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文書都 >

體裁作文 >心得體會 >

中醫知識學習心得

中醫知識學習心得

篇一:中醫四大經典學習心得

中醫知識學習心得

學習中醫四大經典是每一箇中醫人提高自己臨牀能力的有效途徑,認真研讀古人的醫術對於現代醫學的發展有深遠的促進作用,在本次學經典活動中,我認真的温習了中醫四部經典著作,在運用臨牀方面有了新的領悟與提高。

首先我學習了四大經典的內容概括如下:

中醫四大經典指的是中醫發展史上起到重要作用,具有里程碑意義的四部經典鉅著,對古代乃至現代中醫都有着巨大的指導作用與研究價值。關於四大經典的具體組成存在爭議,目前國內的中醫高等教育教材將《黃帝內經》、《傷寒論》、《金匱要略》、《温病條辨》作為四大名著。還有學者認為《黃帝內經》、《難經》、《傷寒雜病論》、《神農本草經》是四大名著。

《黃帝內經》是中國傳統醫學四大經典著作之一。是研究人的生理學、病理學、診斷學、治療原則和藥物學的醫學鉅著。《黃帝內經》的內經,是講內在人體規律的,有的人認為是講內科的,《黃帝內經》 是一部講“內求”的書,要使生命健康長壽,不要外求,要往裏求、往內求,所以叫“內經”。內經可以用三個“第一”給它作一概括。 第一,《黃帝內經》是第一部中醫理論經典。中醫學作為一個學術體系的形成,是從《黃帝內經》開始的,所以《黃帝內經》被公認為中醫學的奠基之作。這部著作第一次系統講述了人的生理、病理、疾病、治療的原則和方法,為人類健康做出了巨大的貢獻。第二,《黃帝內經》是第一部養生寶典。《黃帝內經》中講到了怎樣治病,但更重要的講的是怎樣不得病,怎樣使我們在不吃藥的情況下就能夠健康、能夠長壽、能夠活到一百歲。內經中非常重要的思想—— “治未病”。 《黃帝內經》中説:“不治已病治未病,不治已亂治未亂。”第三,《黃帝內經》是第一部關於生命的百科全書。《黃帝內經》以生命為中心,裏面講了醫學、天文學、地理學、心理學、社會學,還有哲學、歷史等,是一部圍繞生命問題而展開的百科全書。《黃帝內經》作為祖國傳統醫學的理論思想基礎及精髓,在中華民族近二千年繁衍生息的漫漫歷史長河中,它的醫學主導作用及貢獻功不可沒。 試想,大略700年前,歐洲鼠疫暴發, 有四分之一的歐洲人失去了寶貴的生命,而中國近兩千年的歷史中雖也有瘟疫流行, 但從未有過象歐洲一樣慘痛的記錄,中醫藥及《內經》的作用由此可以充分展示。

《傷寒論》,是一部闡述外感及其雜病治療規律的專著。東漢末年張仲景撰於公元200-205年。全書共12卷,22篇,397法。除去重複之外共有藥方112個。重點論述人體感受風寒之邪而引起的一系列病理變化及如何進行辯證施治的方法。該書集漢代以前醫學之大成,並結合自己的臨牀經驗,系統地闡述了多種外感疾病及雜病的辨證論治,理法方藥俱全,在中醫發展史上具有劃時代的意義和承先啟時的作用,對祖國醫學的發展作出了重要貢獻。張仲景運用《素問熱論》的理論,勤求古訓,博採眾方,結合自己的臨牀實踐,對外感病的發生、發展、預後、治療等進行了精闢的闡發,將外感疾病具有規律性的各種表現,歸納為太陽、陽明、少陽、太陰、少陰、厥陰六經病證,每經結合陰陽、表裏、寒熱、虛實進行辨證論治,既有“同病異治”,亦有“異病同治”,確立了嚴謹的治療規範,創立了六經辨證體系,奠定了祖國醫學辨證論治的原則。本書是我國第一部理論聯繫實踐、理法方藥齊備的臨牀醫學巨着,書中按傷寒傳變規律,以條文的形式逐一辨治,言簡間賅,辨證嚴謹,治法靈活多變,制方藥少而精,對後世臨牀醫學的發展產生了深遠的影響。實踐證明,該書辨證論治的原則不僅適用於傷寒病的治療,而且是指導其他臨牀各科治療的準則;其所運用的汗、吐、下、和、温、清、補、消等基本治法,被後世廣泛應用;其所創制的113個基本方劑,如麻黃湯、桂枝湯、承氣湯、白虎湯、小柴胡湯、理中湯、四逆湯、五苓散、瀉心湯、烏梅丸等,成為臨牀廣為應用的有效方劑。可見。《傷寒論》對祖國醫學做出了重大貢獻。

東漢張仲景著述的《金匱要略》是中醫經典古籍之一,全書共25篇,方劑262首,列舉病症六十餘種.所述病證以內科雜病為主,兼有部分外科婦產科等病證. 《金匱要略》也是我國現存最早的一部診治雜病的專著,是仲景創造辨證理論的代表作。古今醫家對此書推崇備至,稱之為方書之祖,醫方之經、治療雜病的典範。書名“金匱”,言其重要和珍貴之意,“要略”,言其簡明扼要之意,表明本書內容精要,價值珍貴,應當慎重保藏和應用。《金匱要略》被古今醫家讚譽為方書之祖、醫方之經,治療雜病的典範。

《温病條辨》為吳瑭多年温病學術研究和臨牀總結的力作。全書以三焦辨證為主幹,前後貫穿,釋解温病全過程辨治,同時參以仲景六經辨證、劉河間温熱病機、葉天士衞氣營血辨證及吳又可《温疫論》等諸説,析理至微,病機甚明,而治之有方。例如書中歸納温病清絡、清營、育陰等治法,實是葉天士散存於醫案中之清熱養陰諸法的總結提高。而分銀翹散作辛涼平劑、桑菊欽作辛涼輕劑、白虎湯為辛涼重劑,使氣分病變遣方

用藥層次清晰、條理井然。葉天士之驗方,在吳瑭手中一經化裁,便成桑菊飲、清宮湯、連梅湯等諸名方。足知吳瑭此書,不是僅僅為纂集而撰,實是經心用意,為學術理論昇華之作。

其次,我在學習的過程中注意把握理論聯繫實際,有目的的學習:

在發展中醫學事業中,把握中醫經典著作是學好中醫的關鍵,因為經典著作是中醫學的源頭,醫家的.闡述發明均離不開經典著作。要精研《內經》、《傷寒論》、《金匱要略》、《難經》、《神農本草經》等經典著作,從研究文言文開始,再參閲各家註解,通過對經典著作的熟讀與深入研究,並在實踐中反覆體驗,甚至精研一生,最終達到得其精要,為臨牀工作奠定了厚實的中醫理論基礎。誠如周鳳梧教授指出:“大匠誨人,必以規矩,學者亦必以規矩,使學者有階可升,至出乎規矩之外,而仍不離規矩之中。”,“規矩”就是經典著作中基礎理論,從而明確指出,只有掌握好經典著作才能“從心所欲不逾矩”。

中醫學是一門應用科學,離開實踐就失去了活力。中醫理論的發展正是醫家在實踐中不斷探索和總結的結果,而中醫理論的掌握亦在於臨牀實踐中的總結和提高。著名醫家無不是在臨證中成長,並在臨證中發現問題和解決問題,從而結累經驗,更好地提高了療效。通過臨證來驗證理論,並進一步發展和完善中醫理論,也得到了患者和社會的支持,經得住時間的考驗。

中醫學的發展正是在臨牀實踐基礎上實現繼承與創新的過程。隨着時代的不一,疾病譜的更換,中醫臨牀水平的提升,需要不斷的繼承與創新。醫家在臨牀中多能融會古今,學貫中西等等。嶽美中根據《類聚方廣義》用麻黃連翹赤小豆湯治療疥癬內陷的一身搔癢、發熱、咳喘、腫滿的記載,運用該方治療腎炎合併皮膚濕疹的患者,並將此方合甘麥大棗湯加生地、紫草等治療過敏紫癜性腎炎,都取得了較好的療效。這些都體現了著名醫家在臨牀中善於融會古今,不斷創新的特點。

中醫學既是一門自然科學,又是一門有關社會人文的科學,其內容博大精深,富涵文、史、哲、天文、地理、四時、物候等人文知識,僅本專業現存書目就有19000餘卷寶籍,欲成為大醫,必須具備廣博的知識。《內經》中就要求習醫者“上窮天紀,下及地理”。孫思邈在“大醫精誠”中更明確指出學醫者當“博極醫源,精勤不倦”。所有醫家大都有淵博的學識,而知識的積累絕非朝夕之功,往往傾注了一生的精力。

篇二:學習中醫基礎理論心得體會

本篇是從老師之授課講稿、論文著作、畢業題詞、帶教面授等方面選錄整理 而成,內容極其豐富,哲理非常深刻,傳道用心良苦。篇中有反映老師對祖國醫 學無比酷愛,及執着精神;有顯示老師發揚祖國醫學的抱負、構想,及發揮中西 醫之長,使中醫學成為最完備醫學的熱誠期盼;有對《傷寒論》至高無上經典的 學習體會;有對後之異軍突起温病學説的研究心得;有對末學誨人不倦的"中醫 千萬不能丟失辨證論治法寶"的諄諄教導;有毫不隱私的古方運用、藥物研究的 經驗傳授;有為初學者開闢門徑、備勤學者臨牀參考、朗朗成誦、易於記憶、選 方能盡左右逢源之妙的自創歌訣等等。

總之,吾等若認真研讀,必將和醫案一樣 獲益匪淺! 中醫焉可稱為草藥醫生。 中醫和西醫根本不同,有人把西醫看作科學醫生,而把中醫視為草藥醫生。我們 不否認西醫之診療是以科學為基礎.然將中醫看作草藥醫生,是對中醫根本沒有 認識。 中國醫學是中國固有之醫學,和中華文化有關,有獨立的學術體系,此種醫學是 由生活實踐之經驗積累而產生的。即循着積累之經驗,不斷地應用與體驗,乃發 現了其中的原理原則,而成為一種專門性的學問。如漢·張仲景綜合前人治傷寒 的經驗,歸納起來,著《傷寒論》一書,將治傷寒分為六經,從表到裏,從陽到 陰,以比較推理之邏輯治學方法,顯示出傷寒之學理,從而成為後世治傷寒的法 則。是例證之一。

中醫臨牀是以"證"為依據,因之歷代許多醫學名家,所著的浩如煙海的醫書,可 以鹹視之為"證治學",即"辨證論治"。證治學為從病象研究治法,即從病象,分 辨病證的陰陽、虛實、表裏、寒熱,然後處方,以取得療效。這其間存在着盈虛 消長之道理,充分體現出辨證論治是基於一種哲理之學問。以理治學,即為科學。 斯為例證之二。 有人以中醫不懂生理而詆譭之,殊不知,+中醫之生理學.是研究臟腑功能的。 雖對實質方面固然缺少確實性,是個缺陷,然基於中醫學為獨立的學術體系,中 醫之特殊性為辨證論治,因之,中醫學屢經年移代革之經驗、發展,而成為行之 有效的專門學問,則充分表明:中醫臨牀所本的是"證治學",不是從生理上求治 法。同時,亦毫無疑義地表明:中醫研究臟腑功能之生理,是完全正確的,及他 對"證治學"建立之功勛是不容抹殺的。此為例證之三。 於此可見,謂中醫是草藥醫生,不是認識不夠,即是排斥異己者,有心輕薄中醫。

事實上已經證明,並將繼續得到證明:凡是一種有用學術,必有益於世人,決不 會被排斥而磨滅的,中醫也應無例外。 辨證必須掌握三要訣

1.辨主次

一個證候有幾個不同之症狀,相同之症狀可出現在不同證候之中,因之,要根據 症狀來辨別證候,就要抓住能反映疾病本質的主證。

(1)患者比較突出的症狀,最感痛苦、最嚴重的症狀。例如:患者突然腹痛,要 辨別腹痛屬於什麼證候,必須將其他兼證結合起來進行審辨,辨明他與主證有無 聯繫。如腹痛的同時兼有反酸、嘔吐、泄瀉、胃脘拒按、瀉後腹痛即減等證,那 麼,此腹痛即可斷定為"飲食內傷"證。

(2)要確診一個證候,非有此不能成立診斷之症狀。 例如:患者頭痛頭暈,其一面赤耳鳴,怔忡不寧,證屬肝陽上擾;其一胸滿嘔逆, 食少苔膩,證屬濁痰上泛。此兩個證候,前證若無面赤,肝風證不能成立;後證 若無苔膩,濁痰證亦不能成立。因為頭痛頭暈,由腎氣上逆而致者,也可出現耳 鳴;由心脾兩虛而致者,也可出現怔忡不寧;由胃中寒飲上逆而致者,也可出現 胸滿嘔逆等症。

(3),在整個病情變化中,對一切症狀之產生和消退,有決定性意義之症狀。 例如:温病病在氣分,舌苔黃白相兼;病人血分,舌現絳色。在氣分則證見壯熱 煩渴,大便祕結;入血分則證見夜熱更甚,神昏驚厥。這些症狀鹹隨舌苔轉變而 轉變的,從此也可以説明以舌苔黃白,舌現絳色作為温病在氣分、血分的主證是 正確的。

2.辨同異

將要確定一個證候,發現其中一兩個症狀,一般是不應該在此證候出現,那麼, 就應當根據此一兩個症狀及其特點重新考慮,從"同中辨異"。 同中辨異,不僅從多數相同的症狀中,可以找出不同差別,就是一個症狀,也有 同異可辨。如口渴一證,燥熱口渴,則大渴引飲;痰飲口渴,則先渴後嘔。腹瀉 一證,熱瀉則腥臭灼熱;寒瀉則清稀如水。

3.辨真假

病人之外表現象,一般視為疾病本質的反映,現象與本質是一致的。若病人之外 表現象不能明顯地反映疾病之本質,這種證候,外表是假象,真實的病情,尚隱 蔽在內。例如:患者熱邪內伏,格陰於外,證見惡寒戰慄,四肢厥冷,如喪神守, 兼有目赤、脣紅、舌幹、大便祕結等症狀。此種證雖惡寒厥冷,然同時目赤便結, 就不能單純看表面現象,認定寒證,應當由表及裏,才能發現陰陽格拒之病情。 神乎、忽視脈學,皆失偏頗 談到切脈,此真是難題。民問對中醫之看法,是中醫診脈如神,三個指頭按到病 人腕上,一定可以道出什麼病。有些同志們,憑脈知證自誇,其實,切脈只能看 到某些很顯著的病,有些小處發生了毛病,如一邊手痛,或身上某處一點不舒, 實不容易診斷出來。聞市區也有以脈學特殊見稱的先生,不須病人開口,能將病 情寫出來,這樣的本事學來不易。台北南昌街有一位老醫,名聞遐邇,假如有病 人要先試脈,不講病情,他便責罵起來,年歲不大的人,似乎不能如此。有一次, 有一位當過軍長的醫生,領着太太來診病,表示先要評脈,脈看準了,才請開方。

師Pl:"請先講病情,比較易於明瞭。"他表示不願,氣勢凌人。師只好雲:"我 的學問不如人,請另請高明吧!"那時,師年方四十餘,還是寂焉無聞之人,不免 被人輕視。後來,曾多次遇着不講病情的人,婉言為之解説,終於照常診斷處方 而去。然診脈不是完全不可靠的,微茫之間,常似是而非,講錯了會惹人笑罵, 要找到實在之憑據再開口,比較妥當。 切脈要先分部位。左手心、肝、腎,右手肺、脾、命,很多人都知道,能順口道 出。三部之臟腑分配,如肺配大腸,心配小腸等等,古人所説多不一致,此不關 緊要。李時珍曾雲:"兩手六部皆肺經之脈,特取此以候五臟六腑氣耳,非五臟 六腑所居之處也。"師謂大致以關為中部,關前為陽.關後為陰,從兩手左右及 前後可以測到一些不同脈象而作出診斷。 普通分法,寸左為人迎,右為氣口。

主病之義,師指出:驗之臨牀,左大於右, 為外感風寒,右大於左,為內傷飲食;外感病,左大為寒邪,右大為温邪;胃腸 方面的病,從右關探測,滑大為食滯,消化不好,弦為肝氣犯胃,肝硬化者,右 關常見弦大;精神方面的病,從左關探測,弦大為怒為鬱結,或為精神容易緊張; 如神經方面正常,腹有瘢瘕,或脾腫大,則左關脈見浮弦而芤之現象。脈之前後 常大小不一。《難經》雲:"前大後小,頭痛目眩,前小後大,胸滿短氣。"思求 前賢名訓,考校l 臨牀實踐,師認為:關前脈動,多汗易驚,關後脈動,腎水不 足,男子失精,女子崩中失血;女人尺脈較男子實大;不論男女,凡關後脈實有 力者,忌用實藥;關後脈絕者多死。 近人吳甫堂先生嘗日:"脈只一條血管耳,而以三部分配臟腑,於義難通,從前 西醫駁詰,不為無見。然以我國舊法診之,每多切實有據。餘幼讀西醫書,也甚 攻擊寸關尺分配臟腑之非。此後臨症日多,經驗日豐,如寸浮大,知其膈間不快; 右關濡弱無力,知其胃痛吐水;左關浮弦而芤,知其脾臟腫大;兩尺浮沉有力, 知其腸有積糞。大概本此診斷,往往獲中"。

吳先生由非議脈學,到臨牀中總結 出一些脈學經驗,堪為認識上一次很大的變化。脈學真不易深入,故玄其脈學, 固然沒有意義,忽視脈學亦不應該。臨牀要能懂得切脈,至少要讀熟《四診心法》 之脈訣和《瀕湖脈學》之歌訣。 臨證按脈,下手按之部位,必須正確。手法先輕後重,分浮、中、沉三部。近人 彭子益先生創"圓運動中醫學",主張兩手合診,三指斜下:次指按寸脈之浮部, 中指按關脈之中部,無名指按尺脈之沉部,左右手齊下,可診察全部脈象而得其 差異之處。彭先生的脈法,確有可採之處,師已錄於《台北臨牀三十年》之後, 又如,古人論脈,通言七表、八里、九道,李時珍分二十七脈,後人加"疾脈"為 二十八脈,徐靈胎又有清脈、濁脈之分,而彭之脈學篇首揭櫫'祜"、"潤"二脈, 並以此二脈為用藥之提綱。枯為言指下感到枯澀,乃津少陰虛之象,忌用燥熱之 藥;潤為言指下感到滑潤,乃津液充足,陽氣不足之象,忌用涼膩之藥。師認為 很有道理。諺雲:"心中了了,指下難明"。

惲鐵樵先生嘗謂切脈要以自己之指頭 為憑,亦不為無見,惟指如何按之,亦為學問:指頭按脈最好用螺紋略前之處, 不能用指目尖端去按,因指目正動脈所出之地方,用此處按病人三部,自己動脈 與病人動脈相擊,所得不會正確。 師門診應診病人頗多,時間不容許從容論脈,放他傳授一種四診合參之經驗:囑 病人先在掛號單上將病情簡單寫出,診斷先從望到問,然後從脈去推敲,結果自 然準確。中醫使用儀器僅為印證 有人認為中醫"不科學",如能使用科學儀器診斷,便成為"科學"的了。此是一個 亟待闡明的重要問題。誠然,中醫能使用科學儀器,可視為一種進步,然中醫l |缶牀對科學儀器檢查之結果,只是在診斷上求取一個印證而已,在處方時,並 不完全以儀器檢查之結果為依據。因為中醫診斷是以"證"為主要,從病人的"證" 找尋原因,從病人的"證"來探索病的發展趨向,從病人的"證"來分辨陰陽、表皇、 虛實、寒熱。辨證明確了,即有把握處方。中醫的診斷方法為望、聞、問、切四 者,故善於診斷的中醫,並不需要任何儀器。

西醫檢查肝病,為抽血化驗。檢查黃疸指數(1.)、腦磷脂膽固醇絮狀試驗(CCF F)、麝香草酚濁度試驗(T.T.T)、鋅濁度試驗(Zn.T.T)、谷一丙轉氨酶(S.G.P.T) 等等。中醫則從證象上去辨認,結合望聞問切四診作診斷。肝病在症狀上表現為 濕熱,大體憑症可分為熱重型、濕重型、瘀血型,亦有濕熱相兼者,亦有病久而 轉為寒證者,治療為熱重者清熱,濕重者滲濕,血瘀者化瘀,寒則用温法,臨證 隨病之所在處方遣藥,無所謂特效藥。患者用藥隔不多久,便囑他往西醫醫院檢 查,並持檢查結果來複診,為證明服藥之後進步多少,作一個印證,與處方毫無 關係。 憑望聞問切四診診斷,不用儀器,也有相當可靠性。約在五年前,國立編輯館有 一位職員屈萬里先生,請師診病,師經過四診,憑之膚色黝黑,全身倦怠,右肋 問脹,舌苔厚膩,舌質有瘀點,斷為肝病。患者擔憂,次日,即到有公保之大醫 院去檢查,住了一月,出院告師,醫院檢查結果,為心臟病,不是肝病。過了些 時,他的胸骨下隆腫起來,又往醫院檢查,此次西醫診斷他肝病,並認為因肝病 引起脾臟腫大。患者聞之生氣,責問醫院為何上次檢查診斷不是肝病。於是出院 請師治療,不幸他患的是肝癌,終於不治。 又十餘年前,有一位周元鬆先生,身常感不適,所有症狀,鹹為肝病。那時,師 在"現代中醫診療中心"任主治醫師,給他用治肝病的方藥,效果很好。以後他赴 美國留學,出國時,檢查身體,未查出肝病,至美國入學不到兩月,腹部腫大, 醫院檢查他患的是嚴重肝病。他要求回國醫療,並寫信給他太太,要她請師配藥 寄去。他回國後,飛機到台北,已不能走下機艙。後來住某醫院,曾私下請師診 治,亦為肝癌,不久即死。 我們的醫院為教學醫院,希望我們的下一代,為貫通中西的醫生,能運用四診, 同時也能使用科學儀器,成為世界上最優良、最完備的醫生。因之,將來在此醫 院,當中醫診斷時,以四診為主要,診斷之後,能多利用科學儀器檢查來作印證, 也是很合理的。 中西病名統一實在困難 中醫許多書籍鹹為研究病證和治療的,可以謂為"證治學",這是正確的:應無疑 義。

人們身體有所不適,即是有病,有些病,病人苦不堪言,西醫檢查不到病菌, 五臟六腑皆無異常,西醫則認為無病,當然更無病名可言,中醫卻可以依病證命 名,予以治療。同時,許多疾病,西醫是根據生理病理來定名稱,而中醫則是根 據病證來定名稱。有人主張中西醫要統一病名,此實在有些困難。例如西醫之病 名"氣管炎",中醫之病名為"咳嗽",分寒咳、熱咳、燥咳、火咳、虛勞咳等等, 對每一種咳嗽,有不同的治法,如此,孰能將病名和西醫統一乎況且,中醫典 籍中病名甚多乎例如一位姓張患者,居景美鎮仙巖路二巷,病小溲時打寒噤一 症,往西醫院檢查無結果,定不出病名,1980 年8 月17 日請師診治,師憑患 者舌上佈滿白苔而濕,身疲手足痠軟等症,斷為寒濕,用辛温淡滲之藥,一劑知, 三劑痊癒。此雖為很小之疾,然患者感覺身體上有異樣,不能因為西醫無病名就 謂之無病,更不能因為無中西統一之病名,而不予他解除業已事實存在之病痛。 中醫師,要能達到嫻熟地據證命名,依病證治療,必須要熟讀一些古書,才有把 握臨牀。最基本的書為《傷寒論》《金匱要略》《醫宗金鑑》《温病條辨》等等。

許多疾病,古人都有了治法,藥方適證即效。例如,同鄉何昭明先生,於1977 年4 月間,患發熱,住進某醫院求治。其症狀為發熱,時高時低,高時達40。(2, 口苦,頭眩,住院7 天,日日檢查,終未確診,未給服藥。4 月27 日,他一氣 之下,出院請師診治。師診為少陽證,用小柴胡湯加減治之,2 劑即愈。少陽證 為傷寒六經之中的病名,如不讀《傷寒論》,何以知少陽證之病名更不知其治 法。 如果要中西醫統一病名,《傷寒論》六經之病名,西醫何以來配合統一耶中西醫之間彼此獨力、幫助、切磋 中西醫學根本上不同,將來在一個醫院服務,精神上是合作的。在執行業務的時 候,要互相信任,不能彼此輕視,更不能彼此攻訐。中醫的診斷和治療,多本於 古人之經驗,有些方法,於理似乎不通,然用之有效;有些術語為虛擬,實際並 無其物,然卻不能移易。如中醫之六淫,為感受外邪的六種因素,許多人不相信, 謂科學上無此根據;又如傷寒'之六經,為傷寒傳變之必有過程,亦有不相信者, 謂實質上無此存在。事實上中醫之精髓,是本於《易》,包含了哲學,以哲理治 學,本身即為科學。西醫之診斷和治療,是本於現代科學,是進步的,中醫要虛 心學習。將來,無論在診斷上或治療上,彼此要獨立,有不能解決之問題,可以 互相切磋,然執行業務的時候,因所本不同,彼此不要干擾,凡有欠缺之處,可 以善意地互相提意見。真是有所欠缺,要虛心接納。 中西醫的病歷,應有不同的格式。西醫之病歷,寫的為英文,中醫不一定都認識 腳,且西醫之檢查,鹹從化學儀器得來之結果,中醫只能憑作參考,而不能作治 療之根據;中醫之診斷,是憑望、聞、問、切四診,所記之病歷,為傷寒、温病、 雜病及各科各種不同之症狀,西醫也不能用作治療之根據。因之,其格式應該是 不同的。 中西合作在一個醫院執行業務,是一創舉,最為重要的是彼此瞭解,互敬其長。 上面諸多文字,是藉以説明中醫有中國固有學術的特殊性,冀望獲得各方面之認 識,及中醫本身地位之尊重。 未來中國醫學將為世界最完備醫學 將來之中醫,將成為辨證與辨病融會貫通,治無不應之完備醫師。眾所周知,西 醫之診斷,是辨病;中醫之診斷,是辨證。何謂辨病就是用現代之科學方法, 對疾病作精細而準確之檢查,從實質上下功夫,肝病檢查肝,肺病檢查肺,腎病 檢查腎,絲毫不肯放鬆,沒有得到確實之證據,決不用藥;何謂辨證就是用中 醫之理論將疾病辨明是什麼類型,從患者所表現之症狀着眼,人有什麼病,必有 什麼症狀表現之,同為一種病,因患者體質之不同,或感受之病源不同,或發生 之病因不同,表現之症狀亦不會相同,因此。證可分為陰陽、表裏、寒熱、虛實 等類型,根據類型,來決定治療方針。如上所述,西醫辨病,用現代科學之方法 診斷,沒有確實之證據,不認為有病,不開方給藥,是科學家或科學的信奉者應 有的態度;中醫辨證,不用科學儀器,根據患者脈證,分出類型來治療,常能發 生一定之效果,亦是千真萬確之事實。

然而,今日科學進步,多數疾病,要經過 辨病才收作精確之辨證。如無黃疸性肝炎,皮膚及鞏膜鹹無病色,要檢驗血清方 知肝功能不正常;又如急性腎炎,浮腫、溺赤等症狀消失了,不檢驗小僮,不知 小便中有無蛋白質、紅細胞、白細胞。因之,我們臨牀上,一方面仍要以"辨證" 為先,發揚中醫辨證諸多優勢。如從''病位"、"病因"找出疾病之所在和其發生原 因;從"病態"分辨出疾病之"虛實",即病情之有餘與不足;從"病機"辨清疾病之 演變與歸宿。另一方面也要認識到"證"是由"病''而產生,古代中醫限於歷史條件, 沒有科學的方法認識疾病之真實因素,只能做到辨證,而,我們不能滿足於"證", 也要迎頭趕上時代,"辨證"之外,研究"辨病",爭取學習現代醫學的新知識和新 方法,以補辨證論治之不足。即將來之中醫,一定要能辨證,同時亦能辨病,做 到辨證與辨病匯通.這樣才能成為最完備的醫師。因之,可以預言:將來之中國 醫學一定為世界最完備之醫學. 《傷寒論》為後世醫學經典 《傷寒論》為中醫臨牀最基本之典籍,是後漢張機(仲景)所著。漢前傷寒的思想, 早已出現流傳於民間及當時之醫籍,現在所存之《內經》,就有許多片斷記載。 張仲景承受前人的思想和理法,以其自己的經驗與發明,撰著一部條理化的書, 成為後世至

高無上的經典,後人奉為治傷寒之圭臬,研究專書累計在400 種以 上。該書之價值在以八綱辨證。曾見詒安縣中醫院沈兆科先生寫過一篇《試談(傷 寒論)比較推理的特點》文章,論述仲景《傷寒論》,融理法方藥於一體,立辨 證施治之大法,創中醫臨牀分型之楷模。沈氏之説很有見地,亦很正確。比較法 為認識事物的一種基本的邏輯方法,凡研究事物要以兩種不同之比較,方知其中 真理。八綱辨證是"陰與陽對"、"虛與實對"、"寒與熱對"、"表與裏對",以兩種對 立比較來推理,而顯示經久不衰之真理。《傷寒論》分三陽、三陰六經,定出六 種不同類型,是比較推理最可靠、最簡明之方法,也是正確的證治分型學。發熱 惡寒為表、為陽; 無熱惡寒為裏、為陰; 大渴、大熱、大汗、脈洪大,為陽明經證,為實、為熱、為陽。 腹滿拒按、大便閉、潮熱、譫語、脈實有力,為陽明腑證,為實、為熱、為陽。 脈沉細、四肢厥冷、但欲寐,為少陰證,為寒、為虛、為陰。 腹滿時痛、嘔吐、自利不渴、不欲飲食、脈緩弱,為太陰證,為寒、為虛、為陰。 陽病制白虎、承氣以存陰。陰病制真武、理中以回陽。六經病,可以視為六個階 段,亦可以看作六種類型。概述六種類型之傳變,一般先在表,後入裏;先在陽, 後入陰,表示疾病在進展或正氣在衰退。如從裏出表,從陰出陽,則提示疾病在 好轉,正氣在逐步戰勝病邪。我們必須法仲景之學,以能動之觀點和有聯繫之觀 點對待六經病證之間的關係,才能正確地掌握外感熱病過程中正氣與病邪之間抗 爭形勢,因勢利導地或汗、或清、或下、或和、或温、或補,而取得療效。由此 可見《傷寒論》之辨證論治,為比較推理之模式,完全合乎邏輯學,此書堪稱為 萬世之法,仲景當尊為中醫之聖。 傷寒進化至温病,是需要、是進步 温病和傷寒為中醫治外感病之二大門類。温病從傷寒分開,始於金元時期。

金 元·劉河間認為《傷寒論》所研究者為寒邪,熱病應另有治法,創防風通聖散, 並採用局方涼膈散諸方治療温熱之證;明·吳又可發現疫毒致病,創達原飲,用 以治療瘟疫;垂至有清一代,葉天士、薛生白、王孟英、吳鞠通、陳平伯、餘師 愚名家輩出,各有温病著作發表,温病學系統罕比乃燦然女各.温熱病學形成、 發展之成就,及入台之臨牀實踐,使老、師治學向温病學方面大發展。台灣地域、 氣候與湖南大相徑庭。師東渡入台,開業之初,臨牀以湖南家鄉之見解診斷立方, 常不發生良效。在湖南治外感,常用麻黃、桂枝、細辛等辛温發散之品,桂枝可 用至18 克至30 克,台灣地處亞熱帶。解表大都辛涼劑。曾有-4,孩患咳,師以 小青龍湯加減治之。第三日患者複診雲:"先生,吾服藥後,咳嗽是減少了,然 咳嗽好像深了一些,痰為從胸的內面咳出,出來不易,喉有些痛"。師知)-94,青 龍湯過温故也,遂改用辛涼劑治之而愈。臨牀實踐向師提出了在治學傷寒之同時, 一定要將治學温病放到亟待解決之迫切地位。此與中國醫學史進程中傷寒進化至 温病,為臨牀發展之需要,為中醫界一種進步之趨勢,是何等地相似!於是,師 正視台灣外感病以表證居多、表證以温熱居多之現狀,自感所學不夠,用心研究 温病。

他找到《温熱經緯》、《温病條辨》、《時病論》、《時逸人温病學》、 《中醫傷寒與温病學》等書閲讀。師認為《温熱經緯》為王孟英所著,蒐集有關 温病之資料比較詳備,包括《內經》、《傷寒論》、《金匱》之温病章節,及葉 香巖《外感温熱篇》、《三時伏氣外感篇》,陳平伯《外感温病篇》,薛生自《濕 熱病篇》,餘師愚《疫病論》、《疫病條辨》等篇,分節註釋,為研究温病最佳 之作。師反覆研讀,並將温病方編成歌訣記誦。雷豐(少逸)的《時病論》所附之 方,多為新創,宜乎選用,師亦擇要編成歌訣自讀。後來購到南京中醫學院的《温 病學》教科書,又節錄編寫了一本《温病學》。老師通過潛心研究温病,他認為 研究温病一定要讀葉天士之《外感温熱篇》等文獻,要有衞氣營血觀念。他嘗謂: "時逸人先生學問頗深,但卻不贊同葉天士之説法,反對傷寒、温病分家。當然 我們也不主張傷寒與温病如何分家,應視温擊為傷寒之發展,應當互相羽翼,互 相補充,然而傷寒屬寒,温病屬熱,還是必須有分別的。"師之觀點,對吾等今 天為何習温熱病學,指明瞭學習目的。 老師結合臨牀,學習温病學的心得是:温病臨牀,要照葉香巖(天士)所持的衞氣 營血四個階段學説來辨證。

篇三:中醫養生學習心得體會

通過這學期對中醫養生的學習,我收穫不少,學到了許多以前不曾知道的養生知識,並從中受益匪淺,我相信這些對我今後提高身體素質,健康長壽能夠起到很大的幫助。

我先講一個小時候的親身經歷吧。我母親在懷孕期間,經歷了很長時間的妊娠反應,在此期間,她只能吃稀飯。當時由於家庭貧困,沒有別的食物補充營養。因此,我出生以後經常感冒,並且經常感到頭疼,在冬天(甚至夏天)的時候四肢發涼。有一次姑媽介紹了一個老中醫,讓我爸媽帶我去看病。那位老中醫給我看過以後説我的病是由先天陽氣不足引起的,氣不足則血氣不通,所以才會四肢發涼。在天氣轉涼的時候,邪氣就會乘虛而入,而陽氣不足導致晚上睡覺時頭部成為身體中最為脆弱的一環,邪氣從肩部和頸

部進入,進一步到達頭部,這才是我長期頭痛的根本原因。找到病因之後,那位老中醫為我開了多副中藥。接着,拿出一些經過祕方製作的藥粉,要求我每天晚上泡腳。最後是進行拔火罐、鍼灸和推拿,同時建議我泡枸杞和桂圓乾日常飲用,這樣持續了一段時間後,我的體質好了許多,到現在甚至連感冒也很少發生(因時間較久,以上治療方法不一定準確,全憑記憶)。自此以後,中醫在我心目中變得神奇而又神祕。

這學期學習養生知識後,我終於初步瞭解了一些中醫知識,並且我也為今後的養生製作了一份簡單的安排。在今後,我會注重食療,順應四季、陰陽變化規律,從精神、起居、飲食等方面進行綜合調養的養生。説起起居,就牽扯到我們這不正確的作息了。現在的學生經常晚睡熬夜,這對膽、肝、肺是非常不好的,影響身體健康。因此,我們應儘量順應時辰,瞭解五臟六腑與各時辰的關係,才能比較健康的生活。在精神方面,我覺得只要看得開一點,儘量放鬆就行了。現代人要想養生,必須學會放鬆心情,而放鬆心情則必須學會放下煩惱的事,學會忍耐。最後我總結一下這學期學到的養生之法:保持良好的生活習慣;保持良好的心態;保持有益的飲食習慣;保持適當的運動量。

中醫養生要從小做起,時刻做到,只有這樣,才能健康,才能延年益壽。因為只有當你身臨其境去接觸了中醫養身學,你才會懂得養生其實是人一生之中很大的一門學問。

最後,非常感謝陳老師這學期的辛勤教學,希望以後還有機會聽你的課。

標籤: 中醫 學習心得
  • 文章版權屬於文章作者所有,轉載請註明 https://wenshudu.com/ticaizuowen/xindetihui/z0vp0q.html
專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