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文書都 >

體裁作文 >心得體會 >

數學有效教學心得體會

數學有效教學心得體會

我們心裏有一些收穫後,通常就可以寫一篇心得體會將其記下來,這樣可以幫助我們分析出現問題的原因,從而找出解決問題的辦法。相信許多人會覺得心得體會很難寫吧,以下是小編收集整理的數學有效教學心得體會,僅供參考,歡迎大家閲讀。

數學有效教學心得體會

數學有效教學心得體會1

數學教學活動,必須建立在學生的認知發展水平和已有知識經驗基礎之上。教師應該激發學生的學習積極性,向學生提供充分從事數學活動的機會,幫助他們在自主探索和合作交流的過程中真正理解掌握基本的數學知識與技能,數學思想和方法,獲得廣泛的數學活動經驗。學生是數學學習的主人,教師是數學學習的組織者,引導者與合作者。在教學中我們應根據學生實際,充分發揮教材的優勢,真正實現由應試教育向素質教育轉軌。以下是我就如何進行有效的課堂教學的一些心得。

一、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增強學生被動學習變主動學習的信心。

興趣是求知的起點,是發展思維能力的內在動力。要提高數學教學質量,教師必需堅持從誘發學生的興趣入手,有目的、有計劃地培養學生學習數學的興趣,並使之能長久下去。那麼怎樣激發學生的興趣呢?

1、創設良好的活動情境。

必須營造愉悦的學習氛圍,創設良好的活動情境,把數學知識融於生活實踐中,使學生在情緒上引起共鳴,發現數學奧祕。

2、利用好奇心,誘發學生的學習興趣。

根據學生的年齡特徵和認識規律,充分利用學生的好奇心,採用各種手段誘發他們的求知慾望,讓他們產生欲罷不能的激情。

3、讓學生體驗成功的喜悦,培養自信心。

當學生取得成功時,可以使學生產生一種滿足,快樂、自豪等積極的情緒體驗,從而提高學習興趣。

二、培養學生自學能力

新課伊始,教師能否創設有趣的問題情境,引發學生有意義的心向,對整節課的教學十分重要。因此我根據學生的認知規律,按照中學數學教學大綱的要求,圍繞教學內容的重、難點以及數學知識間的內在聯繫,課前巧妙設計好自學思考題,併力求做到所設計的問題明確具體,“淺”中見“深”具有啟發性。

例如:在引入“過三點”的圓的新課教學中我創設了這樣的問題情境:先在黑板上畫

出圖形,然後提問:

問題:

①有一個圓鏡被打碎,現欲重新配製一個同樣大小的圓鏡,要不要反把所有的碎片和這塊殘片都帶去?

②這個實際問題若從數學角度去觀察分析,同學們認為可轉化為什麼問題?(讓學生探索、討論)學生甲:重新畫一個與原來相等的圓形鏡。學生乙:把玻璃殘片補成一個圓。③要重新畫一個與原來相等的圓,必須知道什麼?這樣圖文並茂的數學情境能使學生探索的慾望油然而生,促使他們集中精力,開動腦筋,嘗試探尋各種積極的解決方法,創造的靈感和頓悟很可能由此產生。

自學討論是學生課堂學習的重要環節,是他們初步的認知過程。學生自學時我要求他們做到“三動”,即動口、動腦、動手,讓他們多種感官參與學習活動。

例如在進行《幾何》中垂徑定理的教學時,我是這樣進行的:

1、讓學生動手。發給學生每人一張白紙,要求學生自己畫一個圓,然後任畫一條直徑,再作這條直徑的垂線。並把畫好以後的圖形剪下來,再把圖形沿着所畫的直徑對摺。

2、思考討論:

①、圓是一個什麼圖形?有幾條對稱軸?

②、從對摺後的圖形中你發現有相等的線段和弧嗎?並把你發現的結果寫下來。

③、畫圖時,知道什麼條件?你得出的結論又是什麼?

3、檢查學生動手討論的結果。(讓學生根據自己的結果回答問題)

4、讓學生總結出垂徑定理的內容。教師再作簡要的補充強調。通過學生的動手實踐,認真討論,大家學習積極性很高,在輕鬆、愉快的活動中很容易的掌握了垂徑定理。這樣,通過自學讓學生感知教學內容,逐步掌握閲讀數學課本的方法和技巧,培養他們的自學能力和獨立思考的習慣。

在學生自學討論的基礎上,教師應及時檢查自學討論的效果,迅速獲取反饋信息,並作必要的講授,以幫助學生將新知識納入原有的知識結構中去。培養學生分析,綜合,抽象,概括的能力,促進學生思維發展。

總的來説,我認為提高數學教學質量不是靠增加課時,要靠提高每堂課的效益,減少無效勞動造成的時間浪費。要想提高課堂效益,必須認真鑽研新課程標準、教學要求、教材內容,對必學內容、選學內容、基本要求、較高要求等,每年的課程變化都要心中有數。

數學有效教學心得體會2

有效教學一直以來都是我們每個從教者努力追求的目標,通過學習有效教學理論,感觸極深,所謂“有效”,只要是通過教師在這一段時間的教學後,學生所獲得的具體的進步或發展,也就是説,學生有無進步或發展是教學有沒有效益的唯一指標。教學有沒有效益,並不是指教師有沒有教完內容或教得認真不認真,而是指學生有沒有學到什麼或學生學得好不好。如果學生不想學或者學生沒有收穫,即使教師教得很辛苦也是無效教學,同樣,如果學生學得很辛苦,但沒有得到應有的發展,也是無效或低效教學。“教師乾的是個良心活”一直認為憑着良心教書,多教給學生一些知識,就是盡到了做教師的責任。隨着新課程改革的進行,越來越發現這一想法是錯誤的。在新的時代背景下,必須實行有效教學,才能真正實現“教師乾的是個良心活”,花最少的時間,獲得最大的教學效益。

所謂“有效”,主要是指通過教師在一段時間的教學後,學生所獲得的具體進步或發展。教學有沒有效益,並不是指教師有沒有教完內容或教得認不認真,而是指學生有沒有學到什麼或學生學得好不好。如果學生不想學或者學了沒有收穫,即使教師教得再辛苦也是無效教學。同樣如果學生學得很辛苦,但沒有得到應有的發展,也是無效或低效教學。因此,學生有無進步或發展是教學有沒有效益的惟一指標。

隨着《數學課有效教學研究》課題的開展,我逐漸認識到在新課程背景下實施有效教學,教師首先要在以下方面不斷提升自己的專業素質:

1、樹立先進的教學理念。

理念是靈魂。教學理念是指導教學行為的思想觀念和精神追求。對於教師來説,具有明確的先進的教學理念,應該是基本的素質要求。在推行新課程中,教師必須以新觀念來實施新課程。達到這種要求,教師就必須及時閲讀各類教育的報刊雜誌,掌握全新的教育理念,不斷使自己的理念不斷得到更新,實現與時俱進。

2、豐富個人知識儲備。

課堂上,如果教師對教材的理解缺乏深度廣度,那麼教學就會膚淺,學生學習就無法深入。可見,作為新課程直接實施者的教師,一定要不斷學習和探索,不斷拓展自己的知識內涵。知識的厚度增加了,課堂教學就能夠根據不同班級不同學生個體及時調整,就能夠信手拈來,深入淺出,循序漸進,實現真正的有效課堂。

3、堅持寫教學反思力。

葉瀾教授有一句著名的話:一個教師寫一輩子教案不一定成為名師,如果一個教師寫三年教學反思,就可能成為名師。教師應在實踐——反思——再實踐——再反思螺旋式上升中,實現專業成長。只有及時的`寫好教學反思,才能及時的抓住課堂中的閃光點或者瑕疵,才能不斷修正自己的課堂教學,實現教學相長。

4、目標要有效:

學生為行為主體;行為是可測量、可評價、具體而明確的;行為條件是指影響學生產生學習結果的特定的限制或範圍;為評價提供參照的依據表現程度指學生學習之後預期達到的最低表現水準;教師再經過對學生原有認知條件、情感態度以及對課程標準、教材編寫者意圖和學生需要意圖的深入研究之後,確定的教學目標應該在教學過程中起導向作用。

此外,教師還必須對課堂進行有效的組織和課後的有效練習。這一環節,教師要做到:語言組織準確、簡練;時間組織恰到好處;教學組織面向全體學生。練習題量不在多,貴在精。現在有的教師在應試教育思想的影響下,大搞題海戰,使學生的大部分時間都用在反覆的抄得不到有效提升。提高練習的有效性就是要充分了解學情,因課設計練習,讓學生在訓練中思考問題、解決問題。

總之教學的有效性是我們追求的目標,它的實現有賴於教學各方面持之以恆的堅持。

數學有效教學心得體會3

這段時間通過學習《小學數學有效教學模式》,深有感觸。有效課堂教學就是“三維目標”有機達成的教學,即學生不僅在課堂上獲得了基本的基本數學知識和技能,而且還初步掌握了一定的數學思想和方法、積累一定數學活動經驗;同時能應用所掌握的基本知識與技能、思想方法來解決所遇到的生活中、數學中的新問題,並且在這一學習過程中,學生能對數學、數學學習產生積極的情感體驗和良好的態度。而課堂教學是一個雙邊活動過程,。教與學必須有一個和諧課堂步驟,形成一個完整的教學步驟來實施有效教學,使學生學得積極主動,真正成為課堂學習的主人。要達到有效教學,我覺得教師在課堂教學過程中必須做好以下幾個方面工作:

一、全面瞭解學生,使教學具有情趣化

好勝、好奇、好問是小學生的共同特點。我們在教學前要充分了解學生的這些心理特徵,並激勵引導他們主動參與學習的同時,激發他們學習的情趣。例如,在教學“3”的倍數特徵的時候,課前可以巧設一場師生競賽(指名一人在“0———9”的數字中任意一組數,讓全部同學與老師判斷是否能被“3”整除)這一設計就是抓住學生會受能被“2和5整除的數”的特徵負遷移影響,誤判個位上是3、6、9的數能被3整除,這樣有意讓學生競賽失利來激發學生不剛上甘失敗的好勝情緒,同時引起對新課內容的注意。接着在讓學生猜猜看:什麼樣的數能被“3”整除(老師組數讓全部同學報數——由於學生在一場失利不甘心,一個個躍躍欲試,讓他們在爭先恐後的搶答中自然發現,個位是3、6、9的數有的能被3整除,有的則不能。而個位上不是3、6、9的數有的反而能被3整除。究竟是怎樣的數能被3整除?

這時學生產生好奇心一連串的疑問急於釋疑,大腦皮層興奮中心快速形成思維異常活躍。可見競賽是激發小學生情趣的催化劑。因它能極快的觸發學生好勝心、好奇心的產生。他們為了比勝負爭第一產生興奮感,形成一種學習心理的刺激,引發出學習強烈的慾望。於是教師就在學生這種“憤”“悱”的心理狀態下自然地進入新課學習。以上教學讓學生處於好勝好奇急於想知道為什麼的狀態下學習,既改變了過去那種情感活動,基本被排除在教學活動之外的孤立智力活動,又讓師生共同富有感情地參與認知活動,無形中給教學帶來情趣色彩。這樣學生的學習主動性被充分調動,情緒空前高漲,捉進學生對認知的不斷深化;同時也讓他們品嚐到學習的快樂!

二、課堂教學時間安排要有效

備課時,要充分思考各教學板塊的用時要合理。課堂教學安排要體現導入方法新穎、快捷,重點教學環節時間充分,內容完整,點撥及時到位,延伸餘興未盡。

1、教師首先要有時間的概念,以教師備好一堂數學課為例,複習、新授、練習鞏固、佈置作業各需多長時間,教師一定要做到心中有數。就需要教師在備課上下工夫。備課都備到了哪些問題需要解決,在解決這些問題時,有時學生學習過程中會出現“偏差”,這時教師一定做好調控。致使學生不要偏離解決問題的軌道。這樣才能合理有效的安排好課堂教學時間。

2、教師上課前做好一切準備。如,教具等。還要具有處理預想不到問題的能力。比如,有的學生搞小動作不注意聽課,或有的學生回答問題答不好耽誤時間;學生回答問題所問非所答都需要教師的課堂機智來處理這些可能預想不到的事情。教師有效的化解和調控,課堂有效教學時間就能安排好,提高課堂的教學效率。

三、組建有效的合作學習小組

組建合作學習小組時,應在尊重學生自願的基礎上,根據學生的知識基礎、興趣愛好、學習能力、心理素質、家庭情況等進行綜合評價,然後搭配成若干組內異質、組間同質的學習小組。

保證優勢互補和每個人都有充分發表見解的時間,以便使小組探究在短時間內取得成效。小組長可由學生民主推選出具有較強責任心、組織管理和表達能力強學生擔任,以保證合作學習的正常開展,也可以採取輪換制,讓每個學生都有公平鍛鍊與施展才能的機會,防止思維定勢與惰性的產生,增強小組活力,提高合作學習效率。

通過課堂教學活動,培養學生的合作意識。為學生提供儘可能多的機會去發展自己的數學思想,學會表達,去傾聽別人的想法,去學會進行數學交流,學會學生之間的相互評價、自我評價、對老師評價等,通過一系列活動讓學生體會到合作的作用、合作的樂趣,以增強整體合作意識。培養學生全面考慮問題和善於從別人身上取長補短的好習慣。

總之,數學教學過程是教師引導學生進行數學活動的過程,是教師和學生之間互動的過程,是師生共同發展的過程。因此,要提高課堂教學的有效性,教師應認真鑽研教材、教法,把握數學教學的基本要求,根據學生的年齡特徵和認知特點組織教學,大膽探索,不斷創新,我們的課堂才會更加有效。

數學有效教學心得體會4

“減負增效提質”是深化素質教育、提高教育質量的突破口和着力點,其最為重要而有效地途徑就是提高課堂教學的有效性,也就是要實施有效課堂教學。所謂“有效教學”,是指在師生雙方的教學活動中,通過運用適當的教學策略,使學生的基礎性學習能力、發展性學習能力和創造性學習能力得到很好的發展。“有效教學”是當前教育改革的熱點話題,也是歷史遺留下來的難題,更是我們在新課改中必須解決的問題。本人在小學數學課堂教學中積極嘗試與實踐有效性教學,現將本人學習和實踐的體會與大家交流,懇請大家指教。

一、實施有效教學,教師要把握“三個環節”

1、教前要精心設計。

認真備課精心設計是教學工作的一個重要環節,也是有效教學的基礎和前提。教師在備課前,應當認真閲讀教材、教師用書,對所教授內容的三維目標、教材編寫特點等要了然於胸,並結合學生的實際制定切實可行的課堂教學目標。所擬定的教學目標要具體、可操作,如果目標過高或過低,都容易使學生失去興趣,而應當處於學生的“最近發展區”,即“跳一跳能摘到果子”。那麼備課“備”什麼?教師備課的重要指導思想不是備教師怎樣“教”,而是備學生怎樣“學”。教師要關注學生的學習基礎、學習狀態,精心設計學生學習的過程。要充分預設學生對哪部分內容學習困難大,應該如何實施,對哪部分內容學生容易產生分歧或獨特見解,如何應對等。

2、教學中要處理好四種關係。

備課是戰略問題,授課是戰術問題,在精心備課的基礎上,要達到最佳教學效果,課堂上應處理好四個方面的關係。即:處理好重點、難點與一般知識的關係;處理好傳授知識與培養能力的關係;處理好教法與學法的關係;處理好智力因素和非智力因素的關係。

3、教後的練習要優化。

(1)練習要有“方”。每一次練習都要有一定的針對性。每一次教學的目標與重、難點成為練習設計的導航。設計的練習既要有利於學生對重點、難點的理解和掌握,又要有利於學生理清知識點間的聯繫和區別,更要有利於學生能力的提高。

(2)練習要有“味”。練習有“味”,指的是練習的設計要兼有一定的生活味、趣味和思考味。

(3)練習要有“層”。學生因個體的不同總存在着接受能力、思維空間等方面的差異。因此,練習的設計要依據學生的特點創設一定的“層次”,能夠讓學困生“吃得了”,中等生“吃得飽”,學優生“吃得好”。

(4)練習要有“時”。心理學研究表明,人們在對事物的認識過程中確實存在着遺忘。因此,練習要把握“時機”。教師應搶在知識遺忘前,組織學生對已學的知識進行練習。

二、實施有效教學,教師要注重“四個實”

1、結合實際。課程改革實施以來,教師們都認識到應該“用”教材教,而不是“教”教材。教師要創造性地使用教材,變“死教”教材為“活用”教材,使課堂教學生動而有效。《數學新課程標準》明確指出:數學教學要緊密聯繫學生的生活環境,從學生的經驗和已有知識出發,創設有助於學生自主學習、合作交流的情境,使學生通過觀察、操作、歸納等活動,掌握基本的數學知識和技能,發展他們的能力,激發對數學的興趣,以及學好數學的願望。而數學同時又源於生活,高於生活並最終服務於生活。可以説生活中到處都充滿着數學,所以,我們所創設的情境要貼近實際生活、結合實際生活進行教學,即數學生活化,學以致用,那樣學生學習數學時就會倍感親切,學習數學的積極性就會迅速高漲,學習氣氛也自然輕鬆、活躍。因此,教師在教學中要勇於創新,大膽對教材進行“再加工”、“再創造”,使教材更加切合學生的實際,提高課堂教學的有效性。

2、注重實踐。《數學課程標準》指出:“有效的數學學習活動不能單純地依賴模仿與記憶,動手實踐、自主探索與合作交流是學生學習數學的重要方式。”數學實踐活動是實踐性、探索性和應用性較強的一類學習活動,充分體現了“做中學”的特點。由此可見,實踐活動在數學教學中有着舉足輕重的地位。目前,“實踐活動課”也越來越普遍地出現在我們的教材中,出現在我們的教學中。“實踐活動課”是小學數學新教材中的一種新課型。教材增設“實踐活動”是課程標準新理念的一個具體體現,也是培養學生的思維、操作等能力的重要途徑。

3、講究實用。伴隨着多媒體技術在課堂中的使用,我們的教學又迎來了新的階段。其中,生動的畫面、悦耳的聲音、優美的文字無不清晰的展示在學生面前,充分給學生以美的享受。所以説,在日常教學中,教師如果能根據實際需要,適當使用一些多媒體技術組織教學,定能取得事半功倍的教學效果。當然,多媒體課件也不是十全十美的,它也有着其不足的地方。有時,精美的課件往往使學生過多的關注於其中的優美畫面而忽視教學本身。並且,當教學中遇到偶發情況時,課件本身往往缺少應變,顯得比較呆板,等等。所以説,媒體本身並無好、壞之分,只要對教學有幫助,只要對學生知識的掌握、能力的提高有幫助,那就是好的媒體。總之一句話:適合自己的教學媒體就是最好的媒體,實用才是硬道理。

4、追求實效。所謂“實效”,主要是指通過教師一節課乃至一段時間的教學後,學生所獲得進步或發展。也就是説,學生有無進步或發展是評價一節課成功與否乃至一位老師教學水平高與低的惟一指標。不管是應用什麼教學方法、採用什麼教學手段、利用什麼教學媒體,一切都是為了使學生更好地發現知識、掌握知識、提高學生的能力。

三、實施有效教學,教師應做到“五個關注”

1、關注學生的學習方式

一年級的時候,很多孩子已經熟練掌握了10以內的加減法甚至20以內的進退位的加減,有的還能做100以內的呢。剛開學的時候遇到有些家長他們會很自豪的告訴我他的孩子學數學應該沒問題的,因為孩子算題目很快。可是一段時間下來發現不是這麼回事的,那些以為算的很快的孩子完成老師佈置的作業總是出現錯誤,考試成績也不怎麼理想的。家長覺得很不能理解的,其實原因很簡單,是他們誤解了數學。數學並不是能做幾道加減法就可以的,通過數學學習目的是要培養孩子的邏輯思維能力,最後能運用數學解決生活中的實際問題。因此,作為老師我們課堂中更應注重的是學習方法的傳授,對於一年級的學生來説這點尤為重要,我們從一開始就給他們以準確的學習方法,教會他們怎樣聽課,怎樣參與課堂,通過“提問、合作、動手、實踐”等學習方式有效提高課堂效率。學生良好的學習方式是實施有效教學的基礎。

2、關注學生的進步或發展。

教師教學要有“對象”意識,不能“唱獨角戲”,因為離開了“學”,也就無所謂“教”。為學生的發展服務,這是新課程標準的新理念,教學要“以人為本”。教學的有效性最終要通過學生的進步或發展來體現。

3、關注教學效益。

教師教學要有時間與效益觀念,既不能“跟着感覺走”,也不能簡單地把“效益”理解為“花最少的時間教最多的內容”或“多花時間多出效率”。教學效益不同於生產效益,它不取決於教師教多少內容和花多少時間,而取決於單位時間內學生的學習結果與學習過程的綜合。

4、關注教學的可測性。

教師教學要有明確的目標,並應儘可能使目標具有可測性,教學完結時,能夠對教學目標的達成實施測量。應該把定量與定性、過程與結果綜合起來,全面體現學生的學業成績與教師的教學效果。

5、關注教學反思。

教師要不斷反思自己的教學行為,持續地追問:“什麼樣的教學才是有效的?”“我的教學有效嗎?”“有沒有比這更有效的教學方法?”等,這樣,才能使自己的教學更加有效。本人幾乎在每節課後都要進行這樣的教學反思,並在“教學隨筆”、“教後反思”中詳細記錄,用以指導自己不斷提高有效性課堂教學的藝術和水平。

總之,課堂教學必須是一種有目的的、講效益的活動,有效性才是課堂教學的生命。我們教師只要踏踏實實立足於平日教學,去除華而不實的花架子,去除追求短期效益的功利思想,遵循教育規律,講究教學藝術,以學生為本,以學生的進步和發展為標尺,並能做到在學習後反思,在實踐後反思,在反思中改進,相信我們大家都能在小學數學課堂的有效性教學上探索出各具風格的新路來。

  • 文章版權屬於文章作者所有,轉載請註明 https://wenshudu.com/ticaizuowen/xindetihui/oz8eyr.html
專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