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文書都 >

體裁作文 >觀後感 >

冰上奇蹟觀後感(通用5篇)

冰上奇蹟觀後感(通用5篇)

在觀看完一部作品以後,這次觀看讓你有什麼體會呢?是時候寫一篇觀後感好好記錄一下了。觀後感你想好怎麼寫了嗎?下面是小編為大家整理的冰上奇蹟觀後感(通用5篇),供大家參考借鑑,希望可以幫助到有需要的朋友。

冰上奇蹟觀後感(通用5篇)

冰上奇蹟觀後感1

電影《冰上奇蹟》改編自1980年普萊希德湖冬奧會上發生的真實事件。當年正值“冷戰”時期的美蘇兩國各個方面都處於競爭激烈狀態,冰上曲棍球作為體育競技項目自然也不例外。在此之前,蘇聯已經連續取得四次世界冠軍,這對各方面都奇虎相當的美國無疑是一種羞辱。

1980年,美國舉國頹唐,一塌糊塗,尼克松一塌糊塗,伊朗一塌糊塗,一切和政治有關的東西都一塌糊塗。年輕時曾是冰上曲棍球隊員的布魯克斯為了一嘗冠軍夙願,以教練身份組建了一支業餘冰上曲棍球隊,並通過他們的努力和團結終於捧得了普萊希德湖冬奧會冰上曲棍球的冠軍獎盃。

在看完整部電影,我腦海裏一直回放着兩句話:“Again!Again!Again!”和“Who do you play for?”這是在一羣有着夢想的年輕人在訓練過程中,教練Herb經常説到的兩句話,他給我留下了深刻的印象,並且使我想到了很多。

這場球不只是運動員們的較量,更是兩個國家。兩種體制的較量,有着更深遠的意義。這場球賽,更像是民主自由打敗了專制暴政,象徵着追求自由不屈服的精神。

影片同時很有教育意義,更是追求夢想的勵志故事

首先,是教練布魯克斯的夢想。奪得冠軍是他年輕時作為一個運動員最大的夢想,然而現實並沒有讓他實現這個夢想,即將步入垂暮之年,他將夢想寄厚望於所帶領 的團隊。全身心的將自己投入對團隊的訓練,冷酷的剪裁掉不合適的隊員,細心的觀察每個隊員的狀態。他的痴迷,他的決絕,他的執着一開始被並不被家人和隊員 們接受,但是他仍然瘋狂地熱愛他的事業,堅持他的夢想,最終當他的團隊奪得冠軍時,他偷偷躲進角落裏哭了,因為他的夢想實現了,付出的一切都是值得的!

其次,是隊員們的夢想。每個隊員都是懷着對於冰上曲棍球的一種熱愛加入團隊的,他們也有自己的夢想。但是各自的夢想並沒有使他們真正融入到整個團隊,而只 是一羣遊兵散將,沒有一個共同的目標。在一次比賽慘敗後,教練布魯克斯對隊員做出了嚴厲的懲罰,隊員們也意識到對於一個團隊來説共同的目標是最重要的,而 他們的目標就是冬奧會冠軍!有了共同的夢想,整個團隊的力量擰在一起,終於甭發了耀眼的光芒!

我們也是一羣有着夢想的人,有自己的目標,有自己的夢想,在工作和學習的平台中,我們是否問過自己:“我為誰在努力?”我們是否也像Herb帶領的那羣年輕人一 樣,在組隊的前期,僅僅生活在自己的小世界裏,僅僅想到的自己是一個個體,代表的是自己的大學、自己的城鎮、自己的州,自私而孤傲得打球?或許是的,或許 以前是的,或許一開始是的,但是現在呢?我們已經不再孤單,我們在一個發展的平台上,有着一羣可愛的家人,當我們走在社會上,面對形形色色的人,面對競爭對手的時候,我們已經不再是自己,我們代表的是一個團隊。我想,我們應該意識到這一點,並做到這一點,它不應該是一個口號,而應成為心中的一個信念。我相信,堅持我們的夢想,不斷的追尋和突破,珍惜我們的所有,我們一定會做的更好!

冰上奇蹟觀後感2

冰上奇蹟可以説是在為數不多的冰球電影中拍的不錯的電影。

但比這更讓人心潮澎湃的就是每年NHL冠軍球隊的奪冠紀錄片。一個你甚至不需要字幕就可以被整個氣氛感染,一個讓你不自覺的揮舞手臂與他們一同吶喊的紀錄片。這便是冰球的魅力,只可惜,在中國領略到它的魅力的人少之又少。

這個故事叫做冰上奇蹟,用奇蹟這個詞形容這一場戰鬥毫不為過。

當年的蘇聯對於冰球是有絕對的統治力,雖然當時不允許NHL球員參加比賽,但蘇聯的水平真的和NHL相差不大,最著名的就是1972年舉行的一個系列戰——巔峯系列。那是在NHL球員和蘇聯球員之間展開的。這個系列只能用慘烈來形容,NBC也製作了那個系列的紀錄片。巔峯系列無疑是最偉大的系列之一,我想如果把它拍成電影,會比冰上奇蹟更精彩。當然那個系列的結果,是加拿大NHL球員在落後的情況下上演大逆轉,尤其是在最後一場生死戰中拼下了勝利。可見蘇聯是多麼強大的球隊。

然而作為一隻由大學生組成的美國隊來説,對抗可以和NHL分庭相抗的蘇聯隊真的很可笑。但冰球是一個充滿奇蹟的項目,以弱勝強的好戲絕不少見。

教練在比賽之前説:我們和蘇聯隊打十場,可能一勝九負。但這一場,我們要贏。

很多人説,我覺得我也可以去當教練,只是對隊員狠一點,鼓舞士氣就可以。但真的不是這樣,一個優秀的教練首先要做好自己,只有讓所有的隊員對你心服口服,你才能迎來威望與信任,這樣一個團隊才有了凝聚力,才有了戰鬥力。

我還認為,所有的偶然都有它的必然性。我想這場冰上奇蹟也不例外。教練沒日沒夜的研究比賽錄像,做充分的準備,尋求破解蘇聯隊的方法。而蘇聯隊面對的是一隻陌生到不能再陌生的球隊,並且戰無不勝的他們是不會把這隻大學生隊放在眼裏。

一個成功的人最難得的品質是謙遜,一個成功的人驕傲自滿則最容易出現漏洞,一支球隊也是如此。

冰球是一個充滿奇蹟的項目。例如今年NHL季後賽第一輪,洛杉磯國王在0:3落後的情況下連勝4場上演驚天大逆轉。再如第二輪紐約遊騎兵和匹茲堡企鵝的系列賽,企鵝3:1領先並且場面佔優,所有人都認為企鵝的一隻腳已經邁入了東部決賽的大門,可就在這時,遊騎兵的主力馬丁聖路易接到了自己母親去世的消息,他僅奔喪一天就趕回來比賽,他父親説:你回去繼續你的比賽吧,我想你母親也是這麼想的。然而就是這樣一個突然的變故卻鼓舞了全隊的士氣,遊騎兵在馬丁聖路易的帶領下絕地反擊,連扳3場贏得勝利,而遊騎兵的門將蘭奎斯特更是在最後三場面對105次射門僅丟3球。

有些人説如果這個片子沒有政治色彩就完美了,的確,我也不贊成體育和政治掛鈎。但不可避免的,體育有時的確可以鼓舞全國。最明顯的'例子就是加拿大,加拿大人視冰球為信仰。10年冬奧會在加拿大的温哥華舉行,所有加拿大人最看重的就是男子冰球這塊金牌,可以説他們就算丟掉所有金牌也不能丟掉這一塊。男子決賽最終在加拿大和美國之間展開,賽前比賽門票甚至已經炒到3萬人民幣一張。比賽中加拿大領先一球,而在比賽結束前的最後關頭美國隊的Parise扳平比分,將比賽拖進加時。加時賽採用突然死亡制,即哪隊打進一球比賽立刻結束。這是對心臟的考驗,最終加拿大隊的金童克羅斯比打進金球絕殺。球進的那一刻,場內的加拿大觀眾瘋了,場外的加拿大民眾也瘋了,街道上是紅色的海洋和不間斷的歡呼聲。據當時一位在商場內的中國記者描述,那一刻,他以為地震了。這便是體育帶給一個國家的鼓舞。

About Ice hockey還有很多很多。我想,美國有他們的冰上奇蹟,我們也需要自己的冰上奇蹟。

冰上奇蹟觀後感3

心情低落就會去看運動系熱血電影,「勝利之光」是最愛,還有就是「冰上奇蹟」真的百看不厭!

導演好會講故事,難怪後來又拍了「勇士」這樣的佳片!

最好看的點就是那屆美國隊全是大學校隊的業餘選手。可這才是真正的夢之隊吧!片尾曲是aerosmith的「dream on」好聽應景!

Eddie Cahill在「冰上奇蹟」裏演了他兒時的偶像,那屆冠軍隊守門員Jim Craig。我覺得他和James DArcy是真的象,尤其輪廓線!他們倆給我的感覺很相似,都好像有小小脾氣的金毛。

演Jake OCallahan的不是演員,而是大學冰球手Michael Mantenuto。賣相好動作也灑脱,看他姓氏好像是意大利裔,難怪笑起來不羈瀟灑。片子裏在熱身賽裏摔壞腿後的那段可真會演啊!他眼睛一紅,姑娘們的心都要碎了!!

那支Dream Team二十人裏有十二個去了NHL打職業比賽,剩下的八個中有個叫Bob Suter的,這人很妙。雖然他兒子後來也成了美國隊的先發隊員,可他自己從來不和任何人提以前那段經歷,就連金牌也不知道丟家裏哪個角落了。電影裏扮演他的冰球手好秀氣啊,可是一句台詞也沒有。。

相信這段追夢的經歷至今仍在感動激勵着無數人,02年的鹽湖城冬奧會上,他們又一起點燃了聖火。

冰上奇蹟觀後感4

昨天組織員工去電影院看《冰上奇蹟》,這是一部反映美蘇冷戰期間冬奧會冰上曲棍球賽的一段真實故事,年輕的/沒有任何獲獎經歷的美國隊如何戰勝一支經驗豐富的/獲得歷屆世界冠軍的蘇聯隊的故事。

這些個個都很有個性、血氣方剛的年輕人,教練重要的不是教會他們比賽的技巧,更重要的是教會他們怎麼用心去比賽!是一個團隊去比賽而不是個人表演!為美國而比賽!為尊嚴而比賽!

贏得一場比賽,需要一種精神!

《冰上奇蹟》是一種典型的美國精神,它是匯聚世界各地人才的包容精神、不斷追求卓越的進取精神、勇於承擔責任的硬漢精神。

看《冰上奇蹟》想到最近在央視熱播的記錄片《復興之路》,從1840年鴉片戰爭講到2007年胡温新政,對於即將召開的黨的十七大來説,是一個很好的總結和回顧。這段中國歷史,是一段屈辱史也是一段曲折史和復興史,昨天晚上我看了最後一集,每個中國人的精神代表了這個民族、這個國家的精神,民族復興是中國人內心的復興。

中國,要贏得世界性的比賽,需要一種強大的民族精神!

冰上奇蹟觀後感5

不追究最深處的意識形態,是拍得很不錯的體育勵志片。1980年,美國舉國頹唐,一塌糊塗,尼克松一塌糊塗,伊朗一塌糊塗,一切和政治有關的東西都一塌糊塗。不過,紐約冬奧會冰球場上,平均年齡21歲的小夥子們竟然在組隊幾個月後過關斬將,一路走到最強大的蘇聯隊面前。於是,本來和政治沒關係的冰球,為了挽救這個一塌糊塗的國家,成了連冰球比賽基本規則都不一定懂的愛國者們最後的救命稻草。當然,既然都拍成好萊塢電影了,那最後米國銀一定贏了比賽。不過,我要説的是,如果沒有這點一根經的愛國主義,這部電影,連同這段體育史,都會更加晶瑩剔透、光芒四射。

Kurt Russell的表演非常好。和這片子的剪輯一樣,一直沒撒手,又一直很從容。全片最忙的守門員Craig的扮演者第一眼就讓我覺得非常熟悉。後來查了一下,果然,是Sex & The City裏面Carrie的某一屆男友,雙性戀的那坨,叫Sean。還有演比賽前幾天摔斷腿的Jack的那個男生,長得像SATC裏面的Smith。蠻有趣的~~~

發了郵件給Olya,問她俄國人今天聽見美國人説USSR的壞話會有什麼反應。我現在真的很好奇。

另外,片尾的字幕解釋了當時那支隊伍裏的運動員後來的去向。幾乎所有人都在自己的行業裏有所成就,至少是個合夥人什麼的。這又一次證明了我的理論:只要你能把一件事情真正做好,你就能把所有的事情都做好。

那個時代,參加奧運會的都是業餘選手。最近看的奧運電影(《烈火戰車》《和平戰士》)講的都是業餘運動員參加奧運會的故事。我覺得他們的業餘身份是電影能夠好看的關鍵所在。我忘記從哪裏看到的了,好象是王小峯講的,今天的奧運會已經純粹是人類的自虐大會了。説的很對。練個八年半拿塊金牌然後就把人生所有的意義都用完了,這種事情想想就很討厭。不過,奧運會、金牌、意義,這些東西也都已經不太適合拿來“想想”了。

Just do it和Impossible is nothing,把兩句口號的內涵和外延挖出來比一比,你就知道哪一個是30歲哪一個是80歲,哪一個是歐洲牌子哪一個是美國牌子了。太明顯了。

也不知道什麼時候只做不想成了一種美德。

Herb教練最後説的那句實在很精彩:現在都是“夢之隊”了,可是做夢的空間也就沒了。

  • 文章版權屬於文章作者所有,轉載請註明 https://wenshudu.com/ticaizuowen/guanhougan/vezl8k.html
專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