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文書都 >

體裁作文 >心得體會 >

關於教師如何上好課的心得體會及經驗總結

關於教師如何上好課的心得體會及經驗總結

篇一:學習《教師如何上好課》心得體會

關於教師如何上好課的心得體會及經驗總結

如何優化教學過程,提高教學效率教師必須掌握的技能,如何促進學生持續發展,實現教師專業成長教師必須會的技能技巧。在這次青藍工程的學習中,我收穫很大,體會如下:

1.教師要上好一節課,首先要具備以下的素質。(1)思想政治素質:既教書又育人,這是黨對教育工作者的基本要求,也是教師的基本職責。一個好的教師,就要把“教書”和“育人”兩副擔子一肩挑。只有這樣才能完成黨的教育方針的要求,才能使學生得到全面發展。作為教師就要把對黨、對祖國、對社會主義的愛,轉化為對教育事業的愛,對學生的愛。要真摯地、深情地愛自己的教育事業,愛自己的學生。(2)教師的業務素質:教師的鑽研精神反映出教師業務素質如何。教師要能認真鑽研教材,瞭解和掌握所教學科知識的全部內容。運用科學的教學手段和方法,使學生掌握這些經過精心組織的基礎知識和基本技能。(3)教師的個人素質:每一位教師都有一個走上講台步入教師角色的過程。事實上,每一個教師實際上所承擔的角色範圍和程度都存在着一些明顯的差異。這個差異就由教師的個人素質所決定。教師的個人素質包括:知識淵博,語言表達能力強,認真的態度,嚴謹的作風,負責的精神。

2.能很好的處理教材:教師在使用教材時,需要區分出哪些是要求學生必須掌握的知識、技能方面的材料;哪些是為了讓學生掌握的知識、技能而安排的過渡性練習或者是更好地領會所學內容的背景材料。只有區分不同性質的材料,才便於確定學生應該掌握什麼樣的知識與技能。確定教材的重點,難點。科學地有針對性地設置和提出問題。教師要善於設置一些新穎、別緻、妙趣橫生、喚起學生求知(探索)欲的問題,要把問題設計在學生的最近發展區,有利於學生髮散性思維和創造性思維的培養。

3.能靈活運用教學方法:恰當的教學方法影響着課堂教學效果。運用教學方法是教學技能和能力的集中體現。教學方法是靈活多樣的,是有規律可循的。選擇每一種教學方法都要有所依據。一節好課,可以從兩方面來説,一是從直覺上,學生學習情緒很高,學習興趣濃厚,注意力集中,學生的思維處在積極狀態。二是從效果上,學生知道怎樣去學。一節好課,應該做到使學生愛學,學會和會學,愛學是學會和會學的動力,只有愛學,才能學會。課堂上一種生氣勃勃,興趣盎然的學習氣氛,能提高學習的熱情。如果教師講課有氣無力,枯燥無味,千篇一律,只是讓學生死記硬背現在的知識,既不能引起學生的興趣,也不能激起學生積極思維和創新意識。有經驗的教師總是通過自己的語言、音調、節奏和表情,用自己對所教知識的情感,誘發和激起學生的創新意識,培養學生的創新能力。使教學成為一種和諧而又充滿樂趣的過程。

通過這次青藍工程的學習,我知道了如何上好課及上好課教師應具備的素質,也發現了我們教學中的一些困惑和問題,使今後的教學更加有的放矢。

篇二:《上好課》學習總結

上課是教學工作的中心環節,在學校教育中,培養人才是目的,教學是中心,

課堂是關鍵,質量是生命,效率是靈魂。新一輪的基礎教育課程改革在我國已經開始進入全面實施階段,這給我們的教師帶來了巨大的挑戰和機遇。面對新的課程改革,不光需要有改革意識的教師認真研讀,接受各種教師培訓,從而體會新課程標準體系中所包含的思想,樹立正確的教育觀。但教師最重要的是根據新課程標準的要求,改變自身的教學行為,迎接新的挑戰。《我們怎樣上好課》圍繞着新課程背景下上課和課後的系列工作呈現課程教學中的變化。

實施新課程,當我們“走進新課堂”的時候,才可以説真正“走進新課程”,當我們通過“新課堂”來展示“新課程”的時候,才可以説,真正實施了“新課程”。那麼,課程教學也就是我們所説的上課就成了實現新課程最重要的“生命線”。現就本年度學習總結工作如下:

教師上好一堂課,需要多方面的素養。教師要在正確的教學理念指導下,

遵循教學活動的規律,把握教學內容的特點,有效地激勵和引導學生學習;教師要善於對複雜多變的課堂情境和開放靈活的教學過程進行科學的調控,要運用恰當的教學行為方式和教學藝術促進學生最佳發展。可見,在新課程中如何

運用新思想、新理念改變我們的教學行為,已成為我們的一項重大的研究課程。

一、從注重智力的發展轉向關注學生的能力的發展

回顧這些年來教學所走過的路,讓學生掌握牢固的知識體系,從而最大限

度的發展學生的智力。當代學科教學應着力於學生整體能力水平的提高,其最大的特點不是一味的把書本上知識教給學生,而是通過書本上知識、技能的傳授,最大限度地發展學生的能力。

傳統學科教學中注重的是知識的傳授和智力的發展。新課程改革要求教師

以學生為主體,全面發展學生的能力。學科教師突出培養學生的創新和實踐能力、收集處理信息的能力、獲取新知識的能力、分析解決問題的能力,以及交流協作的能力。另外還要求讓每個學生擁有健康良好的情感態度,樹立正確的人生觀和價值觀。從而實現全體學生的發展,以及學生個體的全面發展。

二、讓學生主體地位在教學行為中得以充分體現

曾記得葉聖陶説過,他並不稱讚某老師講課時有怎樣的最高藝術,“最要緊的是看學生,而不是光看老師講課。”一堂課究竟怎麼上載統學科教學中教師是課堂的主宰,教師領着學生去學。長此以往,學生習慣了被動地去學習,成為思維上懶惰者。顯然,這種以教師“講”為中心的學科教學,沒有充分發揮學生學習的主觀性和能動性,是不利學生的潛能開發和身心發展的。因此,我們可以通過讓學生自主探索、合作交流與實踐,我們就會發現學生不但能夠創造性的解決這樣的問題,而且能夠讓學生更好的掌握知識。

用現代教育思想來看,不僅要看教師教得如何好,而且要看學生 學的怎麼樣。而且要從學生如何學這個出發點上來看教師怎樣實施教學行為。

三、重視學生的學習過程,努力培養學生多種思維方法

重學生學習的結果輕視學習過程,這是傳統課堂教學中的弊端。教師在傳統教學中,只重視知識的結論正確與否,缺少對學生的學習全過程的發掘,導致學生思考問題的方法的匱乏,同時有意無意壓縮了學生對新知識學習的思維過程,而讓學生去重點背誦“標準答案”。只注重結果的做法導致學生學習知識的一知半解,似懂非懂,很明顯降低了學生學習新知的質量。有的教師喜歡直接告訴學生結論,並要求學生馬上應用這種結論,再去解答各種變式題,出現嚴重“消化不良”,加重了學生學習負擔。

重視學生學習的過程就是教師在數學教學中把重點放在揭示各個知識形成的方法,展示學習新知識的思維過程,讓學生通過感知——概括——應用的思維過程去發現真理,掌握規律。使學生在教育教學過程中發展多種思維方法和多樣的有了多個模式學習方式。學生既增長了知識,又發展了思維能力。

四、課堂教學中改革評價學生的方法

讓學生全面發展,並不是讓每個學生,及其每個方面都要按統一規格平均發展。新的課程標準要求每個學生學習有價值、必要的東西,以及不同的人在知識上得到不同的發展。備課用一種模式,上課用一種方法,考試用一把尺子,評價用什麼樣的標準是現行教育中存在的一個突出問題。

首先、尊重學生在課堂學習過程中的個性差異。正如世界上尋不見完全雷同的一對樹葉一樣,人海茫茫、教海無邊,我們既找不到兩個完全相似的學生,也不會找到能適合任何學生的一種通用的教學方法。這就需要我們的教師去關注、去研究學生的差異,以便找到個性化教學的科學依據。那就要求我們教師在教學中能否尊重每一個學生的個性差異,允許不同的學生從不同的角度認識問題,採用不同的知識與方法解決問題。

其次、評價學生面向全體學生。傳統的教師以學生的學業成績作為評價的惟一尺度,且具有甄別和選拔的“精英主義”功能傾向。這壓抑了大部分學生的個性和創造潛能,使他們成為應試教育下潛在的犧牲品。教師能否在課堂教學中關注每一個學生,特別是學習有困難的學生。通過評價幫助學生認識自我,建立學習的自信心。

最後、現代評價尺度和質量的提高。現代評價要求不僅要關注學生在語言邏輯和數理邏輯方面的發展,而且要通過建立新的評價指標和改革評價方法,發展學生其他各個方面的.潛能,諸如與人交往的能力、適應環境的能力、實踐中運用能力等。

五、課堂教學中建立平等、和諧的新型師生關係

傳統課堂教學中,教師處於絕對的知識權威地位。學生被動地接受教師的灌輸所有的知識。這種師生之間顯然是不平等的。新課程體系要求建立平等、和諧的新型師生關係。新課程標準提出學生是學習的主人,教師是數學學習的組織者、引導者與合作者。教師對學生回答過程的不完整,不應指責,而是加以指導補充;對學生思維受阻, 不能置之不理,而是給予啟發和誘導;對學生的“創造性”答案,應毫不掩飾自己的興奮,給以熱情的讚賞和鼓勵等。從而把教學過程變成探求真理的、帶有感情色彩的數學交流過程。

總之,課堂教學連接着教學準備和教學反思,沒有好的課堂教學,所有的一切都是徒勞。課堂教學是一種源遠流長的教學組織形式,在新課實施程的過程中,我們每位老師都要“站在巨人的肩上”,學習和借鑑各種有益的經驗。他山之石,可以攻玉。但只是摹仿和抄襲別人的經驗,則永遠也做不了第一流的工作,最終也不會形成自己獨特的教學風格。只有在學習、借鑑他人經驗的基礎上,善於積累和總結出自己與眾不同的教學經驗,提出具有創新性的教學思想和教學模式,這將是教師邁向成功所必需做的工作。讓我就用書中的最後一句話作為總結吧!“教師在課堂教學中要繼往開來,把學習借鑑和探索創新統一起來,讓每個課堂都綻放異彩”。

篇三:學習上好課的心得體會

從教十幾年來,我一直教語文,自以為代的課還可以,因為每年開學初,新書一發下來,我就開始看教材、教參,寫筆記。(其他學習資料幾乎不看)認為書本是學生之本。上課時儘量多講知識,讓學生多聽、多記。課後還給他們佈置很多作業,然後清查作業、批改作業。還找時間給他們不差補缺。這樣考試分數是上去了,學校的教學獎拿了也不少。可是我覺得實在是老師很辛苦,學生很痛苦。總感覺效果不理想,好像缺少點什麼。

今年暑假,我接受了新課程培訓,發了兩本教材,一本是《有效上課》,另一本是《上好課》。它給了我很好的啟發,使我第一次真正地反思了自己的教學,我發現雖然自己從事語文教學多年,但課堂教學全部都依賴教參教案,教學設計很少有自己的東西。現在我要改變自己一的做法,讓我學到的新理念走進課堂。

現在,當我拿到一篇課文,自己首先要仔細地研讀教材,真正做到吃透教材,然後再合理地設計課堂教學。,向40分鐘要質量,提高課堂教學的有效性,培養學生的自學能力。為培養學生的自學能力,我結合學生的年齡特點,教給他們自學的方法。比如,在教授《酸的和甜的》這篇課文時,首先讓學生默讀課文,自學生字詞,不會的字詞由同桌或前後位同學幫忙,然後老師再檢查、指點筆畫較多或難寫的字。這樣很快就突破了字詞的教學難點。提問時,我會根據學生的不同水平讓他回答相應的問題,儘量讓他們“人人動手、動腦”,讓困難生回答較容易的問題。這樣會增加他們的自信心,激發他們的學習興趣,提高他們的做題能力。

其次,在讀課文中,你喜歡那一段就讀該段,並説出你喜歡的理由。然後就能聽到孩子們的朗朗的讀書聲。通過朗讀,可以提高學生的朗讀能力,陶冶情操,提升自信,開發潛力,增強記憶。因此,在課堂上,我着重於閲讀的訓練。

再次,大家有什麼不明白的地方提出來共同探討。每次總有學生提出,而另外一些同學耷拉下腦袋。比如我問“迫不及待”什麼意思?此時,我總是靈機一動或隨口打幾個字謎:“一口咬掉牛尾巴”是什麼字?博得學生小手如林。因為“告”字我們猜過,所以他們便迫不及待地想回答。“同學們,你們剛才舉手的心情是怎樣的呢?那就是‘迫不及待’呀!理解了嗎?”大家都快活地點點頭。在這一節課中,我深刻地理解了“教師的責任不在教,而在教學生學”這句話的道理。教育的目的是讓學生學會學習,所以真正的課堂應該讓學生成為學習的主人,讓他們自主學習能力得到提高。

最後,可以讓學生來親身感受文本內容。比如讓他們來扮演小猴子、小兔子、小松鼠和小狐狸等,讓他們演一演。老師來當導演,同學們一定興趣盎然。他們可以把小猴子的聰明、敢於嘗試,小兔子、小松鼠的憨厚、輕信及小狐狸的狡猾都演得惟妙惟肖,自然能博得下面的“觀眾”笑得前仰後合。最後再讓下面的同學也來演一演(可以分前後四位同學一組),共同體會參與的快樂。在活動中,我體會到讓每位同學都參與的價值和必要。這也是《上好課》給我的一大收穫:學生參與課堂活動,是實現和保證自我發展的最基本的途徑。理想的課堂是學生都參與其中,做到全員參與,真是參與、高質量參與,同時又充分體現因材施教原則。他們能運用適合自己的學習方法學習,並在自己的發展空間裏最大限度的發展着、成長着,讓各層次的學生都感覺到具體的、真實的關注,得到實實在在的收穫。

我認為,理想的課堂,是讓每個學生都享受着學習的經歷與成長的幸福。總之,我現在的課堂,是讓學生學的快樂,老師教的輕鬆。這是我本次學習《上好課》的最大收穫,也是我現在教學的理想境界。

  • 文章版權屬於文章作者所有,轉載請註明 https://wenshudu.com/ticaizuowen/xindetihui/p0yp4k.html
專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