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文書都 >

體裁作文 >心得體會 >

【精】小學語文骨幹教師培訓學習心得體會

【精】小學語文骨幹教師培訓學習心得體會

當我們對人生或者事物有了新的思考時,好好地寫一份心得體會,這樣就可以總結出具體的經驗和想法。那麼好的心得體會是什麼樣的呢?以下是小編整理的小學語文骨幹教師培訓學習心得體會,僅供參考,希望能夠幫助到大家。

【精】小學語文骨幹教師培訓學習心得體會

小學語文骨幹教師培訓學習心得體會1

20xx年7月16日17日這兩天,我參加了濰坊市教育局教科院在濰坊市北海學校組織的小學語文骨幹教師培訓會議。會上,我們觀摩了王儷珺、王欣香等六位老師的展示課,並聽取了劉福香、王麗等四位教師的精彩講座。這些課與講座,浸潤着她們對語文執著研究的心血。通過本次的學習,不僅使我對小學語文教學的理念,有了更新的認識,也為我在以後的教育之路上,立起了一盞指明燈。下面就本次的培訓收穫略談一二。

收穫一,走進繪本,迴歸生活。在這六節公開課中,給我印象最深的莫過於第一堂由奎文區德信現代學校的王儷珺執教的二年級《走進繪本》課。對於繪本,我只在電視中或圖書館裏見到過,但沒有想到它還能用於學生的學習教材。在課堂上,王老師能以繪本內容為載體,配以動情的音樂和教師生動的語言,將圖片、文字精美的融為一體,烘托造勢,營造出了一種濃濃的繪本故事的氛圍,讓孩子們全身心的完全沉浸在其中。一堂課下來,孩子們有的早已淚流滿面。她讓學生連貫的讀,對於情節的理解掌握有好處,深深的抓住孩子們的心,而王老師的設問、旁白也很有講究:在故事中,最感動你的是什麼?大樹在一次又一次的失去中,為什麼還會高興呢?每個同學的感悟都是不同的,卻又是真實的……如此深刻的思想教育,不但使孩子們深浸於愛的`洗禮中,更讓聽課的老師感動、學習、思考。而這正是繪本的魅力所在。

收穫二,寫字教學新感悟。會上,聽取了劉福香和王愛紅兩位老師關於寫字的講座後,可謂受益扉淺。對於寫字的訓練,我在課堂上也經常指導,可還是對孩子們的漢字書寫水平有所堪憂,聽完報告後,我才深知,原來寫字教學也是需要策略和方法的。寫字和寫字能力的培養,不光是一年級老師的專屬,它貫穿於整個語文學習階段。“師者,人之模也”,而一個語文教師的書寫水平對學生的寫字能力培養也會有積極的影響。都説,教師是學生的鏡子,每天孩子們有一半的時間與教師共度,教師的言行時刻左右着孩子的成長。作為教師許多重要知識都需要用文字表述在黑板上,作業本上,教師自己的書寫對學生而言無疑就是一塊無聲的樣板,俗語説“近朱者赤,近墨者黑”久而久之,教師一手漂亮的好字必然對學生書寫產生潛移默化的影響,對學生寫字起到耳濡目染的作用。而普實的王老師正是如此做的,從一年級到四年級,每節語文課,她的字都端端正正的,這無疑給孩子們的練字起到一個榜樣效應。另外,練字過程是個循序漸進耐力持久的過程,並非一年級練好了就可以了,這就需要教師的策略了,王老師在講座中還談到要對學生的寫字水平進行多元化的評價,因為只有建立長效地評價機制,才會為學生的寫字過程樹立自信心,才會讓孩子愛上寫字,從而讓學生堅持下來,成為一種習慣、一種能力。

當然,王麗的識字教學與王麗傑的閲讀教師,也給我留下了深刻的印象。正如薛老師所説,這次培訓會,雖沒有名師大家的親臨,卻普實而深刻。這也正是我們一線教師需要的,它同樣帶給我沉甸甸的收穫,帶給我眾多的思考,作為一名年輕的語文教師,我會以這次學習為契機,在自身的課堂上去實踐研究,努力作有效教育改革的弄潮兒。

小學語文骨幹教師培訓學習心得體會2

金秋十月,剛踏上教育工作的我懷着激動、興奮的心情在教研室王老師的帶領下,參加了由市教育局和市教師發展中心舉辦的鄉村學校教師能力提升培訓。

我們聆聽了浙江省特級教師、優秀教研員、獲得首屆全國中小學語文教師寫作教學説課大賽一等獎的沈老師和浙江省中小學青年教師教學大賽一等獎獲得者的莫老師的精彩講座,兩位老師分別從“尋找適合兒童的詞語教學——統編教材詞語教學重點解析及建議”、“踏上快樂表達之旅——例談統編教材寫話、習作教學”、“統編小學語文閲讀策略單元——重點解析與教學建議”、“於對比中瞭解,在得法中深入——例談統編教材小學語文古詩文教學”、“基於深度學習的‘深度教學’”、“指向語文核心素養的學本課堂”為我們打開了統編教材教學的另一扇大門。真可謂“聽君一席話,勝讀十年書。”兩位專家的精彩講座,有如撥雲見日,使得我頓然領悟,為我指明瞭方向。

“尋找適合兒童的字詞教學”這是我們本次培訓中的第一堂課。沈老師對於字詞教學現狀進行了透視及重點解析,並依據具體課例為我們展示了多種多樣的字詞教學方式,提出了適合兒童的識字教學策略。

她説,識字教學應凸顯文化內涵與教育意義;她講到,識字的方式要更多元化,要把識字變成一種鮮明的、激動人心的情景,裏面充滿了活生生的形象、聲音、旋律的時候,讀與寫的過程才能輕鬆。她建議,字義教學要活,字形教學要清,音融於形義。原來識字教學這樣有趣,三字文識字,韻語識字,看圖識字,對對子識字,字理識字,編兒歌……我們教什麼,怎麼教,我彷彿是那個初進大觀園的劉姥姥,沈莉師的講解真是讓我大開眼界!

沈老師還為我們講解了“基於核心素養的語文教學”。語文教學應致力於提升學生的生命質量。建構語文教學的內容、方法、過程,培養學生在學語文、用語文的過程中,對生命的認識、理解、體驗,以生命哲學的思想指導語文教學,激勵人的主體意識和創新精神。

沈老師的講解讓我明白:語文不僅僅是用來學的,而是讓學生認識、理解、體驗生命和萬物的美,更是讓學生形成自己內心深處的美並應用於生活實踐中來創造美的學科。

莫老師講解的“踏上快樂表達之旅——例談統編教材寫話、習作教學”從中低段習作教學入手,通過一個個生動有趣的課例,讓我們明白只有在真情湧動、激情盪漾、熱情似火的融情狀態下,才會煥發出忘我的探索精神,實現知識的超越和理性的昇華。才能讓學生寫出來的文章,有生活氣息,有真情實感。

莫老師的講座“於對比中瞭解,在得法中深入”為古詩文教學指明瞭方向,使古詩文更生動活潑地走進小學生的心田,讓學生在輕鬆快樂中完成古詩詞的學習,提高語文素養。莫老師用具體的片斷教學《詠柳》《曉出靜慈寺送林子方》詮釋了這樣的教育理念:課堂是學生的,要把課堂還給孩子,把時間還給孩子,把實踐還給孩子,把感悟留給孩子!。

通過三天的學習,我們看到了兩位專家深邃的思想,紮實的功底,也意識到了自己在教學上還有廣闊的進步空間。雖然學習之旅已經結束,但在今後的教學之路上,我依然會帶着求知若渴的態度,去要求自己、提升自己、成就自己。

感恩名師,感恩成長,感恩能有這樣的學習機會!今天的學習只是起點,“教無定法,貴在得法”希望我能,於得法中深入,做一個不忘初心的語文人!

  • 文章版權屬於文章作者所有,轉載請註明 https://wenshudu.com/ticaizuowen/xindetihui/3w4qlr.html
專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