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文書都 >

體裁作文 >心得體會 >

幼兒園教育筆記:換位體驗

幼兒園教育筆記:換位體驗

幼兒園教育筆記:換位體驗1

為增強師幼安全意識,提高幼兒自我保護能力和安全防範能力,避免溺水事故的發生,海豐街道幼兒園利用多途徑開展了防溺水安全教育活動

幼兒園教育筆記:換位體驗

一是召開教師防溺水專題安全會議,將教育局防溺水通知精神傳達給每一位老師,並部署防溺水系列活動的方案。

二是組織孩子觀看防溺水安全教育片,通過典型的漫畫案例讓幼兒瞭解易發生溺水事故的危險地帶、水域,讓幼兒自己辨析應如何避免溺水,讓幼兒形象直觀地瞭解了玩水的害處。

三是根據幼兒年齡特點,利用多媒體課件、圖片、故事、案例等教育幼兒懂得保護自己。

四是家園配合保安全。通過家園聯繫欄、班級QQ羣、微信羣、《致家長的一封信》等各種渠道向家長宣傳安全知識,提高家長對防溺水的重視程度。

通過防溺水教育活動,師生加強了對防溺水知識的瞭解,提高了自我防範意識和自護的能力,家長進一步提高了對孩子的監管意識,為保障孩子的生命安全構築了堅實的防線。

幼兒園教育筆記:換位體驗2

接待幼兒來園時,教師巧妙的運用一些教育技巧非常重要。

奎隊自從被爸爸接過一次,每次來園時都哭鬧着要求爸爸來接。可是,奎隊爸爸下班很晚,看着孩子哭鬧不止家長很無奈,我及時與家長交流,向家長了解為什麼不能來接他。奎隊很喜歡汽車和飛機,每次我們發小貼片的時候,他都要上面有小飛機圖案的,因此,我決定用這個獎勵的方式對他加以引導。我們之間約定這個小祕密,晚上媽媽來接時,我還悄悄的叮囑他別忘了我們的小祕密。他答應了,並很高興的與我擊掌肯定。第二天早上,我見他來了,便快步迎上去,每想到還沒等到我向他問好,他就大聲説:“Good morning!”,我高興的抱起他和他問好,媽媽也是一臉的欣慰,我趕緊在他耳邊輕輕説:“我一定給你小飛機的飯單,你表現的太棒了,先獎勵你一個‘大拇哥’”。他高興地笑着,回頭大聲説:“媽媽再見!”

幼兒園教育筆記:換位體驗3

xx年3月31日下午,我聆聽了XX市實驗幼兒園潘玉香老師的《如何做好幼兒園常規教育》,覺得真的很實用!潘老師介紹了幫助幼兒建立一日生活常規的方法和途徑:1、表揚鼓勵法;2、環境暗示法;3、遊戲體驗法;4、判斷分析法;5、行為鞏固法;6、榜樣激勵法;7、家園合作法;8、故事引導法;9、幼兒參與法。

還介紹了抓好班級常規教育的小技巧:首先應開班級全體老師會議,共同制定本班的常規要求;應用音樂效能,提示幼兒進行活動;做任何事情之前,都要給幼兒講清楚活動規則要求,讓幼兒知道為什麼要這樣做,怎樣做;教師要以身作則;反覆強化,讓幼兒逐步內化;及時評價激勵孩子;與家長溝通,家園同步教育;常規從小班抓好,從小事抓好等等。我們作為幼兒教師真的可以借鑑,應用到自己的日常工作中,這樣你的班級常規一定會很好!

總之,班級常規培養不是一天兩天能做好的,播種一種行為,收穫一種習慣;播種一種習慣,收穫一種性格;播種一種性格,收穫一種命運;讓我們成為孩子良好習慣培養的播種者!

幼兒園教育筆記:換位體驗4

幼兒正處在身體技能迅速發展的時期,在發育過程中可能會對各種各樣的事件產生恐懼,精神帶來壓力,會加劇他們的內心衝突,使大腦的興奮和抑制失去平衡,不利於幼兒的身心健康發展。

記得放學時有這麼一幕:孩子不知為了什麼拼命地哭,母親在旁邊哄他,無濟於事。母親顯然用了不少辦法:説好話;給他東西吃,但是都不管用。最後,母親實在不耐煩了,大聲説:“叫你哭!再哭我就走!讓拐孩子的把你抱去!”這一下,孩子哭得更加厲害了。那位母親二話沒説,扭頭就走,孩子見狀,慌了神,趕緊追上去,邊哭邊喊:“媽媽,別走,不要扔下我------” 我看了這場面,心酸酸地。作為母親的心情可以理解,可是對待孩子非要來恐嚇他嗎?父母是孩子最最可信賴得人,孩子從出生起,就對父母有特別的眷戀,有一種安全感。那位母親的恐嚇話,殊不知給她的孩子造成的心理傷害是成人無法想象的! 可憐天下父母心!天下所有的父母們,為了孩子的健康成長,不要再胡亂嚇唬孩子,給孩子以正確的評價,還給他們一片晴朗的天空吧!

幼兒園教育筆記:換位體驗5

1. 嬰兒必須理解的事情

讓寶寶記住父母的名字、家庭地址和幼兒園地址、家庭和父母的電話號碼;懂得如何撥打重要電話,如匪警、火警、交通事故急救等;讓寶寶知道附近警察局(報警點)的具體位置等,以便寶寶在緊急情況下使用。

2. 讓寶寶學會和陌生人打交道

讓寶寶學會自救的方法是寶寶獲得人身安全的重要保證。

父母可以通過故事和遊戲的形式教會孩子如何與陌生人打交道。當你不得不讓你的孩子獨自呆在家裏時,父母應該小心地告訴你的孩子不要給陌生人開門,同時,警告你的孩子不要隨便出門,以免迷路。如果你輸了,你必須冷靜,不要驚慌。不要輕易相信陌生人。你應該去最近的警察局叔叔那裏尋求幫助。

教寶寶在緊急情況下大聲呼救。在發生地震、火災等自然災害時,教寶寶簡單的自我照顧方法,不要四處亂跑,等待救援。

3.讓寶寶知道減少傷害的簡單方法

一些家長認為孩子小,不需要安全教育對嬰兒早期,通常要和過分保護孩子的態度,這很容易導致寶寶儘快找到他的'母親和父親他遇到一些事情,缺乏自我保護的意識和潛力。

在日常生活中,父母應該教孩子一些簡單的方法來處理意外傷害,比如如何減少手指被割傷,流鼻血,被開水燙傷等。

幼兒園教育筆記:換位體驗6

很慶幸在這個特殊的時期有這麼珍貴的學習機會,作為教師,在孩子的常規培養方面確實存在很多困惑,通過今天的分享,我學到了:

常規對於孩子的重要性,其不僅影響到孩子的方方面面,而且呢常規包括不同方面,我們老師要精心研究,老師們之間的配合還有家園教育的一致性也很重要,一個班級常規的好壞直接影響幼兒的成長和教師組織一日生活的質量。如果常規沒有建立好,幼)兒就沒有好的習慣,在教學中教師要分散精力維持各個環節秩序而影響活動的質量;反之,一個班級建立了細化、完善的常規,形成一個自然有序的學習、生活環境。讓孩子在一個良好的環境中不斷進步,養成良好的習慣。不但為幼兒良好習慣的形成奠定了良好的基礎,同時也有利於教師活動的組織與開展。常規培養是教育活動中不可忽視的一部分。常規不僅是幼兒一日活.動正常開展的保證,更是幼兒健康成長的保證。因此要求我們教師在一日活動中工作一定要做精做細,不能有一絲馬虎。通過今天的分享與交流我知道了幼兒的常規教育主要包含了三個方面,有如:生活常規、活動常規、學習常規。老教師通過對不同問題的解答,為我指明瞭方向,值得反思。

新學期馬上就要到了,我會予以實踐。

幼兒園教育筆記:換位體驗7

很多家長可能一直忽視了這一點,總覺得這在幼兒園階段是無關緊要的小事。對於遲到的孩子來説,長此以往不僅影響孩子生活習慣的養成,還會因為晚睡晚起、作息時間不規律而直接影響到孩子一天的生活。另外,自家孩子的遲到也會打斷並干擾到其他孩子的正常活動。

如果您是不習慣按時接孩子離園的家長,那麼請仔細想一下幼兒園老師的工作時間。一般情況下,老師早上七點三十分上班(保育老師上班要更早),晚上五點半或六點下班,中午要看着孩子們午睡,孩子睡着之後,老師還要進行一些環境佈置和案頭上的工作,而且這些工作是中午時間所無法完成的。所以,如果你能夠按時把孩子接走,老師或許就能利用這段時間完成不少工作,然後按時下班,多一點時間與自己的親人和孩子相聚。事實上,這不僅僅是配合和尊重幼兒園作息時間的問題,對孩子來説,早一點見到爸爸媽媽,還能在回家的路上玩上一會兒,每天都有一段美好的親子時光,將是孩子成長路上甜蜜的回憶。當然,如果確實有意外情況,偶爾不能按時接孩子,那麼請記得跟老師提前打個招呼,並説聲“謝謝”!

幼兒園教育筆記:換位體驗8

孩子是最易受到傷害的弱勢羣體,因此家長應主動配合幼兒園對孩子進行安全常識教育,以提高和增強他們的自護、自救潛力。那麼,家長需知的幼兒園教育常識有哪些呢?

1、晨檢。家長帶孩子上幼兒園前,應先給他做做晨檢,這樣能夠防止孩子將傳染病以及危險物品帶到幼兒園。晨檢資料包括:詢問孩子在家飲食、睡眠狀況,有無不適;檢查孩子是否發燒、感冒,查看他的精神是否良好,五官、皮膚、眼結膜有無異常;檢查孩子是不是攜帶了可能造成外傷及引發意外的物品、器械入園。

2、嚴格的接送制度。在大多數幼兒園裏,家長接孩子時務必持有接送卡,經門衞核實後方可出入幼兒園;當家長委託他人接送時,需要事先通知園方,以免造成誤會。

3、定期體檢。孩子在入園前,務必進行全身體格檢查,合格後方能入園。入園後,每年應體檢一次,離開園所3個月以上或有肝炎接觸史的孩子,經體檢證實健康後方能回到幼兒園。

4、安全主題教育活動。幼兒園會設計一系列的安全主題教學活動,以增加孩子的自護、自救潛力,如需家長配合時,家長應主動配合。

幼兒園教育筆記:換位體驗9

隨着氣温的逐漸升高,為全面貫徹安全工作預防為主的方針,增強師幼安全意識,提高安全防範能力,預防溺水事故的發生,4月17日,秀嶼區笏石中心幼兒園開展了一系列防溺水安全教育活動。

1、會議

首先,召開全園教職工防溺水安全教育會議,強調了防溺水是幼兒園安全工作的重中之重,並將近期的防溺水安全工作安排一一佈置;

2、教育

接着,各班教師結合溺水案例、防溺水安全教育圖片,通過有趣的故事,運用形象生動的肢體語言讓幼兒形象直觀的瞭解溺水的相關安全常識,增強幼兒自我防護意識和能力。

3、宣傳

最後,向每一位幼兒家長或監護人發放《防溺水家長告知書》,告知他們必須肩負起監護人的責任和義務,加強對幼兒的安全監管。

據悉,該園將把安全教育作為一項常規工作常抓不懈,讓幼兒園的安全教育做到經常化、活動化、有效化,確保安全。

幼兒園教育筆記:換位體驗10

“接下來一個節目――歡迎姚老師來為大家表演!”正在“哈哈小舞台”聚精會神看節目的我,忽然聽到主持人嵐嵐大聲報幕,倍感意外的我在孩子們期待的目光中,半推半就地上了舞台。“我表演什麼節目呢?”一時之間我有點手足無措。“老師,你怎麼還穿着棉鞋?”歡歡的一句話引得大家哈哈大笑,此時,我臉漲得通紅。是啊,怎麼沒有裝扮一下就上來了呢!“姚老師,沒關係,你就跳個扇子舞吧!”家家邊説邊把扇子送到我手裏。“好呀,謝謝你的好主意!”我拿起扇子,邊哼着“茉莉花”邊揮舞起來……雖然歌詞唱得有點結結巴巴,動作也沒有那麼流暢自如,但孩子們看得非常認真.表演完後還給我熱烈的掌聲。至今想起來依然讓我非常感動。就是這次意外的換位體驗讓我有了新的收穫。

首先,對合理設置區域環境有了更具體的認識。我對“哈哈小舞台”進行了重新規劃,將原來的區域一分為二,闢出一個“化粧間”,這不僅使小演員有了裝扮自己的空間,保持了一定的神祕感與新鮮感,也能讓他們在上台之前想想自己該表演什麼、怎麼樣表演。甚至作適當的練習。

其次。對如何做一個好觀眾有了更深的認識。我對孩子們説:“觀眾的掌聲是對演員最大的獎勵。即使表演的節目不是很精彩、很完整.我們也要給他們熱烈的掌聲,讓演員感受到我們對他們的喜愛,同時也是對他們辛勤勞動的肯定。”實踐證明,這樣的做法不僅活躍了氣氛,而且大大激發了小演員們的表現慾望。

最後。我對孩子們的潛能有了更多的瞭解。嵐嵐在班裏是個非常普通的孩子,但我從她身上感受到孩子是有巨大潛能的。只要給他們一個機會和平台,一切皆有可能。所以,在後來的“哈哈小舞台”中,我鼓勵一些表現力不是很強甚至內向的孩子來擔任演員和主持人.使這些孩子的能力得到鍛鍊。事實上他們的加入給“哈哈小舞台”注入了許多新鮮的元素。

這以後.我常常主動走到孩子們中間。與孩子一起生活和學習,獲得更多的換位體驗。比如在集體活動中,坐在最後面和最旁邊的孩子常常會不知不覺地站起來,他們因此沒少受教師的責備。通過換位體驗,我會較多地與孩子進行目光交流,還會主動地問:“你們看得見嗎?”又如在幼兒進餐過程當中。教師常常要求孩子們專心致志地吃飯,哪個孩子説話了。教師就會提醒他。通過換位體驗,我在進餐時給他們播放輕音樂,要求也不再那麼苛刻……換位體驗使我能站在孩子的角度看問題,讓我改變了一些陳舊的做法。

幼兒園教育筆記:換位體驗11

“千般照顧,不如自護”。家長和幼兒園教師、阿姨不僅有保護幼兒生命安全的責任,同時要及時檢查幼兒園的設備、設施,更重要的是要對幼兒進行初步的安全指導、教育,提高幼兒保護自己的能力,幫助幼兒樹立一定的安全意識。

在認真學習了《安全衞生消毒工作制度》後,我認為幼兒園工作的細微、重要性。

1、晨檢、午檢、晚檢要做到一看二問三摸四查。手指甲要把好關。對於生病的幼兒重點看護,定時測體温。及時與家長溝通。

2、通過兒歌、歌曲教育幼兒,習慣的形成、行為的養成,都關係着幼兒認識安全,提高安全。

3、教師要保管班級的物品,對危害性的物品:剪刀、水果刀、針線確保放在幼兒摸不到的地方。

4、做好預防、杜絕傳染病的傳播。

5、通過家長配合教育幼兒的安全教育。

幼兒園的安全、衞生教育是一個長期堅持的問題,我一定要持之以恆,長期不懈把它做好。

幼兒園教育筆記:換位體驗12

孩子的安全備受關注,因此,家長、幼兒園教職工都要有意識地對孩子進行安全教育,以增強他們的自我保護潛力。那麼,幼兒安全行為習慣培養的策略是怎樣的?

1、在愉快的遊戲中有意識地學習。遊戲是孩子學習的最佳方式,將安全教育的資料融入各種遊戲之中,這樣不僅僅能讓孩子從中獲得各方面的安全教育知識,也可滿足孩子玩遊戲的願望。

2、在未雨綢繆的演習中實踐。幼兒園要組織相應的安全教育演練,因為模擬演習活動能使孩子掌握在突發狀況下有序逃生的方法,當災難發生時,能冷靜、正確的保護自己。經過多次的模擬演練,孩子自救、自護的意識增強了,自救動作更迅速。

3、在家庭生活中鞏固。幼兒園教職工要指導家長在家庭生活中開展安全教育。父母應從孩子幼年時就加強對其安全行為的訓練,培養和提高孩子的自我保護潛力。比如,家長平常帶孩子外出時,能夠讓孩子觀察馬路上的交通標誌,教導他要遵守交通規則,安全出行;指導孩子在走失時怎樣辦,讓他牢記父母的姓名、工作單位、家庭住址及聯繫電話等。

幼兒園教育筆記:換位體驗13

每次户外活動我們總是以開小火車的形式排隊走到指定的場地。當老師説:“我們的小火車要出發了!”孩子們總是迫不及待地來拉老師的手,總希望自己是和老師走得最近的孩子。有時候孩子故意排的離老師進一點的位置,甚至有時候他們會為了這個問題相互推擠。這時候,老師真希望自己是千手觀音,能拉住每個孩子的小手,使他們覺得老師喜歡他們中的每一個人。

但是,這又是不可能的。那麼,老師怎樣用僅有的兩隻手,來拉住每個孩子,使他們能感受到老師的愛呢?於是,我改變了以前只拉調皮或能力弱的孩子的手的習慣,把拉手的機會分給每個孩子。每次出發前,我就問:“今天誰要和老師拉手?”要是孩子間沒有爭執,我就拉主動與我牽手的孩子。如果有爭執,就分別進行,比如,出去的時候拉你的手,回來時就拉她的手,這樣孩子間的矛盾也就少了。有時要求的人比較多,我就在户外活動的時候去拉拉他們的手,給他們以一定的補償。

別看這麼一個小小的拉手動作,作用可不少呢。一些平時和我比較疏遠的孩子,通過拉手他們也願意和我親近了。當我拉着孩子的小手一路走出去時,他們會有説不完的話要和我講,而此時,我的心中也會有一種滿足和欣慰。

幼兒園教育筆記:換位體驗14

我班的曾龍小朋友每回到午睡課時,就和我大眼瞪小眼比賽,我常常敗下陣來,不盯着他了,順其自然,只要他不影響其他幼兒就行了。

細細想來,他的午睡課在小班階段就睡得比同齡孩子少,在中班階段睡着得時間越來越少了,我觀察到他在被窩裏老動個不停,當他與同伴説話,我會制止,鼓勵他倆進行比賽,常常是同伴睡了,他還沒睡。他的入睡點比同齡的孩子晚,精力旺盛。就拿一次他帶病來園上課來説吧,在午睡課時,他翻來覆去地動個不停,我説:"曾龍,你今天上午嘔吐了,現在趕快睡,休息好了才玩得動。"他點頭答應了,可最終仍沒睡着。今天我盯着他,看他哈欠連連,我就悄悄巡視其他幼兒了,結果當然是沒睡着。有時剩他一人沒睡,我盯他看,整個午睡室靜悄悄的,我的眼皮都重了,想睡了。有時我發現他也很努力地睡,可就是睡不着,看着他煩惱的樣子,我就放手讓他管住自己,叮囑他不能影響同伴睡覺。

在平時我也會和他家長聯繫,讓他早上早點起牀,跟全班孩子講講午睡的益處,他有點滴進步,適時表揚。

幼兒園教育筆記:換位體驗15

通過一假期的在線培訓,使我在理論上有了很大的進步與提高。教育是由複雜的互動關係構成的,它是師生之間的對話、交流、溝通與合作,教學的本質是良好的師生互動。《幼兒園教育指導綱要(試行)》要求“教師應成為幼兒學習活動的支持者、合作者和引導者。”“關注幼兒在活動中的反應,敏感地察覺他們的需要,及時以適當的方式應答,形成合作探究式的師生互動。”由此可見互動是教師與幼兒雙方之間的交流活動。在貫徹實施《綱要》行動計劃的研究中。

我體會到:只有教師自己才能改變自己的角色地位。轉變教師角色意識,適當調整教育行為是貫徹實施《綱要》關鍵的第一步。雖然《綱要》所提倡的觀念已經深深地印在我們的腦海裏,但教師如何將接受的新觀念在實踐中轉化產生相應的教育行為,如何建立積極有效的師幼互動,這是我們在實際工作中首先遇到的難點。

如果教師能通過發現幼兒資源,加以順勢引導,就能讓幼兒在與同伴的交流和互動中獲得多種方法,擴展相關的經驗。 這次學習活動引起了我深深的思考,在我們的教育過程中,當幼兒的反應與教師預設的情形出現不一致的時候,應該怎麼辦呢?為此我想還是站着孩子的立場上加以順勢利導更為有效,畢竟孩子是學習的主人。

  • 文章版權屬於文章作者所有,轉載請註明 https://wenshudu.com/ticaizuowen/xindetihui/xvq9r9.html
專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