的力量,是建立在團結友愛的基礎之上。

前蘇聯時期,18歲的一位青年人駕着自己的小型飛機竟落在了正在舉行閲兵式的場地上。這一件事令在場的所有記者大跌眼鏡,令堂堂幾萬人的蘇聯防空部隊大丟臉面。可當時蘇聯領導人赫魯曉夫處理這件事只是淡淡地説了一句:“他還是個孩子。”就這麼一句簡單明瞭的話成了當時世界上各大報社頭版頭條新聞,赫魯曉夫在一夜間就由一個鐵面人物變成了“具有愛心,心胸寬大的好人”。當然,我們不敢排除赫魯曉夫在當時有政治作秀的可能。然而,這一件事卻使我們明白了一個國家領導人在關鍵時刻保持寬大心胸是多麼重要,是多麼有利於自己的政治前途。這也讓我們看到了退一步的力量。如果當時赫魯稀曉夫沒有退一步,而是衝着一個18歲的孩子大發脾氣,只會使記者們又一次大跌眼鏡,使他的名譽掃地出門。

這個例子未免帶有幾分虛偽的成分,而常人與常人之間的寬容卻實不可少。退一步不但給他人留下一片天地,同時也給自己留下了同樣的天地。退一步不僅表現了對他人一份愛,更表現了自己對自己的愛,這種愛已經超出了人與人的界限,於社會每一個角落中顯示着它的力量。

退一步吧,在世俗的生活中,保持這樣的餘地,不至與使他窘迫,也不至於使自己窘迫。在人與人的交往中保持着這樣的心胸,對於任何人而言,都具有難於言記的力量,因為人心都是肉長的,你寬容了他,或許某一天他就會寬容你的某一過錯。你退一步,他退一步,我們都退一步,便不會有伊拉克戰爭,海灣戰爭……這就是退一步的力量。

中考議論文9

(1)引言

時間無情稍縱即逝。然而,對於珍惜時間的人,它卻饋贈以無窮的智慧和財富。有人把時間比作世界上一切成就的土壤,是的,只要辛勤耕耘,它將獻給勞動者以甜美的果實。

(2)事實論據

異曲同工

明代有兩位先生,一位名叫文嘉,他寫了一則《今日歌》;另一位叫錢福,他寫了一則《明日歌》。講的都是要珍惜時間,有異曲同工之妙。現抄錄下下:

今日歌

今日復今日,今日何其少!今日又不為,此事何時了 人生百年幾今日,今日不為真可惜。若言姑待明朝至,明朝又有明朝事。為君聊天賦《今日詩》,努力請從今日始。

明日歌

明日復明日,明日何其多!日日待明日,萬事成蹉跎。世人皆被明日累,明日無窮老將至。晨錯滾滾水東流,今古悠悠日西墜。百年明日能幾何 請君聽我《明日歌》。

歌德的財產

歌德是德國的大詩人,小説家和劇作家。寫出了《浮士德》、《葛茲》、《少年維特之煩惱》等世界名著。他從不肯白白浪費時間。曾經説:“善於利用時間的人,永遠找到充裕的時間。”他終日刻苦讀書,不倦寫作。有位朋友曾問他有多財產,他在紙上寫道:

我的產業多麼美,

多麼廣,多麼寬!

時間是我的財產,

我的田地是時間。

富蘭克林的時間表

美國政治家、科學家富蘭克林為自己制訂了一張作息時間表。五點起牀,規劃一天事務,並自問:“我這一天做了什麼好事 ”上午八點至十一點,下午二點至五點,工作;中午十二點至一點,閲讀,吃午飯;晚六點至九點,用晚飯,娛樂,考查一天的工作,並自問:“我今天做了什麼好事 ”

朋友勸富蘭克林説:“天天如此,是不是過於辛苦……”

“你熱愛生命嗎 ”富蘭克林擺擺手,打斷朋友的話説:“那麼別浪費時間,因為時間是組成生命的材料。”

(3)理論論據

一寸光陰一寸金,寸金難買寸光陰。

中國諺語

一萬年太久,只爭朝夕。

毛澤東《滿江紅 和郭沫若》

以前種種,譬如昨日死;以後種種,譬如今日生。

孫中山《在廣州中國國民黨懇親大會的演説》

少不勤苦,老必艱辛。

宋 林逋《省心錄》

時間是人所能花費的一種最貴重的東西。

[古希臘]泰奧弗拉斯托斯

贏得時間的人就是贏得了一切。

[英]狄斯累裏《湯克雷德》

不惜黃金散盡,只畏白日蹉跎。

晉 王褒《高句麗》

日月逝矣,歲不我與。

《論語陽貨篇》

只有今天可貴,緊緊抓住在手。

陶行知《今天》

最大的犧牲是時間的犧牲。

[古希臘]安梯豐

節約時間就是延長壽命。

西班牙諺語

失掉了現在,也就沒有了未來。

魯迅《且介亭雜文 序言》

你熱愛生命嗎 那就不要揮霍時間,因為它是構成生命的材料。

[美]富蘭克林《格言曆書》

記住吧:只有一個時間是重要的,那就是現在!它所以重要,就是因為它是我們唯一有所作為的時間。

[俄]列夫 托爾斯泰《三個問題》

金錢買不到時間。

德國諺語

黃金有價,光陰無價。

中國諺語

男兒奮發貴乘時,莫待蕭蕭兩鬢絲。

《革命烈士詩抄 朱學勉詩》

時不可貴,機不可失。

《隋書 劉蚊傳》

時間就是生命。

魯迅《門外談》

往者不可諫,來者猶可追。

《論語 微子》

時是有進無退的,時是一往不返的。

李大釗《時》

浪費了時間就是犧牲了生命。

李大釗《時間的浪費者》

時間是世界的靈魂。

畢大哥拉斯

時間:人一直試圖打發的東西,但結果是它打發人。

[英]斯賓塞《定義》

拋棄時間的人,也將被時間拋棄。

美國諺語

就在我們説話的當兒,無情的時間已經溜走。

[古羅馬]賀拉斯《歌集》

拖延是時間的盜賊。

英國諺語

醒來吧——你的良宵已經來臨!醒來吧——每一瞬間都貴如黃金!

[俄]普希金《魯斯蘭和柳德米拉》

中考議論文10

1、找論點

論點是作者看法的完整表述,它的表述形式往往是個表示肯定或否定的判斷句。一般情況下,通過以下方法可以找到論點:

① 原文查找,如標題、開篇、中間、結尾

② 提煉原文中的分論點,進行綜合

③ 摘錄原文中能表現中心的相關語句,進行概括

注意:找到中心論點之後,別忘了回原文找論據,檢驗中心論點是否恰當。

2、論證方法及其作用

20xx年中考《贏了比賽不要輸了童年》第三題“本文第四段主要運用了什麼論證方法,有何作用”?

給分依據:論證方法1分+作用2分

①舉例論證

【答題格式】使用了舉例論證法,舉了……(概括事例)證明了……,從而使論證更具體、更有説服力。

②道理論證

【答題格式】使用了道理論證法,引用了……的言論,有力地論證了……了觀點,從而使論證更深入更有説服力。

③比喻論證

【答題格式】使用了比喻論證法,將……比作……,證明了……的觀點,從而把抽象深奧的道理闡述得生動形象、淺顯易懂。

④對比論證

【答題格式】使用了對比論證法,將……和……加以比較,突出強調了……的觀點。

3、詞語作用

題目形式一般為“XX詞能不能去掉,為什麼?”或者“XX詞在文中的作用是什麼?”

給分依據:表態1分+含義1分+作用1分

【答題格式】表態(能否去掉)+詞語基本義+在句子中語境義(或指代內容)+起到的作用

4、拓展應用類題型

題目形式一般為“請結合本文內容,聯繫自己生活實際,談談我們應該……(談談你的感悟或啟發)?”。

給分依據:結合本文1分 +聯繫生活實際1分+ 感悟或啟發1分,分值一般3分左右

【答題格式】文中説到(主題或觀點),其實,在我的生活中上,也有(生活事例),我覺得(啟示或看法)。

高難度題型

1、請圍繞文章論點(或給XX段),補充一個論據

答題要點:看清楚是補充道理論據還是事實論據,如無要求,則選擇自己認為簡單的類型來補充。論據要真實、可靠、典型(學科、國別、古今名人/事件等)。

2、分析文章的論證思路(論證結構)

要熟悉論文的常見結構,從引論(提出問題)、本論(分析問題)、結論(解決問題)的角度來理清順序。

【答題格式】作者為了證明……觀點,首先使用了……論據,然後對……論據進行了怎樣的分析,從而證明了……觀點。

中考議論文11

1、論點(證明什麼)

論點應該是作者看法的完整表述,在形式上是個完整的簡潔明確的句子。從全文看,它必能統攝全文。表述形式往往是個表示肯定或否定的判斷句,是明確的表態性的句子。

A.把握文章的論點。中心論點只有一個(統帥分論點)

⑴明確:分論點可有N個(補充和證明中心論點)⑵方法①從位置上找:如標題、開篇、中間、結尾。②分析文章的論據。(可用於檢驗預想的論點是否恰當)③摘錄法(只有分論點,而無中心論點)

B.分析論點是怎樣提出的:①擺事實講道理後歸結論點;②開門見山,提出中心論點;③針對生活中存在的現象,提出論題,通過分析論述,歸結出中心論點;④敍述作者的一段經歷湖,歸結出中心論點;⑤作者從故事中提出問題,然後一步步分析推論,最後得出結論,提出中心論點。

2、論據(用什麼證明)

⑴論據的類型:①事實論據(舉例後要總結,概述論據要緊扣論點);②道理論據(引名言要分析)。

⑵論據要真實、可靠,典型(學科、國別、古今等)。⑶次序安排(照應論點);⑷判斷論據能否證明論點;⑸補充論據(要能證明論點)。

3、論證(怎樣證明)

⑴論證方法(須為四個字)

①舉例論證(例證法)事實論據記敍②道理論證(引證法和説理)道理論據議論

③對比論證(其本身也可以是舉例論證和道理論證)④比喻論證比喻在説明文中為打比方,散文中為比喻。

⑵分析論證過程:①論點是怎樣提出的;②論點是怎樣被證明的(用了哪些道理和事實,是否有正反兩面的分析説理);③聯繫全文的結構,是否有總結。

⑶論證的完整性(答:使論證更加全面完整,避免產生誤解)

⑷分析論證的作用:證明該段的論點。

4、議論文的結構

⑴一般形式:①引論(提出問題)―――②本論(分析問題)―――③結論(解決問題)。

⑵類型:①並列式②總分總式③總分式④分總式⑤遞進式。

5、議論文的語言

⑴嚴密(修飾性、限制性的語言的運用);⑵生動(成語、各種修辭手法的運用);

⑶詞序(從生活邏輯和上下文的照應上判斷);⑷句序(關聯詞語的使用,特別要注意遞進關係)。

6、駁論文的閲讀

⑴作者要批駁的錯誤觀點是什麼?⑵作者是怎樣進行批駁的,用了那些道理和論據;⑶由此,作者樹立的正確的觀點是什麼?

7、常見考點

①、議論文的論點考點:

第一,分清所議論的問題及針對這個問題作者所持的看法(即分清論題和論點)。

第二,注意論點在文中的位置:

(1)在文章的開頭,這就是所謂開宗明義、開門見山的寫法。

(2)在文章結尾,就是所謂歸納全文,篇末點題,揭示中心的寫法。這種寫法在明確表達論點時大多有。因此,總而言之,歸根結底等總結性的詞語。

第三、分清中心論點和分論點:分論一般位於段首或有標誌性詞語:首先、其次、第三等

第四、要注意論點的表述形式:有時題目就是中心論點。一篇議論文只有一箇中心論點。

式結構、對照式結構、層進式結構、總分式結構。

此考點的基本形式:作者如何證明論點的?

答題思路是:作者為了證明……觀點,首先使用了……論據,然後對……論據進行了怎樣的分析,從而證明了……觀點。關鍵要説清楚證明過程的層次性。

④、議論文的論證方法考點

論證方法是指運用論據來證明論點的過程和方法,是論點和論據之間邏輯關係的紐帶,中考要求掌握的有以下四種:

1、舉例論證:是列舉確鑿、充分、有代表性的事例證明論點的方法。因為“事實勝於雄辯”,所以舉出確鑿典型的事實來證明論點,能增強文章的説服力。

2、道理論證:是引用具有權威性的言論證明論點的方法。所以這種方法使用得當,有很強的論證力量。分析引證法的作用,應先弄清引用了誰的言論,是為了證明什麼,再把握引證法的特殊作用——具有權威性,論證有力。

3、比喻論證:就是通過形象的比喻來證明論點的方法。這種方法可深入淺出地把道理講得通俗形象,容易被人接受。

4、對比論證:是用正反兩方面的事實和道理進行鮮明對比,從而證明論點的方法。分析對比論證方法作用,兩個方面XX比較,使其對與錯更加分明,正確的觀點更容易被讀者接受。

答題思路:(1)道理論據,增此文轉自淘.教。案網()加論據的權威性。(2)事實論據,從哪個角度來證明論點。(3比喻論證,或生動形象證明了……,或深入淺出證明了……(要根據本體和喻體之間的關係來確定)。(4)對比論證,兩個方面比較,使其對與錯更加分明,正確的觀點更容易被讀者接受。

⑤、議論文的語言特色考點:分析議論文的語言特色:①、要從邏輯的角度,分析其用詞的準確,嚴密:②、要從説理的角度分析其敍述的概括性和簡潔性:③、要從修辭的角度分析其用詞的鮮明、生動和感情色彩。下面從不同角度解釋一下:

A、語言準確表現為:①概念使用準確,②定語、狀語等修飾成分恰當。

B、語言嚴密表現為:判斷和推理嚴密,語言表達周密,邏輯性強。

C、語言鮮明表現為:表述明確,不模稜兩可,態度明確,愛憎分明,恰當使用修辭方法和特殊句式,增強語言的生動性和説服力。

D、語言概括簡潔表現為:議論文中事實敍述不細緻,較籠統。用議論文的目的是以理服人。不宜詳細敍事。否則會喧賓奪主。這一點一般的議論文都有體現,就不再舉例説明了。

答題思路:如加點詞語有什麼作用?思路:(1)確定、回答詞語在語境中的(表層)含義;(2)詞語對錶達中心或闡明觀點的(深層、比喻或引申)作用;這類題主要考語言的準確周密性和形象生動性。又如詞語順序是否可以顛倒?

答題思路:(1)解釋詞語的含義;(2)闡明詞語之間的時間或事理程序的先後順序,強調其先後順序或層次性。

⑥、議論文中代詞的指代對象考點:這種考題在各種文體的閲讀中都較為常見。基本上分為兩種情況:一是需要聯繫上下文加以概括的。二是原文中找出指代的內容,這種情況,指代的內容一般出現在代詞之前,找到後可用其替換代詞,通讀句子視句意變化與否來檢驗其正誤。

⑦、開放性、拓展題考點

這種題一般都是,考查學生閲讀文章後所產生的情感體驗或理性思考。解題時需結合文章發揮個人從閲讀中獲得的感悟。答題方式:相當於寫一篇小的議論文,要有論點、論據。注意必須引用名言或名人軼事來證明自己的觀點或認識。

⑧、議論文中非議論成分考點

答題思路:議論文中非議論成分,都是為論點服務的(不同表達方式,作用不相同,要看使用非議論成分的目的來確定)

中考議論文12

微笑是人類最美麗的表情。她是以自信架起的希望燈塔,是弱小者手心的一片愛的陽光,是乞食者心中的一塊甜美的奶酪,是冷淡者融化冰山的熊熊烈火。無論你是經受着風吹雨打,還是沐浴着陽光雨露;無論你是已攀上了頂峯,還是被困於巨谷深淵,生命的微笑都能感化潮濕的心情,抹去不悦的色彩。

還記得海倫凱勒嗎?當她的生命在黑暗裏碰壁時,正是沙莉文老師那微微的一笑,使她感悟到了陽光般的温暖。她説:“温暖的陽光照在我的臉上,我的手指觸到了鮮花和葉子,我意識到春天來臨了。”

美國鋼鐵大王卡耐基説:“微笑是一種神奇的電波,它會使別人在不知不覺中同意你。”在一次盛大的宴會上,一個平日對卡耐基很有意見的商人在背地裏大肆抨擊卡耐基,當卡耐基站在人羣中聽到他高談闊論的時候,他還不知道,這使得宴會主人非常尷尬,而卡耐基卻安祥地站在那裏,臉上掛着微笑,等到抨擊他的人發現他的時候,那人感到非常難堪,正想從人叢中鑽出去,卡耐基的臉上依然堆着笑容,走上去親熱地跟他握手,好像完全沒有聽見他講自己的壞話一樣。後來,此人成為了卡耐基的好朋友。正如雨果所説:“微笑就是陽光,它能消除人們臉上的冬色。”

微笑不僅能讓人驅走心靈的陰霾,還會讓人變得友善。有一次,一位窘困不堪的乞食者將手伸到了屠格涅夫面前,但屠格涅夫找遍身上的每一個角落,什麼也沒有。於是他緊緊握住乞者的手,微笑地説:“兄弟,很抱歉,今天我忘記帶了。”乞者眼裏盪漾着異樣的光芒,感動地説:“這個手心,這個微笑,就是賙濟!”

陽光總在風雨後,不管失敗還是痛苦,我們如果能快樂地笑一笑,高歌生活多麼好,藍天白雲多麼美,那我們就會獲得微笑的幸福,甚至能擁有金燦燦的碩果。朋友,快快亮出你的笑容吧!

中考議論文13

人生是一次登山,沿途有擦肩而過的荊棘刺痛,有粗礪的山巖的拌腳,但這一切均無損於山的光明磊落,山的坦蕩忠誠。

人們常常抱怨登山道路的坎坷,登山路途的遙遠,害怕山中的荊棘和山巖。弱者在山的前面俯首臣服,不敢上前;強者不畏艱難險阻,涉水翻山。在翻越了大山之後,他發現:原來成功在山後。

山險固然可怕,山路固然難走。但人們同時也應想到:登山道路周圍的景色是何等之秀美,有青松翠竹的美景,有極目遠望的無限風光,有鳥兒婉轉的歌唱聲,有泉水叮咚的悦耳聲——居里夫人在實驗室中,在提煉鐳的艱苦過程中,她並不感到痛苦,而是覺得樂在其中,她樂此不疲,在不斷的攀登之後,終於第一個提煉出鐳元素,為科學的發展,為人類的進步作出了傑出的貢獻,為此她獲得了諾貝爾獎。居里夫人的精神值得我們學習。其實,我們可以換個角度去看待山。為什麼不把山看作是磨練自己的工具呢?一路登山,一路欣賞美景,一路磨練自己。待翻越了大山,成功也就在你的前面了。

生活學習中的困難是一座座的山,要想取得成功,你就必須不怕坎坷曲折,不懼山高路遠,努力拼搏,戰勝困難。也許你會有“山重水複疑無路”的感覺,也許你會感到精疲力盡,也許你心中會升起後退的念頭,但是,“天將降大任於斯人也,必先苦其心志,勞其筋骨,餓其體膚,空乏其身,行拂亂其所為,所以動心忍性,曾益其所不能“。你應該認識到成功就在困難的後面,只要你鼓起風帆,堅持到底,終會到達成功的彼岸。

成功,永遠在山的後面,牽引着人一生不息的腳步,風霜雪雨,一路踉嗆趕去。只有走過一生泥濘的道路,才能摘到芬芳豔麗的成功之花。

中考議論文14

在中國台灣的街頭,像往常一樣人潮湧動,車水馬龍。惹人注意的是,人流中佇立着一位蒙着眼的男子,他手中舉着一張牌子,上面印着:我是一位艾滋病人,你可以給我一個擁抱嗎?從開始疑惑猶豫的目光到第一個給予他擁抱的人,再到越來越多路過的人給他擁抱為他加油。實驗的結果是暖心的,鏡頭前的他哽咽了,屏幕後的我也感概萬千。

曾經有人説過“孤獨比死亡更可怕”,我想這就是艾滋病人內心的想法。下一個星期,十二月一號,是第三十三個艾滋病日。從這個疾病被發現再到艾滋病日的設立,生命一個個在我們看不見的地方無聲逝去,他們也許是因為意外感染,也許是因為一時糊塗。這個被淋漓鮮血染紅的日子我們怎麼能不去了解和銘記。

20xx年一月至八月,中國因艾滋病死亡的人數為39349人,平均每一天就大約有161個鮮活的生命永遠地閉上了眼睛,再不能去領略這世間的温暖和美好。

現在,讓我們靜下來,試着聽一聽自己的心跳,想一想那些在我們身邊愛着我們的人,回憶一下你看到過的那些美好風景。很美吧?這些他們也曾擁有,只是像惡魔般的疾病奪走了他們的一切。一些人“聞艾色變”,用異樣的眼光來看待那些同我們一樣有血有肉的人,用最壞的惡意來揣測他們,用最刻薄的詞彙辱罵他們,用最冷漠的目光注視他們……閉上眼睛,你是否想象得到他們的處境?

他們是病人,不是罪人。20xx年了,距離艾滋病被發現已經有三十九年。我們沒有必要像懼怕洪水猛獸般懼怕艾滋病患者,更沒有必要帶着有色眼鏡去看待他們,他們並沒有錯!

只要我們保持良好的生活習慣,如牙刷、剃刀等物品的使用。上,不能借用被人的或與他人共用;在抽血輸血時一定要在專業的醫院進行;同時咳嗽,擁抱,握手等都不會導致艾滋病的傳播。

給他們一個擁抱,一句鼓勵,甚至一個善意的微笑,都將是他們已經灰暗生活裏的一盞明燈,在混沌虛無之中給他們帶來光亮。

讓我們在陽光燦爛下牽手,讓脈搏和呼吸作為見證,每一個生命都值得被關愛與尊重。願這世間沒有歧視,陰霾終將消散!

中考議論文15

索拉利奧的“自言自語”

——人應該給自己自信的暗示

流浪街頭的吉卜賽修補匠索拉利奧,每天早上起牀的第一件事,就是大聲地對自己説:“你一定能成為一個像安東尼奧那樣偉大的畫家。”説了這句話後,他就感到自己真的有了這樣的能力和智慧,他就滿懷激情和信心地投入到一天的工作和學習之中。十年後,他成為了一個超過安東尼奧的畫家。

愛因斯坦堅持相對論

——堅持真理需要自信

愛因斯坦的“相對論”發表以後,有人曾創造了一本《百人駁相對論》,網羅了一批所謂名流對這一理論進行聲勢浩大的反駁。可是愛因斯坦自信自己的理論必然會取得勝利,對反駁不屑一顧,他説:“如果我的理論是錯的,一個反駁就夠了,一百個零加起來還是零。”他堅定了必勝的信念,堅持研究,終於使“相對論”成為 20世紀的偉大理論,舉世矚目。

居里夫人和鐳

——有信心,才能克服眼前困難,看到光明前景

居里夫人為了提取純鐳,以便測定鐳的原子量,向科學證實鐳的存在,曾終日穿着沾滿灰塵和污漬的工作服,在極其簡陋的棚屋裏,用和她差不多一般高的鐵條攪動冶鍋,從堆積如山的瀝青礦的廢渣中尋覓鐳的蹤跡。條件極其艱苦,但她心裏卻充滿自信。

她對友人説:“我們應該有恆心,尤其要有自信心!我們必須相信我們的天賦是用來做某種事情的,無論代價多大,這種事情必須做到。”她終於獲得了成功。

愛因斯坦從縱向比較中建立自信

——和過去的自己做比較來獲得信心

大科學家愛因斯坦讀小學的時候,有一次上完勞作課,同學們都交上了自己的作品,惟獨愛因斯坦沒有交,直到第二天,他才送來一隻做得很粗陋的小板凳。老師看了很不滿意説:“我想,世界上不會有比這更壞的小板凳了……”愛因斯坦回答説:“有的。”他不慌不忙地從課桌下面拿出兩隻小板凳,舉起左手的小板凳説:“這是我第一次做的。”又舉起右手的小板凳説:“這是我第二次做的……剛才交的是我第三次做的。雖然不能使人滿意,但總比這兩隻強一些。”愛因斯坦的自信就是在縱向比較中樹立起來的。

蒲松齡落第著書

——自信讓人從失意中奮起

我國文學家蒲松齡科舉落第後寫下一副自勉聯:“有志者,事竟成,破釜沉舟,百二秦關終屬楚;苦心人,天不負,卧薪嚐膽,三千越甲可吞吳。”他落第不落志,反而信心百倍地要幹一番事業,堅持不懈地從事文學創作,終於寫出了不朽傑作《聊齋志異》。

班尼斯特創造奇蹟

——相信自己,才能完成別人認為不可能的事

若干年來,人們一直認為要在四分鐘內跑完一英里是件不可能的事。不過,在 1954年5月6日,美國運動員班尼斯特打破了這個世界記錄。

他是怎麼做的呢?每天早上起牀後,他便大聲對自己説:“我一定能在四分鐘內跑完一英里!我一定能實現我的夢想!我一定能成功!”這樣大喊一百遍,然後他在教練庫裏頓博士的指導下,進行艱苦的體能訓練。終於,他用 3分56秒6的成績打破了一英里長跑的世界記錄。有人問班尼斯特為什麼能打破世界記錄?他説:“因為我相信自己能打破世界記錄。”

“天才的祕密”

——不要小看自己

微軟亞洲研究院的主任研究員周明小時候在“學生勞動”中刷了 108個瓶子,打破了紀錄,從而獲得自信。他説:“我原來一直是沒有自信心的,但是這件事給了我自信。這是我一生中最快樂的經驗,散發着一種迷人的力量,一直持續到今天。我發現了天才的全部祕密,其實只有6個字:不要小看自己。”

李開復大膽發言找到自信

——自信需要勇氣

李開復以前在工作中,一般的溝通沒有問題,但到了總裁面前,總是不敢講話,怕説錯話。直到有一天,公司要做改組,總裁召集十多個人開會,他要求每個人輪流發言。李開復當時想,既然一定要講,那不如把心裏話講出來。於是,他鼓足勇氣説:“我們這個公司,員工的智商比誰都高,但是我們的效率比誰都差,因為我們整天改組,不顧到員工的感受和想法……”他説完後,整個會議室鴉雀無聲。會後,很多同事給他發電子郵件説:“你説得真好,真希望我也有你的膽子這麼説。”結果,總裁不但接受了他的建議,改變了公司在改組方面的政策,而且還經常引用他的話。從此,他充滿了自信,不懼怕在任何人面前發言。

林德曼獨身橫闖大西洋

——自信救了自己的命

1900年7月,林德曼獨自駕着一葉小舟駛進了波濤洶湧的大西洋,他在進行一項歷從未有過的心理學實驗。當時,德國舉國上下都關注着獨舟橫渡大西洋的悲壯冒險,已經有一百多名勇士相繼駕舟均遭失敗,無人生還。林德曼推斷,這些遇難者首先不是從肉體上敗下來的,主要是死於精神崩潰、恐慌與絕望。為了驗證自己的觀點,他不顧親友的反對,親自進行了實驗。在航行中,林德曼遇到難以想像的困難,多次瀕臨死亡,他眼前甚至出現了幻覺,運動感覺也處於麻痺狀態,有時真有絕望之感。但是隻要這個念頭一出現,他馬上就大聲自責:懦夫!你想重蹈覆轍,葬身此地嗎?不,我一定能成功!終於,他勝利渡過了大西洋。

絕好機會,拱手讓人

——缺乏自信喪失良機

天津曾有一家很受歡迎的服裝廠,生產的服裝質量好、款式新,後來推出採用新材料製作的一系列新產品,國內銷路一直很旺。此時,正值改革深化之時,進軍國際市場已是很多企業的目標。該廠有些領導建議拿自己的產品去參加“廣交會”,開闢更廣闊的市場。可是廠長卻缺乏足夠的信心,最後否決了提議。後來,該廠在得知山東一家服裝廠以質地明顯劣於自己的產品成功地與一位挪威商人成交、數量達 2萬套時,後悔莫及。

人的潛質是無限的

——信心可能讓每個人成為天才

人人都藴藏着無窮無盡的能量,從人的神經系統的特點來看,每個人的潛力幾乎是無盡的。對大腦潛能的開發的不同程度決定一個人征服世界、改變自然的程度不同。偉人與平凡人的區別在於,偉人及時、充分發現了自己可供開掘的價值層面,並自信地殫精竭慮地使之完全兑現,被人認可;平凡人則沒有信心,沒有膽識,總是怨天尤人,結果一事無成。

標籤: 中考 議論文
  • 文章版權屬於文章作者所有,轉載請註明 https://wenshudu.com/ticaizuowen/yilunwen/p2xq9k.html
專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