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文書都 >

體裁作文 >心得體會 >

教師論語學習心得精選範文

教師論語學習心得精選範文

精選範文:教師論語學習心得(共2篇)

教師論語學習心得精選範文

在讀罷南懷瑾先生的《論語別裁》後,可以真切的感受到南懷瑾先生對於《論語》獨到的見解,在學習上,南懷瑾先生對人們關於《論語》以往的見解進行了論述,並從另一角度來分析,不再是是以往的論述,墨守成規。就例如對“學而時習之,不亦説乎”的解釋,就匠心獨運,很直接的披露了學習其實是“不亦苦乎”,孔子的這句話實際上重點在於“時習”,講求的是學習的方法,而不是違心的高呼“學習萬歲”。對於我們所學的,南懷瑾先生也不是附庸以往的那些所謂的“聖賢書”,而是講求書的實際效益,身處在當下,只有那些搞學術研究的學者才會奮力於古典的著作,我們平常人所求的只是能夠生活的一種技藝,一項本領。因此學習不在於書籍,而在於生活。

教育應該是傳授真本領,而不是傳授應試技巧,南懷瑾先生對於這點也有很深刻的見解。他在論述老師和學生的關係時,就曾提到文化道德不實的問題,當一個學生需要老師的幫助時,如寫論文,便畢恭畢敬,誇張一點可謂是點頭哈腰,結果畢業時,連影子也找不到,當然,這也可以看出現在大學教育的一個失敗,學生與老師之間不再是中學時的親密,彼此互無交流,你可曾試想大學畢業後你能記住幾個老師,乃至又有幾個老師能知道你。

孔子教育門人是根據那個時代的社會現象,我們如今的教育也應該符合當前的國情。讀《論語》,學習的是有用的方法,從中找出適合我們這個時代的東西,這才是學習的真正意義,融會貫通方能學有所成。《論語別裁》就是希望我們能走出聖賢經典的誤區,看到當下,把握未來。

[教師論語學習心得(共2篇)]

篇一:教師論語學習心得體會

教師論語學習心得體會

在讀罷南懷瑾先生的《論語別裁》後,可以真切的感受到南懷瑾先生對於《論語》獨到的見解,在學習上,南懷瑾先生對人們關於《論語》以往的見解進行了論述,並從另一角度來分析,不再是是以往的論述,墨守成規。就例如對“學而時習之,不亦説乎”的解釋,就匠心獨運,很直接的披露了學習其實是“不亦苦乎”,孔子的這句話實際上重點在於“時習”,講求的是學習的方法,而不是違心的高呼“學習萬歲”。對於我們所學的,南懷瑾先生也不是附庸以往的那些所謂的 “聖賢書”,而是講求書的實際效益,身處在當下,只有那些搞學術研究的學者才會奮力於古典的著作,我們平常人所求的只是能夠生活的一種技藝,一項本領。因此學習不在於書籍,而在於生活。

教育應該是傳授真本領,而不是傳授應試技巧,南懷瑾先生對於這點也有很深刻的見解。他在論述老師和學生的關係時,就曾提到文化道德不實的問題,當一個學生需要老師的幫助時,如寫論文,便畢恭畢敬,誇張一點可謂是點頭哈腰,結果畢業時,連影子也找不到,當然,這也可以看出現在大學教育的一個失敗,學生與老師之間不再是中學時的親密,彼此互無交流,你可曾試想大學畢業後你能記住幾個老師,乃至又有幾個老師能知道你。

孔子教育門人是根據那個時代的社會現象,我們如今的教育也應該符合當前的國情。讀《論語》,學習的是有用的方法,從中找出適合我們這個時代的東西,這才是學習的真正意義,融會貫通方能學有所成。《論語別裁》就是希望我們能走出聖賢經典的誤區,看到當下,把握未來。

《分數的意義》這節課教學可以説是課堂教學改革一個全新的嘗試。教學的主要思想是:在充分調動學生學習的主動性、積極性的基礎上,能用學生自主學習、提出問題、討論交流、解決問題的方式來組織教學活動,充分體現學生的主體地位。學生學得生動、活潑,自主學習的積極性、主動性得到充分發揮,具體表現為以下幾點

1、 確定基礎與發展並重的教學目標

以人發展為本是當前教育的共同理念。在本節課中,教師不僅重視讓學生掌握知識,並能十分重視學生對學習過程的體驗和學習方法的滲透,重視學生的個性化思維的展示,讓學生通過回憶想象、自學教材、學習交流、動手實踐等

數學學習活動來發現知識,感受數學問題的探索性,促進學生學會學習。在教學過程中,始終把學生放在學習的主體地位,努力提高學生的自學能力和學習興趣。

2、 着力於自主探索的學習方式

教師充分利用學生已有的知識經驗,提出了自主探索學習的步驟,學生通過自主選擇研究內容、獨立思考、小組討論和相互質疑等學習活動,獲得了快樂數學知識,學生的能動性和潛在能力得到了激發。體現在兩大特點;一是大膽放手,給學生提供自主學習和合作交流兩種學習方式,重視直觀教學,通過觀察、判斷、交流、動手操作抽象出分數的意義。二是做到了學生能自主探索的知識,教師決不替代。如:讓學生自己動手找出多種平均分的方法;分母、分子不同時出現,就是讓學生看到分母就想到平均分,看到分子就知道表示這樣的份數,讓學生在實踐中去感悟,自己弄清楚分母、分子的含義,並能用分數表示;對不懂的地方和發現與別人不一樣的,有提出疑問的意識,並願意對數學問題進行討論交流,加以解決。這樣就給了學生獨立思考的時間,使學生有了發揮創造的空間,有了充分表現自己的機會,同時也讓學生體驗到學習成功的愉悦,促進了自身的發展。

3、 營造民主、寬鬆的探索學習氛圍

[教師論語學習心得(共2篇)]

這節課從一開始到結束,始終處於熱烈的氣氛之中,平等的師生關係和開放的學習方式,有力地支撐了這種積極的氛圍,形成學生對數學知識的主動獲取,充分暴露自己的思維過程。體現在兩個方面:一是教師尊重學生,平等對話、相信學生、讓學生有表現自己的機會。二是注重課堂自主學習與合作精神的體現,在教師的指導下學生真正懂得如何與他人融洽地協作學習,真正懂得正確對待探索中遇到的困難。學生面對新知識,敢於提出一連串想知道的新問題,教師組織學生廣泛地探討,使概念內涵充分揭示,讓學生動手操作深化對分數的理解。整節課都在民主、寬鬆的學習環境中學習數學,獲取知識。

篇二:論語學習 心得體會

走進書香校園 感悟儒家精神

---提高自身素質,爭做合格教師

七月八號,我們論語學習班的'老師們走進了古色古香的有濃郁學習氛圍的河南大學,開始為期十天的學習,聆聽了河大教授們的精彩講授。短暫的十天學習雖然已經結束,但通過在河大這十天的學習,讓我有很大的收穫。通過學習使我對孔子有了正確、全面的瞭解,使我深刻領會了儒家精神,感受了儒家精神的博大精深,令我受益匪淺。以下結合平時的教學工作,簡單談談自己的心得體會。

一、 教學理念方面

魯迅先生曾經説過“教育植根於愛”。愛學生是一名教師必備的職業道德。孔子真不愧是一位偉大的教育家和思想家。兩千多年前的他就提出了這一觀點。孔子強調“仁愛”,孔子認為一個品行高尚的人,內心一定是充滿愛的。反映在教學理念上就是教師對學生的關心和愛護。孔子就是這樣的典範,當孔子的學生冉伯牛生病時,孔子親自前去探視,握住冉伯牛的手為他感到惋惜和悲傷,當孔子的愛徒顏回去世時,孔子悲痛地説道:“天喪予!天喪予!”正因為孔子如此愛學生,因此孔子才能是一位非常執着的教師,孔子對學生是一種傾其所有、竭盡全力的愛。用現在的觀點闡述就是:不放棄任何一個學生。

作為一名教師,應該秉承孔子的教育理念,面對那些總是不聽話的學生時,應該摒棄那種厭煩的情緒,不要對學生

惡語相向,而應該懷揣一顆更熱烈、更執着的愛去感化他們、教育他們。在對學生的愛中播撒自己的教育智慧。教師只有在教學理念上不斷充實自己,才能在教師這一職業生涯中走得更長,走得更遠。

二、 教師的職業素養方面

孔子被後世尊為“至聖先師”、“萬世師表”,他非常注重道德修養,是一位盡職盡責的好教師。他為後世的教師樹立了典範。他提出“修己以安人”,孔子把修養身心放在很重要的地位,這對當前提高教師的職業素養有很大的幫助。孔子説:“其身正,不令而行;其身不正,雖令不從。”講的就是每一位教師要做到言傳身教,為人師表。因為教師的品行,一舉一動,世界觀和價值觀都會在學生幼小的心靈中留下深深的印跡。因此不管教師的學問有多高,首先最重要的就是做學生的表率。要用自己的言行為學生樹立一個榜樣。

孔子説:“士志於道,而恥惡衣惡食者,未足與議也。” 孔子認為一個斤斤計較物質生活的人,是不會有遠大志向的。這對於教師來説,也很有意義。在這個物慾橫流的社會中,一味把“享受”和“利”放在頭等地位的老師,怎能靜下心來鑽研教學工作呢?教師對物質享受要看得淡一些,要像顏回一樣,要“安貧樂道”,要將弘揚教育事業做為自己的人生追求,而不以穿不上漂亮的衣服,吃不到美味佳餚,開不上名牌轎車而感到羞恥。

三、 教學方法上

孔子在教學方法上很注重啟發學生,能積極引導學生主動學習,開啟學生的思維。孔子説:“不憤不啟,不排不發。”先讓學生遇到困難,當學生有求知的動機時,再啟發他。孔子在教學中由淺入深,由易到難,善於啟發誘導學生。他的這種循序漸進的教育方法,真正讓學生成為了學習的主人,的確是我們現在教師所學習的榜樣。在日常教學中,教師在課堂上避免滿堂灌,不要提一些毫無價值的問題,向40分鐘要質量,要讓課堂真正成為開啟學生智慧和思維的大門。

另外,孔子還注重因材施教,孔子認為教師要充分了解學生,只有瞭解了這些“材”,教師才能根據不同的學生制定不同的教育方法,這一點對於教師來説也很有學習意義。

四、 學無止境

此次開封之行不僅學習了《論語》,還聆聽了王利鎖教授解毒的老子和陶淵明的經典文章和思想價值體系。趙國權教授、馬進舉教授和胡山林教授都對論語和儒家思想進行了深入地解讀,讓我感到了自己知識的淺薄,使我明白了一個深刻的道理:學無止境。教師要活到老,學到老。要把學習當成終身的事情,要不斷完善自己的知識體系。

今後在自己的生活和教育工作中,要繼承和發揚《論語》和儒家思想的精髓之處,更新教育理念,提高自身素養,改進教學方法,不斷學習,不斷進步,爭做一名合格的小學教師。

此次開封之行不僅學習了《論語》,還聆聽了王利鎖教

授解毒的老子和陶淵明的經典文章和思想價值體系。趙國權教授、馬進舉教授和胡山林教授都對論語和儒家思想進行了深入地解讀,讓我感到了自己知識的淺薄,使我明白了一個深刻的道理:學無止境。教師要活到老,學到老。要把學習當成終身的事情,要不斷完善自己的知識體系。

  • 文章版權屬於文章作者所有,轉載請註明 https://wenshudu.com/ticaizuowen/xindetihui/o3relv.html
專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