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文書都 >

體裁作文 >觀後感 >

觀看長津湖的觀後感(通用11篇)

觀看長津湖的觀後感(通用11篇)

當看完一部影視作品後,這次觀看讓你心中有什麼感想呢?需要回過頭來寫一寫觀後感了。那麼觀後感到底應該怎麼寫呢?下面是小編收集整理的觀看長津湖的觀後感(通用11篇),歡迎閲讀與收藏。

觀看長津湖的觀後感(通用11篇)

觀看長津湖的觀後感1

在看這部影片之前,我還不是很清楚抗美援朝這場戰役,不清楚那時中國的實力與國情。但是這部《長津湖》不僅告訴了我答案,還給了我彷彿身臨其境的別樣體驗。

追求英雄意義的伍萬里在軍隊中逐漸由桀驁不馴轉變為成熟懂事;最有經驗知道哪裏有危險的雷公為替戰友取得生機,運走標識彈而在炮火中貢獻了自己最好的一份力;不求名利只求一腔為國熱血的毛岸英化名劉祕書戰鬥在最前線,與重要戰略物資一同犧牲;退伍的指導員梅生帶着女兒的照片堅持歸隊,只為下一代更好的生活。

“沒有凍不死的英雄,更沒有打不死的英雄,有的是軍人的榮耀!”、“幾十萬老百姓的孩子,一道命令就上了戰場,我毛岸英有什麼理由不去?”、“一個蛋從外面被敲開,註定會被吃掉。要是從裏面自己啄開,沒準是隻鷹!”、“希望下一代,能夠生長在一個沒有硝煙的年代。”

各樣的身影不斷刺激着我的眼,不同的話語衝擊着我的心,熱淚止不住地在眼眶打轉,生在這樣的年代,我很慶幸,也很榮幸。

致敬!

觀看長津湖的觀後感2

“雄赳赳,氣昂昂,跨過鴨綠江……”

這是一首在抗美援朝戰爭的戰歌,1950年,美國的戰火燒到了我國東北邊境的鴨綠江,中國人民志願軍在司令員彭德懷的帶領下來到了朝鮮戰場,那兒天寒地凍,我們剛剛成立的新中國要面對的是號稱全世界無法被打敗的美國。影片為我們展示了當時抗美援朝初期戰士們激烈的戰鬥,把美國打的節節敗退的故事

抗美援朝戰爭是一場對新中國來説首次出國的戰役。當時的中國一無所有,也沒有出境作戰的經驗,而且對手是以美國為首的聯合國軍。《長津湖》這部影片把我們和美國激烈的戰鬥表現的淋漓盡致。

影片中的一段場景讓我印象深刻。在長津湖阻截美國軍隊時,軍人們身處零下三十度的低温,身上穿的也是薄棉衣,一天連個土豆都吃不上,可是為了這場戰鬥的勝利,他們仍然堅持戰鬥,他們的精神讓我感慨不已。在戰役的過程中,軍人寧可凍死,也不後退半步,當美軍走到我們的陣地前時,看見了那些持着槍被凍死的冰雕般的戰士遺體時,都行了一個軍禮。

“這一仗我們不打,就是我們的晚輩打。”在極寒的天氣下,擁有堅強毅力的我國志願軍在幾乎沒有補給的情況下隱蔽了整整十天,只有這樣的軍隊,才能讓敵人震驚。

為了祖國的利益而在戰場上英勇奮戰的每一位志願軍烈士,都值得我們致敬。先輩所經的這些磨難,讓我們難以忘懷。

觀看長津湖的觀後感3

和女兒一起看了《長津湖》,第一次見女兒看電影看哭了,看完電影,女兒反覆問我的問題是:美國為什麼要打仗,他們是和日本一樣嗎?

我想了又想,美國為什麼要發動戰爭。我的直覺是,美國和日本不一樣。日本是侵略,美國是什麼呢?

想來想去,大約,打仗對美國是一筆生意。畢竟一戰二戰美國因為戰爭發了財。於是,他要延續這種生意。畢竟,美國從未停止戰爭,儘管這些戰爭都是被他安排在別的國家的領土上,哪怕到了2021年,美國也才剛從阿富汗撤軍。

《長津湖》裏,看着美國空中武裝對朝鮮的降維打擊、看着美國吃着肉、蔬菜喝着咖啡,而我們最可愛的人吃着凍得硌牙的土豆、看着美國陸軍的重型裝備,我和女兒都哭了,因為我們都理解了這場戰爭又是難打的戰爭、是代價巨大犧牲巨大的戰爭,是建立在無數先輩的血肉之上的戰爭!

《長津湖》裏,看着美國的飛機射殺我們最可愛的人,我哭了。看着我們最可愛的人在轟炸信號塔那場戰鬥裏奇襲美軍,我也哭了。看到最後的總攻我還是哭了。

無論中國人還是美國人,每一名戰士都是有爸媽有家有血肉的個人。本來,我們的戰士該回老家或建房孝養父母或看娃輔導功課,迴歸普通的茶米油鹽。本來,美國的戰士該在老家準備聖誕準備團聚。

然而,發動戰爭的美國決策者把美國戰士送到朝鮮戰場,而我們不得不捲入這場戰爭,保家衞國、粉碎美國的野心、粉碎美國接下來長驅直入的幻想。人命是戰爭的燃料!

美國決策者的野心是建立在眾多普通士兵的生命之上的,無論是美國士兵還是中國士兵,發動戰爭的美國決策者是有罪的。

《長津湖》裏的戰爭場景格外真實,但我知道,創作者們其實還是弱化了戰場的殘酷,他們隱去了血腥場面,只以講述的方式呈現,也正是這場講述,我發現女兒哭了。

我想大約她是害怕的,我也問了她,她是害怕的。我想這害怕也算是一場教育,因為,戰爭就是如此的可怕,甚至於比這個還可怕。

《長津湖》裏,我們最可愛的人付出了巨大的犧牲,吃不飽穿不暖,他們全憑的是保家衞國的決心,以令人無法想象的巨大毅力,不但已經全然不顧自我的飢寒,竟然還付出了巨大的戰鬥力,對敵人發起了反攻。這是我們中國人的堅韌!正如火車上那場路過長城的場景。

綿延的萬里長城,宏偉壯麗且莊嚴,而我們的戰士過了長城過了國界,他們便要化身血肉長城,阻擊敵人於國境外。以生命為我們後輩築起長久的和平!

我邊看電影邊想,今日之安逸,全是先輩以血肉鑄成。所以,我們不光要把“珍惜和平”刻印在骨血裏,還要真的把“珍惜”二字付出實踐,從小事做起,從珍惜食物,從認真工作,從修身立德開始,好好做人,不辱先輩之忠烈!不負和平二字之珍重!

勿忘歷史,緬懷先烈,珍惜和平!

觀看長津湖的觀後感4

10月4日,我和媽媽看了一部愛國大片《長津湖》。在看之前,媽媽提醒我:“要帶紙巾,不要哭鼻子!”

“我才不會呢!”我倔強地回了一句。然而在觀看中,我卻始終被電影中人物感動着,眼淚也不爭氣地從片頭一直流到片尾。

我被片中平凡的人所感動。伍百里、伍千里、伍萬里兄弟三人,為了保家衞國,毅然走上了朝鮮戰場,參加了長津湖戰役。因為他們知道,朝鮮就相當於中國的東北大門,假如朝鮮被打敗了,中國東北也保不住;幫助朝鮮打美國,就是保衞自己的國家。

我被片中的偉人所感動。為了抗美援朝,毛主席的兒子毛岸英也參加了戰爭。他們剛下火車,就碰巧被美國飛機轟炸。當時血肉橫飛,那個場景嚇得我捂住了眼睛。後來,從媽媽那裏得知毛岸英犧牲了,我流淚了。我到現在還記得他所説的話:“幾十萬老百姓的孩子,一道命令就上了戰場,我毛岸英有什麼理由不去?”

我被志願軍精神所感動。當時戰場上,天氣非常冷,雪白茫茫的一片,美國人有吃有喝,而我們戰士的衣服都結冰了,每天只有一個土豆吃,但他們仍堅守陣地,即便凍死了,也全是戰鬥的姿勢。他們不屈的戰鬥意志,連美國人都被感動了,給他們莊嚴地敬了一個禮。

我感動着,心中對他們充滿了敬意。因為我明白,現在我們美好的生活都是他們用鮮血換來的。用他們的話説:“希望下一代,能夠生長在一個沒有硝煙的年代。”如今,他們的'願望實現了。

致敬,志願軍戰士!

致敬,我最可愛的人!

觀看長津湖的觀後感5

今天我和媽媽共同觀看了《長津湖》這部戰爭歷史影片,讓我深深地感受到了,當年中國人民抗美援朝的艱難和困苦。

雪地裏埋伏,死傷慘重,血肉模糊,屍體被炸的滿天飛,就這樣他們無所畏懼,勇往直前。

慘烈的戰鬥,無數的無名英雄倒下了。在那麼條件惡劣的情況下,吃着冷冰冰堅硬的熟土豆,穿着薄薄的破棉衣,吃不飽穿不暖的情況下我們的戰士也毫不畏懼。再看看那些美國大兵他們還喝咖啡、吃肉、吃罐頭、吃巧克力,穿着很保暖的衣服,用着先進的武器對付我們的戰士,就這樣他們狂妄計劃着要剷除我們,萬萬沒有想到我們的戰士是那麼的勇敢、強大、戰無不勝。

我們的戰士憑着驚人的執着精神,以及不怕犧牲不怕困難勇於鬥爭的奮鬥精神,讓美國大兵鬥志全無,他們也佩服我們的戰鬥力,還向我們的戰士敬禮,這更證明了我們的戰鬥精神是多麼的偉大。

雄赳赳、氣昂昂、跨過鴨綠江,保和平、為祖國、就是保家鄉,我們勝利了。

觀看長津湖的觀後感6

電影《長津湖》以抗美援朝第二次戰役中的長津湖為背景,講述了中國志願軍在極其惡劣的情況下,憑藉鋼鐵般的意志、英勇無畏的鬥爭精神,狠狠地滅了敵軍的氣焰,擊碎了美軍不可戰勝的神話。

通過這部電影,我感受到了先輩為保家衞國,為下一代不再繼續戰鬥而奮鬥的決心,他們中的許多人甚至為此獻出了生命,我們後輩要始終銘記現在的和平盛世是他們用巨大的代價換來的,我們應當向他們致敬。

觀看長津湖的觀後感7

長津湖戰役,在朝鮮戰爭中至關重要,全殲美軍一個團,為後來的勝利奠定了武力基礎和政治前提,這不僅僅是小規模的戰鬥,更是各志願軍團心連心,同仇敵愾一起衝鋒陷陣的成果。

落幕後我的心情久久不能平復,感動夾雜着敬畏,在心裏翻來覆去,退下去又漲起來,猶猶豫豫反反覆覆。真的太讓人震撼了,在這不長也不短的176分鐘,點燃了每一位在場觀眾內心的強烈愛國情懷。平凡之輩披上鎧甲,哨聲嘹亮,捨命相撐。同時,緊湊的情節引人入勝,彷彿自己那時那刻就置身於戰場上,帶着滿腔的熱血,奮勇向前,迎難而上。

“我們把該打的仗打了,我們的後代就不用打了。”梅生飽含淚水哽咽地説出,也令我最為動容。要知道的是,我們的志願軍面對的是當時世界上裝備,實力的美國軍隊,明知各方面明顯的中外差距,但絲毫沒有猶豫和畏懼,一聲令下,千千萬萬個軍人就奔赴上了戰場。在硝煙戰火紛飛的那時,一個戰士的消失只不過是一眨眼,我不忍看,但他們的犧牲卻是我們都不能忘記的,那些憑藉運氣死裏逃生和擁有矯健身手的倖存者,都是英勇、偉大的。親眼見證在身邊爆炸的炸彈,戰友的血肉橫飛,一個個鮮活生命的猝然逝去,如此的陰影、噩夢他們又是花了多久才走出呢?沒有他們的義無反顧,又何來我們今天的繁華盛世?

伍萬里和伍千里貫穿整部電影,萬里由一開始在江邊玩耍的天真爛漫的孩子到後來在戰場上奮勇殺敵眼神中溢滿堅毅的戰士,無不為我們展示了一個少年在戰爭年代被迫成長的生動的形象。

《長津湖》電影結束後仍未等到彩蛋,直到走出電影院,看到外面燈火闌珊,紅旗飄揚,高樓林立,人來人往,想來便是最後的彩蛋。

何其有幸生於華夏,這桀驁而滾燙的960萬平方公里的山川江河,守護她的從來不是超人,而是14億同根的家人。

觀看長津湖的觀後感8

《長津湖》拍出了中國人的智慧和膽識!志願軍取勝靠的是發揚自己的優長專找敵人的弱點來打,靠的是勇敢加戰術、勇敢加智慧。朝鮮戰場上的美軍“鋼多氣少”,步兵怕近戰、夜戰,他們離開飛機大炮的支援,戰鬥意志就會大減。志願軍則大膽地實施近戰、夜戰,大膽地實施穿插、迂迴和包圍,經常將美軍步兵和坦克的聯繫割斷,經常組織小分隊直搗敵人指揮所和炮兵陣地。《長津湖》藝術化再現了作戰過程,塑造的人物形象有血有肉、有膽有識,令人印象深刻。

伍千里、雷公排長等基層指揮員貫徹“你打你的,我打我的”作戰指導思想,指揮機動靈活。新兵伍萬里,在老兵們的言傳身教下,在激烈的戰鬥中迅速成長,勇敢又靈光。伍百里、伍千里、伍萬里,伍家三兄弟象徵着紅色基因在中國軍人中永續傳承

觀看長津湖的觀後感9

外面,風呼呼的颳着,雨嘩嘩的下着,地上到處都是雨水。我和爸爸媽媽一起去電影院看《長津湖》。儘管外面狂風暴雨,但是電影院裏座無虛席。

影片中讓我感受最深的一句話是“這一仗如果我們不打,我們的下一代就要打”。我突然明白了:我們今天的幸福生活,都是無數英雄先烈用鮮血換來的。看着一個個軍人犧牲倒下,觀眾們哭得稀里嘩啦,我也瞬間落淚了……最終,我們的志願軍打敗了有飛機大炮的美軍,取得了抗美援朝的勝利。

如今,我們的祖國多麼強大,我身為中國人很自豪,很驕傲。我一定要好好學習,報效祖國!我愛我的祖國!

觀看長津湖的觀後感10

國慶節媽媽和爸爸帶我觀看了電影《長津湖》,電影以抗美援朝戰爭中第二次戰役的長津湖戰役為背景,講述了一段波瀾壯闊的歷史,整部影片長達176分鐘,他讓我們看到了中國人民解放軍在何等艱苦的條件下,歷經千難萬險,打敗了不可一世的侵略者。

觀看電影時,我的雙眼頃刻間濕潤了,在新中國剛剛成立,百廢待興、百業待舉,在朝鮮處於生死存亡,我國安全面臨嚴重威脅的緊急關頭,我們的志願軍決然開赴朝鮮。電影中很多個鏡頭都讓我印象深刻。比如毛主席説的:“打的一拳開,免得百拳來”。比如五千裏帶着百名士兵徒步前進到達戰場時,為了躲避敵人的巡查飛機,在前無草後無樹遮擋的情況下,假裝”屍體”躺在一堆石頭上面一動不動,敵人的兩架飛機為了一己之樂,在他們以為是“屍體”的地方投放炸彈。但,為安全抵達戰場,戰士們只能遵守紀律,默默忍受。比如,梅生拿着女兒的照片對戰友説:“我們把該打的仗都打了,我們的後輩就不用打了”。還有,一個個被凍成冰雕的戰士,一個個被凍僵的戰士端着步槍趴在雪地上,在忍受着零下40度的嚴寒天氣下,他們毫不退縮。

到底是什麼支撐着志願軍們奮勇殺敵?到底是為什麼讓志願軍們無怨無悔的奉獻自己的生命呢?我想一定是因為愛國。深深的熱愛自己的祖國。因為熱愛自己的祖國,所以志願軍們打敗了王牌部隊,取得了不可能勝利的勝利。

少年強,則國強。勿忘過去,珍惜現在。如今,我們生活在一個國泰民安的和平年代,我們更應該珍惜現在的幸福生活,好好學習,用知識保衞我們的祖國,振興我們的祖國。

觀看長津湖的觀後感11

這是我第二次《長津湖》這部電影,依然熱淚盈眶,內心久久不能平靜,長津湖主要講述了是抗美援朝戰爭這是一段中國人民不畏強敵,浴血奮戰不屈抗爭史。這裏邊的戰士大多數都是年輕人。

這場戰爭困難重重,那些志願者要爬過高聳入雲的雪山,温度最低達到零下三四十度。他們穿着單薄的衣服每天只能吃又黑又硬的土豆,長途跋涉幾十公里,他們雖沒有精良的武器,但還是勇敢的和美軍的飛機坦克作戰。

電影裏有個畫面令我印象深刻,美軍幾十輛坦克和幾十架飛機發起衝鋒時,一箇中國軍人楊根思他説“不相信有戰勝不了的敵人,不相信有克服不了的困難,不相信有完不成的任務,最後他抱起了幾個正在燃燒的炸藥包,衝向敵人和敵人同歸於盡。他為了完成任務不惜犧牲自己。

最後我們的志願軍戰勝了美軍。美國軍隊在逃跑的過程中,看到我們中國志願軍都變成了雪人,美軍的上司命令下屬敬禮,並説:"這樣的敵人我們永遠打不贏的。”我敬佩這些軍人,情不自禁我也敬禮了。

走出電影院,我看了看天空,看了看路上的行人,真的好美啊!這是千萬名戰士用他們的血肉換來了現在的美麗和安詳。

少年強,則國強;少年智,則國智。我們作為新時代的接班人,更應該奮發圖強,如飢似渴的學習。珍惜每一天,好好學習,銘記歷史,這才對得起千萬戰士的生命換來的和平。

  • 文章版權屬於文章作者所有,轉載請註明 https://wenshudu.com/ticaizuowen/guanhougan/rel8oq.html
專題